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1
作者 石衍梅 李洁 +2 位作者 蔚若川 曹海传 薛一涛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37-138,共2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从而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HD),也称缺血性心脏病(IHD)[1]。2012年心血管病在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因中占41.1%,在农村占38.7%,为各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从而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HD),也称缺血性心脏病(IHD)[1]。2012年心血管病在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因中占41.1%,在农村占38.7%,为各种疾病之首,2011年冠心病死亡率在城市为95.97/10万,农村为75.72/10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死亡 缺血性心脏病 发病机制 心肌缺血缺氧 粥样硬化 心血管病 平滑肌细胞增生 冠脉微循环障碍 冠脉血管痉挛 纤维斑块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CT造影图像中钙化伪影对管腔狭窄评估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郑园园 郑晓杰 楚坤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4-105,共2页
目前,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仍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对冠状动脉各种斑块的观察不如多层螺旋CT,因此冠状动脉CT造影(CTA)受到广大患者和医生的青睐。CTA评价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高,但因冠状动脉钙化斑... 目前,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仍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对冠状动脉各种斑块的观察不如多层螺旋CT,因此冠状动脉CT造影(CTA)受到广大患者和医生的青睐。CTA评价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高,但因冠状动脉钙化斑块伪影较大,会不同程度干扰对管腔狭窄的评估。因此,本研究观察了冠状动脉CT造影中钙化伪影对管腔狭窄评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造影 阴性预测值 钙化斑块 造影图像 邯郸市中心医院 阳性预测值 临床资料 心电门控 金标准 纤维斑块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合并颈动脉斑块是否应该接受他汀类药物和/或抗血小板治疗?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刚 徐俊波 朱煜欣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05-708,共4页
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是常见的临床现象,斑块的发生发展有不同的病理生理改变,临床意义和处理策略也不同。动脉粥样硬化典型病变的发生发展经过4个阶段。第一是脂纹期,脂纹是动脉硬化的早期病变。第二是纤维斑块期,脂纹进一步发展、演... 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是常见的临床现象,斑块的发生发展有不同的病理生理改变,临床意义和处理策略也不同。动脉粥样硬化典型病变的发生发展经过4个阶段。第一是脂纹期,脂纹是动脉硬化的早期病变。第二是纤维斑块期,脂纹进一步发展、演变为纤维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纤维斑块 临床现象 早期病变 脂纹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硬化 典型病变
原文传递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检测斑块形态的误差来源及解释 被引量:3
4
作者 Manfrini O. Mont E. +2 位作者 Leone O. R. Bugiardini 刘相飞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7年第1期8-9,共2页
本研究旨在评估光学相干层析(OCT)血管内成像在判定斑块形态方面的能力和缺点。将79例人体尸检冠状动脉节段标本分类为纤维帽粥样斑块、钙化斑块、纤维斑块及复合病变。OCT能够识别出45%的纤维帽粥样斑块(κ=0.27,P【0.01)、68%的纤维... 本研究旨在评估光学相干层析(OCT)血管内成像在判定斑块形态方面的能力和缺点。将79例人体尸检冠状动脉节段标本分类为纤维帽粥样斑块、钙化斑块、纤维斑块及复合病变。OCT能够识别出45%的纤维帽粥样斑块(κ=0.27,P【0.01)、68%的纤维钙化斑块(κ=0.40,P【0.001)、83%的纤维斑块(κ=0.37,P【0.001)和100%的复合病变(所有血栓;κ=1,P【0.001)。识别错误主要是由OCT信号穿透能力低引起,以至不能探测到厚纤维帽下方的脂质池或钙化,同时也是由于其无法将钙沉积与脂质池区别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块形态 纤维斑块 钙化斑块 复合病 纤维 人体尸检 粥样斑块 识别错误 钙沉积 穿透能力
下载PDF
双源CT血管成像技术对颈动脉斑块性质的诊断分析
5
作者 刘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5期239-240,247,共3页
目的:分析颈动脉斑块患者以双源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斑块性质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确立时间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研究所选目标为本院收诊治疗的84例颈动脉斑块患者,根据诊断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2例)以彩色多普勒超声... 目的:分析颈动脉斑块患者以双源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斑块性质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确立时间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研究所选目标为本院收诊治疗的84例颈动脉斑块患者,根据诊断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2例)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64排CT颈动脉血管造影检查,观察组(42例)以双源CT血管成像技术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斑块性质检出率情况,统计分析各组患者检出斑块成分情况。结果:42例观察组患者经双源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共检出患者40例,检出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检出斑块成分分类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患者通过双源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具有极高准确性,能够有效鉴别缓和斑块性质及成分,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可靠影像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血管成像技术 颈动脉 斑块性质 诊断 纤维斑块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超声评价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锦青 贺迎霞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435-437,480,共4页
目的观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arteri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D)的关系。方法将65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与冠心病组。并测量这些患者的IMT及斑块的... 目的观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arteri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D)的关系。方法将65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与冠心病组。并测量这些患者的IMT及斑块的形态。结果CAD各组颈动脉的IMT、斑块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多支病变组颈动脉的IMT、钙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颈动脉IMT值与CAD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在CAD患者及具有其危险因素人群中,进行颈动脉的IMT高频超声检查,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情况,并且有助于对冠脉狭窄程度作出判断,可成为早期诊断CAD的间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纤维斑块 钙化斑块
下载PDF
冠状动脉斑块性质的CT表现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宁 吕云罡 牛秀兰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0年第6期360-361,共2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中的表现。材料与方法:对130例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显示有粥样硬化斑块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软斑块46处,纤维斑块50处,钙化斑块122处,混合斑块62处。结论:64排螺...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中的表现。材料与方法:对130例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显示有粥样硬化斑块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软斑块46处,纤维斑块50处,钙化斑块122处,混合斑块62处。结论:64排螺旋CT作为一种新的诊断冠心病的无创检查方法,其测量结果准确、可信,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64排螺旋CT 斑块 纤维斑块 钙化斑块 混合斑块
下载PDF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动脉粥样硬化中作用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杜天依 鞠建庆 +6 位作者 曲华 孟闫燕 姜众会 赵伶俐 石榴 欧阳嘉慧 高铸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01-1405,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以血管内膜纤维斑块形成为特征的动脉疾病^([1])。随着对AS研究的深入,其诊断和治疗取得显著进展,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仍是心血管疾病主要的...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以血管内膜纤维斑块形成为特征的动脉疾病^([1])。随着对AS研究的深入,其诊断和治疗取得显著进展,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仍是心血管疾病主要的死亡原因^([2,3])。如何有效预防AS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仍然是重大的临床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血管内膜 纤维斑块 中药干预 动脉疾病 死亡原因 取得显著
原文传递
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防治经验报告 被引量:3
9
作者 杜瑞宝 吴聚峰 《当代医学》 2010年第9期52-53,共2页
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病因是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纤维斑块突入动脉腔使管腔狭窄;纤维斑块发生复合病变,引起出血、坏死、溃疡、钙化和附壁血栓形成。破溃后粥样物质进入血流成为栓子、房颤附壁的脱落血栓,使远端小动脉发生栓塞;附壁血... 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病因是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纤维斑块突入动脉腔使管腔狭窄;纤维斑块发生复合病变,引起出血、坏死、溃疡、钙化和附壁血栓形成。破溃后粥样物质进入血流成为栓子、房颤附壁的脱落血栓,使远端小动脉发生栓塞;附壁血栓形成又加重管腔的狭窄甚至使之闭塞[1]。梗死区出现组织细胞坏死、梗死边缘地带发生组织细胞损伤。活血化瘀: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扩血管、降血脂[2]治疗,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基本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脑血管病 纤维斑块 附壁血栓 缺血性边缘地带 溶栓 抗聚集 抗凝
下载PDF
利用神经血管线圈评价颈动脉出血斑块、纤维斑块与破损斑块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军 狄玉进 +2 位作者 张岩峰 布春青 李淑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11-1214,共4页
目的利用神经血管线圈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出血斑块、纤维斑块及破损斑块的关系。资料与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断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的患者52例,利用头颈部神经血管线圈,通过头颈部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斑块部位双反转... 目的利用神经血管线圈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出血斑块、纤维斑块及破损斑块的关系。资料与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断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的患者52例,利用头颈部神经血管线圈,通过头颈部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斑块部位双反转恢复(double inversion recovery,DIR)快速自旋回波(turbo spinecho,TSE)T1WI和T2WI判断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部位及狭窄程度、粥样硬化斑块有无破损、斑块内出血及纤维成分,将斑块破损组和无破损组内的出血、纤维斑块数量分别行χ2检验,判断两组内的出血、纤维斑块数量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52例中,检测出颈动脉狭窄部位85处,出血斑块18处,纤维斑块54处,破损斑块26处,斑块破损组和无破损组内出血和纤维斑块数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血斑块伴发斑块破损概率大,纤维斑块伴发斑块破损概率小,DIR TSE序列可以判断出血斑块和纤维斑块,并有效预测斑块的破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血管线圈 出血斑块 纤维斑块 破损斑块
原文传递
OCT影像下纤维斑块的自动识别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光磊 时亚松 +2 位作者 刘明 韩业晨 刘秀玲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7-60,共4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冠心病(CAD)中最为凶险的,而导致ACS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发斑块破裂,因此早期识别斑块十分重要。为此提出了一个针对冠脉OCT图像的基于局部特征的纤维化斑块自动识别的算法。首先我们对OCT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冠心病(CAD)中最为凶险的,而导致ACS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发斑块破裂,因此早期识别斑块十分重要。为此提出了一个针对冠脉OCT图像的基于局部特征的纤维化斑块自动识别的算法。首先我们对OCT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纤维和非纤维的局部特征作为训练样本,然后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学习方法进行训练、测试,通过对待测OCT图像的测试,纤维斑块平均识别率达到91.36%。经有经验的医师检验,实验方法可以对纤维斑块的自动识别有很高的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 纤维斑块 卷积神经网络(CNN) 斑块识别
下载PDF
单核细胞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申洪 侯双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89年第3期271-303,共2页
一般认为单核细胞(MC)能清除动脉壁脂质。近年来,有学者指出MC也能损伤血管内皮。对此我们进行研究,拟阐明MC是否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脂质浸润、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材料和方法白色雄性家兔(1.5~2.5kg),随机分为对照组(5... 一般认为单核细胞(MC)能清除动脉壁脂质。近年来,有学者指出MC也能损伤血管内皮。对此我们进行研究,拟阐明MC是否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脂质浸润、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材料和方法白色雄性家兔(1.5~2.5kg),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和高脂组(25只)两组,饲法同前(中华物理医学杂志1987;9:234)。对照组于实验第80天处死,高脂组于实验第20、35、50、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组 动脉壁 纤维斑块 游出 脂纹 低密度脂蛋白 载脂蛋白 粥样斑块 丘状隆起 细胞破裂
下载PDF
早期控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心外膜脂肪体积及炎症因子水平对纤维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磊 李大主 +2 位作者 艾文 方叶青 谢培益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3期2192-2194,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控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心外膜脂肪体积(EATV)及炎症因子水平对纤维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2月—2019年3月在我院胸外科行外科手术的患者96例,其中冠心病患者53例(冠心病组),心脏瓣膜病患者43例(瓣膜病组)... 目的:观察早期控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心外膜脂肪体积(EATV)及炎症因子水平对纤维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2月—2019年3月在我院胸外科行外科手术的患者96例,其中冠心病患者53例(冠心病组),心脏瓣膜病患者43例(瓣膜病组)。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CT扫描EATV及纤维斑块的稳定性,术中取心外膜和胸腔脂肪,比较两组患者不同位置的脂肪中炎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蛋白的水平,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此处磷脂酶A2(PLA2)的值,最后对血管代偿性扩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身体质量指数(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吸烟和高血压例数、EATV、MMP-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LA2、血管代偿性扩张数均显著高于瓣膜病组;对冠心病组血管代偿性扩张进行单因素分析,血管代偿性扩张和非血管代偿性扩张患者的BMI、LDL-C、高血压数、EATV、纤维及钙化斑块体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血管代偿性扩张的多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EATV、MMP-2、高血压、PLA2是发生血管代偿性扩张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EATV及心外膜脂肪中炎症因子是纤维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影响因素,与其他传统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早期对EATV及心外膜脂肪中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检测并控制,可提升纤维斑块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心外膜脂肪体积 炎症因子 纤维斑块
下载PDF
乙酰肝素酶和环氧合酶-2在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王诗琪 王蒙琴 +2 位作者 韩轩茂 蔺雪峰 张柱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91-96,共6页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表现为血管内膜的脂质沉积、灶状纤维化乃至纤维斑块的形成,是一种由多种炎症因子共同参与的、复杂的、慢性炎症反应[1]。有研究证实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SE)和环氧合酶-...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表现为血管内膜的脂质沉积、灶状纤维化乃至纤维斑块的形成,是一种由多种炎症因子共同参与的、复杂的、慢性炎症反应[1]。有研究证实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SE)和环氧合酶-2(cyclooxyenase-2,COX-2)参与AS斑块的形成,并与病变严重程度相关,且参与了急性冠脉事件全过程。现就HPSE和COX-2在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机制及其在冠心病病情判断、预后评估中的意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膜 纤维斑块 慢性炎症反应 病变严重程度 脂质沉积 乙酰肝素酶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冠脉事件
下载PDF
Leriche综合征漏诊一例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买若鹏 刘新宇 +5 位作者 原所茂 田永昊 阎峻 宫良泰 郑燕平 李建民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2-54,共3页
Leriche综合征是腹主动脉末段至髂动脉段,因动脉炎或动脉粥样硬化后发生钙化、溃疡、血栓形成引起纤维斑块病变,使管腔狭窄或闭锁导致远端血运不足而引起的一种罕见疾病。本文报告一例69岁男性患者曾误诊为腰椎管狭窄症,行保守治疗5年... Leriche综合征是腹主动脉末段至髂动脉段,因动脉炎或动脉粥样硬化后发生钙化、溃疡、血栓形成引起纤维斑块病变,使管腔狭窄或闭锁导致远端血运不足而引起的一种罕见疾病。本文报告一例69岁男性患者曾误诊为腰椎管狭窄症,行保守治疗5年无效。再次就诊MRI显示腰椎未见明显异常,转血管外科排除血管病变。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显示未见异常,认为症状与血管病变相关性较小,建议再次骨科就诊,以排除腰椎病变。经仔细查阅腰椎MRI后发现L2椎体水平以下腹主动脉腔内信号强度不均匀性增加,行腹主动脉CTA检查示腹主动脉及髂总动脉硬化,并肾动脉开口水平以下腹主动脉及髂总动脉管腔狭窄及闭塞,诊断为Leriche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血管外科 纤维斑块 腰椎病变 髂总动脉 腹主动脉 主动脉腔 髂动脉
原文传递
DNA甲基化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机制
16
作者 谢庆雅 魏晗 +1 位作者 辛小军 肖平喜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21年第6期362-364,共3页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以血管内膜形成纤维斑块为特征,主要累及大动脉和中动脉,致管壁变硬、管腔狭窄和弹性减弱,引起相应器官缺血性改变的慢性退行性疾病。AS形成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年龄、...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以血管内膜形成纤维斑块为特征,主要累及大动脉和中动脉,致管壁变硬、管腔狭窄和弹性减弱,引起相应器官缺血性改变的慢性退行性疾病。AS形成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年龄、性别及遗传因素,可变的危险因素形成是由于基因的改变而导致基因表达产物发生改变所形成。DNA甲基化是通过沉默相关表达基因表达来调节细胞功能的重要表观遗传修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改变 慢性退行性疾病 血管内膜 纤维斑块 DNA甲基化 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表观遗传修饰
原文传递
老年动脉硬化成因的免疫机理
17
作者 刘俊达 《实用老年医学》 CAS 1991年第3期121-122,125,共3页
动脉硬化系由脂质和细胞成分在血管内膜积集,造成血管狭窄的病理过程。由于血流不畅而致脏器的供血不足、甚至组织坏死。因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肌梗塞及脑梗塞是老年人群的病死主要原因。随着老龄人口的逐年增加及老龄社会逐渐形成,探明动... 动脉硬化系由脂质和细胞成分在血管内膜积集,造成血管狭窄的病理过程。由于血流不畅而致脏器的供血不足、甚至组织坏死。因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肌梗塞及脑梗塞是老年人群的病死主要原因。随着老龄人口的逐年增加及老龄社会逐渐形成,探明动脉硬化的发病机理,采取有效的诊治预防措施是当务之急的研究课题。近年来,免疫学的发展及免疫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揭示动脉硬化的成因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膜 免疫技术 纤维斑块 免疫机理 积集 脑梗 动脉壁 老龄人口 半胧氨酸 泡沫细胞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早期主动脉超微结构的改变
18
作者 李进 朴英杰 +2 位作者 苏宇华 黄剑 刘连璞 《广东解剖学通报》 1979年第1期23-26,共4页
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脂质浸入主动脉内膜形成脂斑,是早期病变的显著形态学特征。脂质的浸入与血液和主动脉壁之间的细胞屏障——内皮的改变直接相关。脂斑的形成是在内膜的细胞成分直接参与下进行的。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态学过程虽已... 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脂质浸入主动脉内膜形成脂斑,是早期病变的显著形态学特征。脂质的浸入与血液和主动脉壁之间的细胞屏障——内皮的改变直接相关。脂斑的形成是在内膜的细胞成分直接参与下进行的。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态学过程虽已有很多的研究,但关于参加脂质吞噬和脂斑形成的细胞成分的性质,仍没有一致的意见。^(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下层 平滑肌 胞质 动脉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边缘 泡沫细胞 细胞质内 空泡形成 主动脉壁 脂类 脂质 白细胞 单核细胞 吞噬活性 纤维斑块 内弹性膜
下载PDF
基于FGCM的冠脉OCT图像纤维斑块分割算法
19
作者 范同乐 李艳 +2 位作者 王光磊 王洪瑞 韩业晨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8-102,共5页
冠脉OCT图像中的纤维斑块精确分割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具有重大意义。针对模糊C均值算法邻域信息和空间信息利用率低,在分割具有弱边界的纤维化斑块过程中容易产生过分割的情况,提出了基于自定义窗口的邻域信息项和具有全局约束项G的FCM算... 冠脉OCT图像中的纤维斑块精确分割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具有重大意义。针对模糊C均值算法邻域信息和空间信息利用率低,在分割具有弱边界的纤维化斑块过程中容易产生过分割的情况,提出了基于自定义窗口的邻域信息项和具有全局约束项G的FCM算法,即FGCM算法。首先,对OCT图像进行预处理,去除噪声。然后,采用自定义窗口获取像素强度的邻域信息,并将邻域信息和创造性提出的全局约束项G添加到FCM算法,使用FGCM算法分割纤维化斑块。最后,采用数学形态学方法作为后处理操作平滑斑块边界。通过对具有典型纤维化斑块特征的8个病例进行测试,与医生手动标记纤维化斑块(金标准)和其他文献的算法进行对比,测试结果显示所提算法分割精确度进一步提高,达到90%,能够进一步对血管狭窄程度进行定量分析,辅助医生制定诊断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斑块分割 FGCM 全局约束项 邻域信息 IVOCT FCM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病PAS治疗体会
20
作者 张建阳 严雅茹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10年第S1期54-54,共1页
动脉硬化病是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最重要的一种,各种动脉硬化的共同特点是动脉发生了非炎症性、退行性、增生性病变,导致管壁增厚变硬,无弹性,管腔缩小,周尔复始,严重造成动脉管腔关闭。
关键词 纤维斑块 PAS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