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们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散文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红莉 《东吴学术》 2023年第6期120-126,共7页
全民写作时代写什么不是问题,如何写成有质感有骨感的文字,才是问题。全民写作时代的很多散文,或繁华于小调,或赞美及颂歌,遮住了时代奔流的复杂,也忘却了“用深刻的艺术手段,写世界人生的真相”。文章以江苏散文为观察对象,从记忆散文... 全民写作时代写什么不是问题,如何写成有质感有骨感的文字,才是问题。全民写作时代的很多散文,或繁华于小调,或赞美及颂歌,遮住了时代奔流的复杂,也忘却了“用深刻的艺术手段,写世界人生的真相”。文章以江苏散文为观察对象,从记忆散文或私史叙述、生态散文、絮语散文等方面,思考因人而异的散文如何真正走上文学的大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散文 记忆散文 生态散文 絮语散文
原文传递
论现代散文理论建设
2
作者 方铭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6年第2期124-136,共13页
我们研究中国现代散文发展的历史,会发现许多散文名家试验写作白话美文的同时,也在散文理论建设上作出了贡献。这方面的工作几乎是和创作同时并行、相互促进的。本来理论是创作经验的归纳与总结,然后上升起来又用以指导创作。创作在先,... 我们研究中国现代散文发展的历史,会发现许多散文名家试验写作白话美文的同时,也在散文理论建设上作出了贡献。这方面的工作几乎是和创作同时并行、相互促进的。本来理论是创作经验的归纳与总结,然后上升起来又用以指导创作。创作在先,理论在后。由于“五四”时期,是我国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古老的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之后暴露了它严重的落后性,有志的改革家不得不借助于先进国家的进步思潮和理论,来促进本国的文学进化过程。中国现代散文的理论建设也是这样,除了艺术规律的“自己运动”之外,“拿来主义”地汲取外国经验,是促进散文创作的很重要的理论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散文 散文写作 理论建设 絮语散文 抒情散文 思想革命 随笔散文 新旧时代 许地山 王统照
下载PDF
散文的自觉——二十年代散文研究札记
3
作者 傅瑛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12-19,共8页
本世纪二十年代对于中国现代散文来说,是一个极不平凡的历史时期。现代散文从此开始文体的自觉,并于短短数年之中蓬勃发展,迅速形成迄今为止现当代散文史上最为繁盛的创作局面。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文学现象。研究这一现象。于反思中寻... 本世纪二十年代对于中国现代散文来说,是一个极不平凡的历史时期。现代散文从此开始文体的自觉,并于短短数年之中蓬勃发展,迅速形成迄今为止现当代散文史上最为繁盛的创作局面。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文学现象。研究这一现象。于反思中寻求启示,将有益于目前和今后的散文创作。自觉的显著标志二十年代散文自觉的第一个标志,是完成了由“文章”到“文学”的关键性蜕变,许多作家有意识地开始了文学散文的创作,写出一批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创作 周作人 新文学 絮语散文 胡梦华 散文作家 二十年代
下载PDF
即景流年里一杯春醪
4
作者 戴听听 《温州人》 2009年第10期143-143,共1页
严格来说,本文算不上一个规范的书评。不过是边看边想,留下来读书的一点痕迹。偶尔和同学们谈起读书,不止一次有人提起《春醪集》。我觉得名字本就很好,待到某日在书堆里翻到这一本通体绿莹莹的东西,便不由得买下来。梁遇春,福建闽侯人。
关键词 春醪 絮语散文 一本 现代性 纳兰性德 人生境遇 出身贫寒 情史 胡梦华 半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