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5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再评价——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150
1
作者 全国降纤酶临床再评价研究协作组 刘秀琴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63-267,共5页
目的 通过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 ,对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客观评价。方法 将在 41家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 2 2 44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降纤酶组和对照组。根据 114例的预试验结果 ... 目的 通过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 ,对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客观评价。方法 将在 41家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 2 2 44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降纤酶组和对照组。根据 114例的预试验结果 ,确定本研究的用药方案为隔日静脉给药 3次。降纤酶的首剂量为 10U ,第 2、3次剂量为 5U ,在发病 2 4h内开始治疗。对照组按同样方式给予安慰剂。评定的终点指标包括脑卒中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副作用、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水平及发病 3个月和 1年时的病死率及脑卒中复发率。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 ,降纤酶组治疗后血浆FIB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0 1) ,没有增加出血事件及其他副作用的发生。本研究结果还显示 :尖吻蝮蛇 (五步蛇 )与白眉蝮蛇制剂在相同效价时降纤作用有差异。 (2 )治疗后 14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3个月时Barthel指数评分及病死率 ,降纤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3)随访 1年时 ,两组病死率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但卒中复发率对照组高于降纤酶组 (P <0 0 5 )。结论 降纤酶是降解血浆FIB安全有效的药物。降纤酶的临床用量应根据不同蛇种制剂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本研究方案下 ,降纤酶未显示出优于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常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凝血酶 纤维蛋白 脑梗塞 临床评价
原文传递
纤维蛋白原与血栓性疾病 被引量:83
2
作者 杨莉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3-165,共3页
起源于19世纪初的现代凝血概念将从血细胞和血清中分出的“纤维凝块”命名为纤维蛋白,并从血浆中分离出了其前体———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Fg的认识又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 起源于19世纪初的现代凝血概念将从血细胞和血清中分出的“纤维凝块”命名为纤维蛋白,并从血浆中分离出了其前体———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Fg的认识又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尤其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上的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 血栓性疾病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8
3
作者 肖文 李仓霞 +1 位作者 薛海龙 贾秀丽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6-26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择解放军第三医院神经内科白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f脑梗死组)、同期单纯颈动脉粥样硬化而无脑梗死患者60例(颈动脉粥样...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择解放军第三医院神经内科白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f脑梗死组)、同期单纯颈动脉粥样硬化而无脑梗死患者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和健康体检者80例(正常对照组1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D-二聚体含量,全自动血凝仪测定纤维蛋白原含量,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nVIT)值。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及颈动脉IMT值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性卒中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高于非进展性卒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升高,脑梗死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426,P=0.006;r=0.535,P=0.001)。结论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与病情进展密切相关。二者做为急时相反应物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提示,相对于高凝状态,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慢性炎症反应关系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纤维蛋白 D-二聚体
原文传递
尖吻蝮蛇凝血酶的止血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80
4
作者 吕慧敏 李长龄 +2 位作者 董金婵 张翠兰 周湘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883-885,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从国产尖吻蝮蛇蛇毒中分离的尖吻蝮蛇凝血酶(HCA)的止血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兔全血凝固时间和小鼠断尾出血时间为指标评价HCA的促凝与止血作用;以全血凝块溶解和纤维蛋白原裂解为指标探讨HCA的止血作用机制。结果表明,HC... 本研究旨在探讨从国产尖吻蝮蛇蛇毒中分离的尖吻蝮蛇凝血酶(HCA)的止血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兔全血凝固时间和小鼠断尾出血时间为指标评价HCA的促凝与止血作用;以全血凝块溶解和纤维蛋白原裂解为指标探讨HCA的止血作用机制。结果表明,HCA能显著缩短兔全血凝固时间和小鼠断尾出血时间,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其作用与阳性对照药立止血(repitilase)相似。HCA使纤维蛋白原α亚基裂解,其诱导形成的血浆凝块能在尿素溶液中溶解。结论:HCA通过水解纤维蛋白原的α亚基释放出A肽,形成纤维蛋白聚合体而产生止血作用,但不引起凝血因子ⅩⅢ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蝮蛇凝血酶 止血作用 纤维蛋白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3
5
作者 张国平 王莉莉 王海燕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病灶大小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01-2013-12在作者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根据入院CT/MRI扫描显示的病灶大小,按照Adama分...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病灶大小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01-2013-12在作者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根据入院CT/MRI扫描显示的病灶大小,按照Adama分类标准将患者分为腔隙性脑梗死组(41例)、小面积梗死组(58例)、大面积梗死组(21例)。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患者血清hsCRP和血浆FIB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清hsCRPh和血浆FIB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大面积脑梗死组血清hsCRP和血浆FIB水平显著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P<0.01)和腔隙性脑梗死组(P<0.01);小面积脑梗死组血清hsCRP和血浆FIB水平显著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P<0.01);腔隙性脑梗死组血清hsCRP和血浆FIB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P<0.05)。ACI病灶大小与血清hsCRP、血浆FIB水平呈正相关(r2分别为0.9354、0.9902)。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和血浆FIB水平显著增高;血清hsCRP和血浆FIB水平与ACI患者病灶大小呈正相关;血清hsCRP和FIB可作为预防和治疗脑梗死的辅助观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1
6
作者 张文婷 陈茂刚 +3 位作者 张敏 王启章 徐格林 刘新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年复发率及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的队列研究方法,共纳入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60例,根据2年随访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106例)和无复发组(754例)。并按照TOAST标准进行病因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年复发率及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的队列研究方法,共纳入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60例,根据2年随访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106例)和无复发组(754例)。并按照TOAST标准进行病因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261例,小动脉闭塞型(SAO)186例、心源性栓塞型(CES)191例、其他明确病因或不明原因型(UND)222例,随访2年,观察不同病因分型脑卒中复发率的差异,并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相关因素。结果复发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及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无复发组明显升高(P<0.05,P<0.01);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较无复发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脑卒中106例,其中LAA 29例,SAO 22例,CES 36例,UND 19例。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纤维蛋白原、TOAST分型及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相关。结论不同病因型脑卒中2年复发率存在差异;纤维蛋白原、TOAST病因分型及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也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卒中 复发 高血压 吸烟 纤维蛋白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检测及双下肢静脉彩超诊断老年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8
7
作者 杨松杰 张清旭 +2 位作者 吴晓滨 陈绪彪 邱雪立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930-293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检测及双下肢静脉彩超诊断老年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老年下肢骨折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根据下肢CT静脉造影(CTV)结果确诊为DVT的患者12例作为观察组,另将8...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检测及双下肢静脉彩超诊断老年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老年下肢骨折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根据下肢CT静脉造影(CTV)结果确诊为DVT的患者12例作为观察组,另将82例未发生DVT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在术前和术后3 d检测患者的Fib及D-D水平,术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测,记录两组出现血流缓滞的患者比率。结果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测显示,观察组的血流缓滞率4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79,P=0.005)。两组术前血浆Fib、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对照组血浆Fib、D-D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血浆Fib、D-D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显著高于Fib、D-D单独检测(P<0.05)。结论老年下肢骨折并发DVT患者血浆Fib、D-D水平存在异常升高,二者联合检测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血浆Fib、D-D水平及双下肢静脉彩超对老年下肢骨折并发DVT患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双下肢静脉彩超 纤维蛋白 D-二聚体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仙鹤草水提物体外对血小板聚集、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63
8
作者 费鲜明 陈艳 +3 位作者 吴万飞 蒋雷 邱莲女 周永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0-16,共7页
目的:观察仙鹤草水提物在体外对血小板聚集、凝血试验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其对止血与凝血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0、4、20、80g/L仙鹤草水提物分别与全血、富血小板血浆(PRP)和贫血小板血浆(PPP)作用;分别以血小板聚集仪测定二... 目的:观察仙鹤草水提物在体外对血小板聚集、凝血试验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其对止血与凝血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0、4、20、80g/L仙鹤草水提物分别与全血、富血小板血浆(PRP)和贫血小板血浆(PPP)作用;分别以血小板聚集仪测定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以流式细胞仪测定ADP诱导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受体(Fg-R)和P-选择素表达水平;以血液凝固分析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以硅化试管法测定凝血时间(CT),以电极法测定血浆Ca2+浓度,以乏因子血浆纠正试验测定凝血因子Ⅶ、Ⅷ、Ⅸ和Ⅺ活性;以血液流变仪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4g/L组血小板聚集率、Fg-R和P-选择素表达率显著低于0g/L组(P<0.01)。血小板聚集率、Fg-R和P-选择素表达率与药物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三者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4g/L组APTT、CT和凝血因子FVII:C显著高于0g/L组(P均<0.01),PT、凝血因子FVIII:C、FIX:C和FXI:C分别显著低于0g/L组(P均<0.01)。APTT、CT、FⅦ:C与药物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PT、FVIII:C、FIX:C和FXI:C与药物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4组间TT、Fg和Ca2+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4g/L组1s-1全血黏度、200s-1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高于0g/L组(P<0.01),四者水平均与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仙鹤草水提物可能通过抑制血小板Fg-R活化和释放反应途径而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可能通过抑制内源凝血途径而具有抗凝作用。仙鹤草水提物也可能通过活化外源凝血途径并增加血液黏度而具有促凝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鹤草水提物 血小板聚集 凝血功能 血液流变学 受体 纤维蛋白 凝血因子
下载PDF
尖吻蝮蛇血凝酶药效评价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62
9
作者 石光 庞建新 +4 位作者 孔焕育 罗超 刘霭明 金宏 曹莹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706-1709,共4页
目的:研究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Haemocoagulase Agkistrodon,HCA,商品名苏灵)的止血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体内外形成血栓实验,了解药物的凝血效果及其是否激活凝血因子ⅩⅢ;通过HCA对纤维蛋白原的裂解作用探讨其凝血机制。结果:... 目的:研究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Haemocoagulase Agkistrodon,HCA,商品名苏灵)的止血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体内外形成血栓实验,了解药物的凝血效果及其是否激活凝血因子ⅩⅢ;通过HCA对纤维蛋白原的裂解作用探讨其凝血机制。结果:HCA作用下体内外形成血栓的大小与立止血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蛋白凝胶电泳图显示HCA作用12 h后纤维蛋白原α亚基带消失;高效液相色谱图显示在8.8 min处有明显的峰出现。结论:HCA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且不激活凝血因子ⅩⅢ;HCA能水解纤维蛋白原的α亚基,裂解出A肽片段(FpA),形成纤维蛋白单体(αBβγ),并聚合成纤维蛋白多聚体,发挥止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蝮蛇血凝酶 止血机制 药效评价 纤维蛋白 凝血因子ⅩⅢ
原文传递
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1
10
作者 丁萌 张青云 +5 位作者 景阳 陈向华 耿学丽 谢守军 张秀琴 杨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885-1888,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D-二聚体(D-dimer,DD)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DVT患者50例为DVT组,其中男...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D-二聚体(D-dimer,DD)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DVT患者50例为DVT组,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5.6±5.2)岁。选取我科同期收治的非血栓性疾病患者50例为非血栓性疾病对照组,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47.5±2.3)岁,包括下肢大隐静脉曲张1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2例、颈动脉狭窄5例、腹主动脉瘤2例、主动脉夹层3例。选取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40例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46.7±3.9)岁。检测3组DD及FIB的血清浓度。结果 3组DD和FIB的血清浓度分别为DVT组(0.91±0.26)mg/L和(5.18±0.09)g/L,非血栓性疾病对照组(0.54±0.06)mg/L和(4.57±0.69)g/L,正常对照组(0.29±0.09)mg/L和(2.71±0.29)g/L。DVT组DD和FIB的血清浓度均显著高于非血栓性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DD诊断DVT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0.00%和74.44%,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5.67%和91.78%;FIB诊断DVT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74.00%和76.67%,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3.79%和84.15%;DD和FIB联合检测诊断DVT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2.00%和73.33%,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5.71%和94.29%。结论联合检测血清DD和FIB的水平能够提高DVT早期诊断的阳性检出率并且降低其漏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D-二聚体 纤维蛋白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ox-LDL、hs-CRP、Hcy、FIB表达水平及其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57
11
作者 孙原 崔凡凡 +4 位作者 李冬梅 李弘 邱宏磊 李艳玲 石秋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0-254,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及其意义,以及分别同颈部动脉狭窄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之间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8年3月华北理工...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及其意义,以及分别同颈部动脉狭窄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之间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8年3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ACI患者100例,根据患者入院后24 h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将患者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中度神经功能缺损,重度神经功能缺损;依据梗死灶的大小将患者分为大梗死灶组、中梗死灶组、小梗死灶组;比较不同组别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ox-LDL、hs-CRP、Hcy、FIB水平差异。同时观察ox-LDL、hs-CRP、Hcy、FIB水平分别与颈动脉狭窄及颈动脉粥样硬化脉斑块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随着NIHSS评分和梗死灶面积的增加与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ox-LDL、hs-CRP、Hcy、FIB表达水平均呈增高趋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稳定斑块亚组四项指标水平亦明显高于稳定斑块亚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ox-LDL、hs-CRP、Hcy、FIB水平与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及CAS密切相关,同时ox-LDL、hs-CRP、Hcy、FIB在ACI患者CAS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起着一定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纤维蛋白 颈动脉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5种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55
12
作者 程烽 朱忠勇 +2 位作者 王丹 朱晓辉 陈敏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2-14,共3页
对我国常用的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亚硫酸钠盐析法、热浊度法、免疫浊度法和PT der法与NCCLS推荐的克劳斯法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盐析法、热浊度法等物理化学方法与克劳斯法结果存在较大差异 ,免疫浊度法差异也较大 ,PT der法与克... 对我国常用的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亚硫酸钠盐析法、热浊度法、免疫浊度法和PT der法与NCCLS推荐的克劳斯法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盐析法、热浊度法等物理化学方法与克劳斯法结果存在较大差异 ,免疫浊度法差异也较大 ,PT der法与克劳斯法差异较小。建议我国临床实验室应尽快采用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 克劳斯法 血清诊断
下载PDF
红花黄色素抗凝血作用及对血小板聚集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3
13
作者 赵金明 秦文艳 +3 位作者 齐越 陈贺 宋达夫 刘禾 《实验动物科学》 2009年第6期30-32,共3页
目的研究红花黄色素抗凝血作用及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大鼠心脏采血,取血浆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家兔颈动脉采血,取富血小板血浆(PRP)及穷血小板血浆(PPP),描... 目的研究红花黄色素抗凝血作用及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大鼠心脏采血,取血浆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家兔颈动脉采血,取富血小板血浆(PRP)及穷血小板血浆(PPP),描记聚集曲线,计算聚集百分率,最大聚集百分率及药物的聚集抑制百分率。结果红花黄色素明显延长大鼠血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降低大鼠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显著抑制由二磷酸腺苷引起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结论红花黄色素具有抗凝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黄色素 凝血酶时间 凝血酶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纤维蛋白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3
14
作者 李世飞 祝孟海 姚琦 《北京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143-145,149,共4页
目的分析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科老年髋部骨折后手术治疗患者169例(年龄>60岁),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将患者分为... 目的分析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科老年髋部骨折后手术治疗患者169例(年龄>60岁),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将患者分为无血栓组157例(男43例、女114例,平均年龄78岁)和血栓组12例(男4例、女8例,平均年龄76岁)。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术前制动时间、手术时间、基础疾病,术前、术后1~5 d、术后6~10 d的血浆D-D值及FIB值。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绘制ROC曲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制动时间、术前和术后6~10 d D-D和FIB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基础疾病、术后1~5 d D-D和FIB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单独检测D-D和FIB时,术后1~5 d的D-D值和FIB曲线下最大面积分别为0.801和0.746,位于ROC曲线左上角的值为截断值,血浆D-D>1 587μg/L和FIB>4.69 g/L,D-D和FIB联合检测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835,联合检测时的敏感性和准确度较单独诊断时高。结论根据ROC曲线,髋部骨折术后1~5 d,D-D>1 587μg/L和FIB>4.69 g/L的患者发生DVT的风险较大,应尽早进行相关检查,积极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纤维蛋白 髋部骨折 深静脉血栓形成 ROC曲线
下载PDF
巴曲酶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52
15
作者 李淦峰 李志海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75-677,共3页
目的评价巴曲酶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试验组59例。对照组予以巴曲酶10 BU+0.9%氯化钠100 mL,隔天一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注射银杏达莫注射液... 目的评价巴曲酶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试验组59例。对照组予以巴曲酶10 BU+0.9%氯化钠100 mL,隔天一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注射银杏达莫注射液15 mL+5%葡萄糖10-25 mL,每天两次。2组患者均治疗10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05%(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8%和10.07%(P〉0.05),但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巴曲酶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凝血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曲酶 银杏达莫注射液 突发性耳聋 纤维蛋白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2
16
作者 周志明 杨松 +4 位作者 岳炫烨 朱武生 马敏敏 徐格林 刘新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51-453,共3页
目的比较有无合并脑微出血(CMB)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和临床生化有无区别,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CMB的可能原因。方法选择南京卒中登记系统中自2008年6月至2009年3月所有急性脑梗死并进行MRIGE-T2WI检查的68例患者,并检测纤维蛋... 目的比较有无合并脑微出血(CMB)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和临床生化有无区别,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CMB的可能原因。方法选择南京卒中登记系统中自2008年6月至2009年3月所有急性脑梗死并进行MRIGE-T2WI检查的68例患者,并检测纤维蛋白原、尿酸等生化指标,比较有无合并CMB组相关危险因素及生化指标是否存在差异,并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68例患者中,合并有CMB29例,共109处CMB。其中患者年龄、高血压病史、纤维蛋白原含量、尿酸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4,95%CI1.042~1.247;P=0.04)、高血压病史(OR=0.084,95%CI0.017~0.403;P=0.02)以及纤维蛋白原含量(OR=1.009,95%CI1.002—1.017;P=0.019)与CMB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有CMB比率较高,CMB与患者年龄、高血压病史、纤维蛋白原含量相关。纤维蛋白原增高与CBM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纤维蛋白 高血压 脑微出血
原文传递
脑梗死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46
17
作者 陈明生 张松涛 徐宪宣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06-107,共2页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 6 0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的含量进行测定 ,并与 3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纤维蛋白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 6 0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的含量进行测定 ,并与 3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纤维蛋白原和 D-二聚体的含量在 3个阶段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0 .0 1) ,升高的程度与梗死体积密切相关 ;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在 3个阶段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而 D-二聚体的含量在亚急性期显著升高 (P<0 .0 5 ) ,恢复期开始下降。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凝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纤维蛋白 D-二聚体
下载PDF
血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1
18
作者 郭啸鸣 曹志勇 +2 位作者 陆珍辉 丁妹 黄怀宇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6期67-69,共3页
目的分析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分别于患者开始治疗前检测其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 目的分析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分别于患者开始治疗前检测其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血浆FIB、D-二聚体(D-D)水平,并于治疗后90天复查时将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纳为观察组(45例),其余患者纳为对照组(15例)。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评价上述指标对预测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结果观察组脑梗死面积大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部位分布及治疗前NIH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观察组FIB、血Hcy、hs-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PT、APTT、TT、D-D差异无显著性(P>0.05)。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开始治疗前FIB、血Hcy、hs-CRP均是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建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评估模型,以该模型预测认知功能障碍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5(P<0.05),最佳截断值为232分。结果血HCY、hs-CRP、FIB水平是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检测上述指标并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估模型,可能有助于防治认知功能障碍,提升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同型半胱氨酸 纤维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加味益气聪明汤联合针灸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效果观察 被引量:50
19
作者 陈睿 孙苏闻 +1 位作者 孔婷婷 王光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59-61,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益气聪明汤联合针灸对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味益气聪明汤治疗,1剂/d。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 目的观察加味益气聪明汤联合针灸对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味益气聪明汤治疗,1剂/d。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血清纤维蛋白原(Fib)、TC、眩晕评分变化,疗程结束时判断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均升高(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Fib、TC降低而眩晕评分升高(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Fib、TC、眩晕评分变化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88.00%,P<0.05。结论加味益气聪明汤联合针灸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脑血流、血清Fib及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血亏虚型 颈性眩晕 加味益气聪明汤 针灸 脑血流 纤维蛋白 总胆固醇
下载PDF
凝血和炎症因子在中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50
20
作者 林巧 丁少杰 +3 位作者 竺天虹 李田田 黄秀峰 张信美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7-171,共5页
目的通过测定中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的凝血与炎症因子水平,探讨凝血与炎症因子在卵巢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住院手术并经病理检查... 目的通过测定中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的凝血与炎症因子水平,探讨凝血与炎症因子在卵巢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住院手术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中重度卵巢内异症的366例患者(内异症组)和病理检查证实为卵巢良性囊肿的244例患者(非内异症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和炎症因子水平以及血清CA125水平[其结果均呈偏态分布,故以M(P25-P75)表示];并分析凝血和炎症因子以及血清CA125水平在中重度卵巢内异症诊断中的价值。结果(1)内异症组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分别为12.8S(12.4—13.2S)和15.5S(15.1~15.9S),均明显短于非内异症组[分别为13.0s(12.5~13.4s)和15.78(15.3~16.1S);P均〈0.01];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分别为3.1g/L(2.8—3.5g/L)和0.9mg/L(0.6—2.1mg/L),均明显高于非内异症组[分别为2.8g/L(2.6~3.2g/L)和0.6mg/L(0.4~1.2mg/L);P均=0.000];嗜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的比值(NLR)和血小板计数(PIJT)/淋巴细胞数的比值(PLR)分别为2.3(1.8~3.1)和144(113~179),均明显高于非内异症组[分别为2.1(1.6—2.8)和128(104~165);P均〈0.01]。Ⅳ期内异症患者的PT明显短于Ⅲ期内异症者(P〈0.05),Ⅳ期内异症患者的FIB、PLT和PLR均显著高于Ⅲ期内异症者(P均〈0.01)。(2)血清CA125水平诊断中重度内异症的最佳诊断界值为27.2kU/L,敏感度为83.6%;FIB的最佳诊断界值为3.1g/L,敏感度为53.2%;联合指标(即FIBxCA125)的敏感度为84.9%。结论凝血与炎症因子异常可能与中重度卵巢内异症的发病有关,检测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纤维蛋白 CA-125抗 细胞因子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