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编织家国理想的丝线:《纺车图》新探
被引量:
3
1
作者
黄小峰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5-90,110,111,共18页
本文是对传为北宋王居正《纺车图》的个案研究。作者通过对图像的仔细考察,结合纺织科技史的研究成果,指出画中描绘的是一架有意体现出粗糙和原始色彩的麻苎纺车。画中哺乳的年轻母亲与老妪之间围绕纺车的协同劳作,蕴藏着家族昌盛、&qu...
本文是对传为北宋王居正《纺车图》的个案研究。作者通过对图像的仔细考察,结合纺织科技史的研究成果,指出画中描绘的是一架有意体现出粗糙和原始色彩的麻苎纺车。画中哺乳的年轻母亲与老妪之间围绕纺车的协同劳作,蕴藏着家族昌盛、"世掌丝纶"的特殊寓意。此外,作者还在文中探讨了《纺车图》与"豳风七月图"、"纺绩图"这两类可能在元代新出现的图像之间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车
图
王居正
赵孟頫
丝纶
图
豳风七月
纺绩
图
原文传递
丝线与家国理想:传宋人王居正《纺车图》的考察
被引量:
3
2
作者
黄小峰
《艺术设计研究》
2013年第4期48-52,共5页
在科技史与纺织史研究中,传为北宋王居正的《纺车图》是一件重要的作品。通过以图证史的方式,学者们为中国古代纺织科技史的书写找到了新的角度。不过,一件艺术作品能否具有历史文献的功能,值得慎重的讨论。本文从艺术史的角度出发,对...
在科技史与纺织史研究中,传为北宋王居正的《纺车图》是一件重要的作品。通过以图证史的方式,学者们为中国古代纺织科技史的书写找到了新的角度。不过,一件艺术作品能否具有历史文献的功能,值得慎重的讨论。本文从艺术史的角度出发,对这幅画作了新的研究,发现一直以来被科技史奉为纺车典范的画中图像出现了几处关键的"错误",由此出发,本文对画面的图像涵义进行了重新诠释,发现所表现的其实是"世掌丝纶"的吉祥含义,而非现实场景的真实复现。在明代以来《,纺车图》中所体现的家族协作的纺织场景益趋成为一种表现理想社会的图像模式,寄托着另一种社会"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王居正
《
纺车
图
》
中国古代纺织科技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王居正《纺车图》与宋代绘画中女性形象的平民化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静淼
《美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2-108,共7页
传王居正《纺车图》中的两个主题人物都是市井平民女性,这与宋代以前人物画中女性多为宫廷贵族的身份有着极大的区别。此图呈现出宋代人物画女性形象的平民化倾向,也体现出了宋代人物画的新亮点与突破。宋代绘画女性形象平民化的出现,...
传王居正《纺车图》中的两个主题人物都是市井平民女性,这与宋代以前人物画中女性多为宫廷贵族的身份有着极大的区别。此图呈现出宋代人物画女性形象的平民化倾向,也体现出了宋代人物画的新亮点与突破。宋代绘画女性形象平民化的出现,原因大致有四:其一是受到了普通市民阶层绘画消费与审美观念的影响;其二是民间画家平民身份与审美的影响;其三是由于绘画政教化功能的弱化,使人物画创作摆脱了政教功能的束缚,画家的创作题材更加自由与随心;其四是绘画题材的世俗化倾向,使画家更加关注日常所见的农村生产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纺车
图
》
宋代绘画
女性形象
平民化
原文传递
王居正《纺车图》的人文精神和现实批判精神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彩霞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62-64,共3页
王居正的《纺车图》,以批判现实主义的态度,从题材内容的选择、女性人物形象的大胆描绘、严谨而充满激情的画风以及承前启后的构图形式等方面,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通过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分析,中西艺术形式的对比,揭示其社会价值及历...
王居正的《纺车图》,以批判现实主义的态度,从题材内容的选择、女性人物形象的大胆描绘、严谨而充满激情的画风以及承前启后的构图形式等方面,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通过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分析,中西艺术形式的对比,揭示其社会价值及历史价值,进一步认识作者不朽的人文主义精神与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居正
《
纺车
图
》
人文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纺车图》赏析
5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19年第6期3-3,2,共2页
作品描绘了两妇人纺线的场景。画面左侧,绘一老妇,呈站姿,双手引线团,同时以慈爱的眼神注视着画幅右侧坐在板凳上的青年妇人。青年妇人左手抱着婴儿,似在哺乳,右手摇动纺车。这名妇人的身后是一幼儿,席地而坐,以线系一只蟾蜍为戏。此图...
作品描绘了两妇人纺线的场景。画面左侧,绘一老妇,呈站姿,双手引线团,同时以慈爱的眼神注视着画幅右侧坐在板凳上的青年妇人。青年妇人左手抱着婴儿,似在哺乳,右手摇动纺车。这名妇人的身后是一幼儿,席地而坐,以线系一只蟾蜍为戏。此图勾线细劲,设色古淡而沉着,成功地描绘了底层劳动妇女的辛勤,反映出她们的善良与质朴。这件作品虽然带有自然主义的痕迹,但不失为北宋风俗画中的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车
图
《
纺车
图
》
原文传递
宋代艺术史中“妇人乳婴”形象探源及身份考辨
6
作者
张廷波
《形象史学》
2023年第2期290-312,共23页
宋代艺术留存至今有不少“妇人乳婴”形象,既有绢本绘画,亦有雕塑。雕塑者,如重庆大足石篆山1号龛(图1)、大足北山122号龛(图2)、大足石门山9号龛(图3)及雕塑《素烧喂乳妇人像》(图4)。绘画者,如王居正《纺车图》(图14)、李嵩《骷髅幻...
宋代艺术留存至今有不少“妇人乳婴”形象,既有绢本绘画,亦有雕塑。雕塑者,如重庆大足石篆山1号龛(图1)、大足北山122号龛(图2)、大足石门山9号龛(图3)及雕塑《素烧喂乳妇人像》(图4)。绘画者,如王居正《纺车图》(图14)、李嵩《骷髅幻戏图》(图18)、《市担婴戏图》(图19)等。上述造型多数姿态随意,常大方敞怀喂乳,即便没有哺乳,也常将襦裙领口拉得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戏
图
乳婴
石门山
王居正
宋代艺术
艺术史
纺车
图
绘画者
原文传递
北宋王居正《纺车图》画错了吗?
7
作者
史晓雷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0-124,共5页
针对黄小峰2013年发表的论文《丝线与家国理想:传宋人王居正〈纺车图〉的考察》,经重新考察后认为:《纺车图》手摇曲柄是依据所绘纺车结构的合理设置;无辋纺车用绳带传动不但古已有之,而且一直沿承到现代,传动机构可行、有效;立式手摇...
针对黄小峰2013年发表的论文《丝线与家国理想:传宋人王居正〈纺车图〉的考察》,经重新考察后认为:《纺车图》手摇曲柄是依据所绘纺车结构的合理设置;无辋纺车用绳带传动不但古已有之,而且一直沿承到现代,传动机构可行、有效;立式手摇纺车的纺锭往往在手摇曲柄的另一侧,这是此类纺车的基本特征之一。文章进一步认为,《纺车图》是宋代写实主义风俗画的杰作之一,不但没有画错,而且反映了画师对底层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关照和同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居正
《
纺车
图
》
纺织科技史
手摇立式
纺车
手摇曲柄
纺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代人物画的美学追求
被引量:
1
8
作者
董明慧
《美术大观》
2007年第9期12-13,共2页
在中国画史的宋代时期,由于不同表现题材和不同表现技法的并存,为宫廷服务的院体画、表现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封建士大夫们借以抒情遣兴的文人画都有很大发展,体裁方面卷轴画、扇面等形式盛行,题材方面更是丰富多样.……
关键词
人物画
艺术化
文人
扇面
宋代绘画
写实绘画
《
图
画见闻志》
图
画见闻志
绘画作品
画家
美术家
美学追求
郭若虚
绘画美学
绘画艺术
纺车
图
传神说
卷轴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村居里的“哲学家”
9
作者
蒲静雯
《中华民居》
2015年第3期62-73,共12页
万物自有阴阳,二者从来以隐晦的默契携手穿越千年,无论是日月、山水、花红柳绿的真实可触,还是男女、老幼、天圆地方的玄言抽象,都潜在着一刚一柔、一明一暗、此消彼长的道法。老子用一本《周易》,勉为其难地概括了这散播于宇宙洪荒每...
万物自有阴阳,二者从来以隐晦的默契携手穿越千年,无论是日月、山水、花红柳绿的真实可触,还是男女、老幼、天圆地方的玄言抽象,都潜在着一刚一柔、一明一暗、此消彼长的道法。老子用一本《周易》,勉为其难地概括了这散播于宇宙洪荒每一处角落里的阴阳哲学,而中国人还用了许多什物,来展示如何将这些美妙的趣味与道理化入最平淡的生活里。农乡的人户,有纺车,便多半有织布机。上溯三代多是农家传人的现代中国人,童年的回忆自然少不了纺车与织布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车
图
天圆地方
现代中国人
阴阳哲学
玄言
一本
刘仙
老粗布
子用
化入
原文传递
准备?艺术收藏
10
作者
潘欣信
《大美术》
2005年第12期98-99,共2页
说当今是一个艺术市场的黄金时代,可以有许多的证据:拍卖场上的人头攒动,价格一翻再翻;各地"鉴宝"节目的层出不穷等,蔚为壮观的场面……可是,对于艺术收藏,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关键词
艺术收藏
任伯年
书画收藏
任颐
纺车
图
绘画题材
中国画家
西施浣纱
陈洪绶
设色纸本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京画院时期的齐白石
11
作者
郎绍君
《当代中国画》
2007年第10期117-120,共4页
人物画齐白石在27岁前,雕刻过很多传统题材的人物故事画,27岁后,画过多年的神像、肖像和美人,也临摹过一些古代人物画,如北京画院藏《临宋人纺车图》等。其画肖像,能用工笔勾填或勾染方法,也能用素描式的"擦炭"方法。两种全...
人物画齐白石在27岁前,雕刻过很多传统题材的人物故事画,27岁后,画过多年的神像、肖像和美人,也临摹过一些古代人物画,如北京画院藏《临宋人纺车图》等。其画肖像,能用工笔勾填或勾染方法,也能用素描式的"擦炭"方法。两种全然不同的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画院
纺车
图
白石老人
勾染
勾填
文人画家
芥子园画谱
人物故事
画史
洲渚
原文传递
王居正《纺车图》的绘画形式
12
作者
罗杰雨
《东方收藏》
2022年第5期32-34,共3页
宋代是我国古代绘画成熟繁荣的时期,绘画呈现出题材不同、形式多样的画种及新画风。其中,北宋画家王居正的《纺车图》就是风俗画的杰出代表之一。研究王居正的《纺车图》,可发现画家在作品中的巧妙构图设计。但绘画构图不仅是点线面的...
宋代是我国古代绘画成熟繁荣的时期,绘画呈现出题材不同、形式多样的画种及新画风。其中,北宋画家王居正的《纺车图》就是风俗画的杰出代表之一。研究王居正的《纺车图》,可发现画家在作品中的巧妙构图设计。但绘画构图不仅是点线面的形体的外在表达,更是画家精神层面的另一种表达。艺术品应是精神与物质的结合,从多角度去研究才能深入了解绘画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居正
《
纺车
图
》
绘画形式
原文传递
方寸天地话国情
13
作者
屈小平
杨兴虎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1994年第Z1期67-68,共2页
邮票是国家的名片。邮票的选题丰富多采,包含着本国政治、历史、文化、风光、物产,体育等多方面的内容。它印制精美,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如能在我国发行的众多邮票中选出与国情教育有关的部分,精心组...
邮票是国家的名片。邮票的选题丰富多采,包含着本国政治、历史、文化、风光、物产,体育等多方面的内容。它印制精美,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如能在我国发行的众多邮票中选出与国情教育有关的部分,精心组编成一部国情教育邮集。使学生在欣赏邮集的同时受到教育,无疑会比传统的讲授方法取得更好的效果。 我们利用闲暇时间组编的国情教育邮集包括六大部分。 第一部分:古代中国的灿烂文明 这一部分着重表现我国发达的古代文明,表现光辉灿烂的昨天。在邮票选择及编排上,用《张衡》、《郭守敬》及《浑天仪》邮票说明我国在天文学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选用《沈括》邮票说明对磁偏角的发现;选用《僧一行》邮票来介绍对地球子午线的测量。而《徐光启》、《黄道婆》及《梅兰芳舞台艺术》第七枚《手摇纺车图》,则综合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纺织生产的国家。另外,《祖冲之》邮票是我国古代在数学上取得卓越成就的最好证明。我国独特的中医是对人类的一项特殊贡献,我们选用《李时珍》、《孙思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情教育
纺车
图
僧一行
纺织生产
古代文明
梅兰芳舞台艺术
闲暇时间
古代中国
讲授方法
欣赏价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纺纱图像信息及其研究的问疑
被引量:
3
14
作者
李强
李斌
李建强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3-719,共7页
对于中国古代纺纱史文本的书写而言,中国古代纺纱图像信息的研究非常重要.对刘仙洲先生所藏的《手摇纺车图》、泗洪曹庄出土的"脚踏纺车图"、《王祯农书》和《农政全书》刊出的脚踏纺车图进行考证.结果表明:①刘仙洲先生所藏...
对于中国古代纺纱史文本的书写而言,中国古代纺纱图像信息的研究非常重要.对刘仙洲先生所藏的《手摇纺车图》、泗洪曹庄出土的"脚踏纺车图"、《王祯农书》和《农政全书》刊出的脚踏纺车图进行考证.结果表明:①刘仙洲先生所藏《手摇纺车图》为伪图,这导致中国古代手摇纺车形制变迁为手拨轮辐传动纺车→手摇曲柄轮制传动纺车(绳为辋)→手摇曲柄轮制传动纺车(木为辋);②泗洪曹庄出土的脚踏纺车图可能有问题,不应成为中国脚踏纺车的佐证,另外《王祯农书》、《农政全书》中的有些脚踏纺车是不可能进行操作的;③中国古代脚踏纺车的定形似乎比手摇纺车要早,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图
像信息
纺纱
手摇
纺车
图
脚踏
纺车
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敦煌艺术品看丝绸纺织技术
15
作者
晓兰
《中国纤检》
2017年第8期41-41,共1页
敦煌作为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地,为今天留下了极为丰富的丝绸等纺织品。敦煌石窟艺术也是如此,在壁画、彩塑中,无论是天国的诸神还是人间的众生,他们的衣冠服饰都是古代社会中人们衣着的再现。其中属于神的服饰就有佛陀、菩萨、天王、力士...
敦煌作为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地,为今天留下了极为丰富的丝绸等纺织品。敦煌石窟艺术也是如此,在壁画、彩塑中,无论是天国的诸神还是人间的众生,他们的衣冠服饰都是古代社会中人们衣着的再现。其中属于神的服饰就有佛陀、菩萨、天王、力士服饰;属于人的服饰主要有帝王、官吏、妇女、舞乐、庶民百姓等几种。这些服饰又因不同的国家、民族而各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纺织
庶民百姓
石窟艺术
古代社会
衣冠服饰
印染技术
手摇式
北壁
李圣天
纺车
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编织家国理想的丝线:《纺车图》新探
被引量:
3
1
作者
黄小峰
机构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5-90,110,111,共18页
文摘
本文是对传为北宋王居正《纺车图》的个案研究。作者通过对图像的仔细考察,结合纺织科技史的研究成果,指出画中描绘的是一架有意体现出粗糙和原始色彩的麻苎纺车。画中哺乳的年轻母亲与老妪之间围绕纺车的协同劳作,蕴藏着家族昌盛、"世掌丝纶"的特殊寓意。此外,作者还在文中探讨了《纺车图》与"豳风七月图"、"纺绩图"这两类可能在元代新出现的图像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
纺车
图
王居正
赵孟頫
丝纶
图
豳风七月
纺绩
图
Keywords
painting of‘A Spinning Wheel’(FǐngchēTú)
Wang Juzheng
Zhao Mengfu
‘A Rural Life of July in the Odes of Bin’(Bīn Fēng QīYuè)
‘Spinning and Weaving’(Fǐng JīTúin Chinese pinyin)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K244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丝线与家国理想:传宋人王居正《纺车图》的考察
被引量:
3
2
作者
黄小峰
机构
中央美术学院
出处
《艺术设计研究》
2013年第4期48-52,共5页
文摘
在科技史与纺织史研究中,传为北宋王居正的《纺车图》是一件重要的作品。通过以图证史的方式,学者们为中国古代纺织科技史的书写找到了新的角度。不过,一件艺术作品能否具有历史文献的功能,值得慎重的讨论。本文从艺术史的角度出发,对这幅画作了新的研究,发现一直以来被科技史奉为纺车典范的画中图像出现了几处关键的"错误",由此出发,本文对画面的图像涵义进行了重新诠释,发现所表现的其实是"世掌丝纶"的吉祥含义,而非现实场景的真实复现。在明代以来《,纺车图》中所体现的家族协作的纺织场景益趋成为一种表现理想社会的图像模式,寄托着另一种社会"真实"。
关键词
北宋
王居正
《
纺车
图
》
中国古代纺织科技史
分类号
TS142.222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王居正《纺车图》与宋代绘画中女性形象的平民化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静淼
机构
广西财经学院
出处
《美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2-108,共7页
基金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宋元绘画之变及其品评标准的转捩”,编号:17BF116。
文摘
传王居正《纺车图》中的两个主题人物都是市井平民女性,这与宋代以前人物画中女性多为宫廷贵族的身份有着极大的区别。此图呈现出宋代人物画女性形象的平民化倾向,也体现出了宋代人物画的新亮点与突破。宋代绘画女性形象平民化的出现,原因大致有四:其一是受到了普通市民阶层绘画消费与审美观念的影响;其二是民间画家平民身份与审美的影响;其三是由于绘画政教化功能的弱化,使人物画创作摆脱了政教功能的束缚,画家的创作题材更加自由与随心;其四是绘画题材的世俗化倾向,使画家更加关注日常所见的农村生产生活。
关键词
《
纺车
图
》
宋代绘画
女性形象
平民化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K244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王居正《纺车图》的人文精神和现实批判精神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彩霞
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出处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62-64,共3页
文摘
王居正的《纺车图》,以批判现实主义的态度,从题材内容的选择、女性人物形象的大胆描绘、严谨而充满激情的画风以及承前启后的构图形式等方面,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通过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分析,中西艺术形式的对比,揭示其社会价值及历史价值,进一步认识作者不朽的人文主义精神与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
关键词
王居正
《
纺车
图
》
人文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
Keywords
Wang Juzheng
‘Fang Che Tu’
humanity spirit
criticizing realism spirit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纺车图》赏析
5
出处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19年第6期3-3,2,共2页
文摘
作品描绘了两妇人纺线的场景。画面左侧,绘一老妇,呈站姿,双手引线团,同时以慈爱的眼神注视着画幅右侧坐在板凳上的青年妇人。青年妇人左手抱着婴儿,似在哺乳,右手摇动纺车。这名妇人的身后是一幼儿,席地而坐,以线系一只蟾蜍为戏。此图勾线细劲,设色古淡而沉着,成功地描绘了底层劳动妇女的辛勤,反映出她们的善良与质朴。这件作品虽然带有自然主义的痕迹,但不失为北宋风俗画中的佳作。
关键词
纺车
图
《
纺车
图
》
分类号
G634.9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宋代艺术史中“妇人乳婴”形象探源及身份考辨
6
作者
张廷波
机构
台州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出处
《形象史学》
2023年第2期290-312,共2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宋代婴戏图盛行与两宋不举子救助关系研究”(项目批准号:21BF101)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宋代艺术留存至今有不少“妇人乳婴”形象,既有绢本绘画,亦有雕塑。雕塑者,如重庆大足石篆山1号龛(图1)、大足北山122号龛(图2)、大足石门山9号龛(图3)及雕塑《素烧喂乳妇人像》(图4)。绘画者,如王居正《纺车图》(图14)、李嵩《骷髅幻戏图》(图18)、《市担婴戏图》(图19)等。上述造型多数姿态随意,常大方敞怀喂乳,即便没有哺乳,也常将襦裙领口拉得很低。
关键词
婴戏
图
乳婴
石门山
王居正
宋代艺术
艺术史
纺车
图
绘画者
分类号
J120.9 [艺术—艺术理论]
K244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北宋王居正《纺车图》画错了吗?
7
作者
史晓雷
机构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出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0-124,共5页
文摘
针对黄小峰2013年发表的论文《丝线与家国理想:传宋人王居正〈纺车图〉的考察》,经重新考察后认为:《纺车图》手摇曲柄是依据所绘纺车结构的合理设置;无辋纺车用绳带传动不但古已有之,而且一直沿承到现代,传动机构可行、有效;立式手摇纺车的纺锭往往在手摇曲柄的另一侧,这是此类纺车的基本特征之一。文章进一步认为,《纺车图》是宋代写实主义风俗画的杰作之一,不但没有画错,而且反映了画师对底层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关照和同情。
关键词
王居正
《
纺车
图
》
纺织科技史
手摇立式
纺车
手摇曲柄
纺锭
Keywords
Wang Juzheng
the Picture of Spinning Wheel
the history of textile technology
vertical hand-driven spinning wheel
hand crank
spindle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K875.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代人物画的美学追求
被引量:
1
8
作者
董明慧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美术大观》
2007年第9期12-13,共2页
文摘
在中国画史的宋代时期,由于不同表现题材和不同表现技法的并存,为宫廷服务的院体画、表现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封建士大夫们借以抒情遣兴的文人画都有很大发展,体裁方面卷轴画、扇面等形式盛行,题材方面更是丰富多样.……
关键词
人物画
艺术化
文人
扇面
宋代绘画
写实绘画
《
图
画见闻志》
图
画见闻志
绘画作品
画家
美术家
美学追求
郭若虚
绘画美学
绘画艺术
纺车
图
传神说
卷轴画
分类号
J209.2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村居里的“哲学家”
9
作者
蒲静雯
出处
《中华民居》
2015年第3期62-73,共12页
文摘
万物自有阴阳,二者从来以隐晦的默契携手穿越千年,无论是日月、山水、花红柳绿的真实可触,还是男女、老幼、天圆地方的玄言抽象,都潜在着一刚一柔、一明一暗、此消彼长的道法。老子用一本《周易》,勉为其难地概括了这散播于宇宙洪荒每一处角落里的阴阳哲学,而中国人还用了许多什物,来展示如何将这些美妙的趣味与道理化入最平淡的生活里。农乡的人户,有纺车,便多半有织布机。上溯三代多是农家传人的现代中国人,童年的回忆自然少不了纺车与织布机。
关键词
纺车
图
天圆地方
现代中国人
阴阳哲学
玄言
一本
刘仙
老粗布
子用
化入
分类号
TU834.43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准备?艺术收藏
10
作者
潘欣信
出处
《大美术》
2005年第12期98-99,共2页
文摘
说当今是一个艺术市场的黄金时代,可以有许多的证据:拍卖场上的人头攒动,价格一翻再翻;各地"鉴宝"节目的层出不穷等,蔚为壮观的场面……可是,对于艺术收藏,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关键词
艺术收藏
任伯年
书画收藏
任颐
纺车
图
绘画题材
中国画家
西施浣纱
陈洪绶
设色纸本
分类号
G894 [文化科学—体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画院时期的齐白石
11
作者
郎绍君
出处
《当代中国画》
2007年第10期117-120,共4页
文摘
人物画齐白石在27岁前,雕刻过很多传统题材的人物故事画,27岁后,画过多年的神像、肖像和美人,也临摹过一些古代人物画,如北京画院藏《临宋人纺车图》等。其画肖像,能用工笔勾填或勾染方法,也能用素描式的"擦炭"方法。两种全然不同的画法。
关键词
北京画院
纺车
图
白石老人
勾染
勾填
文人画家
芥子园画谱
人物故事
画史
洲渚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K825.7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王居正《纺车图》的绘画形式
12
作者
罗杰雨
机构
安徽大学
出处
《东方收藏》
2022年第5期32-34,共3页
文摘
宋代是我国古代绘画成熟繁荣的时期,绘画呈现出题材不同、形式多样的画种及新画风。其中,北宋画家王居正的《纺车图》就是风俗画的杰出代表之一。研究王居正的《纺车图》,可发现画家在作品中的巧妙构图设计。但绘画构图不仅是点线面的形体的外在表达,更是画家精神层面的另一种表达。艺术品应是精神与物质的结合,从多角度去研究才能深入了解绘画作品。
关键词
王居正
《
纺车
图
》
绘画形式
分类号
J20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方寸天地话国情
13
作者
屈小平
杨兴虎
机构
陕西蒲城县上王乡中学
出处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1994年第Z1期67-68,共2页
文摘
邮票是国家的名片。邮票的选题丰富多采,包含着本国政治、历史、文化、风光、物产,体育等多方面的内容。它印制精美,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如能在我国发行的众多邮票中选出与国情教育有关的部分,精心组编成一部国情教育邮集。使学生在欣赏邮集的同时受到教育,无疑会比传统的讲授方法取得更好的效果。 我们利用闲暇时间组编的国情教育邮集包括六大部分。 第一部分:古代中国的灿烂文明 这一部分着重表现我国发达的古代文明,表现光辉灿烂的昨天。在邮票选择及编排上,用《张衡》、《郭守敬》及《浑天仪》邮票说明我国在天文学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选用《沈括》邮票说明对磁偏角的发现;选用《僧一行》邮票来介绍对地球子午线的测量。而《徐光启》、《黄道婆》及《梅兰芳舞台艺术》第七枚《手摇纺车图》,则综合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纺织生产的国家。另外,《祖冲之》邮票是我国古代在数学上取得卓越成就的最好证明。我国独特的中医是对人类的一项特殊贡献,我们选用《李时珍》、《孙思邈》
关键词
国情教育
纺车
图
僧一行
纺织生产
古代文明
梅兰芳舞台艺术
闲暇时间
古代中国
讲授方法
欣赏价值
分类号
G634.2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纺纱图像信息及其研究的问疑
被引量:
3
14
作者
李强
李斌
李建强
机构
武汉纺织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
出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3-719,共7页
基金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资助项目(中纺协函【2011】74号)
武汉纺织大学2012年校级社科项目青年项目
文摘
对于中国古代纺纱史文本的书写而言,中国古代纺纱图像信息的研究非常重要.对刘仙洲先生所藏的《手摇纺车图》、泗洪曹庄出土的"脚踏纺车图"、《王祯农书》和《农政全书》刊出的脚踏纺车图进行考证.结果表明:①刘仙洲先生所藏《手摇纺车图》为伪图,这导致中国古代手摇纺车形制变迁为手拨轮辐传动纺车→手摇曲柄轮制传动纺车(绳为辋)→手摇曲柄轮制传动纺车(木为辋);②泗洪曹庄出土的脚踏纺车图可能有问题,不应成为中国脚踏纺车的佐证,另外《王祯农书》、《农政全书》中的有些脚踏纺车是不可能进行操作的;③中国古代脚踏纺车的定形似乎比手摇纺车要早,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图
像信息
纺纱
手摇
纺车
图
脚踏
纺车
图
Keywords
ancient China
image information
spinning
hand spinning wheel
spinning wheel driven by treadle
分类号
T-09 [一般工业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敦煌艺术品看丝绸纺织技术
15
作者
晓兰
出处
《中国纤检》
2017年第8期41-41,共1页
文摘
敦煌作为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地,为今天留下了极为丰富的丝绸等纺织品。敦煌石窟艺术也是如此,在壁画、彩塑中,无论是天国的诸神还是人间的众生,他们的衣冠服饰都是古代社会中人们衣着的再现。其中属于神的服饰就有佛陀、菩萨、天王、力士服饰;属于人的服饰主要有帝王、官吏、妇女、舞乐、庶民百姓等几种。这些服饰又因不同的国家、民族而各具特色。
关键词
丝绸纺织
庶民百姓
石窟艺术
古代社会
衣冠服饰
印染技术
手摇式
北壁
李圣天
纺车
图
分类号
TS145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编织家国理想的丝线:《纺车图》新探
黄小峰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3
原文传递
2
丝线与家国理想:传宋人王居正《纺车图》的考察
黄小峰
《艺术设计研究》
201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传王居正《纺车图》与宋代绘画中女性形象的平民化
张静淼
《美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0
2
原文传递
4
王居正《纺车图》的人文精神和现实批判精神
张彩霞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0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纺车图》赏析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19
0
原文传递
6
宋代艺术史中“妇人乳婴”形象探源及身份考辨
张廷波
《形象史学》
2023
0
原文传递
7
北宋王居正《纺车图》画错了吗?
史晓雷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宋代人物画的美学追求
董明慧
《美术大观》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村居里的“哲学家”
蒲静雯
《中华民居》
2015
0
原文传递
10
准备?艺术收藏
潘欣信
《大美术》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北京画院时期的齐白石
郎绍君
《当代中国画》
2007
0
原文传递
12
王居正《纺车图》的绘画形式
罗杰雨
《东方收藏》
2022
0
原文传递
13
方寸天地话国情
屈小平
杨兴虎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199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中国古代纺纱图像信息及其研究的问疑
李强
李斌
李建强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从敦煌艺术品看丝绸纺织技术
晓兰
《中国纤检》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