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纵隔支气管囊肿的CT表现 被引量:26
1
作者 沈训泽 王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20-823,共4页
目的探讨纵隔支气管囊肿的CT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支气管囊肿患者的临床及CT表现,其中12例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另外2例仅行CT平扫或增强扫描。结果14例支气管囊肿均为含液囊肿,其中3... 目的探讨纵隔支气管囊肿的CT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支气管囊肿患者的临床及CT表现,其中12例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另外2例仅行CT平扫或增强扫描。结果14例支气管囊肿均为含液囊肿,其中3例CT值〈20 HU,7例CT值20-60 HU,4例CT值〉60 HU;囊肿位于前、后纵隔各4例,均在左侧;中纵隔6例,其中5例位于右侧;1例后纵隔囊肿恶变为腺癌。结论纵隔支气管囊肿可发生于纵隔的任何部位,中纵隔支气管囊肿好发于右侧,而前、后纵隔支气管囊肿有左侧发病倾向,CT图像上类圆形无强化的均匀软组织密度或水样密度囊肿为其典型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 纵隔囊肿 支气管 支气管源性囊肿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原发性纵隔囊肿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6
2
作者 孙红 蔡祖龙 +3 位作者 高元桂 白友贤 惠萍 王新明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55-1059,共5页
目的分析纵隔囊肿的影像学特点,提高对不同类型囊肿不典型表现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4例纵隔囊肿的CT和(或)MRI资料(其中28和26例分别行CT和MR检查,10例同时行CT和MR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囊肿位于... 目的分析纵隔囊肿的影像学特点,提高对不同类型囊肿不典型表现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4例纵隔囊肿的CT和(或)MRI资料(其中28和26例分别行CT和MR检查,10例同时行CT和MR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囊肿位于前、中、后纵隔者分别为13、18和11例,位于前中纵隔者2例。支气管囊肿和心包囊肿位于不典型部位者分别为7和5例。CT密度近似于水者12例,占42.9%(12/28)。MR T2WI病变均为等或高于脑脊液的长T2信号,1例水成像上信号有衰减。近似于脑脊液的长T1信号者8例,占30.8%(8/26)。MRI信号不均匀者5例,原因各异。误诊14例。结论后纵隔和前纵隔CT高密度和厚壁的囊肿易被误诊为肿瘤性病变;中纵隔气管旁的心包囊肿易被误诊为支气管囊肿。MRI有助于诊断CT高密度的纵隔囊肿。MRI信号不均匀或水成像上信号衰减是误诊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囊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影像学表现 原发性 支气管囊肿 MRI信号 不典型表现 肿瘤性病变 T2信号
原文传递
纵隔支气管囊肿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被引量:12
3
作者 余洪 刘衡 +2 位作者 罗显丽 柏永华 李邦国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9期56-58,F0002,共4页
目的分析纵隔支气管囊肿(mediastinal bronchogenic cyst,MBC)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MBC的CT图像,其中15例行增强扫描。结果囊肿位于中纵隔9例(右侧7例),前纵隔6例(左侧4例),后... 目的分析纵隔支气管囊肿(mediastinal bronchogenic cyst,MBC)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MBC的CT图像,其中15例行增强扫描。结果囊肿位于中纵隔9例(右侧7例),前纵隔6例(左侧4例),后纵隔5例(左侧4例)。肿块大小约3.0cm×1.8cm-11.5cm×10.5cm。CT平扫多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晰,密度均匀,增强扫描无强化。结论纵隔支气管囊肿CT表现有一定特点,当发现右侧中纵隔或左侧前、后纵隔,单发均匀密度肿块、边界清晰、增强扫描无强化,应该考虑到该病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囊肿 支气管源性囊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下载PDF
小儿原发性纵隔肿瘤和囊肿的诊治 被引量:10
4
作者 范崇熙 李英卓 +5 位作者 李小飞 姜涛 韩勇 黄立军 倪云峰 程庆书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27-429,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纵隔肿瘤和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小儿原发性纵隔肿瘤和囊肿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本组病例中,小儿原发性纵隔肿瘤和囊肿占同期我科收治的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的13.96%(7...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纵隔肿瘤和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小儿原发性纵隔肿瘤和囊肿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本组病例中,小儿原发性纵隔肿瘤和囊肿占同期我科收治的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的13.96%(79/566)。其中神经源性肿瘤21.5%(18/79)、肠源性囊肿15.2%(12/79)、畸胎瘤17.7%(14/79),其他肿瘤和囊肿44.30%(35/79)。无临床症状而于查体时发现12例,占15.19%。手术切除74例,手术切除率93.7%(74/79),经治疗后康复出院76例,死亡3例。结论小儿纵隔肿瘤和囊肿的术前诊断依据胸部X线、CT扫描及超声检查,必要时可以结合MRI扫描判断病变范围,而确诊则依赖于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检查。其病情复杂,变化快,可危及患儿生命,除淋巴瘤外宜选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纵隔囊肿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成人先天性支气管囊肿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10
5
作者 戈烽 韩雷 +2 位作者 廖泉 肖蜀梅 李泽坚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56-357,共2页
1974年~1993年间,我院手术治疗22例(男14例,女8例)成人先天性支气管囊肿,年龄11~62岁,其中纵隔支气管囊肿13例(59.1%),肺内支气管囊肿9例(40.9%)。20例(91%)囊肿症状包括:反复肺部... 1974年~1993年间,我院手术治疗22例(男14例,女8例)成人先天性支气管囊肿,年龄11~62岁,其中纵隔支气管囊肿13例(59.1%),肺内支气管囊肿9例(40.9%)。20例(91%)囊肿症状包括:反复肺部感染、囊肿感染和食道压迫所致的吞咽困难。纵隔型以胸痛、胸闷为主要,而肺内型以肺部感染和胸痛为主。胸片示90.9%的囊肿为单房、圆形,偶有不规则形、多房、气液平和囊壁钙化。手术切除是治疗的最佳方法,纵隔型100%行囊肿摘除术,肺内型77.8%行肺叶切除术。我们认为手术可明确诊断,缓解症状,防止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囊肿 纵隔囊肿 外科手术 诊断
原文传递
小儿纵隔支气管囊肿误诊为纵隔肿瘤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毅 潘铁成 《临床误诊误治》 2009年第4期67-68,69,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后纵隔支气管囊肿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小儿后纵隔支气管囊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为7个月幼儿,因干咳行X线胸片检查发现右肺膨胀不良,左肺代偿性肺气肿;胸部C... 目的:探讨小儿后纵隔支气管囊肿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小儿后纵隔支气管囊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为7个月幼儿,因干咳行X线胸片检查发现右肺膨胀不良,左肺代偿性肺气肿;胸部CT扫描示后纵隔占位性病变,左肺阻塞性肺气肿,右肺膨胀不全,经手术及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纵隔支气管囊肿。结论:纵隔支气管囊肿较为少见,发生于小儿的后纵隔支气管囊肿更为少见,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最后确诊依据影像学检查和术后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囊肿 支气管源性囊肿 误诊 纵隔肿瘤
下载PDF
胸腺囊肿的诊断及全胸腔镜手术治疗:附72例报告 被引量:7
7
作者 王迅 夏奥 +6 位作者 李晓 杨锋 李运 姜冠潮 李剑锋 刘军 王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07-410,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腺囊肿的临床特点及胸腔镜手术价值。方法 2001年4月~2012年10月对72例胸腺囊肿施行胸腔镜手术,置入胸腔镜后采用电凝钩与钝头吸引器游离囊肿,辅以钛夹或超声刀处理囊肿蒂部,根据术中情况决定切除范围。结果 CT诊断胸腺囊肿比... 目的探讨胸腺囊肿的临床特点及胸腔镜手术价值。方法 2001年4月~2012年10月对72例胸腺囊肿施行胸腔镜手术,置入胸腔镜后采用电凝钩与钝头吸引器游离囊肿,辅以钛夹或超声刀处理囊肿蒂部,根据术中情况决定切除范围。结果 CT诊断胸腺囊肿比例51.4%(37/72),其中直径>3 cm组与直径≤3 cm组分别为70.5%(31/44)和21.4%(6/28),有统计学差异(χ~2=16.464,P=0.000);囊液清亮者(n=28)与囊液黏稠者(n=14)分别为67.9%(19/28)和21.4%(3/14),有统计学差异(χ~2=8.066,P=0.005)。全胸腔镜手术71例,因囊肿与周围肺组织致密粘连影响探查及分离中转开胸1例(1.4%)。手术方式包括:胸腺囊肿+胸腺切除术31例,胸腺囊肿+部分胸腺切除术21例,胸腺扩大切除术10例,单纯胸腺囊肿切除术10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或死亡。手术时间(113.1±43.5)min;出血量中位数50.0 ml(5~250 ml)。随访成功率83.3%(60/72),中位随访时间47个月(24~150个月),均未见囊肿复发。结论胸腺囊肿的直径、囊液性质是影响CT诊断准确率的重要因素;胸腔镜手术安全、有效,具有微创优势,切除范围需要根据症状、影像学、术中探查情况和手术切除彻底性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囊肿 纵隔囊肿 电视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219例外科治疗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建明 周新民 +2 位作者 胡建国 尹邦良 宋国宝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9-151,共3页
对 2 19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 :在病理类型中 ,以胸腺瘤 (占 42 0 % )、畸胎瘤 (占 2 0 1% )和神经源性肿瘤 (占 16 5 % )最为常见 ,三者合计占所有病例的78 5 %。重点分析了... 对 2 19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 :在病理类型中 ,以胸腺瘤 (占 42 0 % )、畸胎瘤 (占 2 0 1% )和神经源性肿瘤 (占 16 5 % )最为常见 ,三者合计占所有病例的78 5 %。重点分析了该类肿瘤的临床特点 ,病理类型与其在纵隔部位的关系 ,手术治疗结果及常见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纵隔囊肿 胸腺瘤 畸胎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的诊断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 被引量:6
9
作者 王迅 陈克终 +2 位作者 李运 刘军 王俊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9期848-852,共5页
目的探讨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的临床特点,胸腔镜手术治疗价值和要点。方法 2001 年 4 月至 2016 年 4 月,我科连续收治 112 例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患者,其中男 53 例、女 59 例,年龄 4~75 (45.6 ± 15.0)岁。根据病变位置将患者分为两... 目的探讨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的临床特点,胸腔镜手术治疗价值和要点。方法 2001 年 4 月至 2016 年 4 月,我科连续收治 112 例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患者,其中男 53 例、女 59 例,年龄 4~75 (45.6 ± 15.0)岁。根据病变位置将患者分为两组:前纵隔组,47 例,病变于前纵隔;中后纵隔组,65 例(病变位于中纵隔 35 例、后纵隔 30 例)。囊肿直径 0.5~22.0(3.50±2.33)cm,平扫 CT 值 0~67(35.5±15.3)Hu;均先行胸腔镜手术切除病灶。结果中后纵隔组中 CT 值≤20 Hu 诊断支气管源性囊肿比例显著高于其他患者(61.5% vs. 13.1%,χ2=17.675,P<0.001)。胸腔镜手术 111 例,中转开胸 1 例。前纵隔组:囊肿+胸腺切除术(n=45),合并肌无力者行胸腺扩大切除术(n=2);中后纵隔组:囊肿切除术(n=65)。手术时间 40~360(104.5±43.1)min,术中出血量 5~600(57.9±88.9)mL。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囊肿直径≥5 cm 是手术时间延长和出血量增多的危险因素。术中并发症和不完整切除发生率分别为 3.6%和 6.3%,囊肿与纵隔重要结构致密粘连或融合是上述两者的主要原因;成功随访 99 例(88.4%),中位随访时间 42(12~191)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安全有效,具有微创优势,囊肿直径≥5 cm 增加手术难度,建议尽早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源性囊肿 纵隔囊肿 电视胸腔镜手术
原文传递
纵隔低密度肿块病变的CT诊断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鹏飞 唐光才 +2 位作者 韩福刚 罗斌 毛启玉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5期338-340,共3页
目的 :提高纵隔低密度肿块病变的CT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52例经临床、手术及病理确诊的纵隔低密度肿块病例资料。结果 :52例中皮样囊肿 4例 ,畸胎瘤 6例 ,胸腺囊肿 3例 ,支气管囊肿 5例 ,心包囊肿 4例 ,脂肪瘤 1例 ,胸内甲状腺... 目的 :提高纵隔低密度肿块病变的CT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52例经临床、手术及病理确诊的纵隔低密度肿块病例资料。结果 :52例中皮样囊肿 4例 ,畸胎瘤 6例 ,胸腺囊肿 3例 ,支气管囊肿 5例 ,心包囊肿 4例 ,脂肪瘤 1例 ,胸内甲状腺肿囊变 4例 ,胸腺瘤囊变 6例 ,淋巴结肿囊变 7例 (淋巴瘤 2例 ,淋巴结结核 5例 ) ,神经源性肿瘤囊变 4例(神经节细胞瘤 1例 ,神经鞘瘤 2例 ,恶性神经纤维瘤 1例 ) ,纵隔血肿 2例 ,纵隔脓肿 6例。CT诊断正确率 92 .3 % (48/52 )。结论 :纵隔低密度病变种类较多。CT检查可清楚显示病变的部位与特点 ,结合临床表现一般能作出准确的术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低密度肿块 CT诊断 纵隔囊肿 纵隔新生物伴囊变 纵隔血肿 纵隔感染
下载PDF
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误诊分析
11
作者 朱静 郝胜璞 +2 位作者 张正楠 周金丽 杨海庆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分析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7月收治的1例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果患者体检发现后纵隔无痛性肿物,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示后纵隔囊性肿物,考虑神经源性可能性大;纵隔... 目的分析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7月收治的1例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果患者体检发现后纵隔无痛性肿物,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示后纵隔囊性肿物,考虑神经源性可能性大;纵隔囊肿穿刺活检后病理涂片倾向于胸腺来源囊肿,患者住院后行右侧胸腔镜下纵隔囊肿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随访未见复发和并发症。结论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发病极为罕见,易误诊为胸腺或神经来源囊肿,临床及影像科医师遇到此部位病变应考虑到该病可能,确诊需结合病理学免疫组化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瘤 误诊 纵隔囊肿 病理学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GFAP PAX-8 VIMENTIN
下载PDF
纵隔肿瘤与囊肿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乃康 张涛 +2 位作者 梁朝阳 田晓东 柳曦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57-759,共3页
目的总结纵隔肿瘤和囊肿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1996年3月至2005年4月343例纵隔肿瘤和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及囊肿完整切除300例,部分切除25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发生并发症9例。结论正确诊断以... 目的总结纵隔肿瘤和囊肿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1996年3月至2005年4月343例纵隔肿瘤和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及囊肿完整切除300例,部分切除25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发生并发症9例。结论正确诊断以及根据肿瘤特点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纵隔囊肿
原文传递
EBUS-TBNA诊断纵隔囊肿合并感染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尔为 谭平 黄海东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1期143-144,共2页
有报道高达30%的纵隔占位为囊性肿物,其中40%为支气管源性或食道源性囊肿[1]。纵隔囊肿患者多数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但仍有一部分表现为胸痛、气促、发热、咯血、心律失常等症状。如出现上述症状则需及时诊治。现将2例超... 有报道高达30%的纵隔占位为囊性肿物,其中40%为支气管源性或食道源性囊肿[1]。纵隔囊肿患者多数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但仍有一部分表现为胸痛、气促、发热、咯血、心律失常等症状。如出现上述症状则需及时诊治。现将2例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诊断纵隔囊肿合并感染的病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囊肿 合并感染 文献复习 诊断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 支气管源性 囊性肿物 纵隔占位
下载PDF
气管源性囊肿一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立红 丁元吉 静媛媛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3-384,共2页
关键词 支气管囊肿 源性囊肿 纵隔囊肿 囊肿 甲状腺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在纵隔囊肿诊治中的应用(附4例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柳威 王咏雪 +4 位作者 李芸 吴怀球 陈令佳 刘志光 张卫东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4期86-90,共5页
目的 总结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在纵隔囊肿治疗中的应用,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4例接受EBUS-TBNA诊治的纵隔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EBUS-TBNA诊治纵隔囊性病变应用的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应用... 目的 总结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在纵隔囊肿治疗中的应用,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4例接受EBUS-TBNA诊治的纵隔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EBUS-TBNA诊治纵隔囊性病变应用的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应用及常见并发症。结果 4例纵隔囊性病变经气道内超声均可明确囊肿的诊断,通过对其囊液的分析,2例能够明确囊肿来源,1例出现了严重的感染相关并发症。结论 EBUS-TBNA可以作为纵隔囊性病变的有效诊断和治疗工具,但有可能出现严重的感染相关并发症,临床应用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患者,严格把握无菌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 纵隔囊肿 诊断 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对纵隔囊肿CT假性强化影响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振华 赵莲子 +3 位作者 赵霞 李秉营 李海文 杨光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4期572-576,共5页
目的对CT增强扫描中纵隔囊肿假性强化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选取3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囊肿患者,对所有患者CT平扫以及增强扫描动脉期图像进行数据测量。比较病灶平扫与增强动脉期CT值;根据强化后病灶CT值上升是否超过10 HU分为... 目的对CT增强扫描中纵隔囊肿假性强化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选取3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囊肿患者,对所有患者CT平扫以及增强扫描动脉期图像进行数据测量。比较病灶平扫与增强动脉期CT值;根据强化后病灶CT值上升是否超过10 HU分为“低假性强化组”(A组)、“高假性强化组”(B组)两组,A组16例,B组23例。对两组患者病灶参数(平扫CT值、截面积)、距病灶最近纵隔血管或心腔参数(强化程度、面积、与病灶的距离)、病灶周围增强程度最高的血管参数(强化程度、面积、与病灶的距离)、病灶周围所有大血管或心腔总体参数(总面积、平均增强程度、与病灶的平均距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平扫与增强扫描所有病灶的CT值分别为(12.6±15.0)HU、(26.3±14.9)H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病灶平扫CT值分别为(19.1±12.5)HU、(8.1±15.2)HU,病灶截面积分别为(5.1±4.0)cm^(2)、(3.0±1.9)cm^(2),最近血管或心腔与病灶的距离分别为(2.9±0.8)cm、(2.3±0.6)cm,病灶周围所有血管或心腔与病灶之间总距离的平均值分别为(5.0±1.2)cm、(3.9±1.5)cm,两组间以上四项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后最近血管或心腔与病灶距离可以独立影响病灶的假性强化现象(P<0.05)。结论纵隔囊肿在增强扫描中存在假性强化现象,其主要影响因素有病灶平扫CT值、病灶截面积、最近血管或心腔与病灶的距离、病灶周围所有血管或心腔与病灶之间总距离的平均值等,其中距病灶最近血管或心腔与病灶的距离可以对假性强化现象产生独立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囊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假性强化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下纵隔囊肿切除术12例报告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勇 王文公 +2 位作者 张青海 王涛 曹彬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2期189-190,共2页
本文报道2011年2月~2012年2月12例胸腔镜纵隔囊肿切除术,囊肿位于前纵隔7例,中、后纵隔5例,长径2.5~13.5 cm。手术时间65~150 min,平均90 min。无并发症。9例术后随访5~18个月,平均9.5月,无复发。术后病理:胸腺囊肿4例,支气管囊肿3... 本文报道2011年2月~2012年2月12例胸腔镜纵隔囊肿切除术,囊肿位于前纵隔7例,中、后纵隔5例,长径2.5~13.5 cm。手术时间65~150 min,平均90 min。无并发症。9例术后随访5~18个月,平均9.5月,无复发。术后病理:胸腺囊肿4例,支气管囊肿3例,心包囊肿3例,食管囊肿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纵隔囊肿
下载PDF
后纵隔苗勒管囊肿22例临床病理分析
18
作者 李少玲 武春燕 +3 位作者 侯立坤 郭俊红 张伟 张莉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目的 探讨后纵隔苗勒管囊肿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890例纵隔囊肿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经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法筛选出22例苗勒管囊肿,分析其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苗勒管囊肿占纵隔囊肿的... 目的 探讨后纵隔苗勒管囊肿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890例纵隔囊肿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经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法筛选出22例苗勒管囊肿,分析其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苗勒管囊肿占纵隔囊肿的2.5%(22/890),占后纵隔囊肿的42.3%(22/52),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6岁(年龄范围:33~55岁);均发生于后纵隔T1~7椎旁水平,CT诊断为良性神经源性肿瘤12例(54.5%)。临床信息完整者16例,体重正常者9例(56.3%),超重或肥胖者7例(43.8%),93.8%(15/16)的患者具有卵巢囊肿、激素替代治疗或流产等妇科疾病史。病理检查示后纵隔苗勒管囊肿均为单房囊性肿物,囊肿内衬纤毛柱状细胞及分泌细胞,上皮细胞局部形成黏膜皱褶和乳头结构,类似输卵管上皮;囊壁由薄层不连续的平滑肌组织及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免疫表型:上皮细胞ER、PR、CK7、WT-1及PAX-8均阳性,TTF-1、Calretinin、CK5/6和p40均阴性;囊壁内薄层平滑肌组织SMA阳性,CD10阴性。结论 纵隔苗勒管囊肿常发生于后纵隔椎体旁,是中年女性纵隔囊肿的少见病理类型,由类似输卵管上皮及薄层平滑肌组织组成的良性囊肿,上皮细胞ER、PR、WT-1和PAX-8均阳性有助于诊断;后纵隔囊肿应将苗勒管囊肿纳入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囊肿 苗勒管 雌激素 孕激素 纵隔
下载PDF
胸腔镜在小儿纵膈肿物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段贤伦 商子寅 +3 位作者 章鹏 祝宝丰 钟稳稳 孙迪文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在小儿纵膈肿物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总结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8例纵膈肿物患儿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儿中,3例纵膈囊肿,5例纵膈肿瘤,均采用胸腔镜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82.52±6.32)mi... 目的探讨胸腔镜在小儿纵膈肿物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总结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8例纵膈肿物患儿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儿中,3例纵膈囊肿,5例纵膈肿瘤,均采用胸腔镜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82.52±6.32)min,术后住院时间(9.45±2.35)d,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7-9d。术后1例出现脑脊液漏,予腰大池持续引流后痊愈,其余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2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术后予化疗。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小儿纵膈肿物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纵隔囊肿 纵隔肿瘤 治疗 儿童
下载PDF
CT“切缘征”鉴别直径<4 cm复杂胸腺囊肿与胸腺上皮肿瘤
20
作者 赵博峰 郭笑寒 +3 位作者 陈平 冯炜 魏东红 陈宝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23-1826,共4页
目的观察CT“切缘征”鉴别直径<4 cm复杂胸腺囊肿与胸腺上皮肿瘤(TET)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接受胸部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复杂胸腺囊肿(囊肿组)及14例TET(TET组)患者;由2名医师分别评估CT图像“切缘征”,... 目的观察CT“切缘征”鉴别直径<4 cm复杂胸腺囊肿与胸腺上皮肿瘤(TET)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接受胸部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复杂胸腺囊肿(囊肿组)及14例TET(TET组)患者;由2名医师分别评估CT图像“切缘征”,以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观察者间评估结果的一致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2组CT“切缘征”检出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CT“切缘征”鉴别复杂胸腺囊肿与TET的效能。结果观察者间评估“切缘征”结果的一致性良好[ICC=0.94,95%CI(0.90,0.97)]。囊肿组CT“切缘征”检出率为62.50%(15/24),高于TET组的14.29%(2/14,P<0.01)。以CT“切缘征”鉴别复杂胸腺囊肿与TET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及AUC分别为62.50%(15/24)、85.71%(12/14)、71.05%(27/38)及0.74。结论CT“切缘征”有助于鉴别直径<4 cm复杂胸腺囊肿与T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囊肿 胸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