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天山卡拉塔格红海铜锌矿构造特征及矿床成因浅析
1
作者 吴向伟 张锐 刘孜 《中国有色金属》 2015年第S1期404-409,共6页
红海铜锌矿床位于东天山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北段的卡拉塔格地区。矿体产于英安质熔岩下盘的凝灰岩内,矿体上部以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为主,呈块状分布在英安质熔岩与凝灰岩界面附近;下部为黄铜矿、黄铁矿,呈浸染状、网脉状分布在凝... 红海铜锌矿床位于东天山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北段的卡拉塔格地区。矿体产于英安质熔岩下盘的凝灰岩内,矿体上部以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为主,呈块状分布在英安质熔岩与凝灰岩界面附近;下部为黄铜矿、黄铁矿,呈浸染状、网脉状分布在凝灰岩内;矿区普遍发育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低温蚀变组合。红海铜锌矿床主要受到近东西向断裂、北西-北北西向断裂与北北东向断裂的控制,三者均有破矿作用,其中北北向断裂还具有导矿和控矿作用。可识别红海铜锌矿至少经历了2期成矿作用,早期为火山机构控制,形成了VMS型块状铜锌矿体;之后受北北西向断裂控制,形成网脉状的低温热液型铜矿,并叠加在了早期块状铜锌矿体下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海锌矿 VMS型锌矿 低温热液型 控矿-破矿构造 东天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