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诊断纵膈病变的体会 被引量:5
1
作者 许文景 朱湘平 +4 位作者 闵凌峰 姚汉清 黄冬云 秦艳 徐兴祥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6期661-662,共2页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是应用特制的穿刺针,通过支气管镜的活检通道进入气道内,然后穿透气道壁对气管或支气管腔外病变进行针刺抽吸,从而获取细胞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细菌学及其它特殊检...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是应用特制的穿刺针,通过支气管镜的活检通道进入气道内,然后穿透气道壁对气管或支气管腔外病变进行针刺抽吸,从而获取细胞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细菌学及其它特殊检查。我们自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对60例患者进行了TBNA检查,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膈病变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 临床诊断
原文传递
不同影像技术导引纵膈病变穿刺活检术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许文哲 李福元 +1 位作者 刘强 李成利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2期265-267,共3页
纵膈病变是临床常见病变之一,其仅凭影像学诊断很难定性,临床难以确诊,患者得到最佳治疗的可能性降低。影像导引经皮纵膈肿块定位更精确,提高了穿刺诊断技术,有效地减少了损伤和并发症。尽管X线透视引导穿刺方便可行并且得到了广泛的认... 纵膈病变是临床常见病变之一,其仅凭影像学诊断很难定性,临床难以确诊,患者得到最佳治疗的可能性降低。影像导引经皮纵膈肿块定位更精确,提高了穿刺诊断技术,有效地减少了损伤和并发症。尽管X线透视引导穿刺方便可行并且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利用超声(US)、计算机断层成像(CT)及磁共振成像(MRI)这样的影像导引手段可以明显提高疾病的诊断率,尤其是用于高危患者。磁共振成像的卓越软组织分辨率对人体的深部组织结构行经皮手术非常有用,比如纵膈病变穿刺诊疗技术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导引 纵膈病变 穿刺活检
下载PDF
胸痛患者的诊疗程序
3
作者 刘玉兰 《中国社区医师》 2005年第7期9-10,共2页
关键词 胸痛 诊疗程序 原因 横膈病变 纵膈病变 食管病变
下载PDF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在纵隔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印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年第1期245-246,共2页
目的:探析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在纵隔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共收治61例疑似存在纵膈病变患者,对其实施CT检查以及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进行检查,并经手术病理验证。结果:在61... 目的:探析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在纵隔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共收治61例疑似存在纵膈病变患者,对其实施CT检查以及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进行检查,并经手术病理验证。结果:在61例疑似病例中,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确诊为阳性者57例,占93.44%;确诊为阴性者17例,占6.56%。CT检查确诊为阳性者44例,占72.13%;确诊为阴性者17例,占27.87%。由此可知,在确诊率上,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高于CT检查,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在纵隔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诊断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膈病变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 灵敏度 特异度 准确度
下载PDF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在纵膈病变中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石寒冰 姜云飞 +7 位作者 王菲 李伟 刘彤媌 毕红霞 牟海军 安静春 吕佳 赵焕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0期1447-1448,共2页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在纵膈病变中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纵膈病变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对纵膈淋巴结行针吸活检术,分析统计检出率并比较病情鉴别...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在纵膈病变中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纵膈病变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对纵膈淋巴结行针吸活检术,分析统计检出率并比较病情鉴别情况。结果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检出阳性率为58例(93.55%),对病变性质评价良性病变33例(97.06%),恶性病变25例(89.29%),与临床确诊证实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对纵膈病变具有较高的鉴别及鉴别诊断正确率,并且操作较为简单,对患者医源性损伤较小,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 纵膈病变 鉴别诊断
下载PDF
52例纵隔病变胸腔镜手术临床分析
6
作者 艾合买江·依米提 魏继位 +1 位作者 黄丕 邓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101-104,共4页
为进一步观察临床采取胸腔镜手术对纵隔病变的治疗效果,促进临床治疗水平提升。方法 本文在研究中选取了我院2017年12月-2022年8月的52例纵隔病变的患者进行胸腔镜手术的治疗,结合回顾性分析,对纵隔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病变类型、... 为进一步观察临床采取胸腔镜手术对纵隔病变的治疗效果,促进临床治疗水平提升。方法 本文在研究中选取了我院2017年12月-2022年8月的52例纵隔病变的患者进行胸腔镜手术的治疗,结合回顾性分析,对纵隔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病变类型、手术切口方式等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胸腔镜微创手术在各类纵隔病变治疗方面的优势和安全性。结果 52例纵隔病变患者中,运用胸腔镜手术实现安全切除肿瘤的患者有48例,剩下的4例需要在小切口的手术下辅助进行治疗。术中52例患者,经左胸切口13例、经右胸切口27例、剑突下切口12例。对52例患者实施术后一年随访,所有患者病情恢复效果良好。52例患者中有胸腺瘤 20例、胸腺癌 1例、畸胎瘤7例、胸腺增生11例、胸腺囊肿8例、淋巴管囊肿2例、支气管囊肿3例。结论 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和安全性高的治疗效果优势,极大促进快速康复,在临床治疗中需根据病人具体病变情况和医生技术能力水平与习惯选择个体化合理手术切口和方式,更好的实现对纵隔病变的科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2例 纵膈病变 胸腔镜 手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不同前纵膈病变的CT特征表现特点及CT诊断价值研究
7
作者 刘婷婷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23期138-140,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前纵膈病变的CT特征表现特点及CT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27例前纵膈病变患者,患者均接受病理学与CT检查确诊,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评估CT检查诊断准确率、特异性、敏感度及误诊情况。结果 C... 目的研究不同前纵膈病变的CT特征表现特点及CT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27例前纵膈病变患者,患者均接受病理学与CT检查确诊,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评估CT检查诊断准确率、特异性、敏感度及误诊情况。结果 CT检查后结果提示良性病变20例(74.07%)、恶性病变7例(25.93%);术后以病理学检测结果评估CT准确率,结果提示CT判断结果正确为良性19例(70.37%)、恶性病变为8例(29.63%),假阴性2例(7.41%)。显示CT诊断准确率为88.89%(24/27)、特异性为95%(19/20)、敏感性71.43%(5/7)、误诊率7.41%(2/27)。结论对前纵膈病变患者提供CT检查,主要优势为操作用时短、检查中痛苦小、适用范围广泛、具有积极诊断意义,经济安全,可作为前纵膈病变诊断的首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膈病变 CT 诊断价值 胸腺瘤
下载PDF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纵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8
作者 石寒冰 姜云飞 +7 位作者 王菲 李伟 刘彤媌 毕红霞 牟海军 安静春 吕佳 赵焕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14期144-145,共2页
目的讨论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纵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呼吸科诊治的气管、支气管腔外的纵膈肿物的4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常规气管镜检查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镜联合TBNA检查患... 目的讨论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纵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呼吸科诊治的气管、支气管腔外的纵膈肿物的4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常规气管镜检查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镜联合TBNA检查患者23例,作为实验组,将两组分别获取的细胞或组织标本送检做病理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诊断率。结果对照组20例,阳性诊断结果 6例,阳性诊断率为30%,观察组23例,阳性诊断20例,确诊率为86.96%,两组结果采用χ2检验,χ2=14.517,P=0.00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气管镜联合TBNA检查能够有效提高纵膈内病变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膈病变 支气管针吸活检术 阳性诊断率
下载PDF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在肺内及纵膈病变中的应用体会
9
作者 朱龙有 李卓 安东善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34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TBNA)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如何提高活检阳性率。方法:对29例经肺CT发现肺内肿块和(或)纵膈病变的患者进行TBNA。结果:29例患者中,能定性诊断20例(69%)。阴性结果9例(31%),所有患者均仅见... 目的:探讨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TBNA)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如何提高活检阳性率。方法:对29例经肺CT发现肺内肿块和(或)纵膈病变的患者进行TBNA。结果:29例患者中,能定性诊断20例(69%)。阴性结果9例(31%),所有患者均仅见穿刺部位少量出血。结论: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方便、简单、安全、有效、无严重并发症,可提高临床中TBNA穿刺成功率,值得更为广泛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 纵膈病变 针吸活检
下载PDF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的应用与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贺贇 董月华 +1 位作者 覃姗姗 陆玮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8期1411-141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经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疑似肺部和纵隔病变的患者108例,均给予EBUS-TBNA检查,将穿刺所得标本依次进行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明确临床诊断;取材不... 目的探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经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疑似肺部和纵隔病变的患者108例,均给予EBUS-TBNA检查,将穿刺所得标本依次进行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明确临床诊断;取材不满意或无明确良恶性病变证据者给予经皮肺穿刺活检、开胸手术或者纵隔镜等其他有创检查来获取明确的病理诊断,对比EBUS-TBNA诊断结果和最终诊断结果,分析EBUS-TBNA诊断效能。结果108例患者共进行218次EBUS-TBNA穿刺,平均每例患者穿刺2.02次;获得组织学证据195次,其中157次穿刺取材成功。经EBUS-TBNA检查显示,良性病变占25.93%,恶性病变占66.67%,未明确诊断占7.41%;通过进一步外科手术和临床随访发现,8例未明确诊断的患者中结节病2例、结核1例、肺癌4例、梭形细胞恶性肿瘤1例。以最终诊断为金标准,EBUS-TBNA诊断特异度100%、灵敏度93.51%、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86.11%、准确度95.37%。结论EBUS-TBNA应用于肺部和纵隔病变的检查中具有较高的穿刺及取材成功率,在鉴别良恶性病变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支气管镜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 肺部及纵膈病变 细胞学 组织学
下载PDF
经超声支气管镜引导针吸活检术在肺部以及纵膈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方萍 靳庆芝 +4 位作者 李维 刘昀 和平 董西林 杨拴盈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6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经超声支气管镜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在纵膈及肺门淋巴结以及肺内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及应用。方法回顾性总结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在我科收治的32例接受EBUS-TBN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纵膈淋巴结肿大患者13例,单纯肺部病变... 目的探讨经超声支气管镜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在纵膈及肺门淋巴结以及肺内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及应用。方法回顾性总结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在我科收治的32例接受EBUS-TBN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纵膈淋巴结肿大患者13例,单纯肺部病变患者4例,肺部病变合并纵膈淋巴结肿大患者15例。结果通过对32例患者检查结果分析,22例患者明确诊断。其中,恶性病变12例,良性病变10例;12例未能确诊。未能确诊者采用经皮肺穿刺活检或全身PET-CT扫描明确诊断。EBUS-TBNA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6%和100%,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和3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EBUS-TBNA是近年逐渐开始推广应用的支气管镜下有创诊疗技术,是安全、高效的微创诊疗方法,在诊断纵膈及肺部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支气管镜 肺门和纵膈病变 针吸活检
原文传递
不同前纵隔病变的CT特征性表现特点及CT诊断价值
12
作者 程良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12期123-124,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前纵隔的病变患者采取CT诊断时的特征性表现与价值。方法:选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诊断的不同前纵膈病变患者37例,全部患者都采取CT诊断,观察诊断的情况。结果:37例患者经过病理诊断有32例患者为良性病变,5例患者为... 目的:分析不同前纵隔的病变患者采取CT诊断时的特征性表现与价值。方法:选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诊断的不同前纵膈病变患者37例,全部患者都采取CT诊断,观察诊断的情况。结果:37例患者经过病理诊断有32例患者为良性病变,5例患者为恶性病变。经CT诊断以后有31例患者为良性病变,4例患者为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是94.59%。其中,有2例是假阴性,特异性是96.88%,敏感性为80.00%,漏诊率为0,误诊率为5.41%。结论:不同前纵隔的病变患者采取CT诊断时能够清楚显示患者病灶情况,其诊断准确率与特异性比较高,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膈病变 CT表现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经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在肺门及纵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3
作者 黄洪 谢桂庭 +1 位作者 林灿华 林常青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年第15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在肺门及纵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经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肺部增强CT检查提示纵膈和肺门淋巴结肿大患者的临床资料,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未能明确诊断者,进...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在肺门及纵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经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肺部增强CT检查提示纵膈和肺门淋巴结肿大患者的临床资料,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未能明确诊断者,进一步接受胸腔镜、纵膈镜或手术活检。结果经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检查后,121例获得明确诊断,其中恶性病变92例、良性病变29例,确诊率91.6%。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在纵膈和肺门肿大淋巴结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3%、100%和94.7%。所有受检者耐受良好,无并发症。结论对于纵膈和肺门肿大淋巴结病变,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是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门及纵膈病变 腔内超声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 活组织检查 针吸
原文传递
1例肋骨肿物误诊为纵膈病变的X线报告
14
作者 陈春新 胡寅进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2年第8期71-71,共1页
关键词 肋骨肿物 误诊 纵膈病变 X线诊断
原文传递
支气管镜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纵膈肺门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敏锋 戴轶 +2 位作者 张志宏 钱文霞 陈丽秀 《当代医学》 2020年第27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在纵膈肺门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采用EBUS-TBNA诊断纵膈肺门病变患者36例,对于EBUS-TBNA未能明确诊断的患者,行胸腔镜或...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在纵膈肺门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采用EBUS-TBNA诊断纵膈肺门病变患者36例,对于EBUS-TBNA未能明确诊断的患者,行胸腔镜或纵膈镜病理明确,并随访6个月以上,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EBUS-TBNA诊断准确率为94.4%,其中恶性肿瘤为92.6%,良性病变为100.0%。36例纵膈肺门病变患者经EBUS-TBNA确诊恶性肿瘤25例,其中肺腺癌11例,肺鳞癌6例,小细胞癌4例,神经内分泌癌2例,胃癌转移1例,肠癌转移1例;良性病变中,炎性增生7例,结核1例,结节病1例。EBUS-TBNA未确诊的2例患者中,经外院纵膈镜确诊为腺癌1例,鳞癌1例。EBUS-TBNA诊断灵敏度为92.6%,特异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81.8%。EBUS-TBNA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EBUS-TBNA结合细胞学及组织学(免疫组化)对纵膈肺门病变的准确性、灵敏度及特异性均较高,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超声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 纵膈肺门病变
下载PDF
前纵隔占位性病变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丽军 《临床研究》 2019年第7期152-153,共2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应用在前纵膈占位性病变中的价值及其影像学表现,以便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前纵膈占位性病变患者78例实施研究,纳入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均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入院...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应用在前纵膈占位性病变中的价值及其影像学表现,以便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前纵膈占位性病变患者78例实施研究,纳入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均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入院后接受普通X线检查与MSCT检查。将病理结果作为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效果,同时总结MSCT影像学表现。结果 MSCT检查符合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P <0.05);MSCT检查前纵膈占位性病变影像学表现以胸腺瘤为主,表现为周围肺组织受压,肿瘤延伸到右侧胸腔,呈现出类圆形,边缘光滑、边界清晰,有囊变、坏死或明显强化结节,其余诸如胸腺增生、胸腺囊肿、胸腺神经分泌癌则相对少见。结论相比X线检查而言,MSCT应用在前纵膈占位性病变诊断中可获得更高的符合率,而且有自己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膈占位性病变 X 线 多层螺旋CT 影像学表现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在纵膈占位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7
作者 杨泽西 张泽明 +1 位作者 安蕾 李翔云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15年第5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当前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在纵膈占位病变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68例患者经CT扫描发现纵膈占位,接受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检查后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当前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在纵膈占位病变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68例患者经CT扫描发现纵膈占位,接受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检查后的临床资料。结果所研究的患者,在常规支气管镜下有22例获得诊断,其中恶性病变16例,良性病变6例,确诊率32.35%(22/68);经TBNA检查后57例获得诊断,其中恶性病变42例,良性病变15例,确诊率83.82%(57/68)。TBNA在纵膈占位病变良恶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5.45%(42/44),62.5%(15/24)和83.82%(57/68)。所有患者检查耐受良好,有2例出现了少量出血,给予对症止血治疗。结论在新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于纵膈占位病变,TBNA目前仍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检查 针吸活组织检查 纵膈占位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