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南方红土年代地层学与地层划分问题 被引量:91
1
作者 袁宝印 夏正楷 +6 位作者 李保生 乔彦松 顾兆炎 张家富 许冰 黄慰文 曾荣树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3,共13页
南方红土是我国热带、亚热带以各类岩石和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为母质发育的红色风化壳,也是我国分布最广的第四纪土状堆积。本文在探讨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上红色风化壳的形成机制的基础上,根据风化壳发育程度将其划分为砖红土风化壳、红壤土... 南方红土是我国热带、亚热带以各类岩石和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为母质发育的红色风化壳,也是我国分布最广的第四纪土状堆积。本文在探讨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上红色风化壳的形成机制的基础上,根据风化壳发育程度将其划分为砖红土风化壳、红壤土风化壳和红化土风化壳3种类型。南方地区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主要有河流相沉积、滨海相海滩砂和海岸风成砂——"老红砂"以及以下蜀土为主的风尘堆积。近年来在上述沉积物中多处发现旧石器遗址,促进了南方红土的地层年代学研究。根据前人及近期对南方红土的研究成果,讨论了南方红土的年代地层学问题,提出了以风化壳岩性特征为基础的岩石地层单位初步划分框架:老红砂划分为中更新统北海组、晚更新统晋江组;风尘堆积划分为中更新统宣城组、晚更新统下蜀组;河流相沉积只划出中更新统白沙井组,晚更新统留待以后研究再划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土 红色风化壳 网纹红土 地层划分
下载PDF
碳酸盐岩酸不溶物作为贵州岩溶区红色风化壳主要物质来源的证据 被引量:38
2
作者 孙承兴 王世杰 +2 位作者 周德全 刘秀明 季宏兵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5-242,共8页
贵州岩溶区红色风化壳是中国南方红色风化壳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根据部分红色风化壳剖面野外特征、矿物学、地球化学及土壤物理学等的研究结果 ,对其物源及成因进行了探讨。各剖面 ,尤其邻近剖面显著的矿物学、地球化学差异排除了远程... 贵州岩溶区红色风化壳是中国南方红色风化壳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根据部分红色风化壳剖面野外特征、矿物学、地球化学及土壤物理学等的研究结果 ,对其物源及成因进行了探讨。各剖面 ,尤其邻近剖面显著的矿物学、地球化学差异排除了远程风成沉积物、火山灰、上覆或者高处碎屑岩层作为统一且重要物源的可能。极低的石英含量表明贵州常见的长石石英砂岩不是其主要物源 ,具有中稀土 (MREE)富集的特征也排除了粘土岩、页岩作为主要物源的可能。风化壳剖面间的差异性均可从基岩酸不溶物的差异性得到很好解释 ,表明它们是下伏碳酸盐岩风化、酸不溶物 (准 )原地堆积的结果。部分剖面甚至显示了典型风化壳剖面的一些特征 ,具有正常风化序列的剖面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红色风化壳 物质来源 贵州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下载PDF
山东庙岛群岛的红色风化壳与棕红土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26
3
作者 曹家欣 严润娥 王欢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16-224,共9页
本文首次论证庙岛群岛的红色风化壳和棕红土的成因、时代及古气候变化。红色风化壳属于湿热气候环境下脱硅富铁铝型的风化产物,而棕红土是在半干旱温暖气候条件下由风力作用堆积而成的黄土物质。它们分别与我国北方内陆的上新世红土和... 本文首次论证庙岛群岛的红色风化壳和棕红土的成因、时代及古气候变化。红色风化壳属于湿热气候环境下脱硅富铁铝型的风化产物,而棕红土是在半干旱温暖气候条件下由风力作用堆积而成的黄土物质。它们分别与我国北方内陆的上新世红土和早更新世午城黄土相当。在渤海海域的上新世和早更新世之间气候环境发生过突变。这种变化具有全球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岛 红色风化壳 棕红土 古气候
原文传递
北戴河红色风化壳地球化学特征及气候环境意义 被引量:27
4
作者 熊志方 龚一鸣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7-186,共10页
风化壳地球化学特征具有环境指示意义。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和X射线衍射法(XRD)分别测试了秦皇岛北戴河燕山大学北侧红色风化壳(简称燕大风化壳)主量元素和粘粒粘土矿物。结果表明:除Ca外,Si、Al、Fe、Na、K的含量在风化壳... 风化壳地球化学特征具有环境指示意义。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和X射线衍射法(XRD)分别测试了秦皇岛北戴河燕山大学北侧红色风化壳(简称燕大风化壳)主量元素和粘粒粘土矿物。结果表明:除Ca外,Si、Al、Fe、Na、K的含量在风化壳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波动,其中Si、Na、K波动轨迹基本一致,Al、Fe则与其相反,相关性分析显示SiO2与Al2O3、TFe、Fe2O3,Al2O4与TFe、Fe2O3,Na2O与CaO具有较好相关性;粘土矿物组合为1.4nm过渡矿物(25%~45%)+伊利石(10%~20%)+伊蒙混层矿物(20%~35%)+高岭石(15%~30%),矿物演化系列是长石、黑云母→(蛭石→1.4nm过渡矿物)→(伊利石)→高岭石。与粘土矿物以1:1型高岭石为主的富铝化南方红色风化壳相比,燕大风化壳Si淋失度,Fe、Al富集度,矿物演化程度都较低,属硅铝化风化壳。燕大风化壳是上新世暖温带到北亚热带过渡型气候的风化产物,与现代秦皇岛暖温带半湿润型气候不同,这反映第四纪以来该区气候干旱因子增多。CIA、S/A等指示的风化强度异常表明,燕大风化壳形成后至少遭受过两次构造抬升,为剥蚀型风化壳,反映该区新构造运动间歇式上升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风化壳 主量元素 粘土矿物 地球化学 气候 环境 北戴河
下载PDF
湘桂黔滇藏一线覆盖型岩溶地貌特征与岩溶(双层)夷平面 被引量:26
5
作者 李德文 崔之久 刘耕年 《山地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289-295,共7页
根据岩溶风化壳的发育条件及研究区覆盖型岩溶特征 ,提出岩溶 (双层 )夷平面概念 ,认为研究区覆盖型岩溶是一个统一的岩溶 (双层 )夷平面的组成部分。其现阶段的存在形式如石林、岩墙等为后期不同程度风化 -刻蚀作用的结果 ;其地貌形态... 根据岩溶风化壳的发育条件及研究区覆盖型岩溶特征 ,提出岩溶 (双层 )夷平面概念 ,认为研究区覆盖型岩溶是一个统一的岩溶 (双层 )夷平面的组成部分。其现阶段的存在形式如石林、岩墙等为后期不同程度风化 -刻蚀作用的结果 ;其地貌形态多为土下成因 ,并随剥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型岩溶 红色风化壳 岩溶双层夷平面 地貌
下载PDF
岩溶地区缺失原岩残余结构红色风化壳的粒度分布特征及成因指示——以贵州平坝为例 被引量:18
6
作者 冯志刚 王世杰 +1 位作者 孙承兴 刘秀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3-248,共6页
选择和使用合适的示踪指标 ,是揭示岩溶地区红色风化壳物质来源的关键。粒度参数在古环境研究中被大家广泛采用 ,但是在风化壳物源示踪方面还是新的尝试 ,尤其在我国。本文选择贵州中部平坝县 3个下伏基岩为白云岩的缺失原岩结构的红色... 选择和使用合适的示踪指标 ,是揭示岩溶地区红色风化壳物质来源的关键。粒度参数在古环境研究中被大家广泛采用 ,但是在风化壳物源示踪方面还是新的尝试 ,尤其在我国。本文选择贵州中部平坝县 3个下伏基岩为白云岩的缺失原岩结构的红色风化壳剖面 ,通过基岩酸不溶物和剖面的粒度分析 ,表明红色风化壳物质对下伏基岩有很好的继承性。粒度参数随剖面深度呈规律变化 ,指示了标准残积风化壳的发育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岩溶区 红色风化壳 粒度特征 物源示踪 古环境
下载PDF
不同前处理方法对红色风化壳粒度测试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冯志刚 王世杰 +3 位作者 罗维均 刘秀明 王清良 史文革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共7页
对红色风化壳粒度分析的前处理方法,目前存在着很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采用不同前处理方法对中国西南岩溶区红色风化壳样品进行了粒度测试,结果表明各方法对粒度数据有明显影响。对于富含三水铝石的样品,用盐... 对红色风化壳粒度分析的前处理方法,目前存在着很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采用不同前处理方法对中国西南岩溶区红色风化壳样品进行了粒度测试,结果表明各方法对粒度数据有明显影响。对于富含三水铝石的样品,用盐酸溶液煮沸处理后,可以使游离铝氧化物的胶结作用解体,从而使颗粒充分分散,即方法B效果较好;而对于蒙脱石含量较高的红色风化壳,由于盐酸溶液处理后会破坏蒙脱石晶格及硅胶体的出溶,从而会对矿物产生胶结作用,用方法A较为适宜;其他粘土矿物对不同前处理方法没有明显的敏感性。当利用粘粒含量作为红色风化壳发育程度及红壤类型划分的指标时,不同前处理方法将影响到对成果的正确解释,因此选择合适的前处理方法是必需的。在碳酸盐岩上覆红色风化壳的成因研究方面,以粒度频率分布曲线作为指标时,前处理方法的不同不影响对物源指示的判读,但利用粘粒含量及粉砂/粘粒比等参数时,可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风化壳 粒度分析 前处理方法 中国西南岩溶区
下载PDF
岩溶夷平面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德文 崔之久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66,T006,共10页
文章以作者在青藏高原南部及东邻地区获得的资料为基础 ,就青藏高原地区夷平面的识别、整体坡降、时代以及夷平面对构造隆升的响应等问题进行讨论。区域对比与成因分析显示青藏高原石林等形态形成于土下环境 ,属覆盖型岩溶 ,而与其共存... 文章以作者在青藏高原南部及东邻地区获得的资料为基础 ,就青藏高原地区夷平面的识别、整体坡降、时代以及夷平面对构造隆升的响应等问题进行讨论。区域对比与成因分析显示青藏高原石林等形态形成于土下环境 ,属覆盖型岩溶 ,而与其共存的红色风化壳 (石灰土 )具有脱硅富铝作用弱而粘化作用强的特征 ,与湿热气候条件下的夷平面环境是一致的。根据野外观察资料和岩溶作用对水动力条件的敏感性 ,岩溶区厚层连续的风化壳只能发育在接近地貌侵蚀基准的夷平面上。因此 ,厚层连续的风化壳及其壳下的覆盖型岩溶均可指示地貌发育的晚期阶段和夷平面的存在 ,这为利用覆盖型岩溶及共存的风化壳识别夷平面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青藏高原东邻地区岩溶地貌发育的演化特征 ,作者认为在同等条件下 ,岩溶夷平可以在更短的时间里达到更低的夷平高度 (相对常态夷平 ) ,初步估计岩溶夷平面整体坡降小于 0 .5‰。构造隆升使青藏高原进入不利于岩溶作用的寒冻圈 ,岩溶夷平面经刻蚀作用演变为刻蚀平原 ,而云贵高原刻蚀作用较弱 ,但受到“土壤丢失”等岩溶过程的破坏。这种差别主要是构造隆升幅度的不同造成的。为了解决夷平面的年代问题 ,作者对滇西表生锰氧化物 4 0Ar 39Ar测年适宜性作了研究 ,结果显示鹤庆等地表生锰矿具有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夷平面 青藏高原隆升 覆盖型岩溶 刻蚀平原 红色风化壳
下载PDF
中国南方的红土与红色风化壳 被引量:16
9
作者 朱显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5年第4期94-101,共8页
中国南方的红土与红色风化壳朱显谟(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712100)中国北起北纬45”南迄北纬20”间常见有红色风化壳的残留,其甲尤以北纬30”以南更为广泛;第四纪红土的... 中国南方的红土与红色风化壳朱显谟(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712100)中国北起北纬45”南迄北纬20”间常见有红色风化壳的残留,其甲尤以北纬30”以南更为广泛;第四纪红土的出露则主要见于北纬30”以南,常与第三纪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 红色风化壳 中国南方
下载PDF
微地域搬运——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形成过程的一种方式 被引量:17
10
作者 冯志刚 王世杰 +1 位作者 刘秀明 罗维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7-138,共12页
由于差异溶蚀作用,由碳酸盐岩强烈风化形成的红色风化壳通常表现出独特的剖面构型:风化壳发育深厚、下伏基岩面强烈起伏波动、溶沟和石牙相间展布。以黔中岩溶台地之上发育的红色风化壳——平坝剖面为例,通过宏观地质、地球化学、粒度... 由于差异溶蚀作用,由碳酸盐岩强烈风化形成的红色风化壳通常表现出独特的剖面构型:风化壳发育深厚、下伏基岩面强烈起伏波动、溶沟和石牙相间展布。以黔中岩溶台地之上发育的红色风化壳——平坝剖面为例,通过宏观地质、地球化学、粒度分析以及矿物学等方法,并以邻近的两个石灰土剖面(罗吏剖面和龙洞堡剖面)作对比,对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讨论,论证了微地域搬运是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尤其是厚层红色风化壳形成过程的一种方式。溶沟部位的风化壳,从风化前锋向上的一定深度范围内,为原位残积风化的产物(残积层);在此深度以上的部分,为地势较高的相邻石牙部位不同风化程度的残积物的搬运堆积(堆积层),也是导致风化指标随深度呈锯齿状波动的直接原因。后者一般组成剖面的主体。风化壳的年代地层学表现为,在残积层,从风化前锋向上,风化年龄由新到老;在堆积层,从下到上,风化年龄由老到新。风化前锋是一个重要的地球化学作用场所,在这一狭窄的界面上,伴随碳酸盐矿物的快速淋失,残余酸不溶物开始了明显分解。而风化壳的后期演化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达到重力平衡的剖面(即风化壳表面平缓、不发生微地域搬运的剖面),在由表及里的风化作用下,从地表向下的一定深度范围内,逐渐改造为常态风化壳的发育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域搬运 红色风化壳 碳酸盐岩 风化前锋 贵州
下载PDF
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中的氧化铁矿物 被引量:16
11
作者 朱立军 李景阳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5-407,T002,共14页
氧化铁矿物是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的主要矿物成分和重要结构单元。运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穆斯堡尔谱和电子探针等方法对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中的氧化铁矿物进行了系统研究。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中的氧化铁矿物主要有针铁矿... 氧化铁矿物是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的主要矿物成分和重要结构单元。运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穆斯堡尔谱和电子探针等方法对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中的氧化铁矿物进行了系统研究。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中的氧化铁矿物主要有针铁矿、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氧化铁矿物组合、含量和化学成分随成土环境和风化强度在剖面中呈明显的规律性变化 ,这为碳酸盐岩风化成土作用、红色风化壳成因与环境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矿物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铁矿物 红色风化壳 碳酸盐岩 风化强度 成土作用 赤铁矿
下载PDF
贵州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次生石英的裂变径迹测年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世杰 刘秀明 张峰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40,共8页
贵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由于缺乏沉积记录其新生代的地质演化历史还不很明晰,而广泛分布于云贵高原的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可能蕴涵着重要的地质演化信息。本文对贵州多个原位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中产出的晶体形态较好的石英进行了裂变径... 贵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由于缺乏沉积记录其新生代的地质演化历史还不很明晰,而广泛分布于云贵高原的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可能蕴涵着重要的地质演化信息。本文对贵州多个原位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中产出的晶体形态较好的石英进行了裂变径迹方法测年。结果显示,石英的裂变径迹年龄数据呈现出较大的变化范围,从1Ma到25Ma,且远远地小于其三叠纪和寒武纪的母岩年龄;结合贵州25Ma到1Ma的区域地质演化历史,裂变径迹年龄值可以排除石英来源于母岩碎屑、成岩过程的次生形成以及火山活动产生的热水沉淀或交代形成的可能性,而只能推断为该晶体形态较好的石英于碳酸盐岩风化作用产生的富硅流体中沉淀形成;各剖面石英的年龄值与新生代的青藏高原夷平期、华南红土期、贵州构造稳定期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风化-气候期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说明次生石英裂变径迹测年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红色风化壳 次生石英 裂变径迹 青藏高原 贵州省
下载PDF
辽东半岛晚新生代沉积物磁化率特征及初步解释 被引量:14
13
作者 伏捷 李永化 +1 位作者 张华 刘剑刚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5-141,共7页
通过对辽东半岛坡积物、红色风化壳两类沉积物磁化率的测试,揭示了研究区晚新生代以来沉积物磁化率的垂向变化特征及空间分异特征,并初步探讨了其所反映的沉积环境及其古气候变化信息。研究表明:辽东半岛坡积物S1~S4剖面、红色风化壳S5... 通过对辽东半岛坡积物、红色风化壳两类沉积物磁化率的测试,揭示了研究区晚新生代以来沉积物磁化率的垂向变化特征及空间分异特征,并初步探讨了其所反映的沉积环境及其古气候变化信息。研究表明:辽东半岛坡积物S1~S4剖面、红色风化壳S5~S6剖面的质量磁化率平均值分别为71.75×10-8、65.81×10-8、68.17×10-8、151.70×10-8和305.06×10-8、473.26×10-8m3/kg,频率磁化率平均值分别为10.77%、9.67%、9.46%、10.79%和14.44%、14.95%;辽东半岛坡积物的质量磁化率值的变化特征、辽东半岛坡积物和红色风化壳剖面的频率磁化率值的变化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形成时的古气候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磁学 红色风化壳 磁化率特征 古气候 辽东半岛
原文传递
中国南方红土古环境重建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3
14
作者 冯志刚 王世杰 《山地学报》 CSCD 2003年第6期641-646,共6页
随着黄土-古土壤系列在中国北方第四纪古环境演变的成功恢复,对中国南方红土所记录的古环境和全球变化信息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然而,纵观最近10多年来对中国南方红土古环境变化的研究现状,还存在不少问题,一些结论尚难以令人满意,从... 随着黄土-古土壤系列在中国北方第四纪古环境演变的成功恢复,对中国南方红土所记录的古环境和全球变化信息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然而,纵观最近10多年来对中国南方红土古环境变化的研究现状,还存在不少问题,一些结论尚难以令人满意,从成因机理上未能给予有力的理论支持。对在风化壳形成机理的认识、风化壳剖面记载环境变化的历史、红土-沉积旋回所反映的古气候变迁、红土和黄土的古环境记录的对比等方面的研究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本文进行了剖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方 红土 红色风化壳 古环境重建 问题
下载PDF
红色风化壳地球化学特征及对古气候演变的响应——以辽南石槽剖面为例 被引量:11
15
作者 魏东岚 沈俊杰 李永化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7-313,共7页
以辽南地区石槽剖面红色风化壳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剖面的常量元素和地球化学指标,揭示剖面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剖面化学风化过程以及对古气候环境演变过程的响应。结果表明:石槽剖面红色风化壳中Ca元素重度亏损,其他常量元素均出现了... 以辽南地区石槽剖面红色风化壳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剖面的常量元素和地球化学指标,揭示剖面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剖面化学风化过程以及对古气候环境演变过程的响应。结果表明:石槽剖面红色风化壳中Ca元素重度亏损,其他常量元素均出现了相对富集;石槽剖面风化强度总体上低于南方红色风化壳,属于中等风化阶段;多个地球化学指标的垂向变化表明石槽剖面风化强度表现为风化很强-风化减弱-风化加强-风化较弱4个阶段的变化,指示辽南地区在石槽剖面发育期内古气候环境经历了湿热-暖湿-回暖-相对暖湿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槽剖面 红色风化壳 常量元素 化学风化 古气候
下载PDF
广东省红色风化壳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性的成因分析——以五华县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尚志海 丘世钧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4年第4期15-18,共4页
 红色风化壳地区是一个典型的水土流失区,水土流失妨碍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广东省花岗岩风化壳地区水土流失的成因,主要从岩性土质、气候水文、地形地貌、森林植被、人类活动等方面分别论述了它们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最后以...  红色风化壳地区是一个典型的水土流失区,水土流失妨碍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广东省花岗岩风化壳地区水土流失的成因,主要从岩性土质、气候水文、地形地貌、森林植被、人类活动等方面分别论述了它们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最后以广东省五华县为例,分析了其水土流失严重性及治理,以期为以后的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区 水土保持工作 土质 森林植被 五华县 气候 广东 红色风化壳 花岗岩 人类活动
下载PDF
热带地区碳酸盐岩上覆红色风化壳的成因机理及元素演化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连凯 季宏兵 +5 位作者 刘秀明 魏晓 罗刚 王世杰 NGUYEN Dại Trung NGUYEN Quoc Dinh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51-660,共10页
开展热带岩溶地区红色风化壳元素地球化学演化规律研究,有助于丰富碳酸盐岩风化成土理论的认识。在越南北部选取典型的碳酸盐岩风化剖面,分析热带气候条件下碳酸盐岩上覆红色风化壳中主量元素的物质来源和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无论Ti/Zr... 开展热带岩溶地区红色风化壳元素地球化学演化规律研究,有助于丰富碳酸盐岩风化成土理论的认识。在越南北部选取典型的碳酸盐岩风化剖面,分析热带气候条件下碳酸盐岩上覆红色风化壳中主量元素的物质来源和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无论Ti/Zr的元素比值分析,Hf-Zr、Nb-Ta及Sm-Nd的元素对协变分析,还是上地壳元素平均值(UCC)标准化分析,两个剖面的上覆风化壳均显示原地残积的特征,即两个剖面是碳酸盐岩的原位风化产物。碳酸盐岩风化成土过程中,CaO、MgO淋失明显,Al_2O_3和Fe_2O_3发生富集,显示两个剖面均经历较强的风化过程,但是白云岩和灰岩剖面有一定的分异特征。越南北部白云岩风化剖面从基岩到上部土层显示出稳定的Ti-Fe元素共富集特征,而灰岩剖面中Fe的增长速率明显超过Ti。白云岩上覆风化壳经历了强烈的风化作用,其脱硅作用弱于灰岩风化剖面,而富集铝的作用强于灰岩。迁移系数的演化规律说明两个剖面中长石成分(钾长石、钠长石等)或次生矿物(伊利石等)在风化成土过程中逐渐分解,同时Al、Fe、Si等稳定元素的在风化剖面中不断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红色风化壳 主量元素 演化特征 地质调查工程 越南
下载PDF
长江中游田家镇深槽的特征及其泄洪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施雅风 张强 +2 位作者 陈中原 姜彤 吴敬禄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5-432,共8页
长江中游田家镇附近江面最狭处仅650m,江底最深处低于黄海基准面以下-90m,是长江干流河床突出的最低所在,距离长江口900km。通过实地地质地貌调查揭示田家镇深槽形成及其对洪水的渲泄有何影响。根据地质、水文、地形和直接考察资料,卡... 长江中游田家镇附近江面最狭处仅650m,江底最深处低于黄海基准面以下-90m,是长江干流河床突出的最低所在,距离长江口900km。通过实地地质地貌调查揭示田家镇深槽形成及其对洪水的渲泄有何影响。根据地质、水文、地形和直接考察资料,卡口深槽段长8km,系长江自NW-SE斜切过一排强烈褶曲的三叠系厚层石灰岩山地而成,3个临江石灰岩小山所成矶头导致江流方向变化与流速加速,以至形成多处涡流,向江底侵蚀,而褶皱的石灰岩抗拒侵蚀、溶蚀能力很低,因而导致远低于海平面深槽的形成,估计卡口深槽是从中更新世红色风化壳发育的和缓起伏的地面上叠置下来,已有以10万年年计的长远历史。近数十年多次实测资料比较,侵蚀淤积有小量变化,但河床基本稳定。对正常的中、枯水位江流运行没有影响,但对超过50000 ̄60000m3/s洪水的排泄则有明显的壅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 深槽 泄洪 特征 石灰岩山地 红色风化壳 地质地貌 考察资料 基准面 长江口 三叠系 侵蚀 海平面 枯水位 河床 洪水 卡口 江面 干流 流速 实测 淤积 江流
下载PDF
碳酸盐岩风化成土的交代作用机理:Ⅰ.矿物与微结构证据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立军 李景阳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44-47,共4页
通过对贵州、广西亚热带岩溶地区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典型剖面的矿物学与微结构研究 ,从不同研究尺度和剖面不同部位都观察到大量碳酸盐岩风化成土过程中交代作用发育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矿物与微结构证据。首次较为系统讨论了碳酸盐岩风... 通过对贵州、广西亚热带岩溶地区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典型剖面的矿物学与微结构研究 ,从不同研究尺度和剖面不同部位都观察到大量碳酸盐岩风化成土过程中交代作用发育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矿物与微结构证据。首次较为系统讨论了碳酸盐岩风化成土的交代作用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用机理 矿物 微结构 碳酸盐岩 红色风化壳 风化成土 交代作用
下载PDF
辽南地区红色风化壳发育空间差异对比研究
20
作者 魏东岚 李玮烨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59-364,共6页
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广泛应用于重建古气候与古环境的演变特征.基于野外调查,选取辽南地区拉树房和七顶山红色风化壳剖面作为研究区,利用扫描电镜对石英颗粒表面化学特征进行观察,并引用化学作用度函数,在定性描述的基础上进行定量研究... 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广泛应用于重建古气候与古环境的演变特征.基于野外调查,选取辽南地区拉树房和七顶山红色风化壳剖面作为研究区,利用扫描电镜对石英颗粒表面化学特征进行观察,并引用化学作用度函数,在定性描述的基础上进行定量研究.进一步明确两地红色风化壳在同一发育时期的气候差异.结果表明:拉树房剖面和七顶山剖面均以高能化学环境为主,处于中等化学风化阶段,发育环境为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其中,拉树房剖面红色风化壳发育期间气候波动较大,七顶山剖面较稳定.距基岩120 cm处、距基岩80 cm处、距基岩40 cm处的溶蚀及沉淀特征发育程度总体上呈递减趋势.分析化学作用度、环境颗粒百分比以及化学蚀变指数,三者的变化趋势呈现出很好的同步性,符合风化壳发育前锋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风化壳 石英颗粒表面形态 扫描电镜 发育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