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河流过程的累积现象和随机模型
被引量:
4
1
作者
景唤
钟德钰
+2 位作者
张红武
石旭芳
王彦君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79-1094,共16页
累积现象普遍存在于河流过程中,准确考虑前期水沙条件的累积影响对冲积河流河床演变规律的研究至关重要。为揭示累积现象的物理实质,本文对国内外多条典型冲积河流上枢纽修建后其上下游河道冲淤实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定义水沙条件变化为...
累积现象普遍存在于河流过程中,准确考虑前期水沙条件的累积影响对冲积河流河床演变规律的研究至关重要。为揭示累积现象的物理实质,本文对国内外多条典型冲积河流上枢纽修建后其上下游河道冲淤实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定义水沙条件变化为外部扰动,并假定其发生概率符合泊松分布及单个扰动引发的系统反馈强度随时间呈指数衰减。本文运用统计力学中的随机理论给出了冲积河流外部扰动诱发的内部反馈随时间的累积过程及其时空间演进的数学描述和理论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枢纽修建后其上下游河道形态时空调整过程的模拟。结果发现,从时间上看,断面垂向、横向及全河段的冲淤调整速率早期较快,之后迅速减缓,河床累积冲刷深度、河宽及河段累积淤积量随时间不断增大直至平衡,表现出典型的累积特性;从空间上看,坝下河段冲刷强度沿程非线性衰减直至消失,这种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是外部扰动引发的系统反馈在空间传播的同时随时间衰减的综合结果,是河流过程累积特性的另一外在表现。模型应用结果表明,河道垂向、横向、纵向及全河段的时空冲淤调整过程均可用归一化公式来描述,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较好,相关系数R^2达0.92、0.93、0.76和0.95。本文模型同时考虑了河流过程的累积特性和系统反馈的空间传播特性,可为定量描述扰动后非平衡态河道的时空调整过程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
现象
河流过程
累积
冲淤量
累积
冲刷深度
河宽
原文传递
重庆地区竖直双U形地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温度恢复性能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龚皓玥
陈金华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9-93,55,共6页
通过对重庆某实际项目地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温度进行全年连续监测,研究分析了不同回填材料及回水管保温与否对地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的温度恢复及热累积现象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在1个夏季典型日地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产生温升0.26-0.94...
通过对重庆某实际项目地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温度进行全年连续监测,研究分析了不同回填材料及回水管保温与否对地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的温度恢复及热累积现象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在1个夏季典型日地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产生温升0.26-0.94℃,1个运行周期内产生温升0.10-0.39℃,均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弱;夏季过渡期内,除距自然地表1.5m处土壤温度随天气变化外,其余各深度测点的土壤温度恢复主要集中在前2d,温降约为1.5-2℃/d。恢复时间短、回填材料导热系数小及地埋管回水管保温均对土壤温度恢复产生不利影响,但在较长的恢复时间内,其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管地源热泵
地埋管换热器
土壤温度恢复
热
累积
现象
回填材料
回水管保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流过程的累积现象和随机模型
被引量:
4
1
作者
景唤
钟德钰
张红武
石旭芳
王彦君
机构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青海大学水利电力学院
出处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79-1094,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54720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402500,2017YFC0404303)。
文摘
累积现象普遍存在于河流过程中,准确考虑前期水沙条件的累积影响对冲积河流河床演变规律的研究至关重要。为揭示累积现象的物理实质,本文对国内外多条典型冲积河流上枢纽修建后其上下游河道冲淤实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定义水沙条件变化为外部扰动,并假定其发生概率符合泊松分布及单个扰动引发的系统反馈强度随时间呈指数衰减。本文运用统计力学中的随机理论给出了冲积河流外部扰动诱发的内部反馈随时间的累积过程及其时空间演进的数学描述和理论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枢纽修建后其上下游河道形态时空调整过程的模拟。结果发现,从时间上看,断面垂向、横向及全河段的冲淤调整速率早期较快,之后迅速减缓,河床累积冲刷深度、河宽及河段累积淤积量随时间不断增大直至平衡,表现出典型的累积特性;从空间上看,坝下河段冲刷强度沿程非线性衰减直至消失,这种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是外部扰动引发的系统反馈在空间传播的同时随时间衰减的综合结果,是河流过程累积特性的另一外在表现。模型应用结果表明,河道垂向、横向、纵向及全河段的时空冲淤调整过程均可用归一化公式来描述,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较好,相关系数R^2达0.92、0.93、0.76和0.95。本文模型同时考虑了河流过程的累积特性和系统反馈的空间传播特性,可为定量描述扰动后非平衡态河道的时空调整过程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累积
现象
河流过程
累积
冲淤量
累积
冲刷深度
河宽
Keywords
accumulation phenomenon
fluvial process
accumulated erosion and sedimentation
accumulated riverbed degradation
channel width
分类号
TV147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重庆地区竖直双U形地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温度恢复性能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龚皓玥
陈金华
机构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重庆大学
出处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9-93,55,共6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3BAJ11B05)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编号:B13041)
文摘
通过对重庆某实际项目地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温度进行全年连续监测,研究分析了不同回填材料及回水管保温与否对地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的温度恢复及热累积现象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在1个夏季典型日地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产生温升0.26-0.94℃,1个运行周期内产生温升0.10-0.39℃,均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弱;夏季过渡期内,除距自然地表1.5m处土壤温度随天气变化外,其余各深度测点的土壤温度恢复主要集中在前2d,温降约为1.5-2℃/d。恢复时间短、回填材料导热系数小及地埋管回水管保温均对土壤温度恢复产生不利影响,但在较长的恢复时间内,其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地埋管地源热泵
地埋管换热器
土壤温度恢复
热
累积
现象
回填材料
回水管保温
Keywords
ground-source heat pump
ground heat exchanger
soil temperature restoration
heat accumulation phenomenon
backfill material
return water pipe thermal insulation
分类号
TU83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河流过程的累积现象和随机模型
景唤
钟德钰
张红武
石旭芳
王彦君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原文传递
2
重庆地区竖直双U形地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温度恢复性能研究
龚皓玥
陈金华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