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红优3号、福红16号红麻品种在山西适应性研究
1
作者 康红梅 宋海荣 +1 位作者 孔佳茜 孟晓康 《中国麻业科学》 2015年第3期120-125,共6页
本研究针对山西无红麻品种、无适合其生态条件红麻高产栽培技术的现状,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从福建农林大学引进福红优3号、福红16号红麻品种,参加山西省红麻区域试验,以期筛选适合我省生态条件的红麻品种,总结适合我省生态条件... 本研究针对山西无红麻品种、无适合其生态条件红麻高产栽培技术的现状,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从福建农林大学引进福红优3号、福红16号红麻品种,参加山西省红麻区域试验,以期筛选适合我省生态条件的红麻品种,总结适合我省生态条件的红麻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品种 适应性 研究
下载PDF
红麻品种灰色关联分析及评价
2
作者 王河江 张塔 陶学江 《新疆农垦科技》 2011年第2期23-24,共2页
本试验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红麻参试品种进行了多个性状的分析及综合评估,从而为红麻品种的选择和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红麻品种 灰色关联分析 综合评估
下载PDF
抗病、高产、适应性广的红麻品种粤74-3
3
作者 廖茂盛 梁奕高 梁肇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0年第2期14-16,共页
【正】 红麻是麻纺工业主要原料,也是新兴起的造纸工业原料。红麻属短日照作物,南种北栽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为适应生产上的需要,本所采用品种间杂交方法,经多年系谱法选择和人工接菌抗病鉴定,于1981年先后选育出粤74—3、粤75—2和粤76—... 【正】 红麻是麻纺工业主要原料,也是新兴起的造纸工业原料。红麻属短日照作物,南种北栽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为适应生产上的需要,本所采用品种间杂交方法,经多年系谱法选择和人工接菌抗病鉴定,于1981年先后选育出粤74—3、粤75—2和粤76—1等新品种,并于1986—1988年在全国7个省(地)进行试验,结果3个新品种分别比青皮3号增产10%以上,其中以粤74—3表现较为突出,经多年试验和大面积生产示范,目前全国累计种植面积达25万亩以上。粤74—3比青皮3号具有抗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皮 适应性 品种 增产作用 生产示范 红麻品种 平均亩产 广东省 人工接菌 抗病鉴定
全文增补中
种子贮藏二法
4
作者 黄义郎 《农村新技术》 1996年第7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种子贮藏 生石灰 种子发芽率 塑料薄膜 干燥剂 氯化钙 塑料袋 双层袋 红麻品种 贮种
下载PDF
DTOPSIS法在红麻新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吕玉虎 潘兹亮 +1 位作者 张丽霞 凌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18-1519,共2页
采用DTOPSIS法对2004~2005年全国红麻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法分析结果与区试常规分析结果一致,但该法比单用产量分析更为合理。
关键词 DTOPSIS法 红麻品种 综合评价
下载PDF
高产、抗病、适应性广的红麻新品种“中红麻11号”的选育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德芳 谭石林 +2 位作者 陈安国 龚友才 刘伟杰 《中国麻业》 2003年第4期157-161,共5页
中红麻11号(原名“KB11”)系利用国外优良红麻种质“EV41”与国内抗病材料“72-3”有性杂文选育而成的不早花裂叶型红麻新品种。在1993-1994年湖南省区域试验中平均纤维产量4332.75kg/hm^2,比对照湘红麻1号(7804)3723.00kg/hm^2增产16.4... 中红麻11号(原名“KB11”)系利用国外优良红麻种质“EV41”与国内抗病材料“72-3”有性杂文选育而成的不早花裂叶型红麻新品种。在1993-1994年湖南省区域试验中平均纤维产量4332.75kg/hm^2,比对照湘红麻1号(7804)3723.00kg/hm^2增产16.4%(春播);在1997-1998年全国红麻区试中平均纤维产量3732.75kg/hm^2,比新对照粤74-3增产15.9%,居首位;干茎产量比对照青皮三号平均增产23.6%,其增产幅度均达极显著水平。KB11的韧皮含量和硫酸盐纸浆得率比对照青度三号提高3.3和0.22个百分点,也高于74-3;束纤维品质、单纤维长度和抗炭疽病性亦优于对照品种,抗倒性明显强于对照,表明“KB11”是一个集高产、抗病、抗倒、优质、适应性广于一体的纺织、造纸兼用的红麻优良新品种,经在全国示范试种,深受麻农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红麻11号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下载PDF
红麻新品种在安徽麻区的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胡万群 杨龙 +1 位作者 沈健 吕咏梅 《中国麻业科学》 2011年第5期220-222,共3页
通过对由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等单位提供的8个红麻新品种,在我所进行2年的田间试验表现及纤维产量分析得出:H368(R6)、H328(R5)、中红麻16(R4)分别比对照增产18.52%、15.67%、12.82%,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最适合安徽麻区种植。
关键词 红麻品种 适应性 纤维产量
下载PDF
红麻新品种在安徽麻区的适应性
8
作者 胡凤灵 杨龙 +2 位作者 吕咏梅 时萍 姜文武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1期107-108,共2页
通过对引进的8个红麻新品种在我所3年的田间试验表现及纤维产量分析得出:LCO301(R3)、H318(R1)、K03-2(R7)、H316(R2)分别较对照增产22.40%、19.28%、17.69%、15.21%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最适合安徽麻区种植,其次福红992(R4)较对照增产9.... 通过对引进的8个红麻新品种在我所3年的田间试验表现及纤维产量分析得出:LCO301(R3)、H318(R1)、K03-2(R7)、H316(R2)分别较对照增产22.40%、19.28%、17.69%、15.21%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最适合安徽麻区种植,其次福红992(R4)较对照增产9.05%,差异达显著水平,也较适合安徽麻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品种 适应性 纤维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