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灸内关穴对冠心病患者心前区皮温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兆宝 吴艳艳 +3 位作者 范久运 何松 祝波 黄明勇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第7期695-696,共2页
目的探讨心前区皮温与冠心病的发病关系以及艾灸内关穴对冠心病患者心前区皮温的影响。方法对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和30例冠心病患者(治疗组)进行常规胸部A区(心前区)和B区红外线热成像检查,检查后所有受试者给予艾灸内关穴,再对艾灸... 目的探讨心前区皮温与冠心病的发病关系以及艾灸内关穴对冠心病患者心前区皮温的影响。方法对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和30例冠心病患者(治疗组)进行常规胸部A区(心前区)和B区红外线热成像检查,检查后所有受试者给予艾灸内关穴,再对艾灸前后热像图的温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前A区平均温度与同组B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A区平均温度与同组B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A区平均温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A区(心前区)皮温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冠脉供血状态。艾灸内关穴可以改变胸部A区(心前区)的皮温,具有改善心肌供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灸法 内关 冠心病 皮温 红外线成像
下载PDF
医用红外线热成像技术的物理学原理探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丁晶 周志尊 李帅三 《中国医疗设备》 2010年第7期68-70,8,共4页
本文综述了红外热像技术的发展与医学应用,重点从物理学层面阐述了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物理学原理及测量方法,提出了医用红外探测技术在生物学角度所面临的理论问题,同时提出了医用红外热像仪的改进设想,为医用红外线热成像技术的研究与开... 本文综述了红外热像技术的发展与医学应用,重点从物理学层面阐述了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物理学原理及测量方法,提出了医用红外探测技术在生物学角度所面临的理论问题,同时提出了医用红外热像仪的改进设想,为医用红外线热成像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探测器 物理学探测原理 红外线成像 生物医学
下载PDF
红外线热成像对柔肝化痰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云 毛晓艳 +3 位作者 张斌青 宋青凤 李璐 张敏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6年第8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红外热成像评价膝骨关节炎治疗效果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运用中医柔肝化痰法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膝关节活动情况;治疗前后均行红外热成像检查,分别测量治疗前后膝关节前、内、外侧温度,分析温度... 目的:探讨红外热成像评价膝骨关节炎治疗效果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运用中医柔肝化痰法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膝关节活动情况;治疗前后均行红外热成像检查,分别测量治疗前后膝关节前、内、外侧温度,分析温度变化,对两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后,患者膝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持续时间、疼痛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膝关节温度变化,前侧、内侧、外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热像图变化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一致,可用来辅助评价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红外线成像 红外线像图 柔肝 化痰 疗效评价
下载PDF
氨制冷压力管道检验难点及在线检验技术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敏 王肖逸 +2 位作者 卢俊文 湛立宁 周璐璐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22年第4期39-43,共5页
为提高氨制冷压力管道在线检验技术能力,解决低压侧管道运行状态下不能检验的技术难题,通过对实际检验案例数据分析,总结了氨制冷管道的检验难点及重点。DR射线成像技术与普通X射线探伤结果的比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DR射线成像技术可以... 为提高氨制冷压力管道在线检验技术能力,解决低压侧管道运行状态下不能检验的技术难题,通过对实际检验案例数据分析,总结了氨制冷管道的检验难点及重点。DR射线成像技术与普通X射线探伤结果的比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DR射线成像技术可以检测出运行状态下低压侧管道的埋藏缺陷。实际应用证明,DR射线数字成像技术、红外线热成像和脉冲涡流检测技术的组合应用,可以在不停机状态下对氨制冷压力管道进行检验,是可行的氨制冷压力管道在线检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制冷 压力管道 DR射线数字成像 红外线成像 脉冲涡流 在线检验
下载PDF
基于红外线热成像技术探索“按之则热气至”的按压次数-热效应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帆 郑贝思 +5 位作者 黄嘉莹 黄芊莹 李涛 吴山 林嬿钊 范志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3264-3272,共9页
背景推拿量效关系的客观测量方法越来越多,但将红外线热成像技术与推拿量效关系结合的研究较少。目的通过对比不同的叠掌按压法次数(3、5、7次)下治疗区域温度值、肌张力、压痛阈值变化,为红外线热成像技术运用于推拿量效关系提供依据... 背景推拿量效关系的客观测量方法越来越多,但将红外线热成像技术与推拿量效关系结合的研究较少。目的通过对比不同的叠掌按压法次数(3、5、7次)下治疗区域温度值、肌张力、压痛阈值变化,为红外线热成像技术运用于推拿量效关系提供依据。方法于2021-06-17—12-24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推拿科招募18例胸椎小关节紊乱(病变节段在T3~T4)患者。将患者分为按压7次组(n=6)、按压5次组(n=6)、按压3次组(n=6),接受叠掌按压法治疗,次数分别为7、5、3次。采用红外线热成像仪获取患者全身的红外热像图,提取病变区域的平均温度值;运用软组织张力测试分析系统测量病变胸椎处旁竖脊肌的肌张力;运用痛阈测定仪测量病变胸椎棘突旁体表部位的压痛阈值。结果按压3次组干预后的T3棘突右旁开0.5寸(T3 R)温度值及T4棘突右旁开0.5寸(T4 R)温度值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三组T3棘突左旁开0.5寸(T3 L)在0.2 kg的力下肌张力、T3 R在0.2 kg的力下肌张力、T4棘突左旁开0.5寸(T4 L)在0.2 kg的力下肌张力、T4 L在0.5 kg的力下肌张力、T4 L在0.8 kg的力下肌张力、T4 R在0.2 kg的力下肌张力、T4 R在0.5 kg的力下肌张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压7次组干预后T3 R在0.2、0.5 kg的力下肌张力高于干预前(P<0.05)。按压3次组干预后T3 L、T3 R、T4 L、T4 R压痛阈值低于干预前(P<0.05)。按压7次组干预后T3 L、T3 R压痛阈值低于干预前(P<0.05)。三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均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按压次数较少可能产生较好的疗效。红外线热成像技术作为推拿量效关系的测量方式仍需要进一步研究。结合本研究的问题可进一步为红外线热成像与推拿的关系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疗法 红外线成像 效应 手法 次数 胸椎小关节紊乱
下载PDF
内热针结合红外线热成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黄文立(综述) 刘其昌 +3 位作者 杨青宇 曾玉萍 陈树港 杨伟萍(审校)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24期3241-3244,共4页
内热针结合红外线热成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具有应用操作难度低、临床疗效好且安全性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治疗LDH疾病中。基于此,本文梳拟了内热针、红外线热成像在LDH中的应用,介绍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红外线成像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基于痛敏化和红外热成像技术探讨抑郁症(肾阳虚证)督脉经穴反应 被引量:2
7
作者 曹灵修 任路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87-1291,共5页
目的:基于痛敏化和红外热成像技术,总结原发性抑郁症(肾阳虚证)的督脉阳性反应腧穴及其配伍规律,提出温肾通督法治疗原发性抑郁症(肾阳虚证)的可行性。方法:临床招募自愿受试者和门诊患者共146例,分为健康组和观察组[抑郁症(肾阳虚证)患... 目的:基于痛敏化和红外热成像技术,总结原发性抑郁症(肾阳虚证)的督脉阳性反应腧穴及其配伍规律,提出温肾通督法治疗原发性抑郁症(肾阳虚证)的可行性。方法:临床招募自愿受试者和门诊患者共146例,分为健康组和观察组[抑郁症(肾阳虚证)患者],每组各73例。应用传统腧穴诊察法和红外热成像仪,对受试者的督脉腧穴压痛诊察和体表温度检测,并进行聚类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聚类分析:将抑郁症肾阳虚证患者督脉阳性反应腧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主要阳性反应腧穴,即百会、印堂、腰阳关、命门;另一类是次要反应腧穴,得到4个聚类群,分别是脑户、腰俞、风府;脊中、陶道、至阳;灵台、神道;中枢。关联规则:百会、印堂、腰阳关、命门的关联性最强。结论:百会、印堂、腰阳关、命门是抑郁症(肾阳虚证)督脉主要阳性反应腧穴,提出温肾通督法治疗本病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抑郁症 肾阳虚 腧穴痛敏化 红外线成像 温肾通督
原文传递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针灸学上的运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潘龙 王晓龙 周仲瑜 《黑龙江中医药》 2014年第4期44-47,共4页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整理红外线热成像技术在针灸学上相关的研究进展,从理论、科研以及临床等各个方面对运用现状进行综述。结合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认为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经络腧穴的现代化研究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 红外线成像 针灸 经络腧穴
原文传递
基于红外线热成像探讨精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罗艳文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7期96-99,共4页
目的基于红外线热成像探讨精灸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在云浮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就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 目的基于红外线热成像探讨精灸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在云浮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就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处理基础上加用精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疼痛、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评分、五次坐立测试时间(FTSST)及红外热像图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3%vs.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WOMAC总积分、FTSST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WOMAC总积分、FTSST时间低于治疗前,膝关节前侧温度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WOMAC总积分、FTSST时间低于对照组,而膝关节前侧温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灸治疗后KOA患者疼痛、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FTSST时间缩短,且采用红外线热成像明显观察到患者膝关节温度变化,进一步反映了临床治疗效果,为精灸治疗KOA疗效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精灸 红外线成像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医用红外线热成像技术的物理学原理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莉 秦学姣 章庆勇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第9期163-164,共2页
近些年来,红外线热成像技术逐渐完善,开始应用在各行各业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尤其是在医学的应用上。文章简略分析了红外线热成像技术在当前我国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并针对其医用的物理学原理展开了研究与分析。同时还针对当前医用红... 近些年来,红外线热成像技术逐渐完善,开始应用在各行各业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尤其是在医学的应用上。文章简略分析了红外线热成像技术在当前我国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并针对其医用的物理学原理展开了研究与分析。同时还针对当前医用红外线热成像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线成像 医学应用 物理学原理
下载PDF
红外线热成像在游离皮瓣移植术后皮瓣血液循环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梁妮 李伟霞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10期214-217,共4页
本文综述了红外线热成像在游离皮瓣移植手术后皮瓣血液循环监测中的应用进展,主要介绍了红外线热成像在游离皮瓣术后监测的应用现状、红外线热成像与其他监测手段对比的优势、监测结果与预警血管危象的关系、影响红外线热成像监测结果... 本文综述了红外线热成像在游离皮瓣移植手术后皮瓣血液循环监测中的应用进展,主要介绍了红外线热成像在游离皮瓣术后监测的应用现状、红外线热成像与其他监测手段对比的优势、监测结果与预警血管危象的关系、影响红外线热成像监测结果的因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皮瓣 红外线成像 血管危象 血运监测
下载PDF
研究红外热成像技术下的电针结合温针灸在慢性腰肌劳损患者诊治中的价值
12
作者 张雄 郑润杰 陈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5-8,共4页
以丰富与优化慢性腰肌劳损患者治疗规划方案为出发点,分析以红外热成像技术结合传统医学理论指导下温针灸治疗方案与电针治疗具备的协同患者获益的效用。方法 依据对照试验原则,以2022年1月与2023年6月依次为试验起始点,于院内(瑞安市... 以丰富与优化慢性腰肌劳损患者治疗规划方案为出发点,分析以红外热成像技术结合传统医学理论指导下温针灸治疗方案与电针治疗具备的协同患者获益的效用。方法 依据对照试验原则,以2022年1月与2023年6月依次为试验起始点,于院内(瑞安市中医院)开展为“红外热成像技术指导下电针联合温针灸临床效用”的课题试验,结合试验入组标准(包括纳入与排除标准、患者就诊时序与随机数字法分组结局)令以“腰肌劳损”收治的患者为试验受试对象,先后落入电针结合温针灸组(n=36,)和与电针组(n=36)。判定:患者腰部红外热成像观察;患者肌肉疼痛视觉模拟评分;RMDQ(即功能障碍调查问卷)评分;治疗结局评价。结果 电针结合温针灸组腰部温度更高,与同期参与相同项目检测的电针组同组数据的比较结果显示两整体无差异的假设成立的可能性最高不超过5%(P<0.05);电针结合温针灸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更低,与同期参与相同项目检测的电针组同组数据的比较结果显示两整体无差异的假设成立的可能性最高不超过5%(P<0.05);电针结合温针灸组功能障碍调查问卷评分更低,与同期参与相同项目检测的电针组同组数据的比较结果显示两整体无差异的假设成立的可能性最高不超过5%(P<0.05);电针结合温针灸组痊愈与治疗有效的患者构成比更高,与同期参与相同项目检测的电针组同组数据的比较结果显示两整体无差异的假设成立的可能性最高不超过5%(P<0.05)。结论 经红外热成像技术为指导,从传统医学理论角度出发温针灸治疗方案与电针治疗具备的协同患者获益的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肌劳损 温针灸 电针 红外线成像
下载PDF
红外线热成像在皮瓣移植术后循环监测中应用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晓霜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9期54-61,共8页
目的总结使用红外线热成像(infrared thermography,IRT)进行术后皮瓣监测的相关证据,并检查其适用性和可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2月。搜集符合纳... 目的总结使用红外线热成像(infrared thermography,IRT)进行术后皮瓣监测的相关证据,并检查其适用性和可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2月。搜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临床研究,2名评价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结果共纳入5篇研究,包含97个游离皮瓣。总结了IRT技术用于术后皮瓣监测中皮温混淆因素的控制方法、监测时机和时长、预测灌注失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等信息。通过大量监测数据得到的标准进行预测,能够以93%的敏感性和96%的特异性比临床观察更早检测血管阻塞。吻合后与周围组织大于2K的温差也可能预测血管失败。结论IRT可用于皮瓣监测,在各种情况下显示高精度;然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充分证明IRT的潜力和建立更可靠的预测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线成像 游离皮瓣 术后循环监测 系统评价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肢红外热像的新机理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继春 贾和平 郭英俊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5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患者下肢红外热像(ITI)的新机理,并为LIDH的新疗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我科门诊军人LIDH患者分为两组,第1组为LIDH不伴主诉患肢发凉者64例,第2组为LIDH伴主诉患肢发凉者28例。于治疗前、后分别对两...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患者下肢红外热像(ITI)的新机理,并为LIDH的新疗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我科门诊军人LIDH患者分为两组,第1组为LIDH不伴主诉患肢发凉者64例,第2组为LIDH伴主诉患肢发凉者28例。于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行腰部、下肢ITI检查,分析其ITI变化与VAS关系及发生机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ITI均出现“下肢神经刺激征象(NSSLE)”,下肢疼痛程度越重,“NSSLE”越明显。第1组和第2组的18例患者经治疗疼痛缓解后其ITI未再表现此征像,第2组10例患者疼痛缓解后ITI仍存在“NSSLE”。结论LIDH患者ITI的“NSSLE”发生机理并非通常认为的腰、骶神经根中交感纤维和/或窦椎神经受刺激所致,而主要是由疼痛刺激引起的一种脊髓反射,进而引起患肢的交感缩血管反应;椎旁交感干和/或两侧交通支受刺激引起下肢缩血管反应是其次要机理。NSSLE的发生机理为腰交感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红外线成像 下肢 机理
原文传递
内热针结合红外线热成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文立 刘其昌 +5 位作者 曾晓智 曹国元 杨青宇 陈树港 曾玉萍 杨伟萍 《甘肃医药》 2021年第10期883-885,891,共4页
目的:探究内热针结合红外线热成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我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部8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红外线热成像结合温针灸治... 目的:探究内热针结合红外线热成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我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部8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红外线热成像结合温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红外线热成像结合内热针治疗。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日本骨科协会评分、红外热成像热图温度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低于对照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红外热成像热图温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内热针结合红外线热成像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改善腰椎功能障碍,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线成像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 腰椎功能
下载PDF
红外线热成像仪评价组织坏死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寿鵬 续琴 +4 位作者 冯燕 吴晔 胡智飞 郭伟 熊江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8年第6期490-495,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红外线热成像仪评价组织坏死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LEN-TAO)治疗效果的可行性。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已确诊LEN-TAO并进行介入治疗的16例患者进行病足红外线热成像仪检查,分析患侧脚掌各位点术前及术后3天... 目的探讨应用红外线热成像仪评价组织坏死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LEN-TAO)治疗效果的可行性。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已确诊LEN-TAO并进行介入治疗的16例患者进行病足红外线热成像仪检查,分析患侧脚掌各位点术前及术后3天温度变化的统计学差异。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症状改善,围术期无死亡和并发症。术后3天患侧脚掌中心温度、病变中心温度、病变周边温度明显升高(P均<0.05),患侧临近足趾温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病变中心与临近足趾温度差绝对值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对侧相同位置足趾温度变化及病变足趾各位点与脚掌中心温度变化差值绝对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红外线热成像仪检查是评估LEN-TAO治疗效果的一种客观有效的方法,以病变中心、病变周边、病变中心与临近足趾温度差绝对值温度变化来评价LEN-TAO治疗效果的短期评价较好,中长期评价待进一步随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线成像 组织坏死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介入治疗
下载PDF
红外线热成像综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践 《医疗装备》 2002年第3期6-7,共2页
利用探测“热”物体的红外线 ,通过计算机处理 ,转换成热图像 ,现在越来越广泛深入地应用于临床医学中 ,极大地提高了医学诊断的准确度。
关键词 红外线成像 图像 红外线 医学诊断
下载PDF
医用远红外线热成像在疼痛科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泊宁 樊碧发 郝丽 《中老年保健》 2017年第2期20-21,共2页
“咦,这不是王大爷吗.这么快病就痊愈了!” “是啊,跟没得过病一样,你看!”话音未落,王大爷就来了个白鹤亮翅。原来.王大爷已经被手臂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折磨一年了。“多亏了疼痛科的医生,我这胳膊痛才好得这么快。”“那您做... “咦,这不是王大爷吗.这么快病就痊愈了!” “是啊,跟没得过病一样,你看!”话音未落,王大爷就来了个白鹤亮翅。原来.王大爷已经被手臂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折磨一年了。“多亏了疼痛科的医生,我这胳膊痛才好得这么快。”“那您做了什么治疗,好得这么快?”“我做的治疗叫远红外热成像。“你们听说过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线成像 疼痛科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应用 医用 红外成像 治疗
下载PDF
高速红外探地雷达合成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实时控制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富学 何仔偞 何晓鸣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87-90,101,共5页
应用红外线热成像和探地雷达技术的合成检测仪对高速公路路面施工质量实行全覆盖、实时、高效检测,以取代现行的费工费时且误差大的抽样检测方法。
关键词 红外线成像 探地雷达 原理 检测
下载PDF
红外线热成像测温在诊断脓毒性休克的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吕兴 杨镒宇 +6 位作者 邓皓晖 廖伟强 何小红 廖艳霞 陈金璐 高海燕 萧慧敏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1142-1146,共5页
目的观察红外线热成像在脓毒性休克患者局部温度变化特点,以探讨其对脓毒性休克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符合脓毒性休克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在产科正常分娩、儿童保健门诊体检正常的婴幼儿及幼儿园、小学体检正常的... 目的观察红外线热成像在脓毒性休克患者局部温度变化特点,以探讨其对脓毒性休克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符合脓毒性休克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在产科正常分娩、儿童保健门诊体检正常的婴幼儿及幼儿园、小学体检正常的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瑞士FLIR T400型红外线热像仪对诊断为脓毒性休克的患者进行测量,测量其在治疗前的中指、母趾根部及胸骨柄的温度,一个部位测3次、取其平均值,每次取焦距对准中指根部、母趾根部、胸骨柄的显示最大值,并与对照组比较,把有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脓毒性休克患者中指根部、母趾根部的温度分别为(28.81±2.27)℃、(27.76±1.99)℃,低于对照组的(35.12±0.43)℃、(33.64±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脓毒性休克患者胸骨柄的温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性休克患者双足末端可见黑色低温影像,对照组患者双足末端可见金黄色正常温度影像。结论红外线热成像应用于脓毒性休克患者中指、母趾根部温度的观察,有望为休克患者的无创监测其微循环功能研究开辟新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红外线成像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