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国际博物馆协会的五十年 |
帕特里克J.波依兰
贾兰
梁
|
《四川文物》
|
1997 |
11
|
|
2
|
关于疾病的时代隐喻——重识史铁生 |
程光炜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0
|
|
3
|
“香火堂”:血缘的依附与独立--石仓阙盛宗家族1710-1850年的住屋史 |
王媛
|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4
|
以公共艺术替换城市雕塑 |
朱尚熹
|
《雕塑》
|
2004 |
7
|
|
5
|
诠释场所精神的纪念空间设计——古蔺太平四渡赤水纪念馆和纪念碑设计 |
王招林
魏雷
|
《华中建筑》
|
2009 |
9
|
|
6
|
公共艺术纵论 |
袁运甫
|
《装饰》
北大核心
|
2003 |
9
|
|
7
|
边吉坎特的壁画和中亚的绘画 |
М.М.梯亚阔诺夫
佟景韩
张同霞
|
《美术研究》
|
1958 |
9
|
|
8
|
传承红色文化的纪念性建筑设计研究--以通化七道沟死难矿工纪念性建筑为例 |
李冰
李扬
|
《中外建筑》
|
2020 |
8
|
|
9
|
欧洲被屠杀犹太人纪念碑,柏林,德国 |
|
《世界建筑》
北大核心
|
2004 |
6
|
|
10
|
谷文达《碑林-唐诗后著》的“纪念碑性”和“反纪念碑性” |
巫鸿
|
《中国艺术》
|
2010 |
7
|
|
11
|
纪念碑、偶像、符号与公共艺术——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城市雕塑反映的社会意识形态 |
季峰
|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CSSCI
|
2009 |
7
|
|
12
|
论纪念碑性与崇高性 |
彭兆荣
|
《文化遗产》
CSSCI
|
2017 |
7
|
|
13
|
天地中和 彰显文明 关于北京中轴线的思考 |
张勃
|
《中国民族》
|
2024 |
0 |
|
14
|
一个侧面了解中国——读《乡土中国》 |
马文婷
|
《老年世界》
|
2024 |
0 |
|
15
|
常德市桃源县剪市镇中学校长李建华:奔向人生的旷野 |
余娅(文/图)
白洁(文/图)
|
《十几岁》
|
2024 |
0 |
|
16
|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及纪念碑设计 |
张文起
|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
1994 |
5
|
|
17
|
“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上海合作组织家园”——习近平主席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纪实 |
杜尚泽
李建广
谢亚宏
|
《新华月报》
|
2024 |
0 |
|
18
|
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追踪 |
谌达军
|
《武汉文史资料》
|
2024 |
0 |
|
19
|
盐碱荒滩蝶变沃土新城的记忆之碑 |
康晶晶
|
《天津支部生活》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