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孔胸腔镜纵膈淋巴结清扫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6
1
作者 柯宏刚 肖威章 +3 位作者 薛群 严煜 尤庆生 陆松华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15,共6页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SPT)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时纵膈淋巴结清扫的技术特点。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2月,该中心采用SPT治疗63例临床Ⅰ期的NSCLC患者。其中,男35例,女28例,年龄45~79岁,右胸手术37例,左胸手术26例。手...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SPT)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时纵膈淋巴结清扫的技术特点。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2月,该中心采用SPT治疗63例临床Ⅰ期的NSCLC患者。其中,男35例,女28例,年龄45~79岁,右胸手术37例,左胸手术26例。手术方式为肺叶切除+系统性肺门纵膈淋巴结清扫。纵膈淋巴结的分区以国际肺癌协会(IASLC)为标准,即右胸2-4、7、8和9组,左胸4、5、6、7、8和9组。主要评估指标包括纵膈每组淋巴结清扫的数目和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胸管引流时间和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等。以无疾病生存时间(DFS)为指标随访3~15个月。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SPT手术,无中转开胸或转三孔手术发生,无死亡率发生。纵膈淋巴结清扫的总数目(术中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后术侧各站淋巴结的总和):右胸(15.3±4.4),左胸(17.7±5.6)。其中,右侧2-4组(6.3±2.1),7组(9.5±4.3),8组(4.5±2.3),9组(2.5±1.7);左侧4组(3.7±1.1),5组(3.7±1.5),6组(4.1±2.0),7组(5.7±3.4),8组(3.6±2.6),9组(2.7±1.3)。纵膈淋巴结清扫的时间:右胸(20.7 ±11.2)min,左胸(45.2±18.5)min,特别是在清扫第4,7组淋巴结时左、右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在并发症的发生率、胸管引流时间、胸管引流总量以及住院时间的比较上,左、右胸手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随访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SPT下行纵膈淋巴结清扫在技术上是安全和有效的,合理的放置镜头和器械,充分的显露和规范的操作流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肺叶切除 纵膈淋巴结清扫 非小细胞肺癌 单孔法
下载PDF
全胸腔镜与开胸纵隔淋巴结清扫治疗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庄振利 于芝 孙翠玲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459-459,461,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全胸腔镜与开胸纵膈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62例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125例接受开胸纵膈淋巴结清扫术(开胸组),137例接受全胸腔镜总格淋... 目的对比分析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全胸腔镜与开胸纵膈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62例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125例接受开胸纵膈淋巴结清扫术(开胸组),137例接受全胸腔镜总格淋巴结清扫术(全胸腔镜组),比较2组患者纵膈淋巴结清扫组数、枚数、不同区域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纵膈淋巴结清扫组数和枚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胸腔镜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开胸组,胸腔引流时间略短于开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手术对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纵膈淋巴结的清扫效果与开胸手术相当,且不会增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其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纵膈淋巴结清扫 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小荔 杨菊迎 《贵州医药》 2021年第8期1217-1218,共2页
目的探讨对老年肺癌患者使用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肺叶切除术联合纵膈淋巴结清扫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经纤... 目的探讨对老年肺癌患者使用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肺叶切除术联合纵膈淋巴结清扫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以及咳痰症状消失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脱离呼吸机24 h后动脉血氧分压(PaO 2)高于对照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 2)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研究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和白介素8(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肺癌患者使用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既可以保障患者治疗的安全性,也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指标,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肺癌 纤维支气管镜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 肺叶切除术 纵膈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系统性纵膈淋巴结清扫切除术联合放化疗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对患者血清CEA、NSE及CA24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苏春永 张亮亮 +2 位作者 杨晓光 李巧玲 姜雪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7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纵膈淋巴结清扫切除术联合放化疗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对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糖类抗原(CA24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研究组和单纯肺门... 目的探讨系统性纵膈淋巴结清扫切除术联合放化疗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对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糖类抗原(CA24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研究组和单纯肺门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对照组,每组各103例,2组均采用相同的放化疗治疗方案,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CEA、NSE及CA242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CEA、NSE、CA24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EA、NSE及CA24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纵膈淋巴结清扫切除术联合放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的降低患者血清CEA、NSE及CA242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纵膈淋巴结清扫切除术 放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