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累积空腹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关联
1
作者
李晨阳
刘芳超
+9 位作者
陈恕凤
李建新
曹杰
黄克勇
赵连成
李莹
黄建凤
吕滨
鲁向锋
顾东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4-450,共7页
目的:探讨累积空腹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CAC)的关联。方法:选取来自北京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队列的1 113例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分别于1998年、2008~2009年、2013~2014年进行人体测量和血糖等生化指标检测,并于2013~2014年进行冠状动...
目的:探讨累积空腹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CAC)的关联。方法:选取来自北京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队列的1 113例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分别于1998年、2008~2009年、2013~2014年进行人体测量和血糖等生化指标检测,并于2013~2014年进行冠状动脉CT检查。根据累积空腹血糖水平(至少两次空腹血糖的10年加权累积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四组:<50.0 mmol/L组(n=495)、50.0~55.9 mmol/L组(n=345)、56.0~69.9 mmol/L组(n=176)及≥70.0 mmol/L组(n=97)。CAC评分>0分定义为存在CAC。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累积空腹血糖水平对CAC的影响,并根据性别、年龄等进行亚组分析。结果:1 113例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59.7±6.4)岁,其中男性523例(47.0%),478例(42.9%)存在CAC。随着累积空腹血糖水平升高,CAC比例逐渐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累积空腹血糖水平<50.0 mmol/L组相比,50.0~55.9 mmol/L组、56.0~69.9 mmol/L组及≥70.0 mmol/L组研究对象存在CAC的OR (95%CI)分别为1.43 (1.04~1.98)、1.92(1.24~2.99)和2.79(1.35~5.77)(Ptrend<0.05)。累积空腹血糖水平每升高10 mmol/L,CAC风险增加34%(OR=1.34,95%CI:1.12~1.59,P<0.05)。在各亚组中,累积空腹血糖水平每升高10 mmol/L的CAC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累积空腹血糖水平升高是CAC的危险因素,提示长期维持健康血糖水平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
空腹
血糖
冠状动脉钙化
冠状动脉钙化评分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累积空腹血糖暴露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婷婷
王希柱
+4 位作者
宋巧凤
刘爱娟
杜悦
吴寿岭
周文华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4-252,共9页
目的探讨累积空腹血糖暴露(cumFBG)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连续参加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年3次健康体检的开滦集团职工为观察对象,排除心肌梗死、脑卒中、心力衰竭患者,最终纳入统计分析52980...
目的探讨累积空腹血糖暴露(cumFBG)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连续参加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年3次健康体检的开滦集团职工为观察对象,排除心肌梗死、脑卒中、心力衰竭患者,最终纳入统计分析52980例。以观察对象完成第3次健康体检时间为随访起点,以发生心脑血管事件为终点事件,随访终止时间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全因死亡或末次随访时间(2017年12月31日)。按cumFBG四分位分组,用Kaplan-Meier法计算各组心脑血管事件累积发病率,并用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心脑血管事件累积发病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cumFBG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随访(6.76±1.03)年,cumFBG第1至第4四分位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病密度分别为3.42/千人年、4.57/千人年、5.68/千人年和9.53/千人年,且随着cumFBG增加,心脑血管事件、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累积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经Log-rank检验及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校正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是否高血压、基线空腹血糖等混杂因素后,与第1四分位组比较,第2、3、4四分位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HR(95%CI)为0.88(0.76~1.02)、1.00(0.87~1.14)、1.23(1.08~1.40);发生脑卒中的HR(95%CI)分别为1.19(1.01~1.41)、1.23(1.04~1.44)、1.47(1.25~1.73);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HR(95%CI)分别为1.18(0.99~1.42)、1.24(1.04~1.48)、1.53(1.29~1.82);且随着cumFBG四分位数增加,心脑血管事件、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逐渐增加(χ^(2)=20.03,21.52,23.60,P<0.01);发生心肌梗死及出血性脑卒中的HR值(95%CI)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样条函数分析显示,cumFBG与心脑血管事件、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呈非线性相关。结论高cumFBG是心脑血管事件、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
空腹
血糖
心脑血管事件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累积空腹血糖暴露与全因死亡的关系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婷婷
王希柱
+3 位作者
宋巧凤
刘爱娟
杜悦
吴寿岭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3,共7页
目的探讨累积空腹血糖(cumFPG)暴露与全因死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连续参加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年度健康体检且资料完整的开滦集团56845名职工为观察对象,平均随访7.77年,以发生全因死亡为终点事件。...
目的探讨累积空腹血糖(cumFPG)暴露与全因死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连续参加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年度健康体检且资料完整的开滦集团56845名职工为观察对象,平均随访7.77年,以发生全因死亡为终点事件。按cumFPG四分位分组,比较各组全因死亡发生密度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和自然样条函数分析cumFPG对全因死亡的影响。结果平均随访(7.77±1.05)年,全因死亡发生密度随cumFPG增加呈上升趋势(分别为4.93/千人年、5.87/千人年、8.48/千人年、14.02/千人年),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高血压、基线空腹血糖等混杂因素,与Q1组比较,Q4组发生全因死亡的HR(95%CI)为1.28(1.15~1.42),cumFPG每增加1个标准差,发生全因死亡的风险增加17%。自然样条函数分析显示cumFPG与全因死亡风险呈现类似J形曲线关系。结论高cumFPG是发生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
空腹
血糖
全因死亡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题名
累积空腹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关联
1
作者
李晨阳
刘芳超
陈恕凤
李建新
曹杰
黄克勇
赵连成
李莹
黄建凤
吕滨
鲁向锋
顾东风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血管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流行病研究部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放射影像科
出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4-450,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25005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322059)
+1 种基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2021-I2M-1-010)
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业务费(2023-GSP-RC-19)。
文摘
目的:探讨累积空腹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CAC)的关联。方法:选取来自北京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队列的1 113例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分别于1998年、2008~2009年、2013~2014年进行人体测量和血糖等生化指标检测,并于2013~2014年进行冠状动脉CT检查。根据累积空腹血糖水平(至少两次空腹血糖的10年加权累积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四组:<50.0 mmol/L组(n=495)、50.0~55.9 mmol/L组(n=345)、56.0~69.9 mmol/L组(n=176)及≥70.0 mmol/L组(n=97)。CAC评分>0分定义为存在CAC。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累积空腹血糖水平对CAC的影响,并根据性别、年龄等进行亚组分析。结果:1 113例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59.7±6.4)岁,其中男性523例(47.0%),478例(42.9%)存在CAC。随着累积空腹血糖水平升高,CAC比例逐渐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累积空腹血糖水平<50.0 mmol/L组相比,50.0~55.9 mmol/L组、56.0~69.9 mmol/L组及≥70.0 mmol/L组研究对象存在CAC的OR (95%CI)分别为1.43 (1.04~1.98)、1.92(1.24~2.99)和2.79(1.35~5.77)(Ptrend<0.05)。累积空腹血糖水平每升高10 mmol/L,CAC风险增加34%(OR=1.34,95%CI:1.12~1.59,P<0.05)。在各亚组中,累积空腹血糖水平每升高10 mmol/L的CAC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累积空腹血糖水平升高是CAC的危险因素,提示长期维持健康血糖水平的重要性。
关键词
累积
空腹
血糖
冠状动脉钙化
冠状动脉钙化评分
危险因素
Keywords
cumulative fasting blood glucose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score
risk factor
分类号
R5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累积空腹血糖暴露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婷婷
王希柱
宋巧凤
刘爱娟
杜悦
吴寿岭
周文华
机构
唐山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唐山市人民医院医患办
唐山市人民医院病案管理科
开滦总医院心内科
出处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4-252,共9页
文摘
目的探讨累积空腹血糖暴露(cumFBG)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连续参加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年3次健康体检的开滦集团职工为观察对象,排除心肌梗死、脑卒中、心力衰竭患者,最终纳入统计分析52980例。以观察对象完成第3次健康体检时间为随访起点,以发生心脑血管事件为终点事件,随访终止时间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全因死亡或末次随访时间(2017年12月31日)。按cumFBG四分位分组,用Kaplan-Meier法计算各组心脑血管事件累积发病率,并用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心脑血管事件累积发病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cumFBG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随访(6.76±1.03)年,cumFBG第1至第4四分位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病密度分别为3.42/千人年、4.57/千人年、5.68/千人年和9.53/千人年,且随着cumFBG增加,心脑血管事件、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累积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经Log-rank检验及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校正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是否高血压、基线空腹血糖等混杂因素后,与第1四分位组比较,第2、3、4四分位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HR(95%CI)为0.88(0.76~1.02)、1.00(0.87~1.14)、1.23(1.08~1.40);发生脑卒中的HR(95%CI)分别为1.19(1.01~1.41)、1.23(1.04~1.44)、1.47(1.25~1.73);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HR(95%CI)分别为1.18(0.99~1.42)、1.24(1.04~1.48)、1.53(1.29~1.82);且随着cumFBG四分位数增加,心脑血管事件、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逐渐增加(χ^(2)=20.03,21.52,23.60,P<0.01);发生心肌梗死及出血性脑卒中的HR值(95%CI)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样条函数分析显示,cumFBG与心脑血管事件、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呈非线性相关。结论高cumFBG是心脑血管事件、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累积
空腹
血糖
心脑血管事件
危险因素
Keywords
cumulative fasting blood glucos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
risk factor
分类号
R5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743 [医药卫生—内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累积空腹血糖暴露与全因死亡的关系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婷婷
王希柱
宋巧凤
刘爱娟
杜悦
吴寿岭
机构
唐山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唐山市人民医院医患办
唐山市人民医院病案管理科
开滦总医院心内科
出处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3,共7页
文摘
目的探讨累积空腹血糖(cumFPG)暴露与全因死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连续参加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年度健康体检且资料完整的开滦集团56845名职工为观察对象,平均随访7.77年,以发生全因死亡为终点事件。按cumFPG四分位分组,比较各组全因死亡发生密度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和自然样条函数分析cumFPG对全因死亡的影响。结果平均随访(7.77±1.05)年,全因死亡发生密度随cumFPG增加呈上升趋势(分别为4.93/千人年、5.87/千人年、8.48/千人年、14.02/千人年),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高血压、基线空腹血糖等混杂因素,与Q1组比较,Q4组发生全因死亡的HR(95%CI)为1.28(1.15~1.42),cumFPG每增加1个标准差,发生全因死亡的风险增加17%。自然样条函数分析显示cumFPG与全因死亡风险呈现类似J形曲线关系。结论高cumFPG是发生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累积
空腹
血糖
全因死亡
危险因素
Keywords
Cumulative fasting blood glucose
All-cause mortality
Risk factors
分类号
R195 [医药卫生—卫生统计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累积空腹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关联
李晨阳
刘芳超
陈恕凤
李建新
曹杰
黄克勇
赵连成
李莹
黄建凤
吕滨
鲁向锋
顾东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累积空腹血糖暴露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刘婷婷
王希柱
宋巧凤
刘爱娟
杜悦
吴寿岭
周文华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原文传递
3
累积空腹血糖暴露与全因死亡的关系
刘婷婷
王希柱
宋巧凤
刘爱娟
杜悦
吴寿岭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