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磁共振T1 mapping评价缺血性心肌病心肌纤维化与LVEF及NT-proBNP的关系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亮 罗艺 +5 位作者 沈磊 丁超 汪家财 卫军 吕鹏 邓克学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15,共6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纵向驰豫时间定量(T1mapping)评价缺血性心肌病(ICM)心肌纤维化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29例ICM患者资料,将其设为ICM组;采集同...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纵向驰豫时间定量(T1mapping)评价缺血性心肌病(ICM)心肌纤维化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29例ICM患者资料,将其设为ICM组;采集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30名健康志愿者资料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给予T1 mapping扫描及延迟增强扫描,并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增强前后,比较2组左心功能参数、左心室平均T1值及NT-proBNP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考察ICM心肌纤维化指标与LVEF及NT-proBNP水平的关系。结果:ICM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心肌质量(LVMM)、NT-proBNP、细胞外容积(ECV)、T1_(Native)等指标均高于或长于对照组,而LVEF、T1_(Post)则明显小于或短于对照组(均P<0.05);且LVESV、LVEDV、LVMM、NT-proBNP、ECV、T1_(Native)等值在ICM患者中均呈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Ⅱ级<NYHA Ⅲ级<NYHA Ⅳ级的趋势(均P<0.05);而LVEF、T1_(Post)在患者中均呈NYHA Ⅱ级>NYHA Ⅲ级>NYHA Ⅳ级(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ECV、T1_(Native)与NT-proBNP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0.01);T1_(Post)则与NT-proBNP呈负相关,与LVEF呈正相关(P<0.01)。结论:T1 mapping通过ECV可评估心肌纤维化水平,随着ICM患者心功能受损程度加深,ECV、T1_(Native)也随之升高,T1_(Post)则逐渐下降,且上述指标均与NT-proBNP和LVEF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磁共振成像 纵向时间定量(T1 mapping) 左室射血分数 N端脑钠肽前体 细胞外容积
下载PDF
心脏MR T1 mapping技术对肥厚型心肌病心肌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姚岗 卢嘉翰 张强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232-1235,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MR)纵向弛豫时间定量(MR T1 mapping)技术对肥厚型心肌病(HCM)心肌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HCM患者(观察组)及50名CMR正常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MR检查,包含延迟强化(LGE)及T1 mappin...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MR)纵向弛豫时间定量(MR T1 mapping)技术对肥厚型心肌病(HCM)心肌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HCM患者(观察组)及50名CMR正常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MR检查,包含延迟强化(LGE)及T1 mapping扫描,在CMR检查前进行血细胞比容(HCT)检测,并依据患者T1值和HCT值计算心肌细胞外容积分数(ECV)。比较两组CMR参数和观察组各亚组节段情况的差异,各参数对心肌纤维化的诊断效能使用绘制受试工作者特征(ROC)曲线来评价。结果:观察组LVESV低于对照组(P<0.05),SV、LVEF、心肌质量、LVSVI、MMI、最大心肌厚度、初始T1时间及ECV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VEF、初始T1时间、ECV、LGE是HCM心肌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ECV诊断HCM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7(95%CI:0.833~0.943),敏感度为83.33%,特异度为86.04%;初始T1时间的AUC为0.873(95%CI:0.805~0.924),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63%、92.02%。结论:相较于LGE,心脏MR T1 mapping可更早评估HCM患者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性心肌病 纵向时间定量 心肌纤维化 磁共振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伴狼疮心肌炎的临床及心脏磁共振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董建华 罗松 +3 位作者 许书添 李世军 张龙江 胡伟新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1-306,共6页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伴狼疮心肌炎(LM)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及心脏磁共振(CMR)在LM诊断中的应用。方法:2016年10月至2019年3月LM伴LN患者66例,其中女性61例、男性5例,中位年龄29(21,39)岁。LM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心电图(EKG)、肌钙...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伴狼疮心肌炎(LM)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及心脏磁共振(CMR)在LM诊断中的应用。方法:2016年10月至2019年3月LM伴LN患者66例,其中女性61例、男性5例,中位年龄29(21,39)岁。LM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心电图(EKG)、肌钙蛋白和超声心动图(UCG),或CMR符合Lake⁃Louise标准;或CMR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1⁃Mapping)技术T1值>1370 ms,并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心肌损伤。分析患者肾脏和心脏损伤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探讨CMR在LM诊断中的应用。结果:55例(83.3%)存在急性肾损伤(AKI),42例(63.6%)需要肾脏替代治疗,肾活检病理以Ⅳ型和Ⅳ+Ⅴ型为主(39/46,84.8%),24例(52.2%)合并血栓性微血管病,22例(33.3%)以LM为首发症状,心脏损伤以呼吸困难最为常见(75.8%),其次为心悸(27.3%)和胸痛(10.6%),15例无症状。59例(89.4%)血NT⁃proBNP升高,15例(22.7%)肌钙蛋白升高。41例(62.1%)符合UCG的LM诊断标准[左心室增大32例(48.5%)、心室壁增厚15例(22.7%)、室壁运动异常14例(21.2%)]。63例行CMR检查,31例(49.2%)符合Lake⁃Louise LM标准,49例(77.8%)符合T1⁃Mapping LM诊断。15例无症状心肌炎患者中11例(73.3%)符合T1⁃Mapping LM诊断。合并AKI的LM患者心脏损伤指标更为严重。60例行甲泼尼龙静脉冲击,24例接受丙种球蛋白和血浆置换治疗。中位随访7.5个月,仅21例(50%)摆脱透析,2例死于感染,4例转为慢性心功能不全。结论:合并AKI的LM患者心脏损伤指标更为严重,治疗后心脏损伤恢复较好,但肾脏预后差,需要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应用CMR T1⁃Mapping技术可提高LM早期诊断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心肌炎 狼疮性肾炎 心脏核磁共振 纵向时间定量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