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魏周府兵组织系统与赐姓之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燕捷 《河北学刊》 1988年第5期73-75,共3页
《周书》卷二《文帝纪》下云: 魏恭帝元年……魏氏之初,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后多绝灭。至是,以诸将功高者为三十六国后,次功者为九十九姓后,所统军人,亦改从其姓。 一般据此认为,赐姓与魏周府兵组织系统密切相关。而魏周府兵组织系... 《周书》卷二《文帝纪》下云: 魏恭帝元年……魏氏之初,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后多绝灭。至是,以诸将功高者为三十六国后,次功者为九十九姓后,所统军人,亦改从其姓。 一般据此认为,赐姓与魏周府兵组织系统密切相关。而魏周府兵组织系统,据《周书》卷一六传论: (柱国大将军)自大统十六年以前,任者凡有八人。太祖位总百揆,督中外军。魏广陵王欣,元氏懿戚,从容禁闱而已。此外六人,各督二大将军,……十二大将军又各统开府二人,每一开府领一军兵,是为二十四军。 分六军——十二军——二十四军三级序列,那么,“所统军人亦改从其姓”的规定,是以哪一级作为军人姓氏的依据呢?陈寅恪先生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六《兵制》说: 西魏废帝元年即李虎卒后之次年,达奚武以攻取汉中之功应继虎之后任为柱国,而 武让于元子孝也。……元子孝为虚位柱国,既不统军,而实领李虎旧部者当为宇文泰亲信之人。《周书》二○《阎庆传》(《北史》六一《阎庆传》同)云:“赐姓大野氏。晋公护母,庆之姑也”。依西魏赐姓之制,统军之将帅与所统军人同受一姓。庆与李虎同姓大野氏,虎之年位俱高于庆,则庆当是虎之部下,庆与宇文氏又有戚谊,或者虎卒之后,黑獭即以柱国虚位畀元子孝,而以己之亲信资位较卑若阎庆者代领其军欤?此无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府兵 赐姓 组织系统 十六国 宇文泰 《北史》 军人 姓氏 序列 渊源
下载PDF
试谈爱国主义的含义及其层次性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生博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国主义 序列 行为质 无产阶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 层次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民族爱国主义 民主革命
下载PDF
河南乡村城市化的村镇问题初探
3
作者 王旭升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87年第S1期30-34,65,共6页
“城市化”的含义有三:一是城镇数量和城镇人口逐步增加,乡村居民和农业人口相应减少:是城镇的形态相分布。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状况,转为互相联系日益密切的状态;三是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步城市化。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可... “城市化”的含义有三:一是城镇数量和城镇人口逐步增加,乡村居民和农业人口相应减少:是城镇的形态相分布。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状况,转为互相联系日益密切的状态;三是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步城市化。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相逾越的一个阶段。在城市化过程中,较长时期内客观存在着大城市人中集聚和农村崩溃的模式。对此,恩格斯曾及时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体系 乡村城市化 问题初探 河南省 集镇 农村经济 乡镇企业 庭院 人口转移 序列
下载PDF
行员管理制度实施中的几个问题
4
作者 肖辉光 李建文 艾建华 《山东金融》 1997年第7期53-54,共2页
行员管理制度实施中的几个问题肖辉光李建文艾建华人民银行在全辖率先建立和推行行员管理制度,是我国金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金融工作面向二十一世纪,迎接国际挑战的重要战略决策。它对于提高金融员工的整体素质,确保各项... 行员管理制度实施中的几个问题肖辉光李建文艾建华人民银行在全辖率先建立和推行行员管理制度,是我国金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金融工作面向二十一世纪,迎接国际挑战的重要战略决策。它对于提高金融员工的整体素质,确保各项金融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实现与国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员管理 职位说明书 制度实施 序列 副省城市 系统监察 职位分类 工资制度 分行 非领导职务
下载PDF
生物序列的语义分析与第二密码规则的探索
5
作者 沈世镒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65-674,679,共11页
生物序列(如DNA、RNA与蛋白质一级结构序列等)都是由一系列小分子团(如核苷酸、氨基酸等)排列组成,如把这些小分子团作为符号单元,那么这些生物序列就是生物序列就是生物学的语言文字,对这些语言文字的结构分析为生物序列的语义分析。... 生物序列(如DNA、RNA与蛋白质一级结构序列等)都是由一系列小分子团(如核苷酸、氨基酸等)排列组成,如把这些小分子团作为符号单元,那么这些生物序列就是生物序列就是生物学的语言文字,对这些语言文字的结构分析为生物序列的语义分析。生物序列语义分析的内容包括词法与语法的分析,它们是在分子水平基础上的生物语言分析,有关的变化规则我们称之为生物序列中的第二密码规则。本文以Swiss-Prot数据库为基础,利用频率统计、组合分析与信息的度量关系等数学工具,分析蛋白质一级结构序列中的词法规则,给出了关于蛋白质一级结构序列的几种稳定性的度量指标及其相应的稳定性理论,并探讨了它们在蛋白质演变与蛋白质工程中可能产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序列结构的语义分析 第二密码规则 蛋白质~序列结构数据库的信息、统计分析 稳定性度量与原理
下载PDF
密生流技术显示5月收阳
6
作者 密生 陈宏杰 《股市动态分析》 2010年第17期32-32,共1页
密生兄自肯·费雪文章得到灵感,将市场分为四类,每年市场走势将呈现其中一种,即:大牛市、小牛市、大熊市、小熊市。西方排中律观念根深蒂固,认为非涨即跌,排除了横盘状态。密生兄把横盘状态补充进去,构成一组五级分级序列:1、大熊... 密生兄自肯·费雪文章得到灵感,将市场分为四类,每年市场走势将呈现其中一种,即:大牛市、小牛市、大熊市、小熊市。西方排中律观念根深蒂固,认为非涨即跌,排除了横盘状态。密生兄把横盘状态补充进去,构成一组五级分级序列:1、大熊市对应人性——非常恐惧;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褶积 市场走势 熊市 牛市 排中律 序列 自相关序列 对应 流技术 灵感
下载PDF
2014年11月22日康定M6.3级地震序列发震构造分析 被引量:83
7
作者 易桂喜 龙锋 +2 位作者 闻学泽 梁明剑 王思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05-1219,共15页
2014年11月22日在NW向鲜水河断裂带中南段四川康定县发生M6.3级地震,11月25日在该地震震中东南约10 km处再次发生M5.8级地震. 基于中国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和四川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资料,采用多阶段定位方法对本次康定M6.3级地震序列进行了... 2014年11月22日在NW向鲜水河断裂带中南段四川康定县发生M6.3级地震,11月25日在该地震震中东南约10 km处再次发生M5.8级地震. 基于中国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和四川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资料,采用多阶段定位方法对本次康定M6.3级地震序列进行了重新定位; 利用gCAP(generalized Cut And Paste) 矩张量反演方法获得了M6.3和M5.8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与矩心深度,分析了本次地震序列的发震构造,并结合历史强震破裂时空分布和2001年以来小震重新定位结果,对鲜水河断裂带中段强震危险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 M6.3级主震震中位于101.69°E、30.27°N,震源初始破裂深度约10 km,矩心深度9 km; M5.8级地震震中位于101.73°E、30.18°N,初始破裂深度约11 km,矩心深度9 km. gCAP矩张量反演结果揭示这两次地震双力偶分量占主导,M6.3级地震的最佳双力偶解节面Ⅰ走向143°/倾角82°/滑动角-9°,节面Ⅱ走向234°/倾角81°/滑动角-172°. M5.8级地震最佳双力偶解节面Ⅰ走向151°/倾角83°/滑动角-6°,节面Ⅱ走向242°/倾角84°/滑动角-173°. 依据余震分布长轴展布与断裂走向,判定节面Ⅰ为发震断层面,M6.3和M5.8级地震均为带有微小正断分量的左旋走滑型地震. (2) 序列中重新定位的459个地震平均震源深度约9 km,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6~11 km深度区间,余震基本发生在M6.3和M5.8级地震震源上部. 依据余震密集区展布范围,推测本次康定地震的震源体尺度长约30 km、宽约4 km、深度范围约6 km. M6.3级主震震源附近的余震稀疏区可能是一个较大的凹凸体(asperity),在主震中能量得以充分释放. (3) 最初3天的余震主要分布在M6.3级地震NW侧;而M5.8级地震之后的余震主要集中在其震中附近. M6.3级地震以及最初3天的绝大部分余震发生在倾角约82°近直立的NW走向色拉哈断裂上;M5.8级地震与其后的多数余震发生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定M6.3地震序列 重新定位 震源机制 发震构造 强震危险性
下载PDF
基于软件节点重要性的集成测试序列生成方法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莹 于海 朱志良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17-530,共14页
集成测试序列是软件集成测试的重要问题之一.不同的集成测试顺序对测试成本以及测试效率的影响很大.为降低测试成本,传统的类级集成测试顺序研究策略大多围绕如何减少构建测试桩数量和降低测试桩总体复杂度2个方面.若能将复杂程度高、... 集成测试序列是软件集成测试的重要问题之一.不同的集成测试顺序对测试成本以及测试效率的影响很大.为降低测试成本,传统的类级集成测试顺序研究策略大多围绕如何减少构建测试桩数量和降低测试桩总体复杂度2个方面.若能将复杂程度高、出错概率大的类和发生错误后传播范围较大的类优先进行测试,不仅可以使得错误被尽早发现,还可以有效减小错误对系统的破坏性.为此,将上述思想应用到生成集成测试序列的算法当中,提出一种软件节点重要度的评估方法(Class-HITS).该方法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将软件抽象为网络的形式,并结合所提出的重要度评估方法,打破软件网络中的环路,然后针对网络的无环链路逆向拓扑排序,最终得到类的集成测试序列.通过实验分析证明,利用该方法得出的集成测试序列既能够保证重要节点优先被测试,又确保了构造的测试桩的总复杂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集成测试 复杂网络 节点重要性 HITS算法 测试序列
下载PDF
全球8级地震序列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苏有锦 赵小艳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8-316,共9页
研究地震序列的统计特征,是进行震后地震趋势分析的基础工作之一。通过利用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NEIC)提供的全球地震目录资料,对1975年以来全球36次8级地震序列进行了研究,重点讨论了震后最大余震强度水平估计问题;并按板内、... 研究地震序列的统计特征,是进行震后地震趋势分析的基础工作之一。通过利用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NEIC)提供的全球地震目录资料,对1975年以来全球36次8级地震序列进行了研究,重点讨论了震后最大余震强度水平估计问题;并按板内、板缘地震和震源机制类型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在强度(最大余震水平)上,还是在频度(5~6级中强余震频度)上,板内地震与板缘地震存在显著差异:板内地震的最大余震强度和5~6级中强余震活动频度均明显低于板缘地震的;而按震源机制类型分类,这种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 8地震序列 统计特征 汶川8.0地震
下载PDF
基于级比序列的离散GM(1,1)模型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杨保华 方志耕 张可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5-718,共4页
针对离散GM(1,1)模型的模拟序列未能反映出原始数据序列的级比动态变化这一问题,通过对原始数据序列的级比序列进行建模,建立基于级比序列的级比离散GM(1,1)预测模型。该模型较好地保留了原始序列级比的动态性,结合原始序列与级比序列... 针对离散GM(1,1)模型的模拟序列未能反映出原始数据序列的级比动态变化这一问题,通过对原始数据序列的级比序列进行建模,建立基于级比序列的级比离散GM(1,1)预测模型。该模型较好地保留了原始序列级比的动态性,结合原始序列与级比序列的关系,获得原始序列的模拟值。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基于级比序列的离散GM(1,1)预测模型,无论在相对误差还是平均相对误差的变动幅度方面,都优于离散GM(1,1)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 离散GM(1 1)模型 数值计算 相对模拟误差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千年冬温序列与古里雅冰芯比较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家其 施雅风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2-39,共8页
利用长江三角洲史料优势 ,重建公元 82 0年代以来 ,年代级冬温序列 .为测试古里雅冰芯记录的影响力 ,与之作比较研究 .结果显示 :其年代级变化背景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年代级变化有大同小异的复杂情况 .舍弃量级 ,就年代级温度 ,降水升... 利用长江三角洲史料优势 ,重建公元 82 0年代以来 ,年代级冬温序列 .为测试古里雅冰芯记录的影响力 ,与之作比较研究 .结果显示 :其年代级变化背景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年代级变化有大同小异的复杂情况 .舍弃量级 ,就年代级温度 ,降水升降 ,约有一半是同步的 ,且有大致对应的温湿组合 .说明两地虽远隔数千公里 ,环境生态条件悬殊 ,年代级气候变化仍有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年代冬温序列 古里雅冰芯 降水 环境生态条件 成因机制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基于Landsat像元级时间序列的海岸带盐沼植被分类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嘉豪 孙超 +2 位作者 林昀 李璐 刘永超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00-1413,共14页
盐沼是最具生态价值且最为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及时、精确地监测盐沼植被分布对于海岸带生态管理和保护尤为重要。随着多源遥感数据不断积累,时间序列方法日益成为海岸带资源监测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云雨天气频发,海岸带影像可用性较... 盐沼是最具生态价值且最为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及时、精确地监测盐沼植被分布对于海岸带生态管理和保护尤为重要。随着多源遥感数据不断积累,时间序列方法日益成为海岸带资源监测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云雨天气频发,海岸带影像可用性较差,如何有效构建时间序列仍存在较大挑战。本研究耦合多源Landsat影像,以长三角典型滨海湿地为研究区,构建像元级时间序列的XGBoost分类模型,探讨盐沼植被精细识别的可行性与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相互定标耦合多源影像成效显著,不但提高了影像可用性,还减小了不同传感器之间的光谱反射率差异。(2)基于像元级时间序列方法的盐沼植被分类效果较好,研究区内盐沼植被平均总体分类精度可达81.50%,平均Kappa系数为0.758,对于长三角区域分布广泛的海三棱藨草和互花米草尤为优良。(3)相较于单一时相分类方法,像元级时间序列分类方法的年际绝对均值误差保持小于3.88%,稳定性较好,有望应用在盐沼植被动态变化监测中,为中国海岸带资源高效管理提供遥感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分类 盐沼植被 Landsat影像 像元时间序列 XGBoost 长三角 丹顶鹤自然保护区 九段沙湿地 杭州湾南岸湿地
原文传递
2020年7月12日河北唐山5.1级地震总结 被引量:5
13
作者 黎明晓 宋金 +8 位作者 马玉川 解孟雨 赵静 姚丽 姚琪 姜祥华 卢显 于晨 王月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0年第4期157-178,共22页
系统梳理2020年7月12日唐山古冶区5.1级地震前出现的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观测等异常,结果如下:①地震活动:震前存在地震平静、小震高频、中等地震成组等中短期异常;②地球物理观测:震前主要为电磁和流体异常,短期异常主要分布在震中100 k... 系统梳理2020年7月12日唐山古冶区5.1级地震前出现的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观测等异常,结果如下:①地震活动:震前存在地震平静、小震高频、中等地震成组等中短期异常;②地球物理观测:震前主要为电磁和流体异常,短期异常主要分布在震中100 km范围内;③震后回溯:北京及周边震前存在地震发生率异常,利用其他综合方法主要识别出年尺度异常。此次唐山5.1级地震发生在1976年唐山7.8级地震余震区,而7.8级地震序列地震活动呈非均匀衰减特征。此次唐山5.1级地震震源机制为走滑型破裂,截至7月31日,序列b值为0.70、h值为1.8,序列参数基本正常。综合分析认为,此次地震发生前,地震活动中短期异常较显著,地球物理观测异常占比明显偏低;震前对该区域出现的中期和短期异常有所察觉,但短期异常的预测强度偏低,震后总结时按震前异常预测的地震强度为4—5级,接近实际发生地震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山5.1地震 唐山7.8地震序列 地震活动异常 地球物理观测异常
下载PDF
级比离散灰色模型在卫星钟差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梅长松 黄海军 +2 位作者 蒋可 夏磊 潘雄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54-1160,共7页
针对传统灰色模型(grey model,GM)的拟合序列不能反映出建模数据序列级比动态变化这一问题,提出以建模序列的级比序列为对象,建立了能够反映出建模序列级比变化趋势的离散灰色模型(discrect grey model,DGM),给出了该方法应用于卫星钟... 针对传统灰色模型(grey model,GM)的拟合序列不能反映出建模数据序列级比动态变化这一问题,提出以建模序列的级比序列为对象,建立了能够反映出建模序列级比变化趋势的离散灰色模型(discrect grey model,DGM),给出了该方法应用于卫星钟差预报的具体步骤。首先,对建模钟差序列生成对应的级比序列;然后,用DGM对级比序列建模并进行预报;最后,结合级比与钟差序列之间的关系,将级比预报结果还原得到相应的钟差预报值。采用iGMAS机构提供的事后精密钟差数据分别进行了单天和连续多天的预报试验,并与二次多项式模型(quadratic polynomial model,QPM)及GM预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单天预报试验中,与QPM相比,所提方法得到的预报产品平均精度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卫星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卫星中分别提升了54.71%、46.40%;与GM相比,所提方法得到的预报产品平均精度在BDS卫星和GPS卫星中分别提升了82.96%、67.81%。在连续多天预报试验中,与QPM相比,该方法得到的预报产品多天平均精度在BDS卫星和GPS卫星中分别提升了38.15%、37.09%;与GM相比,该方法得到的预报产品多天平均精度在BDS卫星和GPS卫星分别提升了57.43%、26.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差预报 灰色模型 序列 二次多项式模型
原文传递
相控序列的改进——采用级连GMW序列构造相控序列 被引量:2
15
作者 严春林 周亮 李少谦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97-800,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伪随机序列 -相控序列 ,相控序列具有线性复杂度很大 ,相关性好 ,序列平衡的优点 .本文提出了对相控序列的改进 ,使用级连GMW序列代替原始定义中生成相控序列所需的GMW序列 ,并证明了这种改进的可行性 .改进后的相控...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伪随机序列 -相控序列 ,相控序列具有线性复杂度很大 ,相关性好 ,序列平衡的优点 .本文提出了对相控序列的改进 ,使用级连GMW序列代替原始定义中生成相控序列所需的GMW序列 ,并证明了这种改进的可行性 .改进后的相控序列的线性复杂度进一步增大 ,族数增多但相关性和平衡性不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随机序列 相控序列 连GMW序列
下载PDF
瑞昌-阳新4.6级地震序列震源位置及震源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董非非 邓辉 +1 位作者 胡睿 李正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47-1051,共5页
基于江西省及邻区数字地震台网资料,对瑞昌-阳新4.6级地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反演该序列里较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探讨该地震序列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发震构造,并对震区内两次中强地震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结果表明,瑞昌-阳新4.6级地震序... 基于江西省及邻区数字地震台网资料,对瑞昌-阳新4.6级地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反演该序列里较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探讨该地震序列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发震构造,并对震区内两次中强地震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结果表明,瑞昌-阳新4.6级地震序列走向约为NE60°,主震发震构造为郯庐断裂带分支垄塘-皮家山隐伏断裂带;瑞昌-阳新4.6级地震序列与九江-瑞昌5.7级地震序列时空分布特点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昌-阳新4.6地震序列 重新定位 震源机制
下载PDF
像素级SAR影像时间序列的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亚飞 程亮 +2 位作者 钟礼山 李满春 蒋洁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9-112,116,F0002,共6页
像素级遥感影像时间序列保留了更多的原始影像信息和地表细节层次信息,能够更准确地提取地物信息、揭示地物的变化规律。针对SAR影像堆积数据,提出了一种像素级SAR影像时间序列的建模方法,主要步骤包括辐射校正和高精度的几何配准,将SA... 像素级遥感影像时间序列保留了更多的原始影像信息和地表细节层次信息,能够更准确地提取地物信息、揭示地物的变化规律。针对SAR影像堆积数据,提出了一种像素级SAR影像时间序列的建模方法,主要步骤包括辐射校正和高精度的几何配准,将SAR影像数据集转换为一系列由离散的后向散射系组成的时间序列文本化数据。利用2006-2009年21幅分辨率为150m的WSM模式ENVISAT ASAR影像进行建模试验,构建了像素级SAR影像时间序列。试验表明:该建模方法具有较高的几何精度和辐射精度,能够直接应用于地物识别,在地物信息提取、聚类分析、变化检测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素SAR时间序列 后向散射系数 建模
下载PDF
2008—2016年青海地区M_S≥5.0显著地震短临跟踪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玉虎 马震 +3 位作者 王培玲 张晓清 马建新 王元成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8年第1期18-25,共8页
对2008—2016年青海地区M_S≥5.0显著地震短临跟踪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对地震活动规律及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客观呈现当时进行地震观测、决策的过程和思想,总结有效的地震活动规律,以期望对未来区域强震的短临预测预报及震情跟踪提供借鉴。
关键词 唐古拉5震群序列 大柴旦6.3、6.4地震 玉树7.1地震 门源6.4地震 短临跟踪
下载PDF
应用和达法测定福建古田水口水库M_L4.8级地震序列波速比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贵 李祖宁 徐嘉隽 《华北地震科学》 2012年第3期54-57,共4页
应用和达法测定福建古田水口水库ML4.8级地震序列的波速比,其计算的相关系数较高,测得的波速比值具有较高的可信度。通过分析ML4.8级主震前后的波速比发现,在前震期经历了相对稳定—低异常值—回升—加速上升—高异常值—主震发生的过程... 应用和达法测定福建古田水口水库ML4.8级地震序列的波速比,其计算的相关系数较高,测得的波速比值具有较高的可信度。通过分析ML4.8级主震前后的波速比发现,在前震期经历了相对稳定—低异常值—回升—加速上升—高异常值—主震发生的过程;余震期波速比高、低异常值增多,且差异有逐渐加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古田水口水库 ML4 8地震序列 和达法 波速比
下载PDF
基于级别建模的灰色GM(1,1)模型在卫星钟差中长期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雷雨 徐劲松 蔡宏兵 《测绘科学技术》 2022年第3期149-160,共12页
针对常规灰色GM(1,1)模型无法反映卫星钟差级比动态变化的问题,提出以钟差相邻历元的级比为建模序列,建立能够体现钟差级比序列变化趋势的级比离散灰色GM(1,1) (stepwise-ratio discrete GM(1,1),SDGM(1,1))模型。首先,在卫星钟差相邻... 针对常规灰色GM(1,1)模型无法反映卫星钟差级比动态变化的问题,提出以钟差相邻历元的级比为建模序列,建立能够体现钟差级比序列变化趋势的级比离散灰色GM(1,1) (stepwise-ratio discrete GM(1,1),SDGM(1,1))模型。首先,在卫星钟差相邻历元之间作级比生成级比序列;其次,以钟差级比序列为建模对象,建立SDGM(1,1))模型对钟差级比进行外推;最后,根据钟差序列与级比序列之间的关系,将级比外推值还原得到卫星钟差预报值。采用国际GNSS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 IGS)提供的最终精密GPS卫星钟差数据进行1 d短期和30 d中长期预报试验,并和常规GM(1,1)模型、二次多项式模型的预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SDGM(1,1))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报出卫星钟差级比的变化趋势,1 d钟差平均预报精度相比于GM(1,1)和二次多项式模型分别提升62.38%和37.96%,平均预报稳定度分别提升26.6%和10.87%;对于30 d钟差预报,与二次多项式模型相比,SDGM(1,1))模型的平均预报精度和预报稳定度分别提升75.18%和76.74%,比GM(1,1)模型的平均预报精度和预报稳定度高2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钟差 预报 灰色模型 序列 建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