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8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继续教育园地(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第2讲 )——D-二聚体检测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90
1
作者 王鸿利 王学锋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1-173,共3页
关键词 D-二聚体 交联纤维蛋白 凝血系统 纤溶系统 临床应用 检测方法
原文传递
三七素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止血机制 被引量:69
2
作者 王珍 杨靖亚 +2 位作者 宋书杰 赵守涣 王燕萍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6-359,共4页
目的:研究三七素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即其对凝血系统、血小板聚集和纤溶系统的影响,探究三七素的止血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体重(200±20)g,昆明种小鼠60只,体重(20±2)g,雌雄各半,分空白对照组、酚磺乙胺注射液组、三七素DEⅠ组(... 目的:研究三七素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即其对凝血系统、血小板聚集和纤溶系统的影响,探究三七素的止血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体重(200±20)g,昆明种小鼠60只,体重(20±2)g,雌雄各半,分空白对照组、酚磺乙胺注射液组、三七素DEⅠ组(40 mg·kg-1)、三七素DEⅡ组(20 mg·kg-1)、三七素DEⅢ组(10 mg·kg-1),三七素DEⅣ组(5 mg·kg-1),测定凝血时间和测定三七素对凝血系统、血小板聚集、纤溶系统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三七素各组能显著缩短小鼠凝血时间(P<0.01),三七素能显著影响大鼠的凝血系统的凝血因子(P<0.05)和血小板聚集(P<0.01),对纤溶系统影响显著(P<0.01)。结论:三七素的止血机制可能与凝血系统、血小板聚集和纤溶系统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素 凝血时间 血小板聚集 纤溶系统
原文传递
病毒性肝炎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64
3
作者 储海燕 王鸿利 +2 位作者 王学锋 璩斌 王振义 《血栓与止血学》 2001年第2期62-66,共5页
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患者凝血纤溶状态的改变,探讨各指标对于肝炎的提示作用。方法:对正常人和各类肝炎患者检测凝血因子、AT、PC、PS等29项指标以反映凝血抗凝系统状态;检测t-PA、PL、PAI、PLG、FDP、α_2PI、DD、PAP等10项指标以反映... 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患者凝血纤溶状态的改变,探讨各指标对于肝炎的提示作用。方法:对正常人和各类肝炎患者检测凝血因子、AT、PC、PS等29项指标以反映凝血抗凝系统状态;检测t-PA、PL、PAI、PLG、FDP、α_2PI、DD、PAP等10项指标以反映纤溶系统状态。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除急性肝炎患者因子Ⅱ:C、Ⅸ:C、Ⅹ:C、Ⅻ:C、Fg、PAP:Ag、DD不改变外,其余各类肝炎患者各指标与正常人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各指标均与肝炎的严重程度相关;AT/α_2PI比率均<1;α_2PI低于正常人的40%时,病人可出现出血;AT<20%预后不佳;vWWF:Ag/Ⅷ:C比值升高提示患者有并发DIC的可能。结论:肝炎患者抗凝活性下降,存在着纤溶;各指标可用于评价肝脏损伤,防治出血,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凝血 纤溶系统
下载PDF
止血与凝血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4
作者 王鸿利 《继续医学教育》 2006年第26期13-19,共7页
关键词 凝血机制 机制研究 止血 生理性调节 血液流变学 凝血因子 抗凝因子 纤溶系统 血管壁 血小板
下载PDF
纳豆激酶溶解血栓机制 被引量:34
5
作者 陈丽娟 沙长青 +2 位作者 任永春 奚新伟 王佳龙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3-56,61,共5页
根据已有文献报道 ,综述了关于纳豆激酶溶栓机制的研究进展 ,将纳豆激酶的溶栓机制归纳为以下四点 :直接溶栓作用 ;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内源t PA ;激活体内尿激酶原转变为尿激酶 ;通过降解和失活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抑制剂 (PAI 1 )
关键词 纳豆激酶 溶栓机制 直接溶栓作用 内源t-PA 尿激酶 纤溶系统
下载PDF
脑出血、脑梗死急性发作期患者血压、血脂、凝血纤溶功能差异及意义 被引量:50
6
作者 朱明慧 王辉 +1 位作者 徐艳 王大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脑梗死急性发作期患者血压、血脂、凝血纤溶功能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脑出血急性发作期患者52例(脑出血组)、脑梗死急性发作期患者48例(脑梗死组),另选体检健康者40例(对照组),均测量SBP、DBP,检测血浆TC、TG、LD... 目的探讨脑出血、脑梗死急性发作期患者血压、血脂、凝血纤溶功能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脑出血急性发作期患者52例(脑出血组)、脑梗死急性发作期患者48例(脑梗死组),另选体检健康者40例(对照组),均测量SBP、DBP,检测血浆TC、TG、LDL-C、HDL-C、脂蛋白a[Lp(a)]及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原(FIB)、蛋白C(PC)、D-二聚体(D-D)。结果脑出血组、脑梗死组SBP和DBP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脑出血组血浆TG、LDL-C及L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浆TC、H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脑梗死组血浆TC、TG、LDLC及L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浆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脑出血组血浆TC、TG、LDL-C水平均低于脑梗死组;组间比较P均<0.05。脑出血组、脑梗死组血浆FIB和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浆AT-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脑出血组PC活性高于脑梗死组及对照组;组间比较P均<0.05。结论脑出血及脑梗死急性发作期患者均存在血压、血脂、凝血纤溶功能异常;脑梗死患者TC、TG、LDL-C水平及凝血纤溶亢进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梗死 血压 血脂 凝血系统 纤溶系统
下载PDF
蚓激酶胶囊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47
7
作者 董强 乔健 +11 位作者 史郎峰 吕传真 汪昕 范薇 陈生弟 刘建荣 陈沁 赵忠新 邵福源 黄流清 贺斌 庄建华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评价蚓激酶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2:1)临床试验设计,73例发病3周后用药的脑梗死患者,分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23),分别口服蚓激酶肠溶胶囊60万U和安慰剂2粒,tid,给药28d。统一... 目的:评价蚓激酶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2:1)临床试验设计,73例发病3周后用药的脑梗死患者,分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23),分别口服蚓激酶肠溶胶囊60万U和安慰剂2粒,tid,给药28d。统一实验室检测病例的凝血、纤溶、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缺损程度。结果:治疗28d后,治疗组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纤维蛋白原(Fg)降低,D-二聚体含量增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含量提高,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含量降低;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改善,且均具有显著性。安慰剂对照组则改变不明显。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价,2组均有改善,但是治疗组恢复明显,治疗组有效率为88%,对照组47.8%。73例患者中,治疗组出现1例轻度上消化道出血(2%),无肝肾功能影响。结论:百奥蚓激酶胶囊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和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蚓激酶 纤维蛋白原 纤溶系统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中医辨证分型及纤溶系统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张继东 乔云 +2 位作者 武传龙 孙巍巍 胡连海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08-410,共3页
目的 观察冠心病(CAD)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中医辨证分型及纤溶系统活性的关系。方法将112例冠心病患者辨证分为心血瘀阻、痰阻心脉、气虚血瘀、气阴两虚4型,测定4型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血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 目的 观察冠心病(CAD)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中医辨证分型及纤溶系统活性的关系。方法将112例冠心病患者辨证分为心血瘀阻、痰阻心脉、气虚血瘀、气阴两虚4型,测定4型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血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与30名健康对照组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选择90例患者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PAI-1)含量,对FIns水平和ISI与t-PA活性、PAI-1含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CAD组FBG、FIns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ISI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1);中医4证型ISI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IR在4证型均存在,其程度表现为心血瘀阻型和痰阻心脉型较气虚血瘀型和气阴两虚型为重;90例CAD患者t-PA活性、PAI-1含量与IR有相关性(P<0.01)。结论 CAD常伴有IR,中医各证型IR程度不同;CAD患者IR与纤溶系统活性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胰岛素抵抗 中医 辨证分型 CAD IR 纤溶系统 临床资料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冠心病患者雌激素、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变化 被引量:38
9
作者 吕宝经 郭晋村 +3 位作者 陆尚彪 陈天适 荣烨之 沈霞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血中内源性雌激素、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变化。方法 以正常绝经≥ 1年的 6 2例因胸痛收住本院并经冠状动脉造影的妇女为研究对象 ,且无雌激素替代治疗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与非冠心病两组 ,...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血中内源性雌激素、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变化。方法 以正常绝经≥ 1年的 6 2例因胸痛收住本院并经冠状动脉造影的妇女为研究对象 ,且无雌激素替代治疗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与非冠心病两组 ,空腹测定血中雌激素、凝血及纤溶系统指标。结果 两组间年龄、绝经年数差异无显著性。冠心病组较非冠心病组雌二醇、孕酮明显降低(P <0 0 0 1,P <0 0 5 ) ,促卵泡刺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升高 (P <0 0 1) ;而凝血系统中的纤维蛋白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 (vWF∶Ag)升高 (P <0 0 5 ) ;纤溶系统中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降低 (P<0 0 5 ) ,PAI 1升高 (P <0 0 5 )。结论 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较非冠心病患者血中雌二醇水平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 妇女 冠心病 雌激素 凝血 纤溶系统
原文传递
水蛭、土鳖虫水提物对高分子葡聚糖所致大鼠血瘀模型的纤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4
10
作者 陈瑛 刘亚非 +1 位作者 佟丽 陈育尧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5年第1期33-34,共2页
水蛭、土鳖虫均能延长凝血时间,水蛭的作用优于土鳖虫;水蛭还能增加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水蛭、土鳖虫均能降低PAI的活性,使t-PA的活性升高。
关键词 水蛭水提物 土鳖虫水提物 高分子葡聚糖 大鼠 血瘀 动物模型 纤溶系统
下载PDF
重组人尿激酶原与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纤溶系统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35
11
作者 许骥 华琦 +9 位作者 刘力松 万云高 李东宝 胥照平 姜燕 杨旭 李天德 胡大一 刘荣坤 杨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 对比观察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Pro- UK)对全身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114 例符合溶栓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给予不同剂量的Pro UK或尿激酶(UK)进行溶栓。其中Pro -UK 30 mg及40 mg组26 例,50 mg组29例,60 mg组28例;UK组3... 目的 对比观察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Pro- UK)对全身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114 例符合溶栓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给予不同剂量的Pro UK或尿激酶(UK)进行溶栓。其中Pro -UK 30 mg及40 mg组26 例,50 mg组29例,60 mg组28例;UK组31例。观察溶栓前和溶栓开始后2、24、48 h血浆纤溶酶原(PLG)、D 二聚体(D 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以及出血并发症,并于溶栓开始后90 min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比较Pro UK和UK组溶栓后的血管开通率。结果 各用药组溶栓开始后2 h的PLG及PAI活性较溶栓前显著降低(P<0.01),而D D和t PA活性较溶栓前显著升高(P<0.01);UK组溶栓开始后2 h Fib较溶栓前显著降低(P<0.01),而Pro UK各剂量组Fib降低不明显;以上所有变化在溶栓开始后24 h基本恢复;溶栓开始后2 h Pro UK各剂量组的Fib明显高于UK组(P<0.01),其他时间点各用药组之间的所有观测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各用药组之间梗死相关血管开通率和出血并发症均无显著差异;溶栓开始后2 h梗死相关血管开通组的PAI显著低于未开通组(P<0.01),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 UK溶栓后对全身纤溶系统激活较明显,与UK比较Pro -UK对全身纤溶系统无明显激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尿激酶原 心肌梗死患者 纤溶系统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急性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纤溶酶原(PLG) 梗死相关血管 出血并发症 冠状动脉造影 T-PA活性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PAI活性 溶栓前 Fib 对比观察 不同剂量
下载PDF
白及多糖对血热出血模型大鼠的止血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8
12
作者 董永喜 刘星星 +3 位作者 董莉 王霞 黄勇 王永林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4347-4350,共4页
目的:研究白及多糖(BSP)对血热出血模型大鼠的止血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云南白药组(0.50 g/kg)和BSP低、中、高剂量组(0.34、0.68、1.35 g/kg),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干姜水煎液... 目的:研究白及多糖(BSP)对血热出血模型大鼠的止血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云南白药组(0.50 g/kg)和BSP低、中、高剂量组(0.34、0.68、1.35 g/kg),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干姜水煎液结合5%乙醇给药复制血热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除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ig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大鼠ig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14 d。末次给药1 h后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摄食量、饮水量、血小板聚集率、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含量;检查肺、胃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摄食量、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I-1含量均减少,饮水量、t-PA含量及t-PA/PAI-1比值均增加(P<0.05或P<0.01),肺、胃组织均表现出出血和炎症等病理变化。与模型组比较,云南白药组和BSP低、中、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摄食量均增加,饮水量减少(P<0.05或P<0.01);云南白药组和BSP中、高剂量组大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I-1含量均增加,t-PA/PAI-1比值减少(P<0.05或P<0.01),肺、胃组织的病理变化均不同程度减轻。结论:BSP可能通过升高血小板聚集率、调节纤溶系统、改善肺和胃组织的病变,综合发挥止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多糖 血热出血 大鼠 血小板聚集 纤溶系统 组织病理学检查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抗氧化能力及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 被引量:35
13
作者 王弓力 邵凌云 +2 位作者 任雨笙 杨建萍 徐瑾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08-309,共2页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抗氧化能力 凝血系统 纤溶系统
原文传递
大量输血对急性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7
14
作者 刘业 唐晓峰 +1 位作者 周晔 陈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755-758,共4页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对急性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上海市长征医院收治的86例需要输血的创伤性急诊及住院患者,根据患者早期输血量分为两组,需要大量输血的急性创伤患者为观察组(47例),需要...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对急性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上海市长征医院收治的86例需要输血的创伤性急诊及住院患者,根据患者早期输血量分为两组,需要大量输血的急性创伤患者为观察组(47例),需要少量输血的创伤患者为对照组(39例)。统计学分析并比较输血前及输血后1d、5d两组患者的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蛋白C(PC)以及纤溶系统指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水平差异。结果:输血前,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输血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1d,与输血前以及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观察组PT、APTT、TT均明显延长(P<0.05),D-D和FDP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FIB、PLT及P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输血后5d,与输血前及对照组同时间点比,各项观察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5d与1d比,观察组PT、APTT、TT均明显缩短(P<0.05),D-D和FDP水平显著降低(P<0.05),FIB、PLT及P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大量输血对急性创伤患者的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短期内有较大影响,须及时监测凝血状态,避免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提高大量输血方案实施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 大量输血 凝血功能 纤溶系统
下载PDF
阿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纤溶系统、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5
15
作者 安小峰 崔惠康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5期1027-1031,1036,共6页
目的分析阿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纤溶系统、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7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其中... 目的分析阿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纤溶系统、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7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其中对照组单纯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变化,以及症状性脑出血、非症状性脑出血、其他部位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tPA、PAI-1水平的组间与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3 d、7 d后观察组的tP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0.0±7.4)μg/L比(33.7±6.4)μg/L,(33.0±6.2)μg/L比(28.1±6.4)μg/L],PAI-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3.5±7.2)μg/L比(42.6±7.9)μg/L,(32.2±6.2)μg/L比(34.5±6.4)μg/L]。两组NIHSS及MMSE评分的组间与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1周、2周、4周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9.11±2.95)分比(12.57±3.21)分,(7.60±2.46)比(9.89±2.87)分,(5.28±2.11)分比(7.20±2.30)分],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0.08±2.49)分比(17.46±2.66)分,(23.50±3.57)分比(21.11±3.50)分,(27.10±3.89)分比(24.86±4.03)分]。两组mRS评分的组间与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4周、12周后观察组的m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89±0.48)分比(2.29±0.52)分,(1.30±0.24)分比(1.62±0.31)分]。结论与单纯应用阿替普酶治疗相比,阿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对调节急性脑梗死患者纤溶系统功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更具有积极作用,且出血发生率与单纯应用阿替普酶治疗无明显差异,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 替罗非班 纤溶系统 神经功能 预后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系统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2
16
作者 臧召霞 刘志强 +3 位作者 刘永丹 殷萍 朴钟源 魏亚芬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观察两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观察两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国际正常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g)、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剂(PAI-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临床疗效。1个月后评价患者的Barthel指数(BI)。结果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APTT、PT、INR均较治疗前延长,血浆Fg、PAI-1水平降低,血浆t-PA含量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为6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1个月时两组BI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而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具有明显抗凝、促纤溶作用,有显著的神经元保护作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致残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疏血通注射液 凝血系统 纤溶系统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下载PDF
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病人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2
17
作者 李若林 叶子明 凌志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2期183-185,共3页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病人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试验组(42例),对照组给予控制血压、脱水、营养神经等基础治疗上加用曲克芦丁(维脑路通)注射液治疗,试验...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病人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试验组(42例),对照组给予控制血压、脱水、营养神经等基础治疗上加用曲克芦丁(维脑路通)注射液治疗,试验组在基础治疗上加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收集两组病人在入院时及治疗第14天外周血,采用凝固法检测病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测定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4 d后血浆PT、APTT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延长(P<0.05),而TT较治疗前虽稍有所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T、TT、APTT值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4 d后血浆FIB浓度、D-二聚体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试验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浆PT、APTT和TT值无明显影响,但能更明显降低病人血浆FIB、D二聚体的浓度,说明血塞通注射液可能具有提高病人血浆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作用,并且激活纤溶系统使高凝低纤溶的状态得以改善,从而抑制血栓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塞通注射液 凝血功能 纤溶系统
下载PDF
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检测在骨创伤致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0
18
作者 杨军 王毅 +2 位作者 黄津 罗涛 姚智 《微循环学杂志》 2005年第2期61-62,66,共3页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imer)在骨创伤及手术造成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Thrombosis,DV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骨创伤患者100例(骨创伤组)、DVT患者15例(DVT组)、正常人30例(对照组)及DVT患者用药前后进行分...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imer)在骨创伤及手术造成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Thrombosis,DV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骨创伤患者100例(骨创伤组)、DVT患者15例(DVT组)、正常人30例(对照组)及DVT患者用药前后进行分组,用PT导出法及散色比浊法测定Wog、D-Dimer含量。结果:骨创伤组、DVT组与对照组比较,Fbg、D-Dimer显著增高。不同骨创伤部位,尤其是下肢骨折、多发伤、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Fbg、D-Dimer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同一组DVT患者用药前后Fbg、D-Dimer也有显著差异。结论:Fbg、D-Dimer检测对骨创伤及手术造成的DVT具有排除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浆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检测 骨创伤 应用价值 分子标志物 血栓前状态 关节置换术 活性改变 纤溶系统 下肢骨折 骨盆骨折 并发症 发生率 多发伤 肺栓塞 凝血 血液
下载PDF
血瘀证的细胞学和分子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9
作者 张兰凤 王阶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1-72,76,共3页
关键词 血瘀证 血小板 纤溶系统 血管内皮细胞 基因
下载PDF
高压氧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大鼠纤溶系统和血小板的影响 被引量:26
20
作者 李雁 韩涛 +3 位作者 姚祖武 陈发林 徐驯宇 林培成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 通过观察高压氧 (HBO)对血管内皮损伤大鼠纤溶系统以及血小板的数量 (PL T)及另 2项参数的影响 ,以证实 HBO对血栓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否抑制作用。方法 将 4 4只大鼠随机分成 6个组 ,正常组 (N组 ,n=6 )、模型对照组 (M组 ,n=10 ... 目的 通过观察高压氧 (HBO)对血管内皮损伤大鼠纤溶系统以及血小板的数量 (PL T)及另 2项参数的影响 ,以证实 HBO对血栓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否抑制作用。方法 将 4 4只大鼠随机分成 6个组 ,正常组 (N组 ,n=6 )、模型对照组 (M组 ,n=10 )、模型制作后 HBO治疗 5天组 (T1 组 ,n=7)和 10天组 (T2 组 ,n=7)以及高压空气治疗 5天组 (T3组 ,n=7)和 10天组 (T4 组 ,n=7)。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动物模型均以皮下注射大剂量肾上腺素制成。测定其血浆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的活性以及 PL T和另 2项参数。结果  T1 组和 T2 组比 M组 PAI活性明显较低 ,t PA活性和 PL T显著较高 (P<0 .0 5 ,P<0 .0 1) ;T3组和 T4 组较 M组 PAI、t PA活性及 PL T变化不明显 (P>0 .0 5 )。结论  HBO可以促进血管内皮损伤大鼠纤溶活性的恢复 ,减少血小板的聚集 ,促进内皮细胞损伤的修复 ,有效地抑制血栓前状态 ,从而预防血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纤溶系统 血小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