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何谓意识现象学?——关于意识的本己本质与固有法则的研究
1
作者 倪梁康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71,共6页
意识现象学是指对意识的本己本质的现象学研究。通过反思的直观、描述、分析,对纯粹意识的静态结构和发生结构进行本质把握。胡塞尔最初探讨的是数学哲学,而后是逻辑哲学,再到现象学心理学和现象学哲学。他的毕生追求都是围绕意识主体... 意识现象学是指对意识的本己本质的现象学研究。通过反思的直观、描述、分析,对纯粹意识的静态结构和发生结构进行本质把握。胡塞尔最初探讨的是数学哲学,而后是逻辑哲学,再到现象学心理学和现象学哲学。他的毕生追求都是围绕意识主体性进行的。这个意义上的“意识主体性”,恰恰是客观科学最终需要依赖因而也是无法摆脱的,因为所有客体性都是主体构造、意识构造的结果,它们在脱离了主体性后就什么都不是。因而,我们要跟随胡塞尔的声言:真正的客体性是在主体性之中的。最后,纯粹现象学、纯粹心理学或纯粹精神科学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或阶段:直观反思、描述分析、同感理解、追踪把握、解释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结构 意识发生 纯粹现象学 现象学的哲
下载PDF
文献计量技术应用于教育综述研究的现象学反思
2
作者 张胜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7-127,共11页
文献计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育综述研究,相关反思则主要聚焦于技术本身及其应用。文章旨在进一步从现象学教育学视域审视文献计量技术应用于教育综述研究的局限。基于胡塞尔纯粹现象学关联域“自我—我思—所思”理论框架开展应然分析,... 文献计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育综述研究,相关反思则主要聚焦于技术本身及其应用。文章旨在进一步从现象学教育学视域审视文献计量技术应用于教育综述研究的局限。基于胡塞尔纯粹现象学关联域“自我—我思—所思”理论框架开展应然分析,同时以优质教育综述研究案例为实然对照,反思文献计量技术应用于教育综述研究在“提出研究问题”“进行专业遴选”“开展深度分析”3个方面存在的不足,据此提出文献计量技术应用于教育综述研究的3点建议。第一,教育综述研究应在已有文献材料基础上,尝试回答更为综合的、根本的教育问题;教育综述研究伊始即表明对“教育生活世界”而非教育文献材料的核心关切,明确提出研究问题,并对其中包含的概念进行操作性界定。第二,基于研究问题确定兼顾代表性与全面性的文献检索标准,尽可能不遗漏“文字记号”不同但与“教育生活世界”符合的文献材料;针对检索所得文献材料,确定定性的文献纳入标准;针对纳入分析的文献材料,确定定量的质量评估标准。第三,秉持现象学态度悬置自身观感,将文献计量技术与内容分析法、主题分析法等相结合,基于“移情作用”实现对教育文献材料及其“教育生活世界”的“解释性理解”,深度分析教育文献材料的原初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技术 现象学教育 纯粹现象学 综述研究 教育研究
下载PDF
纯粹现象学的原初路径——浅论《现象学的观念》
3
作者 龚宸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26-29,共4页
1907年的《现象学的观念》是胡塞尔思想转型的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胡塞尔有力地为自己的现象学学说的哲学性质正名,利用超越论还原厘清了纯粹现象学的研究范围,并对一些至关重要的概念进行了零星的、尝试性的阐述。
关键词 纯粹现象学 现象学的观念》 胡塞尔
下载PDF
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精要
4
作者 高秉江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7,共7页
《纯粹现象学通论》是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中期思想的代表作,该书对先验现象学的基本立场和方法进行了全面阐释。其重点探讨的内容有:本质与事实,自然态度与哲学态度,现象学还原,纯粹自我和纯粹意识,意向作用和先验构造等。标示着胡塞尔... 《纯粹现象学通论》是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中期思想的代表作,该书对先验现象学的基本立场和方法进行了全面阐释。其重点探讨的内容有:本质与事实,自然态度与哲学态度,现象学还原,纯粹自我和纯粹意识,意向作用和先验构造等。标示着胡塞尔由早期观念自在论向先验现象学的转向和现象学的主体性复归,是某种意义上的柏拉图主义转向康德式的先验构造。它是进入和了解胡塞尔现象学思想的较好入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粹现象学 先验 本质
下载PDF
论知识诚信检测方法:研究生教学视界 被引量:1
5
作者 金美福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48,共6页
认为近年来一些大学采用计算机技术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知识诚信检测,征兆高等学府已出现学习危机。指出计算机技术的检测指标、标准存在弊端,检测时间也应予以检讨。大学应探索依靠知识和教学本身、德育为先、贯穿学程的涵养检测研究... 认为近年来一些大学采用计算机技术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知识诚信检测,征兆高等学府已出现学习危机。指出计算机技术的检测指标、标准存在弊端,检测时间也应予以检讨。大学应探索依靠知识和教学本身、德育为先、贯穿学程的涵养检测研究生知识诚信的方法。研究生的知识诚信标准应设定为真学和真理;依据知识行为检测指标加以裁量。知识行为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类;对故意的不诚信知识行为和无意识造成不诚信后果的行为进行区分裁量并依据成因进行道德性责任区分。提出了可操作的研究生知识诚信涵养检测方法:首先,依据教与学相倚性联系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之中涵养;其次,运用纯粹现象学方法的技术指标及其标准进行三维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诚信 检测方法 知识行为 研究生教 纯粹现象学方法
下载PDF
直观的原则,还是在场的形而上学?——德里达《声音与现象》中的现象学诠释与解构问题导论 被引量:10
6
作者 倪梁康 《浙江学刊》 CSSCI 2004年第2期54-73,共20页
德里达在《声音与现象》中声言 ,他对胡塞尔在《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一研究中所做的符号分析立足于一种内在批判的基础上。他对先验意识与先验还原的批评、对先验意识与心理意识之平行性的强调、对生命与声音概念的引入 ,都是用来导向胡... 德里达在《声音与现象》中声言 ,他对胡塞尔在《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一研究中所做的符号分析立足于一种内在批判的基础上。他对先验意识与先验还原的批评、对先验意识与心理意识之平行性的强调、对生命与声音概念的引入 ,都是用来导向胡塞尔的“符号现象学”或“纯粹表述现象学”问题的手段。“纯粹表述”在这里是指一种无需借助感性符号的、类似于私人语言的表述。德里达以此来置疑为胡塞尔所确定的直观行为与符号行为之间的奠基与被奠基关系 ,甚至试图最终消解胡塞尔的观念论基础。但这里的分析表明 ,德里达忽略了为胡塞尔所确立的一个现象学分析结果 :即使我们不需要被感知的符号、也仍然需要被想象的符号。就此而论 ,客体化行为与非客体化行为的奠基顺序并未因此受到动摇。因此 ,这里的论证和分析最终确定 :德里达在《声音与现象》中对胡塞尔符号现象学乃至整个现象学方法的解构 ,总体上还是外在的 ,只有少数几处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里达 《声音与现象 导论 先验意识 心理意识 符号现象学 纯粹表述现象学 胡塞尔 形而上 直观行为 内在批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