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6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的CT诊断 被引量:88
1
作者 刘甫庚 潘纪戍 +3 位作者 吴国庚 陈起航 于经瀛 周诚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55-658,共4页
目的 评价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在CT ,特别是增强CT扫描时的表现。方法 对 1 7例经手术、穿刺活检和 (或 )临床抗结核治愈证实的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作了影像学分析 ,其中男 1 0例 ,女 7例 ,年龄 1 6~ 74岁 ,平均 45 9岁 ;全部病例均作... 目的 评价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在CT ,特别是增强CT扫描时的表现。方法 对 1 7例经手术、穿刺活检和 (或 )临床抗结核治愈证实的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作了影像学分析 ,其中男 1 0例 ,女 7例 ,年龄 1 6~ 74岁 ,平均 45 9岁 ;全部病例均作了胸部平片和CT扫描 ,6例作了增强CT扫描。结果 胸部平片仅发现右上纵隔肿块和 (或 )右肺门肿块者 6例 ,CT则在 1 7例中共发现 3 7个纵隔和(或 )肺门肿大淋巴结 ,肿大淋巴结位于 2R和 (或 ) 4R者共 2 2个 (59 4% ) ,平扫时淋巴结内呈不均匀低密度者 3 0个 (81 1 % ) ,6例 1 6个淋巴结增强扫描均呈边缘环形强化 (1 0 0 0 % )。结论 CT ,特别是增强CT扫描是确诊本病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 淋巴结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学表现 诊断
原文传递
宫腔镜子宫纵隔冷刀手术与电切术对子宫内膜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马宁 黄晓武 +2 位作者 周巧云 杨玲玲 夏恩兰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04-207,265,共5页
目的:观察子宫纵隔冷刀手术与电切手术术后宫腔创面的愈合过程,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宫腔镜中心就诊的不全子宫纵隔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宫腔镜下冷刀组(30例)和... 目的:观察子宫纵隔冷刀手术与电切手术术后宫腔创面的愈合过程,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宫腔镜中心就诊的不全子宫纵隔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宫腔镜下冷刀组(30例)和电切组(30例),记录一般资料及术中情况,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等。分别于术后1和2个月行宫腔镜检查,观察和比较2组宫腔创面的子宫内膜上皮化过程、宫腔粘连、残隔等情况。结果:冷刀组的手术时间比电切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90±3.95)min vs.(23.13±5.15)min,P=0.00],冷刀组与电切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7±2.25)m L vs.(8.83±2.15)m L,P=0.77]。2组术中均未发生并发症,术后均未发现残隔或宫腔粘连。术后1个月,冷刀组较电切组内膜上皮不满意者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67%(5/30)vs.93.33%(28/30),P=0.00];术后2个月2组宫腔创面内膜上皮化均良好,无不满意情况发生。2组均未发现宫腔粘连及残隔。结论:子宫纵隔切除术后1个月冷刀组子宫内膜上皮化过程更快,术后2个月2组创面全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纵隔 宫腔镜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子宫内膜
下载PDF
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及清除的必要性 被引量:27
3
作者 曲家骐 马富锦 +2 位作者 黄文臣 候维平 史宁江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51-153,共3页
1987年1月至1992年12月为314例肺癌病人行根治性切除手术。术中对同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进行广泛清除。314例肺癌中,N2(纵隔淋巴结转移)119例,占37.9%。作者总结了N2的范围和分布特点,以及N2和肺癌... 1987年1月至1992年12月为314例肺癌病人行根治性切除手术。术中对同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进行广泛清除。314例肺癌中,N2(纵隔淋巴结转移)119例,占37.9%。作者总结了N2的范围和分布特点,以及N2和肺癌细胞类型、部位间的关系,认为从根治目的出发,肺癌手术有必要彻底清除胸腔内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 淋巴结 转移 外科手术 肿瘤转移 肺肿瘤
原文传递
纵隔淋巴结切除方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4个相关研究的Meta分析 被引量:26
4
作者 杨浩贤 吴一龙(指导) +1 位作者 凌莉 韩璐 《循证医学》 CSCD 2002年第3期132-140,共9页
目的 用Meta分析(meta-analysis)的方法对国内外已发表的高质量的有关比较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和采样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影响的临床研究进行综合定量分析,为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中纵隔淋巴结处理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材... 目的 用Meta分析(meta-analysis)的方法对国内外已发表的高质量的有关比较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和采样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影响的临床研究进行综合定量分析,为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中纵隔淋巴结处理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 收集已公开发表的有关比较肺叶(全肺)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和肺叶(全肺)切除加纵隔淋巴结采样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影响的所有随访严密的临床研究,按Meta分析的要求对检索到的原始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估,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计算纵隔淋巴结清扫组相对采样组死亡危险的优势比(odds ratio,OR)评价纵隔淋巴清扫术和采样术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共4篇文献,总样本量977例。其中纵隔淋巴结清扫组481例,死亡194例;纵隔淋巴结采样组496例,死亡247例;合并OR=0.67,95%可信区间是(0.52~0.87)。结论 与肺叶(全肺)切除加纵隔淋巴结采样术相比,肺叶(全肺)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降低0.33的死亡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 淋巴结 非小细胞肺癌 META 手术治疗
下载PDF
纵隔支气管囊肿的CT表现 被引量:26
5
作者 沈训泽 王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20-823,共4页
目的探讨纵隔支气管囊肿的CT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支气管囊肿患者的临床及CT表现,其中12例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另外2例仅行CT平扫或增强扫描。结果14例支气管囊肿均为含液囊肿,其中3... 目的探讨纵隔支气管囊肿的CT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支气管囊肿患者的临床及CT表现,其中12例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另外2例仅行CT平扫或增强扫描。结果14例支气管囊肿均为含液囊肿,其中3例CT值〈20 HU,7例CT值20-60 HU,4例CT值〉60 HU;囊肿位于前、后纵隔各4例,均在左侧;中纵隔6例,其中5例位于右侧;1例后纵隔囊肿恶变为腺癌。结论纵隔支气管囊肿可发生于纵隔的任何部位,中纵隔支气管囊肿好发于右侧,而前、后纵隔支气管囊肿有左侧发病倾向,CT图像上类圆形无强化的均匀软组织密度或水样密度囊肿为其典型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 纵隔囊肿 支气管 支气管源性囊肿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纵隔髓外造血组织增生的影像表现(附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6
6
作者 陆建常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 探讨纵隔髓外造血组织增生 (EMH)的影像表现 ,提高影像诊断水平 ,减少误诊。资料与方法 报告 2例EMH病例 ,结合文献对该病的病因、病理、影像表现及诊断、鉴别诊断进行讨论。结果  2例EMH正位X线胸片表现为下胸段脊柱旁向肺野... 目的 探讨纵隔髓外造血组织增生 (EMH)的影像表现 ,提高影像诊断水平 ,减少误诊。资料与方法 报告 2例EMH病例 ,结合文献对该病的病因、病理、影像表现及诊断、鉴别诊断进行讨论。结果  2例EMH正位X线胸片表现为下胸段脊柱旁向肺野突出的类圆形阴影。CT扫描为中下段胸椎旁单侧或双侧出现多发半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块影 ,病变边缘光滑 ,密度均匀 ;增强扫描呈轻或中度均匀强化。结论 EMH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征 ,X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表现 造血组织 纵隔 增生 文献复习 CT扫描 诊断 增强扫描 资料
下载PDF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在胸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1
7
作者 赵辉 王俊 +7 位作者 李剑锋 李运 周足力 卜梁 隋锡朝 陈克终 李晓 温焕舜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53-356,共4页
目的介绍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aspiration,EBUS-TBNA)用于肺癌分期及胸部疾病诊断的新方法,探讨EBUS-TBNA在胸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0年5... 目的介绍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aspiration,EBUS-TBNA)用于肺癌分期及胸部疾病诊断的新方法,探讨EBUS-TBNA在胸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106例患者经EBUS-TBNA检查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5例,女31例;平均年龄62.3岁。根据适应证的不同,将106例患者分为3种情况行EBUS-TBNA,以进一步明确诊断:(1)已明确诊断或怀疑肺癌(76例),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肿大(≥1.0 cm);(2)不明原因的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以及纵隔肿物(22例);(3)大气道旁肺实质内占位(8例)。结果 (1)已明确诊断或怀疑肺癌76例,经EBUS-TBNA检查证实纵隔淋巴结转移58例,未见纵隔淋巴结转移18例。EBUS-TBNA检查阴性者中16例接受胸腔镜或开胸手术,行肺叶切除或肺楔形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证实12例肺癌纵隔淋巴结未见转移,2例肺癌纵隔淋巴结可见癌转移(EBUS-TBNA检查假阴性),其余2例为肺内良性病变;EBUS-TBNA在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6.66%(58/60),100.00%(12/12)和97.22%(70/72)。(2)不明原因的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以及纵隔肿物22例,经EBUS-TBNA检查后明确恶性病变7例,良性病变13例;EBUS-TBNA在纵隔病变良恶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的敏感性为87.50%(7/8)。(3)大气道旁肺实质内占位8例,经EBUS-TBNA检查后7例明确诊断,其中6例肺癌;EBUS-TBNA在大气道旁肺实质内占位中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率分别为85.71%(6/7)和87.50%(7/8)。所有患者检查耐受良好,无任何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EBUS-TBN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技术,应成为胸部疾病诊断和分期的常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内超声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 肺癌 纵隔 分期 诊断
原文传递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侵及纵隔器官扩大手术治疗的评价 被引量:19
8
作者 黄国俊 毛友生 张德超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61,共3页
关键词 大手术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 多学科综合治疗 局部 纵隔 根治 严格 扩大 方式方法
原文传递
CT导引经胸壁穿刺活检的临床研究(附55例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胡红杰 郑树 +3 位作者 章士正 夏萍 金梅 吕炳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70-273,共4页
目的:对55例患者的CT导引经胸壁穿刺活检的方法学和临床价值进行评估。方法:采用20g改良抽吸针和18g自动切割针两种活检针在CT导引下行活检,所有55例均作了病理组织学检查,其中25例作了细胞学检查。结果:所有55... 目的:对55例患者的CT导引经胸壁穿刺活检的方法学和临床价值进行评估。方法:采用20g改良抽吸针和18g自动切割针两种活检针在CT导引下行活检,所有55例均作了病理组织学检查,其中25例作了细胞学检查。结果:所有55例患者CT导引下均穿刺成功,并获得组织学(55倒)和细胞学(25例)材料;细胞学检查符合率60%,病理组织学检查符合率87.5%,其中35例肿瘤患者26例获得明确的组织学分类;发生并发症7例(13%),其中气胸2例,咯血或痰中带血5例。结论:CT导引经胸壁穿刺活检是一项先进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相结合的检查方法,简便、准确、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胸膜 纵隔 CT导引 穿刺活检
下载PDF
腔镜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的运用 被引量:17
10
作者 章德广 陈剑 +3 位作者 何高飞 高力 方亮 陈周苗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83-1588,共6页
目的:探讨经颈部腔镜辅助或经颈部腔镜辅助联合胸腔镜行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UMLND)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8年7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头颈外科接受腔镜UMLND治疗的1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 目的:探讨经颈部腔镜辅助或经颈部腔镜辅助联合胸腔镜行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UMLND)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8年7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头颈外科接受腔镜UMLND治疗的1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例,女6例;年龄21~73岁,平均(45±18)岁。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央区清扫术及侧颈清扫术在直视或腔镜辅助下完成,UMLND在经颈部腔镜辅助或腔镜辅助联合胸腔镜下完成。结果:11例患者中10例在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1例因转移淋巴结粘连无名静脉在腔镜下无法安全分离而中转开胸手术。腔镜辅助UMLND平均手术时间为(58.7±12.1)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5±9.6)d。UMLND平均获取淋巴结数目为(8.4±3.3)枚,平均转移淋巴结数目为(3.5±2.6)枚。无UMLND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6±7)个月,患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平均浓度(1.85±2.21)ng/mL,所有病例未见肿瘤残留或复发。结论:经颈部腔镜辅助或腔镜辅助联合胸腔镜行UMLND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安全可靠,手术清扫彻底,微创美容效果明显,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淋巴结切除术 纵隔 内窥镜
原文传递
^(18)F-FDGPET/CT评价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剑杰 陈燕 李立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4-208,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评价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中的价值,为外科手术提供指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8例肺癌患者,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与同期胸部CT对比,分析18F-FDG PET/CT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评价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中的价值,为外科手术提供指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8例肺癌患者,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与同期胸部CT对比,分析18F-FDG PET/CT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 78例患者进行常规肿瘤切除及纵隔肺门淋巴结清扫,其中18例患者共清扫淋巴结231枚,发现转移淋巴结105枚(45.5%),其余60例患者清扫的淋巴结病理未见转移。依据病理结果,78例患者的淋巴结病理分期(p N)为:18例患者中,5例为p N1,11例为p N2,2例为p N3;其余60例患者分期为p N0。18F-FDG PET/CT诊断纵隔淋巴结分期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9%、94.7%、91.0%、85.0%、93.1%,同期胸部CT分别为61.1%、71.7%、69.2%、39.2%、86.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5,P<0.05)。结论 18F-FDG PET/CT诊断肺癌淋巴结分期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优于胸部常规CT扫描,可为外科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纵隔 淋巴结 肿瘤转移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肿瘤分期
下载PDF
先天性支气管囊肿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16
12
作者 陈爱萍 王德杭 俞同福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7-401,共5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支气管囊肿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先天性支气管囊肿的CT和MRI图像。18例行CT增强扫描,6例行CT平扫,其中5例加行MRI平扫,2例行PET-CT扫描。结果:24例先天性支气管囊肿包括肺内型5例和纵... 目的:探讨先天性支气管囊肿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先天性支气管囊肿的CT和MRI图像。18例行CT增强扫描,6例行CT平扫,其中5例加行MRI平扫,2例行PET-CT扫描。结果:24例先天性支气管囊肿包括肺内型5例和纵隔型19例。病灶呈圆形、椭圆形、"D"字形或分叶形;11例病变位于典型部位,包括右侧气管7例和隆突下4例;13例病变位于不典型部位,包括前纵隔4例、食管旁2例、脊柱旁1例、心包旁1例和两下肺5例。以CT值20HU为囊、实性病变分界值,5例为囊性(CT值<20HU),19例为实性(CT值>20HU);边缘钙化3例;内部分层4例。病变T1WI呈低、等或高信号,T2WI均呈显著高信号,3例显示分层。24例中误诊10例,术前诊断符合率为58.3%。结论:先天性支气管囊肿的CT和MRI表现特征有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并指导进一步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囊肿 纵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CT能谱成像在良恶性纵隔淋巴结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单正宏 任庆国 +3 位作者 李铭 王鸣鹏 殷士蒙 李克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82-585,共4页
目的分析良恶性淋巴结CT能谱成像参数的差异,探讨CT能谱成像在纵隔良恶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随访和病理结果,筛选出73例进行纵隔淋巴结CT能谱成像患者。1名有10年以上CT工作经验的医师与手术和相关医师一起将手术... 目的分析良恶性淋巴结CT能谱成像参数的差异,探讨CT能谱成像在纵隔良恶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随访和病理结果,筛选出73例进行纵隔淋巴结CT能谱成像患者。1名有10年以上CT工作经验的医师与手术和相关医师一起将手术病理淋巴结所示位置与CT图像中淋巴结位置进行认真配对,共纳入47枚恶性淋巴结(恶性组)和65枚良性淋巴结(良性组)。在纵隔窗上测量淋巴结的最长径及最短径,并获取淋巴结及正常周围肺组织和胸壁肌肉组织在40、70、140keV虚拟单能量图像的CT值以及CT变化值(vHU)、碘含量(Ic)、水含量(WC)及有效原子序数(Zeff)等能谱参数,采用独立样本组t检验对两组间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并绘制能谱曲线图。结果恶性组淋巴结长径及短径分别为(28.8±10.5)、(20.3±9.1)cm,良性组对应长短径分别为(14.0±4.6)、(7.5±1.8)cm,恶性组明显大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54、7.13,P值均〈0.05)。两组正常肺组织、胸壁肌肉组织和淋巴结在40、70、140keV虚拟单能量的CT值和vHU、IC、WC、Z。。值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恶性及良性组淋巴结能谱曲线斜率分别为1.86、1.73,两者近似。结论单期增强cT能谱成像难以对纵隔淋巴结进行良恶性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 淋巴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超声内镜引导下支气管针吸活检在肺癌及纵隔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14
作者 林聪明 李春 +5 位作者 张新 胡洁 叶茂松 徐晓波 杨达伟 洪群英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支气管针吸活检(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在肺癌及纵隔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2015年1至12月就诊病例,对经胸部CT或PET-C...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支气管针吸活检(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在肺癌及纵隔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2015年1至12月就诊病例,对经胸部CT或PET-CT检查显示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胸内气管、支气管旁肿块的368例患者行EBUS-TBNA检查,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368例患者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恶性肿瘤252例,其中经EBUS-TBNA穿刺活检确诊恶性肿瘤232例,368例患者经EBUS-TBNA共穿刺387组淋巴结,气管、支气管旁肿块56例。EBUS-TBNA诊断肺癌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1%和100%。368例患者经穿刺病理或治疗随访考虑良性病变116例,其诊断符合率为92.9%。结论对于不明原因的肺门及纵隔肿块、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患者,EBUS-TBNA是一种有效、安全的诊断方法,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为肺癌手术治疗的准确分期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检查 腔内超声检查 针吸活检 纵隔
下载PDF
能谱CT定量分析肺癌病理类型及纵隔淋巴结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杨倩 张永林 +1 位作者 麦卫平 陈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5期601-605,共5页
能谱CT是一种具有能谱成像功能的MSCT,通过其特有的能谱扫描及技术特征,可得到病灶的能谱分析图及能谱曲线,开创了多参数、定量分析的新型成像模式,能够客观反映病变的组织特征,对确定病变的组织来源和范围、鉴别诊断等具有研究价值。... 能谱CT是一种具有能谱成像功能的MSCT,通过其特有的能谱扫描及技术特征,可得到病灶的能谱分析图及能谱曲线,开创了多参数、定量分析的新型成像模式,能够客观反映病变的组织特征,对确定病变的组织来源和范围、鉴别诊断等具有研究价值。目前肺癌病理类型及累及的纵隔淋巴结的诊断金标准是组织活检细胞学检查,但其为有创检查。能谱CT通过对能谱曲线及物质定量分析,显著提高对肺癌病理类型、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必将成为诊断与评估肺内肿块及其病理类型的重要方法,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 肺肿瘤 病理学 纵隔 淋巴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应用纵隔镜检查术诊断纵隔淋巴结结核和结节病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向阳 张大为 +2 位作者 林冬梅 赵峻 汪良骏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目的寻找和探索一种区分良恶性纵隔淋巴结肿大,确诊纵隔淋巴结结核和结节病的有效方法。方法应用纵隔镜检查术对胸部CT或MRI检查发现的纵隔淋巴结肿大、临床诊断不清疑为淋巴结结核或结节病者实施此检查,获取病理组织,做出明确... 目的寻找和探索一种区分良恶性纵隔淋巴结肿大,确诊纵隔淋巴结结核和结节病的有效方法。方法应用纵隔镜检查术对胸部CT或MRI检查发现的纵隔淋巴结肿大、临床诊断不清疑为淋巴结结核或结节病者实施此检查,获取病理组织,做出明确诊断,以指导治疗。结果本组25例患者接受纵隔镜检查,其中16例被病理诊断为纵隔淋巴结结核,占64%(其中增殖性结核14例,占88%;干酪性结核2例,占12%);8例诊为结节病,占32%;1例难于确定为淋巴结结核或结节病,占4%。非典型的纵隔淋巴结结核与结节病在影像诊断上难于区别,而且在显微镜下也极易混淆。这两种疾病常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纵隔淋巴结肿大(如恶性淋巴瘤、淋巴结转移性癌等)在影像检查中不易区分,极易误诊,造成误治。本组病例术前影像诊断及临床诊断大多考虑为恶性疾病,其中第一诊断为恶性疾病的占84%(21/25),有2例已在外院接受化疗。结论对于纵隔区域发现的肿大淋巴结,纵隔镜检查术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确诊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 淋巴结结核 结节病 诊断 纵隔
原文传递
不典型部位心包囊肿的影像学诊断与手术对照 被引量:14
17
作者 孙红 蔡祖龙 +1 位作者 惠萍 王新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1期1705-1707,共3页
目的 描述不典型部位心包囊肿的影像学特点 ,提高对不典型部位心包囊肿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 5例不典型部位心包囊肿的CT(n =5 )和MRI(n =2 )及临床手术资料。结果  4例位于右侧气管旁区 ,1例位于升主动脉根部... 目的 描述不典型部位心包囊肿的影像学特点 ,提高对不典型部位心包囊肿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 5例不典型部位心包囊肿的CT(n =5 )和MRI(n =2 )及临床手术资料。结果  4例位于右侧气管旁区 ,1例位于升主动脉根部前方。 3例CT表现为水样密度 ,2例为软组织密度。MRIT2WI表现为近似于脑脊液的长T2信号 ,T1加权像上呈长T1和等T1信号各 1例。手术见病变通过蒂 (n =4)或直接与心包相连 (n =1) ,其中 2例与心包相通。结论 ①右侧气管旁区和升主动脉前方的囊肿的鉴别诊断应包括心包囊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肿 纵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纵隔原发生殖细胞肿瘤5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采丽 章如松 +5 位作者 时姗姗 吴楠 陆珍凤 石群立 饶秋 沈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讨纵隔原发生殖细胞肿瘤(primary mediastinal germ cell tumors,PMGCT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PMGCTs的临床病理学形态、分子改变及肿瘤生物学行为,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6例PMGCT... 目的探讨纵隔原发生殖细胞肿瘤(primary mediastinal germ cell tumors,PMGCT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PMGCTs的临床病理学形态、分子改变及肿瘤生物学行为,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6例PMGCTs患者年龄9~48岁(平均29.1岁),以成熟性畸胎瘤最多见(76.8%,43/56)。青春期前患者3例,均为成熟性畸胎瘤。青春期后PMGCTs共53例,包括40例成熟性畸胎瘤、2例未成熟畸胎瘤、2例卵黄囊瘤、5例精原细胞瘤、4例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13例恶性PMGCTs均为男性,27例女性患者均为良性畸胎瘤。病理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与性腺生殖细胞肿瘤一致。恶性生殖细胞肿瘤(germ cell tumors,GCTs)各成分均存在等臂12p,而成熟畸胎瘤不发生等臂12p。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切除术,恶性GCTs术后辅助化疗。无论是青春期前还是青春期后的成熟性畸胎瘤切净后均存活(随访6个月~10年)。青春期后PMGCTs(非成熟性畸胎瘤)均恶性,含卵黄囊瘤或胚胎癌成分的患者预后较差。结论 PMGCTs罕见,多为成熟性畸胎瘤,恶性肿瘤好发于青春期后男性。FISH检测12p异常可以帮助诊断和指导治疗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细胞肿瘤 畸胎瘤 纵隔 免疫组织化学 荧光原位杂交 等臂
下载PDF
恶性淋巴瘤累及纵隔淋巴结的螺旋CT强化特征及其解剖分布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杨志刚 余建群 陈楠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61-363,共3页
目的 探讨恶性淋巴瘤累及纵隔淋巴结的螺旋 CT强化特征及其优势解剖分布。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恶性淋巴瘤累及纵隔淋巴结 4 1例 ,其中 Hodgkin病 (HD) 14例 ,非 Hodgkin淋巴瘤 (NHL ) 2 7例。全部采用Somatom plus 4螺旋 CT机行增... 目的 探讨恶性淋巴瘤累及纵隔淋巴结的螺旋 CT强化特征及其优势解剖分布。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恶性淋巴瘤累及纵隔淋巴结 4 1例 ,其中 Hodgkin病 (HD) 14例 ,非 Hodgkin淋巴瘤 (NHL ) 2 7例。全部采用Somatom plus 4螺旋 CT机行增强扫描。在 CT图像上 ,观察和评价增大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密度及其优势解剖部位分布。结果 在 CT强化特征方面 ,85 .7% HD及 81.5 % NHL淋巴结增大呈均匀强化 ,其余病例淋巴结增大呈均匀强化合并坏死。在解剖部位分布上 ,HD优势地累及气管旁 (2 R- 5 7% ,2 L - 5 0 % ,4 R- 71% ,4 L - 71% )、主肺动脉窗(5 7% )、主动脉旁 (5 0 % )、隆突下 (71% )及右肺门 (5 7% )淋巴结。而 NHL优势地累及气管右旁 (2 R- 5 2 % ,4 R-4 1% )、主肺动脉窗 (4 1% )、隆突下 (4 8% )及右肺门 (4 4 % )淋巴结。HD和 NHL常同时累及两个区域以上的淋巴结。结论 螺旋 CT增强扫描可一定程度地显示恶性淋巴瘤的病理特点 ,大多数恶性淋巴瘤表现为均匀密度强化 ,病变常累及气管旁、主肺动脉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 淋巴瘤 淋巴结 CT
下载PDF
艾滋病纵隔肺门淋巴结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烈光 刘晋新 +6 位作者 唐小平 江松峰 陈碧华 黄德扬 张志平 甘清鑫 梁艺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3,共6页
目的研究艾滋病(AIDS)机会性感染及相关肿瘤累及纵隔肺门淋巴结的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668例AIDS累及纵隔肺门淋巴结患者中经病理、病原学证实的178例患者的胸部CT表现,其中49例行胸部增强扫描,119例行腹部扫描,对C... 目的研究艾滋病(AIDS)机会性感染及相关肿瘤累及纵隔肺门淋巴结的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668例AIDS累及纵隔肺门淋巴结患者中经病理、病原学证实的178例患者的胸部CT表现,其中49例行胸部增强扫描,119例行腹部扫描,对CT征象行χ2检验。结果178例中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117例,结核42例,播散性隐球菌病10例,非结核分枝杆菌病5例,卡波西肉瘤3例,淋巴瘤1例。纵隔肺门淋巴结CT平扫表现为均匀软组织密度140例,中央低密度或不均匀低密度29例,均匀极低密度9例;其中49例行胸部CT增强扫描,均匀强化28例,环状强化19例,无强化2例;伴发CT征象中肺弥漫粟粒结节45例,类原发综合征13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三明治征)31例,胸腔积液59例,心包积液24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与结核间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淋巴结CT征象是均匀软组织密度、中央低密度或不均匀低密度、均匀强化、环状强化(χ2值分别为32.62、43.82、12.13、15.72,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伴发CT征象是肺弥漫粟粒结节、类原发综合征、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三明治征)、胸腔积液(χ2值分别为11.76、11.06、5.44、4.07,P值均〈0.05)。结论AIDS纵隔肺门淋巴结病变可见于各种机会性感染及相关性肿瘤,CT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纵隔 淋巴结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