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红核脊髓束再生及功能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安 王慧 +4 位作者 伍校琼 廖君 蔡维君 罗学港 鞠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87-590,共4页
为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及功能修复的影响,将SD大鼠C3-C4右侧红核脊髓束(RST)横断后,分别以补阳还五汤和蒸馏水连续灌胃8周,用BDA顺行束路示踪方法检测轴突再生情况,采用自发性直立探究行为学测试方法评判前肢运动功能的... 为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及功能修复的影响,将SD大鼠C3-C4右侧红核脊髓束(RST)横断后,分别以补阳还五汤和蒸馏水连续灌胃8周,用BDA顺行束路示踪方法检测轴突再生情况,采用自发性直立探究行为学测试方法评判前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结果显示:灌服补阳还五汤组的大鼠在损伤RST的尾侧可见少量的BDA标记纤维,伤侧前肢使用率明显高于蒸馏水组(P<0.01)。上述结果提示,补阳还五汤能促进大鼠横断的红核脊髓束轴突再生及部分功能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脊髓损伤 脊髓 再生 功能恢复 大鼠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改善脊髓损伤的抗氧化功能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5
2
作者 范婷婷 万彩云 +5 位作者 卢青青 荆晓朔 张伟 范瑜洁 聂颖 李亮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1818-1823,共6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BYHWD)对脊髓损伤(SCI)大鼠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CI组、BYHWD低剂量(BL)组、BYHWD高剂量(BH)组,每组6只。采用游泳力竭法联合红核脊髓束(RST)横断手术制备SCI气虚血瘀证...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BYHWD)对脊髓损伤(SCI)大鼠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CI组、BYHWD低剂量(BL)组、BYHWD高剂量(BH)组,每组6只。采用游泳力竭法联合红核脊髓束(RST)横断手术制备SCI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对照组和SCI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其他组予以BYHWD灌胃,1次/d。通过自发性直立探究行为(前肢使用率)实验测试运动功能恢复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激光共聚焦观察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CREB/BDNF)的表达。结果:干预后,BH组前肢和右前肢的利用率高于SCI组和BL组(P<0.05或P<0.01);与SCI组比较,观察组的MDA水平均下降,SOD水平均上升,以BH组水平变化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激光共聚焦法显示,与SCI组比较,观察组CREB、BDNF的表达均上升,以BH组表达变化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可改善SCI大鼠的抗氧化功能,其机制涉及CREB/BDNF信号通路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脊髓损伤 气虚血瘀证 氧化应激 神经营养因子 脊髓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禽类中脑脊髓束的细胞构筑——HRP和SABC法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彭克美 冯悦平 +2 位作者 何文波 刘华珍 唐文花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4-477,共4页
采用 HRP和免疫组织化学 SABC结合法 ,在脊髓的颈中部、颈膨大部和腰膨大部单侧引入 HRP,逆行追踪了北京鸭、麻鸭、鸽子和鹌鹑 ,对中脑至脊髓传导通路的起始部位和细胞构筑进行了研究。脑干冰冻切片 ,DAB显色。结果发现大量标记细胞分... 采用 HRP和免疫组织化学 SABC结合法 ,在脊髓的颈中部、颈膨大部和腰膨大部单侧引入 HRP,逆行追踪了北京鸭、麻鸭、鸽子和鹌鹑 ,对中脑至脊髓传导通路的起始部位和细胞构筑进行了研究。脑干冰冻切片 ,DAB显色。结果发现大量标记细胞分布在中脑对侧的红核、双侧的 Cajal中介核、中央灰质和 EW核内。此外 ,还发现一些标记细胞分布在中脑中缝核和双侧的中脑网状结构。而在顶盖内 ,没有任何部位出现标记细胞。结果表明 :禽类除具有红核脊髓束外 ,还存在着 Cajal中介核至脊髓的直接传导通路 ,EW核至脊髓的直接传导通路以及中缝核和网状结构至脊髓的直接传导通路 ,而不存在与哺乳类相似的顶盖脊髓通路。 SABC法研究结果表明 :中脑的红核脊髓束和中缝核脊髓束的起始神经元是 5 -羟色胺 (5 - HT)能神经元。部分网状脊髓束的起始神经元也是 5 - HT能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类 中脑脊髓 细胞构筑 HRP SABC 脊髓 中缝脊髓 起始神经元 5-羟色胺能神经元 网状脊髓 脊髓通路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联合BMSCs移植对脊髓损伤气虚血瘀证红核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周彬 范瑜洁 +3 位作者 聂颖 夏帅帅 张伟 李亮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568-572,共5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Buyang Huanwu Decoction,BYHWD)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对保护脊髓损伤(sipnal cord injury,SCI)气虚血瘀证红核神经元是否能产生协同增效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Buyang Huanwu Decoction,BYHWD)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对保护脊髓损伤(sipnal cord injury,SCI)气虚血瘀证红核神经元是否能产生协同增效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气虚血瘀组、BYHWD组、BMSCs组、BYHWD+BMSCs组,每组6只。采用游泳力竭法联合红核脊髓束(rubrospinal tract,RST)横断手术制备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并予以相应干预。通过斜板实验观察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尼氏染色观察红核神经元胞体形态及数量,在RST横断点上方注射荧光金(FG)进行神经束路示踪,观察红核神经元胞体形态及数量。结果术后14 d、28 d,BYHWD+BMSCs组斜板实验评分高于气虚血瘀组、BYHWD组及BMSCs组(P<0.05或P<0.01)。尼氏染色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气虚血瘀组尼氏体体积及数量减少,胞浆染色较浅;BYHWD组、BYHWD+BMSCs组的情况优于气虚血瘀组,尤其是BYHWD+BMSCs组。FG逆行示踪显示气虚血瘀组胞体荧光强度减弱、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不清,且红核正常神经元数目较正常组明显减少(P<0.01),BYHWD组、BMSCs组、BYHWD+BMSCs组较模型组增加(P<0.01),特别是BYHWD+BMSCs组(P<0.01)。结论BYHWD联合BMSCs移植对保护SCI气虚血瘀证逆行性溃变的红核神经元能产生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脊髓损伤 气虚血瘀证 脊髓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大鼠红核神经元逆行溃变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李亮 杨萍 +4 位作者 张薇 余清平 廖君 石咏梅 陈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46-449,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大鼠红核神经元逆行溃变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实验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在脊髓C3、C4之间切开黄韧带。实验组和模型对照组在脊髓C3、C4之间外侧索横断损伤红核脊髓...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大鼠红核神经元逆行溃变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实验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在脊髓C3、C4之间切开黄韧带。实验组和模型对照组在脊髓C3、C4之间外侧索横断损伤红核脊髓束,随后分别以黄芪注射液和生理盐水进行腹腔注射。4周后,各组取6只大鼠将轴突示踪剂生物素葡聚糖胺(BDA)注入红核进行顺行示踪,检测轴浆顺行运输能力;另外6只大鼠行尼氏染色显示红核神经元形态及数目。结果实验组和模型对照组被BDA标记轴突的相对面积及数目低于正常组或假手术组(均P<0.01),实验组被BDA标记轴突的相对面积及数目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和模型对照组存活的红核神经元数目和平均截面积均低于正常组或假手术组(均P<0.01),实验组的红核神经元数目和平均截面积均高于模型对照组(均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可通过改善轴浆运输能力,提高胞体的存活率,从而对逆行溃变的红核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神经元 脊髓 逆行溃变 轴浆运输
下载PDF
嗅鞘细胞移植联合应用GDNF对大鼠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曹莉 叶俊丽 +5 位作者 刘丽 陈菲 陈哲宇 李建红 路长林 何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93-597,F004,共6页
目的 :研究嗅鞘细胞 (OECs)移植并联合应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对脊髓损伤的保护和促进再生作用。方法 :建立成年 SD大鼠脊髓 T8半横断损伤模型 ,将体外培养纯化的 OECs植入脊髓损伤处 ,同时局部应用 GDNF。采用斜板试验和 ... 目的 :研究嗅鞘细胞 (OECs)移植并联合应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对脊髓损伤的保护和促进再生作用。方法 :建立成年 SD大鼠脊髓 T8半横断损伤模型 ,将体外培养纯化的 OECs植入脊髓损伤处 ,同时局部应用 GDNF。采用斜板试验和 BBB联合功能评分观察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并通过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示踪技术评价 OECs和 GDNF对神经元存活和纤维再生的影响。结果 :(1) OECs和 GDNF联合应用时对皮质和红核神经元有逆行性保护作用 ,可促进脊髓下行传导束再生 ,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2 ) OECs和 GDNF联合应用组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最强 ,高于 GDNF或 OECs单用组。结论 :联合应用 GDNF和 OECs在脊髓损伤修复治疗中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鞘细胞移植 GDNF 大鼠 脊髓损伤 治疗作用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脊髓 皮质脊髓
下载PDF
大鼠前肢食物小球抓取动作评分的改进和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宗兆文 廖维宏 +5 位作者 伍亚民 龙在云 杨恒文 李应玉 陈恒胜 曾琳 《创伤外科杂志》 2004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 改进大鼠前肢食物小球抓取动作的评分标准。方法 将大鼠前肢抓取动作录像 ,并输入计算机将其分解为 6个分解动作 ,按动作的异常程度给予 0~ 3分 ;同时按大鼠连续 1 0次抓取动作所需时间长短给予 0~ 2分 ,并计入总分。观察单纯... 目的 改进大鼠前肢食物小球抓取动作的评分标准。方法 将大鼠前肢抓取动作录像 ,并输入计算机将其分解为 6个分解动作 ,按动作的异常程度给予 0~ 3分 ;同时按大鼠连续 1 0次抓取动作所需时间长短给予 0~ 2分 ,并计入总分。观察单纯致伤皮质脊髓背侧束 (dCST)或联合致伤红核脊髓束 (RST)后 ,大鼠前肢功能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改进后的评分标准能较精确地反映不同损伤情况下以及功能代偿后 ,大鼠前肢功能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评定 皮质脊髓 脊髓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移植BMSCs在脊髓损伤局部存活、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范瑜洁 聂颖 +3 位作者 陈安 殷坚 杨奔 李亮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1321-1325,共5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Buyang Huanwu Decoction,BYHWD)对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在脊髓损伤局部存活、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气虚血瘀组、BYHWD组、BMSC...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Buyang Huanwu Decoction,BYHWD)对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在脊髓损伤局部存活、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气虚血瘀组、BYHWD组、BMSCs组、BYHWD+BMSCs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以外所有大鼠均行脊髓损伤(spinal cord lnjury,SCI)气虚血瘀证造模,并予以相应干预,连续28 d。通过斜板实验观察前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脊髓局部BrdU、Nestin和GFAP的表达。结果术后14 d、28 d两个时间点,BYHWD+BMSCs组斜板实验评分及前肢使用率均高于气虚血瘀组(P<0.05),BYHWD组、BMSCs组相应数据则低于BYHWD+BMSCs组(P<0.05)。免疫组化显示:正常组、气虚血瘀组、BYHWD组未见BrdU阳性细胞表达,BMSCs组仅见少量表达,BYHWD+BMSCs组可见大量表达。正常组可见较少Nestin阳性细胞,气虚血瘀组Nestin阳性细胞应激性增多,BYHWD、BMSCs组及BYHWD+BMSCs组则明显增多,且BYHWD+BMSCs组多于BYHWD、BMSCs组(P<0.01)。BYHWD、BMSCs组及BYHWD+BMSCs组GFAP表达低于气虚血瘀组(P<0.01);BYHWD、BMSCs组GFAP表达高于BYHWD+BMSCs组(P<0.01)。结论 BYHWD能促进脊髓损伤后移植的BMSCs在脊髓局部存活、增殖并向神经干细胞方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脊髓损伤 气虚血浴证 脊髓
下载PDF
建立中枢神经再生大鼠红核脊髓束横断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安 张建伟 +5 位作者 王慧 谭劲 廖君 李亮 罗学港 鞠躬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9-10,共2页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再生,建立一种简易可靠的红核脊髓束横断动物模型。方法将大鼠颈曲由下突位变为上突位,在手术显微镜下切开C3、C4间的黄韧带,横断颈髓外侧索;用Fast-Blue(FB)逆行示踪结合行为学分析判断红核脊髓束是否完全切断。结果...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再生,建立一种简易可靠的红核脊髓束横断动物模型。方法将大鼠颈曲由下突位变为上突位,在手术显微镜下切开C3、C4间的黄韧带,横断颈髓外侧索;用Fast-Blue(FB)逆行示踪结合行为学分析判断红核脊髓束是否完全切断。结果红核神经元未被FB标记,伤侧前肢在探究活动中不使用。结论该方法具有可靠性和简便实用性,制备的红核脊髓束横断模型是研究中枢神经再生的良好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动物模型 中枢神经再生 逆行示踪 行为学分析
下载PDF
Establish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Rat Model of Spinal Cord Injury with the Pathopattern of Qi-Deficiency and Blood-Stasi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被引量:5
10
作者 Liang LI Feng LI +5 位作者 Jian YIN Bo PAN Qing-Ping YU Xiong CAI Hui-Yong HUANG An CHEN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2018年第1期102-112,共11页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rat model of Spinal Cord Injury(SCI)with the pathopattern of Qi-deficiency and Blood-stasis(QDBS)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and then assess its feasibility.Methods Swimming exhaustio...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rat model of Spinal Cord Injury(SCI)with the pathopattern of Qi-deficiency and Blood-stasis(QDBS)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and then assess its feasibility.Methods Swimming exhaustion method and Rubrospinal Tract(RST)transection were combined to establish arat model of SCI with pathopattern of QDBS in TCM.Macroscopic representation,including the body weight,food intake and tongue scores,was recorded.Behavioristics was scored with spontaneous vertical exploration test.Hemorrheology was analyzed using hemorheological analyzer and morphology of spinal cord was observed.The feasibility of the model was confirmed on the basis of the reversion caused by administration of Bu Yang Huan Wu Decoction(BYHWD).Results The findings in the QDBS group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symptoms of QDBS syndrome,including reduced body weight,food intake,and forelimb utilization rate and increased tongue scores.However,the corresponding findings in the BYHWD group were superior to those in the QDBS group after35d(P<0.05).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QDBS group showed higher whole blood viscosity and hematocrit values(P<0.05)and a lower red blood cell(RBC)deformability index(P<0.05),while the corresponding findings in the BYHWD group were close to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 eminence or induration appeared in the injured spinal cord,which was suspected to be vacuoles or a scar.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showed that the R/T ratio in the BYHWD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QDBS group(P<0.05).Conclusion Swimming exhaustion method combined with RST transection operation can successfully establish a rat model of SCI with pathopattern of QD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nal cord injury (SCI) Qi-deficiency and Blood-stasis (QDBS) Bu Yang Huan Wu Decoction (BYHWD) Rubrospinal tract (RST)
下载PDF
中西方医学的桥梁——以治疗慢性呼吸障碍肺病为目的,详细探讨刺激肺经穴位与现代体感神经反射过程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戬云 江洁慈 《中医学》 2020年第2期145-176,共32页
肺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不停地工作。1) 呼吸起搏器系统位于脑干中,沿著称为皮质脊髓神经束的数束路径(Bulbospinal tracts)向脊髓多节发放出节律性讯号。其中红核神经束启动从脊髓C3-C5输出的运动神经元(形成膈交感神经),令膈收缩。还有网... 肺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不停地工作。1) 呼吸起搏器系统位于脑干中,沿著称为皮质脊髓神经束的数束路径(Bulbospinal tracts)向脊髓多节发放出节律性讯号。其中红核神经束启动从脊髓C3-C5输出的运动神经元(形成膈交感神经),令膈收缩。还有网状脊髓神经束通过胸椎中间神经元,引起肋间肌收缩。2) 另一方面,刺激肺经的穴位会引起体感反射,并由脑皮层及脊髓传出数组不同的讯号启动膈及有关吸气肌肉。3) 此外,最近发现在脑干–脊柱上存在一组运动–呼吸耦合系统:“总部”在脑干而两个“分站”在脊髓(名为膈核及斜角肌核)。在运动期间,此系统为调节呼吸提供了输入讯号。4) 膈神经本身也存有感觉神经元;其轴突进入C3-C5背角的中间神经元,自然调整呼吸强度、节律性。基于现代神经生理学,本文提供了以上所有四个调节过程的详细分析,解释了最近三队不同研究小组使用针刺11组不同经络的穴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疗效的机制。除肺经二穴位外,刺激其他经络的穴位归因于呼吸肌肉及运动–呼吸耦合系统的启动。在每一则重要立论都提供实验证据;因为内容牵涉范围很广,本文辅以十八绘图解?。这项详细的分析为了解肺经筋在中医学中的功能提出了新见解,并为将来发展不同的针刺,砭石疗法和艾灸技术作为治疗COPD的方式铺路。据预测,到2030年,COPD将成为世界第三大疾病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经络 肺经筋 筋膜 延髓脊髓(Bulbospinal Tracts) 脊髓丘脑 皮质脊髓 脊髓 网状脊髓 慢性呼吸障碍肺病 体感神经反射 中间神经元 斜角肌 膈感觉神经 运动–呼吸耦合系统 针灸 热砭疗
下载PDF
伸长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及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晓雪 邵雪梅 +3 位作者 虞芬 刘丽敏 张茂先 高秀来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3-435,526,共4页
目的:研究伸长细胞是否可以促进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传导束再生。方法:采用Wistar大鼠脊髓T8全横断模型,移植传代培养的伸长细胞,以未移植脊髓损伤组为对照,观察两组损伤后第12周末BBB评分,损伤平面以下红核-脊髓运动诱发电位,和横断部... 目的:研究伸长细胞是否可以促进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传导束再生。方法:采用Wistar大鼠脊髓T8全横断模型,移植传代培养的伸长细胞,以未移植脊髓损伤组为对照,观察两组损伤后第12周末BBB评分,损伤平面以下红核-脊髓运动诱发电位,和横断部位组织学染色结果。结果:第12周末伸长细胞移植组红核脊髓运动诱发电位总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MD=133.2μV,P<0.01),峰潜伏期较对照组缩短(MD=0.061ms,P=0.040);第12周末伸长细胞移植组BB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MD=5.0000,P<0.01);第12周末脊髓横断部位HE染色显示伸长细胞移植组脊髓损伤处结构较完整。结论:伸长细胞移植可以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传导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长细胞 脊髓损伤 移植 运动诱发电位 脊髓
下载PDF
家兔红核脊髓束在红核内躯体定位 被引量:3
13
作者 唐竹吾 王文贵 《解剖学报》 CAS 1980年第2期194-198,230,共6页
用健康幼小家兔17只作为实验材料,体重520~720克,生后38~48天,在脊髓不同平面(颈、胸、腰)作半横切或部分半横切,喂养7~14日后杀死,取脑干和手术部脊髓,制连续横切片,厚15微米,硫堇染色。观察红核内的溃变细胞,分析细胞溃变的结果表明:... 用健康幼小家兔17只作为实验材料,体重520~720克,生后38~48天,在脊髓不同平面(颈、胸、腰)作半横切或部分半横切,喂养7~14日后杀死,取脑干和手术部脊髓,制连续横切片,厚15微米,硫堇染色。观察红核内的溃变细胞,分析细胞溃变的结果表明:红核脊髓束大部分是交叉性的,只有少量至颈髓的纤维不交叉。交叉性的红核脊髓束在红核的起始有躯体定位。即此束的颈髓投射起自对侧红核的背侧部;胸髓投射起自核尾侧段5/6的腹侧部;腰髓投射起自核尾侧段1/3的中腹部。此外,本实验还证实:不仅红核大型细胞,其它中、小型细胞也发纤维构成红核脊髓束,它可到达腰髓平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交叉性 溃变 细胞 躯体 家兔 定位
下载PDF
猫红核脊髓束的体部定位——HRP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杜永樑 舒斯云 +1 位作者 郭峰 鞠躬 《解剖学报》 CAS 1983年第2期180-184,234,共6页
本实验用六只成年猫分别于其颈、腰膨大和胸髓的右侧灰质内注入HRP溶液,观察红核脊髓束的投射。猫的红核脊髓束绝大部分是交叉的,有明确的体部定位,即红核的背内侧部投射于颈膨大,腹外侧部投射于腰膨大,两者之间的神经原投射于胸髓。在... 本实验用六只成年猫分别于其颈、腰膨大和胸髓的右侧灰质内注入HRP溶液,观察红核脊髓束的投射。猫的红核脊髓束绝大部分是交叉的,有明确的体部定位,即红核的背内侧部投射于颈膨大,腹外侧部投射于腰膨大,两者之间的神经原投射于胸髓。在颈、腰膨大的注射例中还在同侧红核内观察到少数标记细胞,即红核还发出少数纤维投射于同侧的颈、腰膨大。胸髓注射例在同侧红核内未见到标记细胞。红核脊髓束在成年猫至少可达腰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成年 标记细胞 HRP 体部 定位
下载PDF
大鼠红核脊髓束与脊髓小脑束起始细胞突触联系的电镜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炳刚 张崇智 +2 位作者 速家震 张进路 徐群渊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47-451,共5页
采用神经元溃变和HRP神经元逆行追踪结合的方法,电镜观察组核脊髓束终末与脊髓小脑束起始细胞的突触联系。结果表明红核脊髓束溃变终末与HRP标记的脊髓小脑束起始神经元(脊髓边缘细胞和Clarke柱细胞)胞体及树突形成突触... 采用神经元溃变和HRP神经元逆行追踪结合的方法,电镜观察组核脊髓束终末与脊髓小脑束起始细胞的突触联系。结果表明红核脊髓束溃变终末与HRP标记的脊髓小脑束起始神经元(脊髓边缘细胞和Clarke柱细胞)胞体及树突形成突触,但大部分溃变终扣则与非标记神经元构成突触,以轴-树突触居多。溃变终扣主要呈电子致密型和清亮型两种,以致密型为主,内多含圆形小泡。实验提示红核脊髓束与脊髓小脑束起始细胞存在直接或间接的突触联系。从形态学上证实了红核脊髓束参与脊髓小脑束起始细胞向小脑输送信息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脊髓小脑 突触 起始细胞 电镜
下载PDF
大鼠红核脊髓束损伤模型的建立及体视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笑 季达峰 +3 位作者 李耀富 张夏南 秦建兵 吕广明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2期83-85,F0003,共4页
目的:建立大鼠单侧红核脊髓束损伤模型并利用体视学方法评估红核中枢性损伤情况。方法: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红核脊髓束(rubrospinal tract,RST)损伤组和假手术组。RST损伤组选择性切断SD大鼠脊髓C。左侧背外侧索制作... 目的:建立大鼠单侧红核脊髓束损伤模型并利用体视学方法评估红核中枢性损伤情况。方法: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红核脊髓束(rubrospinal tract,RST)损伤组和假手术组。RST损伤组选择性切断SD大鼠脊髓C。左侧背外侧索制作单侧RST横断损伤模型,术后1、2、8周对各组大鼠采用前肢支撑探测实验进行行为学评价.用Fluoro—mby(FR)逆行荧光示踪及体视学定量分析法观察红核神经元的形态及数目变化。结果:前肢支撑探测实验结果显示各时间点RST损伤组大鼠左前肢使用率均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5);FR染色结果可见RST损伤组大鼠中脑右侧FR阳性红核神经元数目较左侧明显减少,细胞荧光较弱,细胞突起较少,且短细。与其余两组比较RST损伤组大鼠右侧中脑FR阳性红核神经元计数也明显减少fP〈0.05)。结论:选择性切断SD大鼠脊髓背外侧索能成功制备大鼠单侧RST损伤模型.应用体视学方法可以精确评估传导束损伤引发的继发性红核神经元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逆行示踪 体视框 大鼠
下载PDF
红核脊髓运动诱发电位与脊髓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邵雪梅 谢燕 +2 位作者 虞芬 刘丽敏 张茂先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 :探讨一种可以敏感地反映脊髓损伤程度的客观、定量的电生理学指标。方法 :采用Wrathall等人描述的重力损伤法制备大鼠脊髓胸段 (T8)分级损伤模型 ,通过测量损伤动物红核 -脊髓运动诱发电位 (MEPs)的变化 ,并与动物运动行为和组织... 目的 :探讨一种可以敏感地反映脊髓损伤程度的客观、定量的电生理学指标。方法 :采用Wrathall等人描述的重力损伤法制备大鼠脊髓胸段 (T8)分级损伤模型 ,通过测量损伤动物红核 -脊髓运动诱发电位 (MEPs)的变化 ,并与动物运动行为和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分析红核 脊髓MEPs与脊髓分级损伤的关系。结果 :在给予红核刺激后 ,假损伤组红核 脊髓MEPs出现 5~ 7个正波和 4~ 5个负波 ,峰 峰总幅度值 (简称总峰值 )为(195 .2 5± 34.35 ) μV ,峰潜伏时为 (1.5 7± 0 .15 )ms。随损伤程度加大 ,总峰值明显减少 ,而峰潜伏时明显延长。红核 脊髓MEPs总峰值与观察期末的BBB评分 (r =0 .79)以及损伤中心处的残余面积 (r =0 .87)显著相关 ;峰潜伏时与观察期末的BBB评分 (r=- 0 .88)以及损伤中心处的残余面积 (r =- 0 .86 )也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红核 脊髓MEPs总峰值和峰潜伏时两项指标可以敏感地反映脊髓分级损伤程度、运动功能和形态学情况 ,是监测胸段脊髓损伤程度的客观、定量、精细的电生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运动诱发电位 脊髓损伤 大鼠
下载PDF
含P物质的红核神经元至脊髓的投射——HRP逆行追踪和免疫组化结合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家祥 朱长庚 +2 位作者 刘庆莹 卢金活 张喜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标记与免疫细胞化学相结合方法,在大鼠红核内观察到HRP阳性与P物质反应阳性的双重标记神经元。双标细胞以对侧为主,同侧较少。首次证实了红核脊髓束中有部分纤维是SP能的,并可投射至颈、胸、腰段脊髓。
关键词 脊髓 P物质 脊髓 神经元
下载PDF
禽类红核脊髓束的细胞构筑和机能—HRP和免疫组化结合法研究
19
作者 彭克美 刘华珍 +2 位作者 何文波 冯悦平 唐文花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40-544,共5页
在脊髓的颈中部、颈膨大部和腰膨大部单侧引入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 ,逆行追踪了北京鸭、麻鸭、鸽子和鹌鹑 ,对红核脊髓束的起始部位、细胞构筑和机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大量标记细胞分布在中脑对侧的红核 ,极少量标记细胞分布在同... 在脊髓的颈中部、颈膨大部和腰膨大部单侧引入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 ,逆行追踪了北京鸭、麻鸭、鸽子和鹌鹑 ,对红核脊髓束的起始部位、细胞构筑和机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大量标记细胞分布在中脑对侧的红核 ,极少量标记细胞分布在同侧的红核。此外 ,双侧的Cajal中介核、中央灰质和动眼神经副交感核 (即EW核 )内 ,中脑中缝核和双侧的中脑外侧网状结构 ,也出现了一些标记细胞。研究结果表明 :禽类红核脊髓束的起始神经元分为大、中、小 3种类型 ,绝大部分纤维投射到对侧脊髓。在 4种动物、3种部位引入HRP后差异不显著 ;免疫组化试验结果表明 ,禽类红核脊髓束的起始神经元是 5 -羟色胺 (5 -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类 脊髓 细胞构筑 机能 HRP 免疫组化结合法
下载PDF
树鼩红核的细胞构筑和红核脊髓束的起源
20
作者 俞发荣 王中宇 +1 位作者 蔡景霞 俞发宏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48-252,共5页
用Nissl法染色和HRP注入树鼩脊髓的不同节段,观察了红核的细胞构筑和红核脊髓束的起源.结果表明:与其它动物相比,树鼩红核的细胞构筑、红核脊髓束的组成、起源和行程有明显的差异.树鼩红核和上丘高度向吻侧延伸至乳头体内侧核尾端,细胞... 用Nissl法染色和HRP注入树鼩脊髓的不同节段,观察了红核的细胞构筑和红核脊髓束的起源.结果表明:与其它动物相比,树鼩红核的细胞构筑、红核脊髓束的组成、起源和行程有明显的差异.树鼩红核和上丘高度向吻侧延伸至乳头体内侧核尾端,细胞柱呈梭状,长约3.7mm,最大处直径2mm.它由大(60~100μm)、中(30~50μm)和小型(10~25μm)细胞构成.红核吻段大细胞较多,占60.7%,中尾段中小型细胞多,占71.7%,中、小细胞散 在分布于大细胞之间.树鼩的红核-脊髓束主要由对侧红核大、中和小型细胞发出的纤维组成;红核吻段背侧部,中尾段的腹部、腹中部和腹中背部细胞发出的纤维交叉投射到颈吻段;红核吻、中、尾段的腹部、腹中部和腹中背部细 胞发出的纤维还投射到对侧颈尾段;红核中尾段的腹部、腹中部、腹中背部细胞也有纤维交叉投射到腰段;只有红核吻段和尾段少量细胞发出的纤维投射到同侧颈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脊髓 树QU 细胞构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