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0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入侵中国大陆的红火蚁的鉴定及发生为害调查 被引量:292
1
作者 曾玲 陆永跃 +2 位作者 何晓芳 张维球 梁广文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4-148,F003-F004,共7页
根据形态特征鉴定结果首次证实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Buren入侵中国大陆 ,并调查了广东省吴川市红火蚁发生为害情况。调查结果表明 ,发生区内部分地点红火蚁发生密度较高 ,主要发生于较稳定的生态环境中 ,如荒坡、草地、长满杂草的田... 根据形态特征鉴定结果首次证实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Buren入侵中国大陆 ,并调查了广东省吴川市红火蚁发生为害情况。调查结果表明 ,发生区内部分地点红火蚁发生密度较高 ,主要发生于较稳定的生态环境中 ,如荒坡、草地、长满杂草的田埂等。红火蚁已对当地农业生产、人们的身体健康、日常生活等造成了不利影响。此外 ,Cytb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采自美国佛罗里达和广东吴川的红火蚁与采自广东 4个地方的热带火蚁S .geminata (Fabr.)两物种间有 61个变异位点 ,种内变异为 0。限制性酶切多态实验 (RFLP)的结果显示 ,BamHI酶在红火蚁的特异扩增片段中有一个识别位点 ,而在热带火蚁中无酶切位点 ;MspI酶在热带火蚁的扩增片段中也有一个识别位点 ,而在红火蚁中无识别位点。有酶切位点的扩增产物在酶切后分别获得近 2 0 0bp与 2 5 0bp的片段各一带。因此 ,用PCR RFLP的方法可以简单快速地鉴别红火蚁和热带火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中国大陆 发生为害调查 入侵 PCR-RFLP 识别位点 扩增片段 酶切位点 B基因序列 限制性酶切 鉴定结果 形态特征 为害情况 调查结果 发生密度 生态环境 农业生产 身体健康 不利影响 分析结果 佛罗里达 种内变异 扩增产物
下载PDF
发现红火蚁入侵中国10年:发生历史、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132
2
作者 陆永跃 曾玲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共6页
作为一种国际重大危险性害虫,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被发现在中国发生危害已经10年了,应对红火蚁疫情工作也已开展了10年。本文基于已有的研究结果,结合调查数据,阐述了我国发现红火蚁发生危害的历史、发生分布现状和发展趋... 作为一种国际重大危险性害虫,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被发现在中国发生危害已经10年了,应对红火蚁疫情工作也已开展了10年。本文基于已有的研究结果,结合调查数据,阐述了我国发现红火蚁发生危害的历史、发生分布现状和发展趋势,认为当前红火蚁已经进入快速扩散传播期;总结了我国应对红火蚁疫情的管理体制,指出疫情应对中存在的5个问题,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入侵 历史 现状 趋势 应急管理
原文传递
严防危险性害虫红火蚁入侵 被引量:95
3
作者 张润志 任立 刘宁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0,F004,共6页
原产南美洲的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Buren,先后入侵美国和澳洲,最近又入侵中国台湾,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构成重大威胁。该文介绍了红火蚁的形态特征、与近源种的形态区别、生物学特性、入侵特性、危害以及预防、控制等方面的知识,最... 原产南美洲的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Buren,先后入侵美国和澳洲,最近又入侵中国台湾,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构成重大威胁。该文介绍了红火蚁的形态特征、与近源种的形态区别、生物学特性、入侵特性、危害以及预防、控制等方面的知识,最后提出我国大陆需要高度警惕,严防红火蚁入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性害虫 红火蚁 生物入侵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预防 控制
下载PDF
华南地区红火蚁局域和长距离扩散规律研究 被引量:66
4
作者 陆永跃 梁广文 曾玲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53-1063,共11页
【目的】研究红火蚁入侵中国大陆历史、局域及长距离传播扩散规律问题,为预防和控制该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获得并分析华南地区多个红火蚁入侵事件的主要参数,建立并应用相关模型对红火蚁入侵历史、传播规律进行研究。... 【目的】研究红火蚁入侵中国大陆历史、局域及长距离传播扩散规律问题,为预防和控制该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获得并分析华南地区多个红火蚁入侵事件的主要参数,建立并应用相关模型对红火蚁入侵历史、传播规律进行研究。【结果】对8个典型入侵事件的主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华南地区红火蚁局域扩散速度一般为110~190m·a-1。分别建立了疫区面积(Sq)、蚁巢分布面积(Sf)、蚁巢数量(Nm)、中心区蚁巢密度(Dm)等指标和入侵时间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分别是Sq=166384e0.5345T、Sf=28997e0.5784T、Nm=59.966e1.1756T、Dm=6.4533lnT-0.9852。应用以上模型推测红火蚁入侵华南地区已有10年以上历史,其中入侵深圳、广州、吴川时间较早,入侵年份分别为1995年、1995年、1996年,1998~2005年扩展到其它20多个地区。目前,华南地区红火蚁空间分布特征呈明显的"2-2-2"型,即珠江三角洲、惠州、河源和粤西吴川、阳春、高州、电白、茂港两大块区域;东部的新罗、上杭、大埔、西部的岑溪、陆川、北流两小块;南宁、张家界两个空间跳跃点。红火蚁侵入县级区域数量和入侵后时间长度之间关系模型为Y1=2.6094X1.0368、Y2=4.1923X0.9699,年传播扩散距离为80km左右。【结论】红火蚁入侵华南地区历史较长,侵入区域多,局域扩散速度慢,长距离传播扩散速度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入侵历史 扩散速度 华南
下载PDF
外来物种红火蚁入侵生物学与防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66
5
作者 陆永跃 曾玲 +2 位作者 许益镌 梁广文 王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9-160,共12页
截至 2019 年,我国大陆发现红火蚁 Solenopsis invicta Buren 发生危害已经 15 年了。在有关部门/机构的支持下,围绕着种群控制理论和技术,华南农业大学红火蚁研究中心坚持开展红火蚁相关基础研究和防控应用工作。本文系统总结了我国大... 截至 2019 年,我国大陆发现红火蚁 Solenopsis invicta Buren 发生危害已经 15 年了。在有关部门/机构的支持下,围绕着种群控制理论和技术,华南农业大学红火蚁研究中心坚持开展红火蚁相关基础研究和防控应用工作。本文系统总结了我国大陆红火蚁入侵、传播和扩张的时空规律,阐明了红火蚁暴发灾变的生物学基础和规律以及入侵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明确了其入侵优势和生态学效应,阐释了红火蚁的化学防治理论基础;介绍了监测技术体系、检疫除害技术体系和应急防控、根除与治理技术体系的创建,以及推广应用。研究成果可为我国红火蚁的防治提供重要科技支撑与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物种 红火蚁 入侵生物学 防控
下载PDF
介绍红火蚁的野外采集和实验室饲养的方法 被引量:54
6
作者 吕利华 冯夏 +3 位作者 陈焕瑜 刘杰 刘晓燕 何余容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5-267,共3页
介绍了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Buren的田间采集、蚁群分离和实验室饲养和操作方法及红火蚁人工饲料的制备,结合实验室饲养经验描述了日常红火蚁饲养所需设备和器具,简述红火蚁饲养的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为开展红火蚁的生物学、生态... 介绍了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Buren的田间采集、蚁群分离和实验室饲养和操作方法及红火蚁人工饲料的制备,结合实验室饲养经验描述了日常红火蚁饲养所需设备和器具,简述红火蚁饲养的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为开展红火蚁的生物学、生态学和药剂筛选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集 饲养 红火蚁
下载PDF
中国大陆红火蚁远距离传播速度探讨和趋势预测 被引量:47
7
作者 陆永跃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0-72,I0001,共4页
根据资料绘制出不同年代中国红火蚁地理分布图,分析了分布特征,并应用面积开方法、直线距离法计算出目前中国大陆红火蚁长距离传播速度分别为26.5、48.1 km/年。建立了模拟入侵县级区域数量与入侵大陆时间长度之间关系的Gauss模型:NC=45... 根据资料绘制出不同年代中国红火蚁地理分布图,分析了分布特征,并应用面积开方法、直线距离法计算出目前中国大陆红火蚁长距离传播速度分别为26.5、48.1 km/年。建立了模拟入侵县级区域数量与入侵大陆时间长度之间关系的Gauss模型:NC=458013.8〔1-0.999989EXP(-0.000001D2)〕,并应用该模型预测出2023年中国大陆被入侵县级区域数量将达到364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传播速度 中国大陆 预测
下载PDF
基于控制我国红火蚁危害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9
8
作者 罗礼智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8,共4页
针对我国红火蚁的发生危害现状以及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结合本人对红火蚁研究的一些体会以及对美国红火蚁防治水平的总结分析,就如何控制和减轻我国红火蚁的发生危害提出4点意见:立即对我国的红火蚁发生危害区域进行普查,为制定... 针对我国红火蚁的发生危害现状以及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结合本人对红火蚁研究的一些体会以及对美国红火蚁防治水平的总结分析,就如何控制和减轻我国红火蚁的发生危害提出4点意见:立即对我国的红火蚁发生危害区域进行普查,为制定科学的检疫、防治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制定科学、严格和具操作性的检疫措施,防止红火蚁的人为扩散;普及红火蚁的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研究红火蚁的发生危害规律,监测措施和防治技术,改善、提高国内现有的监测、防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学 红火蚁 生物入侵 生物学特性 检疫
下载PDF
红火蚁的入侵、扩散、生物学及其危害 被引量:43
9
作者 吕利华 何余容 +2 位作者 刘杰 刘晓燕 S.B. Vinson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11,共9页
2005年1月,我国广东省吴川市等地发现红火蚁入侵后,广东省率先采取了应急防治措施,启动红火蚁防治应急议案,而作为广东省红火蚁防控专家组成员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积极参加广东省红火蚁的疫情普查及封锁控制扑灭工作的... 2005年1月,我国广东省吴川市等地发现红火蚁入侵后,广东省率先采取了应急防治措施,启动红火蚁防治应急议案,而作为广东省红火蚁防控专家组成员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积极参加广东省红火蚁的疫情普查及封锁控制扑灭工作的同时,承担了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广东省社会发展攻关项目以及广东省红火蚁防控技术研究项目等课题,开展了大量有关红火蚁发生、扩散和防控技术的研究。现将该项目近期取得的部分研究进展和有关红火蚁生物学、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综述文章在本刊2006年第5期发表,为我国红火蚁的检疫和防控提供重要的技术内容和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生物学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入侵 扩散 防控技术 危害 攻关项目 应急防治 植物保护
下载PDF
红火蚁局域扩散规律研究 被引量:39
10
作者 许益镌 陆永跃 +2 位作者 曾玲 席银宝 黄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36,共3页
调查研究了红火蚁在特定的生态环境类型中的自然传播扩散规律.结果表明在局部区域传入8年后,红火蚁扩散面积约为226 hm2,扩散边界分别为:向河的上游扩散至262 m处,向河的下游扩散至3 770 m处.红火蚁在几种生境类型中的为害程度也不相同... 调查研究了红火蚁在特定的生态环境类型中的自然传播扩散规律.结果表明在局部区域传入8年后,红火蚁扩散面积约为226 hm2,扩散边界分别为:向河的上游扩散至262 m处,向河的下游扩散至3 770 m处.红火蚁在几种生境类型中的为害程度也不相同,大小依次为田埂>河堤>路边>房屋周围空地>河床.红火蚁在该区域的扩散速度为187.9 m/年,同时,红火蚁蚁巢在扩散过程中向源头有明显的聚集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局域扩散 生境
下载PDF
红火蚁入侵对广东多种生境中蚂蚁类群的影响 被引量:40
11
作者 吴碧球 陆永跃 +1 位作者 曾玲 梁广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1-156,共6页
采用陷阱法和诱饵诱集法研究了深圳红火蚁发生区和未发生区蚂蚁的类群多样性和相似性.结果表明:草坪和荒草地红火蚁发生区域的蚂蚁物种数明显减少,且草坪中蚂蚁种类减少的程度(6种)大于荒草地(3种).红火蚁入侵后荔枝园、荒草地和草坪的... 采用陷阱法和诱饵诱集法研究了深圳红火蚁发生区和未发生区蚂蚁的类群多样性和相似性.结果表明:草坪和荒草地红火蚁发生区域的蚂蚁物种数明显减少,且草坪中蚂蚁种类减少的程度(6种)大于荒草地(3种).红火蚁入侵后荔枝园、荒草地和草坪的蚂蚁优势种发生了明显改变,红火蚁替代了原来的优势蚂蚁种类,在数量上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荒草地和草坪这种优势种的改变更为明显.对蚂蚁类群指数的分析表明:红火蚁入侵荒草地和草坪后蚂蚁类群的多样性、均匀度降低,优势度明显增大;而荔枝园中蚂蚁类群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增大,优势度指数降低.荔枝园、荒草地和草坪的红火蚁发生区和未发生区蚂蚁类群相似性系数不同,分别为0.6316、0.5882和0.29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入侵 类群
下载PDF
广东省吴川红火蚁生境类型、空间分布和抽样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9
12
作者 李宁东 陆永跃 +2 位作者 曾玲 梁广文 许益镌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1-36,共6页
系统调查和研究了红火蚁在广东省吴川市农田生态系统的生境类型、空间分布规律和抽样技术。结果表明:红火蚁的生境类型较丰富多样,表现出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荒坡、荒地、田埂等受到干扰较少的地点红火蚁发生密度高,而耕作农田如水... 系统调查和研究了红火蚁在广东省吴川市农田生态系统的生境类型、空间分布规律和抽样技术。结果表明:红火蚁的生境类型较丰富多样,表现出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荒坡、荒地、田埂等受到干扰较少的地点红火蚁发生密度高,而耕作农田如水稻田、菜田、花生地、红薯地等红火蚁发生密度很低;单个指标如丛生指数、聚块性指数、久野指数表明活动蚁巢在平面空间上主要呈现随机分布,经对1wao,m*-m回归模型、Taylor幂模型参数分析认为红火蚁活动蚁巢空间分布基本成分为单个蚁巢,蚁巢间存在相互排斥的作用,在所有密度下都是随机分布,且密度越高,分布越均匀。在空间格局研究基础上给出了最适理论抽样数公式和不同密度下的理论抽样数。提出的抽样方法为:先选取具代表性的小面积地块,对发生密度进行初步估计,如密度较低,零星发生,调查面积要大一些,每点面积应在500m。以上;如密度较高,发生较普遍,根据理论抽样面积进行相应的调整,每点面积可在100-200m^2。一般每个类型的地点要调查3点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活动 生境 空间格局 抽样
下载PDF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红火蚁在中国适生区的预测 被引量:33
13
作者 陈晨 龚伟荣 +3 位作者 胡白石 周国梁 包云轩 刘凤权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93-2097,共5页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红火蚁在中国的适生区进行了预测.以高于发育起点温度的天数和有效积温作为决定性因子,年均降水量、海拔高度作为限制性因子,应用GIS中的Kriging空间插值功能将红火蚁在我国的适生性分布情况分为高度适生区、适...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红火蚁在中国的适生区进行了预测.以高于发育起点温度的天数和有效积温作为决定性因子,年均降水量、海拔高度作为限制性因子,应用GIS中的Kriging空间插值功能将红火蚁在我国的适生性分布情况分为高度适生区、适生区、轻度适生区和非适生区.结果表明,广东大部、广西中南部、云南南部的少数地区、海南、台湾、香港和澳门是红火蚁的高度适生区.云南南部、两广北部、河南最南部、安徽西部、浙江大部、湖北中东部、重庆、湖南、江西和福建是红火蚁的适生区.轻度适生区分布于河北中东部、山东中东部、北京、天津、江苏中北部、安徽大部、河南大部、浙江西北部、湖北西北部、陕西南部、四川东部、贵州中西部和云南中部的少数地区.我国的西北、东北和华北的大部分地区为红火蚁的非适生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GIS 适生长 预测 中国
下载PDF
多杀菌素对红火蚁的毒力及传导毒杀作用 被引量:32
14
作者 曾鑫年 熊忠华 +2 位作者 郭景 黄田福 吴上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29,共4页
室内测定了生物源杀虫剂多杀菌素对红火蚁的触杀及胃毒毒力,并根据红火蚁的取食生理学,设计出联杯法测定毒饵的传导毒杀活性.结果表明,多杀菌素对红火蚁工蚁的触杀LC50为3.44 mg/L,显著高于对照药剂氟虫腈的LC50值0.76 mg/L;而胃毒LC50... 室内测定了生物源杀虫剂多杀菌素对红火蚁的触杀及胃毒毒力,并根据红火蚁的取食生理学,设计出联杯法测定毒饵的传导毒杀活性.结果表明,多杀菌素对红火蚁工蚁的触杀LC50为3.44 mg/L,显著高于对照药剂氟虫腈的LC50值0.76 mg/L;而胃毒LC50为4.22 mg/kg,显著低于氟虫腈的LC50值6.19 mg/kg.联杯法测定结果表明,多杀菌素能通过工蚁的取食和交哺行为进行传导,传导毒力随供药工蚁取食毒饵的活性成分含量上升而增高;当毒饵活性成分为53.64 mg/kg时,处理后8 d受药试蚁死亡率达(64.70±2.37)%.本研究结果显示,多杀菌素对红火蚁具有高胃毒低触杀毒力,适合用于制备红火蚁毒饵的杀虫活性成分,其传导毒杀活性能用联杯法进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多杀菌素 毒力 传导毒杀作用
下载PDF
华南地区典型生境中红火蚁觅食行为及工蚁召集规律 被引量:33
15
作者 许益镌 陆永跃 +1 位作者 曾玲 梁广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55-861,共7页
观察研究了华南地区几种典型生境中红火蚁对不同类型食物的觅食行为和工蚁召集动态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红火蚁觅食行为存在搜寻、召集及搬运等主要过程。不同生境中红火蚁对食物的搜寻时间存在一定差异,荔枝园中搜寻时间明显长于其它生境... 观察研究了华南地区几种典型生境中红火蚁对不同类型食物的觅食行为和工蚁召集动态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红火蚁觅食行为存在搜寻、召集及搬运等主要过程。不同生境中红火蚁对食物的搜寻时间存在一定差异,荔枝园中搜寻时间明显长于其它生境;荔枝园、荒地、路边生境中红火蚁对蜂蜜的搜寻时间明显长于其它几种食物;同一生境中红火蚁对不同重量的同种食物搜寻时间无明显变化。发现食物后召集的工蚁数量随着时间延长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对于较大的食物一般30min左右召集的工蚁数量达到最大,之后趋于稳定并逐渐减少,而对于可以直接搬动的食物发现后15min左右群体召集数量达到最大并很快将其搬走。召集工蚁数量与发现后时间的关系符合二次非线性方程,建立了火腿肠、花生油和蜂蜜等食物上红火蚁工蚁召集数量与发现时间的关系模型,分别为Na=4183.91e^-0.0327T-4231.48e^-0.0346T,Na=3253.78e^-0.0233T-3314.59e^-0.0271T,Na=117.97e^-0.0131T-163.93e^-0.0808T。对于不同食物红火蚁发现后召集的最大工蚁数量间有明显差异,其中花生油上最大,平均为176.3头,火腿肠上次之,为90.4头,蜂蜜上最少,为68.0头。对于不同重量的同种食物,工蚁的召集动态规律较为一致,发现食物后25-30min左右工蚁的召集数量均达到最大值,之后缓慢减少,发现食物后时间长度和食物上工蚁数量也符合房室模型函数Na=c1×exp(-c2T)-c3×exp(-c4T)。同种食物不同重量之间同一时间召集的工蚁数量存在较大差异,呈随食物重量增大而增大趋势。不同生境中对相同质量同种食物工蚁召集数量动态总体变化规律相近,但在发现食物后工蚁数量增长的速度和最大召集工蚁的数量存在明显差异,以路边工蚁数量增长最快、工蚁总数最多,苗圃次之,荔枝园、荒地中工蚁增长速度均较低。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觅食行为 召集 食物
下载PDF
基于GIS和气候、种群动态模型的红火蚁适生性分析 被引量:27
16
作者 陈林 Michael D.Korzukhin +2 位作者 程登发 陆庆光 王福祥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4-390,共7页
进行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适生性分析,找出制约红火蚁种群发展因素及其潜在的地理分布是开展防控、监管工作的重要基础。利用气候模型和种群动态模型对红火蚁在中国可能的分布范围进行分析,并从地温和降雨两个方面探讨了其气候制约... 进行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适生性分析,找出制约红火蚁种群发展因素及其潜在的地理分布是开展防控、监管工作的重要基础。利用气候模型和种群动态模型对红火蚁在中国可能的分布范围进行分析,并从地温和降雨两个方面探讨了其气候制约因素的地理分布特征。预测结果表明,红火蚁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入侵定殖可能性很高,气候条件不能构成制约因素。云贵高原东南部、四川东部以及重庆、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局部地区也存在被红火蚁入侵定殖的风险。两个模型预测相似的红火蚁分布北界为川西高原、陇南、关中、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山东南部一线。当前红火蚁分布还远未达到其分布北界,且其分布范围还不大,仍然可通过执行严格防控、检疫策略以防止红火蚁进一步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3S技术 Climex模型 种群动态模型 适生性分析
原文传递
我国大陆红火蚁入侵扩张趋势长期预测 被引量:31
17
作者 王磊 陈科伟 +2 位作者 冯晓东 王晓亮 陆永跃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9-344,共6页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是一种严重危害农林业生产、生命健康、公共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国际性重大外来入侵害虫。2004年9月中国大陆首次发现红火蚁,2021年12月该蚁已入侵了12个省区近500个县区。本研究根据中国大陆红火蚁入侵发...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是一种严重危害农林业生产、生命健康、公共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国际性重大外来入侵害虫。2004年9月中国大陆首次发现红火蚁,2021年12月该蚁已入侵了12个省区近500个县区。本研究根据中国大陆红火蚁入侵发生县区数量变化,结合潜在适生区域评价信息,建立了红火蚁入侵县区数量与入侵时间长度间关系模型,并对入侵县区数量变化趋势作出长期预测。当中国大陆红火蚁潜在入侵县区数量上限分别为1400、1500和1600个时,入侵县区数量与入侵时间长度关系模型分别为N=1400/(1+e^(5.4048-0.1784T))、N=1500/(1+e^(5.4335-0.1757T))和N=1600/(1+e^(5.464-0.1734T))。基于以上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红火蚁快速扩散传播从2009-2010年开始,快速扩张期可能持续26~28年,年平均新增县区41~52个/年,预测2035-2037年入侵县区数量增长速率将开始减缓,2041-2043年及之后将进入缓慢增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扩张 预测
下载PDF
四种毒饵对红火蚁的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被引量:30
18
作者 黄俊 陆永跃 +2 位作者 梁广文 曾鑫年 曾玲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2008年第2期135-140,共6页
采用工蚁诱测法和挖巢观察法评价了4种国产毒饵对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氟虫胺、胺菊酯、苯氧威、多杀霉素4种毒饵处理后,红火蚁工蚁诱集百分率均明显降低,处理5d后氟虫胺、胺菊酯的工蚁诱集率为0,而多杀... 采用工蚁诱测法和挖巢观察法评价了4种国产毒饵对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氟虫胺、胺菊酯、苯氧威、多杀霉素4种毒饵处理后,红火蚁工蚁诱集百分率均明显降低,处理5d后氟虫胺、胺菊酯的工蚁诱集率为0,而多杀霉素处理10d后诱集率为0。施药后25d4种毒饵处理活动蚁巢减退率分别为100%、100%、50%和71.4%,工蚁减退率分别为100%、100%、92.7%和100%。处理6周后蚁群级别分别降低了100%、100%、83.3%、7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毒饵 防治效果
下载PDF
15种杀虫剂对红火蚁工蚁的触杀活性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黄田福 熊忠华 曾鑫年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29,共4页
室内采用药膜法研究了15种杀虫剂对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工蚁的触杀毒力、瞬时接触毒杀和虫体接触传导毒杀活性.触杀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红火蚁工蚁对杀虫剂较敏感,所试15种药剂中有14种杀虫剂处理24 h的LC50值低于10μg/mL,其中9种的... 室内采用药膜法研究了15种杀虫剂对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工蚁的触杀毒力、瞬时接触毒杀和虫体接触传导毒杀活性.触杀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红火蚁工蚁对杀虫剂较敏感,所试15种药剂中有14种杀虫剂处理24 h的LC50值低于10μg/mL,其中9种的LC50值低于0.1μg/mL,仅有阿维菌素的触杀毒力表现较弱,其处理48 h的LC50值为1 045.74μg/mL.瞬时接触毒杀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毒杀活性随药剂浓度的提高而上升,其中,辛硫磷在质量浓度50μg/mL以上时,10 s瞬时接触毒杀活性24 h后即可达100%;氟虫腈、灭多威和毒死蜱也具有良好的瞬时接触毒杀活性.虫体接触传导毒杀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辛硫磷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易于通过虫体传导,辛硫磷50μg/mL处理24 h后的传毒活性为93.33%,100μg/mL以上的传毒活性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化学防治 杀虫剂 触杀毒力
下载PDF
台湾外来入侵物种红火蚁概述 被引量:24
20
作者 周卫川 蔡开珍 《台湾农业探索》 2005年第1期39-41,共3页
本文综述了红火蚁在台湾的入侵、发生和控制情况,简要介绍了红火蚁的形态学、入侵生物学、危害性、检疫和防治方法,为大陆预防红火蚁入侵提供借鉴。
关键词 台湾省 外来入侵物种 红火蚁 危害 控制 形态学 检疫 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