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强度脉冲超声在骨-肌腱结合部纤维软骨带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小红 陈鸿辉 +3 位作者 王文 梁佩红 谭见容 秦岭 《广州医药》 2007年第3期53-56,共4页
目的研究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对兔髌骨-髌腱结合部(BTJ)愈合的影响。方法建立兔部分髌骨切除模型,超声组在术后3天开始为期6周的LIPUS治疗;对照组在术后不给予治疗;通过组织学染色观察BTJ纤维软骨移行带的修复,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以... 目的研究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对兔髌骨-髌腱结合部(BTJ)愈合的影响。方法建立兔部分髌骨切除模型,超声组在术后3天开始为期6周的LIPUS治疗;对照组在术后不给予治疗;通过组织学染色观察BTJ纤维软骨移行带的修复,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以评估其疗效。结果①组织学结果显示,超声组术后6周在截骨界面有大量新骨生成,BTJ可见大量新生软骨细胞;术后12周纤维软骨带初步形成;术后18周可见具有过渡结构的纤维软骨带。而对照组术后6周纤维母细胞增生,无新骨形成;术后18周出现大量新生软骨细胞,但缺乏纤维软骨带的过渡结构。②术后6、12和18周的力学测量结果显示,各组BTJ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改建,三个时间点超声组的极限拉应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LIPUS可使骨、软骨等多种细胞增生,通过促进新骨形成及重建纤维软骨带而加快骨肌腱结合部位的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软骨 骨-肌腱结合部 低强度脉冲超声 生物力学试验
下载PDF
肌腱干细胞在骨肌腱接点纤维软骨带重建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秦胜男 董飞 王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06-1009,共4页
目的对肌腱干细胞(tendon-derived stem cells,TDSCs)在骨肌腱接点(bone-tendon junction,BTJ)纤维软骨带重建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TDSCs促进BTJ纤维软骨带重建的研究文献,并总结分析。结果 TDSCs具有向骨细胞... 目的对肌腱干细胞(tendon-derived stem cells,TDSCs)在骨肌腱接点(bone-tendon junction,BTJ)纤维软骨带重建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TDSCs促进BTJ纤维软骨带重建的研究文献,并总结分析。结果 TDSCs具有向骨细胞、纤维软骨细胞及肌腱细胞分化的能力,因此具备形成纤维软骨带的潜能;决定TDSCs成骨、成软骨分化的因素有力学刺激、生物活性因子、细胞外基质及炎性因子等。结论TDSCs因其来源的特殊性,具有成为重建BTJ纤维软骨带种子细胞的潜能,通过外界刺激可诱导TDSCs形成类似于纤维软骨带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干细胞 骨肌腱接点 纤维软骨 重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