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5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补偿的法律关系及其发展现状和问题 被引量:147
1
作者 杜群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6-191,共6页
生态补偿是指国家或社会主体之间约定对损害资源环境的行为向资源环境开发利用主体进行收费或向保护资源环境的主体提供利益补偿性措施,并将所征收的费用或补偿性措施的惠益通过约定的某种形式,转移到因资源环境开发利用或保护资源环境... 生态补偿是指国家或社会主体之间约定对损害资源环境的行为向资源环境开发利用主体进行收费或向保护资源环境的主体提供利益补偿性措施,并将所征收的费用或补偿性措施的惠益通过约定的某种形式,转移到因资源环境开发利用或保护资源环境而自身利益受到损害的主体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发展现状 法律关系 资源环境 环境开发 社会主体 自身利益 补偿性 保护 利用 损害 约定 收费 费用 征收 转移
下载PDF
第三人利益合同研究 被引量:62
2
作者 叶金强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9-79,共11页
关键词 第三人利益合同 约定 给付 债务人 当事人 债权人 成立
原文传递
网络用语的类型及其特征 被引量:46
3
作者 林纲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6-27,共2页
国际互联网(Internet)是20世纪末最激动人心的事物,从1989年开始进入我国,时至今日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了。计算机网络用户经常坐在屏幕前进行沟通,“词不达意”或“盲者无心听者有意”的情景常常发生,于是网络上的人们便有了自己的语... 国际互联网(Internet)是20世纪末最激动人心的事物,从1989年开始进入我国,时至今日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了。计算机网络用户经常坐在屏幕前进行沟通,“词不达意”或“盲者无心听者有意”的情景常常发生,于是网络上的人们便有了自己的语言,这就是网络用语。这种语言是网络用户约定俗成的,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用语 达意 语言 情景 事物 约定 中国 人心 国际互联网 用户
下载PDF
物权原理与物业管理 被引量:25
4
作者 傅鼎生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1-68,共8页
物业管理制度的法理依据是建筑物区分所有制度。基于物业管理的性质是两个以上的业主共同对区分所有物的管理,物业管理制度调整的对象,不应限于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项下的物业管理活动。基于物业管理为共有人对共... 物业管理制度的法理依据是建筑物区分所有制度。基于物业管理的性质是两个以上的业主共同对区分所有物的管理,物业管理制度调整的对象,不应限于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项下的物业管理活动。基于物业管理为共有人对共有物的管理,物业管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只能是业主间的共有关系。基于区分所有关系,业主团体为物业管理的主体;业主大会,是业主团体的权力机关;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决议的执行机关。业主大会表决权的发生,既取决于业主人头因素,又取决于物业面积因素,以平衡双方的利益。基于物的性质,以及房地相连的属性,房屋底下停车库除当事人有明确约定外,应当属于业主共有。共有的车库,可以约定一人专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区分所有制度 物业管理制度 约定 业主大会 法理依据 共有人 执行机关 物权 权力机关 物业服务合同
下载PDF
关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若干问题的认识和建议 被引量:17
5
作者 牛若峰 《农村经营管理》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个人产权 合作制原则 劳动者联合 合作社 联合体 若干问题 私有 代表 约定
下载PDF
身份与契约——全球化背景下对国家主权的观察 被引量:35
6
作者 车丕照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2002年第5期55-59,共5页
主权是国家的身份 ,而非国家的权力 ,这种身份来自于明示或默示的约定 ;作为国家身份的主权是不能分割、不能让渡的 ;所谓“主权限制” ,除非是外来的强制 ,其实是主权的行使方式 ;全球化使国家置身于更多的“契约”约束之中而并未减损... 主权是国家的身份 ,而非国家的权力 ,这种身份来自于明示或默示的约定 ;作为国家身份的主权是不能分割、不能让渡的 ;所谓“主权限制” ,除非是外来的强制 ,其实是主权的行使方式 ;全球化使国家置身于更多的“契约”约束之中而并未减损国家的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主权 国家身份 行使方式 默示 让渡 契约 约定 全球化背景 权限 约束
原文传递
劳动合同试用期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郭文龙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6-90,共5页
劳动合同试用期是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可以特殊约定的内容之一。未经协商或者没有证据证明形成合意的 ,不能认定存在试用期。试用期是劳动合同期限的一个组成部分 ,用人单位单独与劳动者订立试用期合同是违反劳动法规定的。试用期劳动... 劳动合同试用期是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可以特殊约定的内容之一。未经协商或者没有证据证明形成合意的 ,不能认定存在试用期。试用期是劳动合同期限的一个组成部分 ,用人单位单独与劳动者订立试用期合同是违反劳动法规定的。试用期劳动报酬应当遵守当事人双方的约定 ,但该约定不能违反法律规定的法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用期 约定 劳动合同期限 劳动法规 订立 合意 违反 当事人 证据 认定
下载PDF
试论《物权法》中规定的预告登记制度 被引量:15
8
作者 程啸 《中国房地产》 2007年第5期9-11,共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第20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或者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按照约定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第20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或者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按照约定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第2款规定:“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三个月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这是《物权法》确立的一种新型的登记制度,即预告登记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记制度 物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 登记机构 当事人 权利人 约定
下载PDF
试论法律社会渊源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17
9
作者 胡玉鸿 彭东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9-48,共10页
在正式的法律渊源之外 ,还有大量的非正式法律渊源 (本文迳称为“法律的社会渊源”)的存在 ,这已是学术界普遍承认的事实。然而 ,为什么必须由社会渊源来弥补正式渊源的不足 ,其理论基础究竟何在 ,在法理上则很少有研究性的文章。为此 ... 在正式的法律渊源之外 ,还有大量的非正式法律渊源 (本文迳称为“法律的社会渊源”)的存在 ,这已是学术界普遍承认的事实。然而 ,为什么必须由社会渊源来弥补正式渊源的不足 ,其理论基础究竟何在 ,在法理上则很少有研究性的文章。为此 ,作者通过择取“自然与约定”、“理性与经验”、“国家与社会”三对范畴 ,论述了社会渊源存在的理论依据。作者的观点是 :法律的社会渊源是法律的理论与实践所必须 ,也符合法律与社会关系的一般原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 社会渊源 自然 约定 理性 经验 国家 社会 正当性 民主性
原文传递
商业秘密保护与竞业禁止 被引量:12
10
作者 廖耘平 《当代法学》 2002年第11期129-132,共4页
对商业秘密保密义务的承担,往往是因为双方当事人之间有合同的存在。我国劳动法第2条规定,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可以在劳动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秘密的有关事项。我们可以看出,员工的保密义务是一种合同上的义务,如果当事人双方没有通过... 对商业秘密保密义务的承担,往往是因为双方当事人之间有合同的存在。我国劳动法第2条规定,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可以在劳动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秘密的有关事项。我们可以看出,员工的保密义务是一种合同上的义务,如果当事人双方没有通过合同规定,则一旦员工离开企业,就不承担保密义务。再看我国公司法第62条规定,董事、监事、经理除依法律规定或经股东会同意外,不可泄露公司秘密。根据此规定,作为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在没有其他原因的情况下,应承担法定的保密义务。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对于普通职工则没有法定的保守商业秘密义务的要求,而只存在根据双方合同的约定保守商业秘密的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密义务 当事人 商业秘密 合同 约定 承担 监事 企业 员工 公司
原文传递
公司社会责任与和谐消费环境的营造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俊海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05年第4期19-22,共4页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和谐消费环境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当前形势下,保护消费者权益、营造和谐消费环境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刺...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和谐消费环境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当前形势下,保护消费者权益、营造和谐消费环境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刺激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是整顿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为此,2005年6月27日,由国际消费者联会(CI)、中国消费者协会、上海市消费者保护委员会、上海市工商局、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共同举办的"营造和谐消费环境国际研讨会"于上海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美国、韩国、荷兰、巴西、马来西亚、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以及国际消联和中国中央与各省、市.自治区消费者组织的高端专家、学者与政府官员近300人出席、参加了本次盛会。会议围绕和谐消费环境的法制保障、国家保护、社会监督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四大板块的问题进行了视野广阔、观点纷纭、探究深刻的研讨。本刊特择其中的代表性文章组编发表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社会责任 消费环境 房地产开发公司 营造 和谐 社会责任意识 2001年 房地产项目 2003年 消费者 诉讼请求 协议书 开发商 认购 房屋 开盘价 杭州 约定 控股 购房 价格 工时 房价 利息 退还 销售 涨价 义务 买卖
下载PDF
人名·性别·文化——对“男人名”、“女人名”文化现象的考察 被引量:17
12
作者 谢玉娥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2000年第1期103-108,共6页
关键词 人名 起名 名字 推断 文化现象 约定 习俗 中国 孩子 考察
原文传递
从“知识”到“生命”——课堂教学的精神交往论 被引量:13
13
作者 吴果中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年第2期17-20,共4页
由于科技理性当道 ,课堂教学日益呈现出知识至上。因此我们必须实行由“知识”型课堂教育传播到“生命”型课堂教育传播的转型 ,即实现由传播知识的传统理念到塑造人的生命价值的现代理念的转向。我们试从传受双方的“事前信息”约定、... 由于科技理性当道 ,课堂教学日益呈现出知识至上。因此我们必须实行由“知识”型课堂教育传播到“生命”型课堂教育传播的转型 ,即实现由传播知识的传统理念到塑造人的生命价值的现代理念的转向。我们试从传受双方的“事前信息”约定、“生命价值观”教学理念的重构、师生关系的角色定位、语言有效性要求的合理追求四方面为教育传播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 生命 精神交往 约定 生命价值观 有效性要求
下载PDF
论保证期间的性质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世贤 《河北法学》 2003年第1期111-114,共4页
学术界对保证期间性质的看法并不统一。单独分析法定保证期间性质的做法在我国没有立论的前提。主张保证期间是除斥期间的学者没有坚持除斥期间只能适用于形成权这一基本理论。主张保证期间为独立期间的学者没有看到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 学术界对保证期间性质的看法并不统一。单独分析法定保证期间性质的做法在我国没有立论的前提。主张保证期间是除斥期间的学者没有坚持除斥期间只能适用于形成权这一基本理论。主张保证期间为独立期间的学者没有看到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共同之处 ,没有正确理解诉讼时效。对当事人约定保证期间的意思进行解释可得出结论 :约定的保证期间的性质是诉讼时效。由于法定保证期间是法律在当事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时对当事人意思的补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证期间 诉讼时效 约定 当事人 形成权 除斥期间 适用 性质 结论 分析法
下载PDF
融资租赁出租人的风险承担 被引量:15
15
作者 蒋建湘 李依伦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6-31,共6页
在融资租赁合同法律关系中,出租人在法定或约定情况下可以对租赁物行使收回权。但是,这一通常被视为理所当然的权利在实际经济活动中行使起来并不一定顺利,甚至还可能出现租赁物不能被收回的风险。因此,探讨融资租赁出租人收回权行... 在融资租赁合同法律关系中,出租人在法定或约定情况下可以对租赁物行使收回权。但是,这一通常被视为理所当然的权利在实际经济活动中行使起来并不一定顺利,甚至还可能出现租赁物不能被收回的风险。因此,探讨融资租赁出租人收回权行使的障碍并寻求出租人的权利保障途径实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租赁 风险承担 出租人 合同法律关系 权利保障 经济活动 租赁物 约定
原文传递
承揽合同四论 被引量:14
16
作者 崔建远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2期75-79,共5页
区别承揽合同与劳动合同,首先看当事人双方的约定,无约定时看补充协议;达不成补充协议的,遵循交易习惯;无习惯可循的,按照承揽合同处理。我国现行法对于次承揽合同设有若干限制,对于不规则承揽也予以了承认。关于工作成果所有权的归属,... 区别承揽合同与劳动合同,首先看当事人双方的约定,无约定时看补充协议;达不成补充协议的,遵循交易习惯;无习惯可循的,按照承揽合同处理。我国现行法对于次承揽合同设有若干限制,对于不规则承揽也予以了承认。关于工作成果所有权的归属,应当区分类型加以确定,不宜整齐划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揽合同 约定 交易习惯 次承揽合同 工作成果 归属
下载PDF
美国城市史学中的人文生态学理论 被引量:13
17
作者 姜芃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5-117,共13页
In the 1920s and 1930s the Chicago School emerged in the field of American social history.The school developed a theory of human ecology.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theory and the background of its formation and makes a... In the 1920s and 1930s the Chicago School emerged in the field of American social history.The school developed a theory of human ecology.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theory and the background of its formation and makes an analysis of its importance in the formation of urbanization theories.It argues that the research method of human ecology has been a tradition in the studies of American urban his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史 史学家 年代 方志 历史学 美国历史 学理 承认 约定 城市社会
原文传递
论电子提单的流通性 被引量:10
18
作者 向在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3-57,共5页
电子提单流通性的实现机制有两个,其一系基于有关电子提单的立法,通过立法直接承认电子提单在法律性质上是提单。其二则是基于当事人之间的协议,这种协议通常约定采用让与机制间接地实现电子提单的流通性。两个机制中,第一种机制遇到了... 电子提单流通性的实现机制有两个,其一系基于有关电子提单的立法,通过立法直接承认电子提单在法律性质上是提单。其二则是基于当事人之间的协议,这种协议通常约定采用让与机制间接地实现电子提单的流通性。两个机制中,第一种机制遇到了严峻挑战,因为传统提单流通性的实现与其使用的媒介———纸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提单 流通性 立法 承认 约定 当事人 法律性质 实现机制 挑战 协议
下载PDF
简化课堂教学约定教学文化——关于构建数学课堂教学文化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朱占奎 陆贤彬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半月高中)》 2011年第3期8-13,共6页
“求简”是数学问题解决的主要策略,数学问题解决又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的主要任务,教学中应构建与之匹配的“简约”文化.
关键词 课堂教学文化 数学问题解决 案例 约定 数学课堂教学
下载PDF
利用口头合同诈骗如何定性 被引量:7
20
作者 喻美奇 陆晓伟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被告人 追究 非法利益 检察院 口头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诈骗罪 逃逸 约定 刑事责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