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情无情:佛道渗透中的沉沦与超越 被引量:2
1
作者 洪涛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0-134,共5页
明清主情思潮中屡屡言及的“情至”与“情了”并举乃至贯通的现象,是受到佛道观念中所蕴含的无情和纵情的两种对立思想深刻影响的结果。这一点,在袁宏道的身上得到了鲜明体现。而“导欲增悲”、“空结情色”等观念的出现,则表明佛禅藉... 明清主情思潮中屡屡言及的“情至”与“情了”并举乃至贯通的现象,是受到佛道观念中所蕴含的无情和纵情的两种对立思想深刻影响的结果。这一点,在袁宏道的身上得到了鲜明体现。而“导欲增悲”、“空结情色”等观念的出现,则表明佛禅藉顺应欲望以求解脱的思路成为明清之际解决情理矛盾的最后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情思潮 佛道 无情 纵情 袁宏道
下载PDF
纵情与节制:对汉族民歌体裁的再认识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新凤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5-149,共5页
在以往对汉族民歌体裁的研究中,多强调地理环境、社会历史及文化发展等方面对民歌的影响及作用,较少从音乐自律的角度出发进行探讨。本文认为,关注音乐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创作手法,是民歌研究的一个重要观察点和有效补充。音乐思维观念、... 在以往对汉族民歌体裁的研究中,多强调地理环境、社会历史及文化发展等方面对民歌的影响及作用,较少从音乐自律的角度出发进行探讨。本文认为,关注音乐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创作手法,是民歌研究的一个重要观察点和有效补充。音乐思维观念、音乐表现功能以及音乐创作能力的发展,影响着民歌的风格及其表现方式。汉族山歌与小调体裁分野的依据,主要在于山歌偏"纵情"而小调讲"节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汉族民歌 艺术体裁 纵情 节制 山歌 小调 艺术作品
下载PDF
汉儒说《诗》情志关系的哲学阐释
3
作者 王硕民 《诗经研究丛刊》 2008年第1期38-51,共14页
汉儒说《诗》'情'、'志'并提,有时更偏重'志',这种倾向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因素。汉儒说《诗》重志抑情的直接目的在于正心。汉代前期一些贵族逐渐贪图安逸,纵情声色犬马,既戕害身体,又误政事。对此,有识之... 汉儒说《诗》'情'、'志'并提,有时更偏重'志',这种倾向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因素。汉儒说《诗》重志抑情的直接目的在于正心。汉代前期一些贵族逐渐贪图安逸,纵情声色犬马,既戕害身体,又误政事。对此,有识之士借鉴前人的修身主张,将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联系起来。修身是多方面的,既要强身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情 联系 声色犬马 身体 客观因素 情志 重志 主观原因
原文传递
“纵情”从述宾短语到副词的演变及成因
4
作者 吴文燕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13-116,共4页
“纵情”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是一个副词,但它也有用作动词的情况,这是因为“纵情”在古汉语中曾经作为动词使用过,到了现代汉语中这一用法有所保留。述宾短语“无意”第一次出现是在战国时期,到唐朝时期“纵情”已经词汇化为了一个动词,... “纵情”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是一个副词,但它也有用作动词的情况,这是因为“纵情”在古汉语中曾经作为动词使用过,到了现代汉语中这一用法有所保留。述宾短语“无意”第一次出现是在战国时期,到唐朝时期“纵情”已经词汇化为了一个动词,之后到了清朝,“纵情”进一步虚化,产生了副词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情 词汇化 语法化 动因
下载PDF
钟情与忘情之间:玄学的最终归宿
5
作者 谢大宁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25-34,共10页
历来均认为玄学诞生于王弼,而终结于佛教的般若学,但本文则认为玄学毕竟与佛学有本质歧异,不可能以转向佛学来解释玄学之所终。但究竟要如何理解玄学的消失,必须有新的途径。此文采取的进路,是认为必须从"情"这个命题在玄学... 历来均认为玄学诞生于王弼,而终结于佛教的般若学,但本文则认为玄学毕竟与佛学有本质歧异,不可能以转向佛学来解释玄学之所终。但究竟要如何理解玄学的消失,必须有新的途径。此文采取的进路,是认为必须从"情"这个命题在玄学中的特殊发展脉络来找寻答案。从嵇康对"显情"这个概念的发展,到"钟情"这个概念的确立,是玄学的重要贡献。这个概念并不来自于庄子,且与庄子思想间存在着一定的张力,但是可以通过一种方式,让两者之间产生一种连结。这个方式即是通过"钟情"与"忘情"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与对立统一的关系,建立起了由钟情到忘情的一种人格实践进路。而由于钟情在玄学的论证中,乃是艺术实践的必要条件,于是玄学乃转成了一种由"显情、钟情"这样的"纯粹情感"作为媒介,以艺术实践为载体,而指向一种庄子所说的"忘情"为目标的"艺术人生"之实践。这也就是说,玄学乃以转向一种忘情的艺术人生为其归宿。玄学的思想形式也许消失了,但它却在中华文化中构架起了一种思想、艺术与自在人格之实践为标的的新文化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学 庄子思想 显情 纵情 钟情 忘情 艺术人生 自在人生
下载PDF
一群人的创意春节提案
6
《潇洒》 2006年第1期66-67,共2页
一群人过春节:拍我们的贺岁片——我们的剧本,我们的导演,我们齐心协力的友谊电影。创意提供:小黑那是非常有趣的事情,完全独立制作的贺岁片。临近春节时,大家就要开始讨论剧本。
关键词 团队 纵情 创意 合作
下载PDF
析“文艺理论的危机”
7
作者 王元骧 《中外文论》 2009年第1期149-157,共9页
一当今学界流传着这样的观点,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文艺也被纳入到消费的领域,它只是为了让人们纵情遣欲图一时的痛快,已不再有精神上的承担,因而传统意义上的文艺理论也正日益丧失对文艺的阐释能力而面临严重的'危机';以至于... 一当今学界流传着这样的观点,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文艺也被纳入到消费的领域,它只是为了让人们纵情遣欲图一时的痛快,已不再有精神上的承担,因而传统意义上的文艺理论也正日益丧失对文艺的阐释能力而面临严重的'危机';以至于有人提出了要'告别理论',向'文化批评'转移,视文化批评为'文艺理论发展的当代形态',这样,历史所形成和流传下来的有关文艺的一些基本观念,如审美、想象、超越性、普世情怀等也随之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情 文艺 流传 基本 文艺理论 审美 危机
原文传递
论王公贵人对南朝乐府民歌的接受 被引量:6
8
作者 陈桥生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91-96,共6页
自宋孝武帝当位后,南朝民歌逐渐为王公贵人们所接受,其原因在于它满足了王公贵人们纵情声色、猥亵玩赏的心理需求。南朝民歌中大量的对流离之苦的抒咏,是与当时偏安王朝普遍具有的寄寓流离之感相适应的;而大量的表达女子相思相慕的... 自宋孝武帝当位后,南朝民歌逐渐为王公贵人们所接受,其原因在于它满足了王公贵人们纵情声色、猥亵玩赏的心理需求。南朝民歌中大量的对流离之苦的抒咏,是与当时偏安王朝普遍具有的寄寓流离之感相适应的;而大量的表达女子相思相慕的坚贞之情以及男子的负情欺诈的歌曲,则因为在荒淫生活之外进一步满足了王公贵人们对声色的猥亵玩赏心理而被他们接纳。正是这份对女子痛苦的玩赏心态,才是南朝民歌真正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民歌 纵情声色 流离之苦 猥亵玩赏
原文传递
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及时行乐”主题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斌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1期95-98,共4页
"及时行乐"思想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但不管呈现出怎样的差异,其创作个体共同的心理基质总是表现为对生死的忧惧与对生命时空的超越,而中国源远流长的哲学传统与文化心态,又深深影响着创作主体的... "及时行乐"思想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但不管呈现出怎样的差异,其创作个体共同的心理基质总是表现为对生死的忧惧与对生命时空的超越,而中国源远流长的哲学传统与文化心态,又深深影响着创作主体的情感与审美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诗歌 “及时行乐” 《诗经》 纵情享乐 创作主体 魏晋时代 精神层面 文化心态 浪子风流 心理基质
下载PDF
千年古道 纵情山水——绍兴新昌安山古道
10
作者 周紫嫣 贾栋(摄影) 《浙江林业》 2024年第12期42-43,共2页
安山古道常被人们称为“即将消失的古道”。原来,安山古道所在的地方正在筹建镜岭水库,未来几年部分古道沿线区域将被淹没,藏于水面之下,成为历史。但也正因为它即将消失,所以众多游客纷纷慕名而来,赶在它真正消失前再走一次。安山古道... 安山古道常被人们称为“即将消失的古道”。原来,安山古道所在的地方正在筹建镜岭水库,未来几年部分古道沿线区域将被淹没,藏于水面之下,成为历史。但也正因为它即将消失,所以众多游客纷纷慕名而来,赶在它真正消失前再走一次。安山古道位于绍兴市新昌县镜岭镇境内,历史悠久,古韵深厚,南起前殿岭脚,经小泉溪村,至安山村,一路青石台阶和山间小路交替,总长约5千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线区域 古道 纵情山水 新昌县 绍兴市 消失
下载PDF
利奥波德土地伦理思想的再现:解析金索弗的小说《纵情夏日》 被引量:4
11
作者 付文中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17年第2期49-56,共8页
在散文代表作《沙乡年鉴》中,奥尔多·利奥波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提出土地伦理的概念,土地伦理彻底改变了人在自然中的角色,使人从土地共同体的征服者转变为共同体中的普通成员。利奥波德土地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颂扬生态整体意识... 在散文代表作《沙乡年鉴》中,奥尔多·利奥波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提出土地伦理的概念,土地伦理彻底改变了人在自然中的角色,使人从土地共同体的征服者转变为共同体中的普通成员。利奥波德土地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颂扬生态整体意识、反对人类中心主义、肯定人类的独特性和生物进化论、倡导可持续农业观、呼吁生态良知等五个方面。巧合的是。这五方面的内容在芭芭拉·金索弗的小说代表作《纵情夏日》中也得到了具体而生动的体现。《纵情夏日》和《沙乡年鉴》尽管体裁不同,但在表达和传递土地伦理思想方面是相得益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芭芭拉·金索弗 纵情夏日》 奥尔多·利奥波德 《沙乡年鉴》 土地伦理
下载PDF
感性纵情与理性敛情——从《沉沦》和《迟桂花》看郁达夫前后期的创作风格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文权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7期122-125,共4页
《沉沦》与《迟桂花》是郁达夫前后期的两部代表性小说,这两部作品反映出作者不同的写作风格。《沉沦》的价值体现为作者的时代性使命感,大胆探索人的欲望与传统伦理的冲突,而非文学本身;而《迟桂花》更具有经久不衰的文学美感。用比较... 《沉沦》与《迟桂花》是郁达夫前后期的两部代表性小说,这两部作品反映出作者不同的写作风格。《沉沦》的价值体现为作者的时代性使命感,大胆探索人的欲望与传统伦理的冲突,而非文学本身;而《迟桂花》更具有经久不衰的文学美感。用比较的方法对这两部作品进行分析,可以对郁达夫两部作品的地位进行价值重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纵情 理性敛情 创作风格 《沉沦》 《迟桂花》
下载PDF
论菲次杰拉德笔下的再生神话 被引量:2
13
作者 方杰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73-77,共5页
弗·司各特·菲次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 1896—1940)是20世纪美国文坛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创作精力最旺盛的十年,正值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繁荣时期。像他的大多数同代人那样,菲次杰拉德醉心于金钱地位,沉溺... 弗·司各特·菲次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 1896—1940)是20世纪美国文坛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创作精力最旺盛的十年,正值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繁荣时期。像他的大多数同代人那样,菲次杰拉德醉心于金钱地位,沉溺于花天酒地。他的这种生活构成的所谓“菲次杰拉德传奇”曾一度湮没了他的创作才华。结果,当菲次杰拉德于1940年溘然病逝时,许多人都认为他和他所处的时代一样已被历史的潮流冲刷得无踪无影。在菲次杰拉德去世后的十年间,他的作品已无人问津。这种状况到了1951年才发生变化。阿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梦” “爵士时代” 美国人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小说 潮流冲刷 国文 纵情享乐 重温旧梦 精力最旺盛
下载PDF
家族与文学——论谢氏家族文学兴盛的原因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超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53-55,共3页
魏晋时王、谢并称,而谢氏明显以文学见长。这一点,与谢氏的家族背景有极大的关系。开创者谢安携子侄宴集,讲论文义,是文学兴盛的重要原因。而玄理的辨析、“纵情丘壑”的家风,对谢氏家族在山水诗中独特的贡献,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催化作用。
关键词 兴盛 讲论文义 玄谈析理 纵情丘壑
下载PDF
《西游记》的玩世精神及幸福观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柱青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42-144,共3页
对《西游记》文本意蕴的解读,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以小说的世界观做为切入口,分析其玩世精神及以"任性纵情、自由自在"为目标的幸福观,以期对解读该书丰富的文化底蕴有所启发。
关键词 玩世精神 游戏 幸福观 自由 任性纵情
下载PDF
贯云石的散曲创作及心态
16
作者 刘丽丽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07-111,共5页
贯云石是元代散曲创作成就最高的少数民族作家。在其近百篇散曲作品中,可以窥见一个元代文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其爱情闺怨类的作品,在摆脱情感束缚的同时不免流于纵情声色;其叹世归隐类的作品表现出对传统的怀疑和对现实的失望;其写景... 贯云石是元代散曲创作成就最高的少数民族作家。在其近百篇散曲作品中,可以窥见一个元代文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其爱情闺怨类的作品,在摆脱情感束缚的同时不免流于纵情声色;其叹世归隐类的作品表现出对传统的怀疑和对现实的失望;其写景抒怀的作品,则充溢着浓重的生命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闺怨 纵情声色 叹世归隐 疑古非今 写景抒情 生命意识
下载PDF
晋宋易代之际士人心态探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晓坤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30-36,共7页
晋宋易代之际,门阀士族逐步被排除到权力中枢之外,面对新的政治形势,他们在审时度势后作出了择主而辅的现实选择。刘宋之初,审慎素退以保家门的忧惧心理成为士人的主流心态;而在纵情山水中感悟玄理或寄寓对抗之意者也颇为常见。
关键词 审时度势 择主而辅 审慎素退 忧惧心理 纵情山水
下载PDF
食物链的智慧——解读《纵情夏日》中的生态意识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建南 《作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48,共2页
当代美国作家芭芭拉·金索尔弗在《纵情夏日》中强调了食物链的重要性。食物链的智慧在于它可以帮助人们重新意识到自己与自然万物之间的一荣俱荣、一损皆损的关系,而且通过分析,论文认为食物链的危机实际上是人为造成的,所以人类... 当代美国作家芭芭拉·金索尔弗在《纵情夏日》中强调了食物链的重要性。食物链的智慧在于它可以帮助人们重新意识到自己与自然万物之间的一荣俱荣、一损皆损的关系,而且通过分析,论文认为食物链的危机实际上是人为造成的,所以人类有必要重新认识到自己与土地的紧密联系,建立一种正确的食物文化,从而确保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情夏日》 芭芭拉·金索尔弗 食物链 生态
原文传递
论石崇的纵情享乐及其社会环境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光富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23-27,34,共6页
文章在列举石崇纵情享乐的种种表现的基础上,论述了石崇纵情享乐的原因。文章认为,西晋的“玄学盛行”和西晋士大夫特别重视“人的个性自由发展”,是导致石崇和其他豪强纵情享乐、逞豪显富的社会原因。
关键词 石崇 纵情享乐 玄学 个性自由
下载PDF
从《菩萨蛮·大柏地》中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范
20
作者 钟燕林 《党史文苑》 2023年第12期41-42,共2页
毛泽东一生写过很多诗词,但他不是纵情山水的一般文人骚客。当革命遭受挫折,个人处于逆境之时,他的诗词未见几多愁绪,反而愈发豪迈、豁达,生动展示了其百折不挠的伟人风范,谱写了旷古绝伦的人生颂歌,《菩萨蛮·大柏地》正是这样的... 毛泽东一生写过很多诗词,但他不是纵情山水的一般文人骚客。当革命遭受挫折,个人处于逆境之时,他的诗词未见几多愁绪,反而愈发豪迈、豁达,生动展示了其百折不挠的伟人风范,谱写了旷古绝伦的人生颂歌,《菩萨蛮·大柏地》正是这样的一首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骚客 纵情山水 愁绪 豁达 诗词 颂歌 百折不挠 豪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