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姜黄素眼用纳米混悬凝胶剂对大鼠硒性白内障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9
1
作者 李翔 刘亚丽 +4 位作者 张鹏 季苗苗 张婧 罗云 杨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9-13,共5页
目的:制备姜黄素纳米混悬凝胶剂(Cur NS-gel)并考察其对大鼠硒性白内障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姜黄素纳米混悬剂(Cur NS),以卡波姆940为基质制成凝胶剂,分别对其形态、载药量、粒径、电位、胶凝缓冲能力、可滴性、黏度进... 目的:制备姜黄素纳米混悬凝胶剂(Cur NS-gel)并考察其对大鼠硒性白内障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姜黄素纳米混悬剂(Cur NS),以卡波姆940为基质制成凝胶剂,分别对其形态、载药量、粒径、电位、胶凝缓冲能力、可滴性、黏度进行检测;采用流通池法测定Cur体外释放行为。实验动物分为空白组,模型组,Cur混悬液组,Cur NS组,Cur NS-gel组,建立硒性白内障大鼠模型,给药体积均为0.25μL·g^(-1),对晶状体浑浊度及相关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Cur NS具有类球形形态,粒径(298.2±14.9)nm,Zeta电位(30.7±2.12)m V,制成Cur NS-gel后对其形态、粒径及Zeta电位无显著影响,但黏度提高至(802±15.9)m Pa·s。Cur NS和Cur NS-gel在6 h内Cur体外累计释放率分别为Cur混悬液的26.2倍及18.3倍,且Cur NS-gel具有明显时滞现象。体内药效学结果显示Cur NS-gel可显著延缓晶状体浑浊发展,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较模型组,Cur混悬液组及Cur NS组显著提高;Cur NS-gel组谷胱甘肽含量分别为Cur混悬液组及Cur NS组的2.1倍及1.5倍(P<0.05)。结论:纳米混悬凝胶剂可作为Cur的有效载体,可进一步提高Cur对大鼠硒性白内障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三甲基壳聚糖 纳米凝胶 体外释放 硒性白内障
原文传递
纳米中药的发展与中药现代化 被引量:4
2
作者 田琳 柯晓 +3 位作者 孙月明 林翠丽 陈琴 黄铭涵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588-592,共5页
纳米中药是纳米技术中药制剂的重要创新成果,纳米制备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中药有效成分难溶、中药生物利用度不高的难题。现分析传统中药制剂的发展与局限性,通过对纳米超微化技术、药物纳米载体2个纳米中药制备技术,以及纳米混悬剂、纳... 纳米中药是纳米技术中药制剂的重要创新成果,纳米制备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中药有效成分难溶、中药生物利用度不高的难题。现分析传统中药制剂的发展与局限性,通过对纳米超微化技术、药物纳米载体2个纳米中药制备技术,以及纳米混悬剂、纳米共晶、混悬凝胶剂等纳米中药剂型的介绍,对目前纳米中药制剂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探讨纳米中药制备技术和剂型的优化方向,以期为纳米技术在中药领域的进一步创新提供思路,并为推动中药现代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制 纳米技术 纳米中药 中药现代化 纳米 共晶 纳米凝胶 脂质体
下载PDF
纳米混悬凝胶剂在中药经皮给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申宝德 沈成英 +2 位作者 徐玲霞 朱卫丰 袁海龙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5012-5018,共7页
纳米混悬凝胶剂(NS-gel)是基于纳米混悬体系的分子凝胶剂,是将纳米混悬剂或纳米混悬剂固体化所得纳米粉末与凝胶基质及其他辅料混合均匀制成的凝胶制剂,具有纳米混悬剂和凝胶剂的双重优势。综述NS-gel的制备与评价、影响其经皮给药吸收... 纳米混悬凝胶剂(NS-gel)是基于纳米混悬体系的分子凝胶剂,是将纳米混悬剂或纳米混悬剂固体化所得纳米粉末与凝胶基质及其他辅料混合均匀制成的凝胶制剂,具有纳米混悬剂和凝胶剂的双重优势。综述NS-gel的制备与评价、影响其经皮给药吸收的因素,以及其在中药经皮给药中的应用进展,并对NS-gel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NS-gel在中药经皮给药中的深入研究与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凝胶 中药 经皮给药 凝胶机制 生物利用度
原文传递
秦皮甲素纳米混悬凝胶剂的制备及体外表征 被引量:1
4
作者 石金燕 陈立江 +3 位作者 宋柯 褚宇琦 王惊雷 刘洋 《中国药剂学杂志》 2020年第5期229-243,共15页
目的制备秦皮甲素纳米混悬凝胶剂,以改善秦皮甲素的溶解度、提高其透过磷脂双分子层的能力。方法采用沉淀法和微射流高压均质法,以大豆卵磷脂和泊洛沙姆188为稳定剂,制备秦皮甲素纳米混悬剂,并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响应面法对处方加以优化... 目的制备秦皮甲素纳米混悬凝胶剂,以改善秦皮甲素的溶解度、提高其透过磷脂双分子层的能力。方法采用沉淀法和微射流高压均质法,以大豆卵磷脂和泊洛沙姆188为稳定剂,制备秦皮甲素纳米混悬剂,并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响应面法对处方加以优化,再以卡波姆940为基质制成凝胶剂,以粒径、多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Zeta电位、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体外累积释放量等进行表征。结果秦皮甲素纳米混悬凝胶剂的平均粒径为(169.90±3.41)nm,PDI为0.180±0.037,Zeta电位为(-27.80±0.21)mV,体外累积释放量增加。根据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和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预测秦皮甲素在纳米转换过程由结晶状态转变为无定形状态。结论提高了秦皮甲素的溶解度和跨膜转运能力,有利于在体内发挥更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凝胶 联用法 秦皮甲素 单因素考察 体外表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