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品种紫苏种子营养成分及脂肪酸组分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志军 孙子文 +1 位作者 李会珍 杨淑巧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7-59,共3页
本研究对10个不同品种紫苏种子粗脂肪、蛋白质和纤维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脂肪酸组分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10个不同品种紫苏种子粗脂肪、粗蛋白和纤维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变化幅度为粗脂肪34.0%~45.2%,粗蛋白18.5%~21.8%... 本研究对10个不同品种紫苏种子粗脂肪、蛋白质和纤维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脂肪酸组分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10个不同品种紫苏种子粗脂肪、粗蛋白和纤维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变化幅度为粗脂肪34.0%~45.2%,粗蛋白18.5%~21.8%,纤维素19.0%~25.1%。紫苏总脂肪酸中,棕榈酸占0.18%~1.42%,硬脂酸占0.32%~1.86%,油酸占11.42%~23.06%,亚油酸占9.97%~13.02%,α-亚麻酸占58.48%~71.23%,不饱和脂肪酸占到总脂肪酸的93.32%~95.43%。ZS-5和ZS-9两个品种粗脂肪含量高,α-亚麻酸比例大,是榨油和α-亚麻酸工业化分离提取的优良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种子 营养成分 脂肪酸
下载PDF
不同品种紫苏种子营养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代春华 徐志建 +1 位作者 沈晓昆 马海乐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58,共4页
对植株叶面颜色分别为面青背紫及两面均紫的紫苏种子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对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面青背紫紫苏种子水分、粗脂肪、总蛋白、总糖、纤维素及灰分质量分数分别为8.83%、27.49%、14.57%、9.85%、23.15%及4... 对植株叶面颜色分别为面青背紫及两面均紫的紫苏种子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对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面青背紫紫苏种子水分、粗脂肪、总蛋白、总糖、纤维素及灰分质量分数分别为8.83%、27.49%、14.57%、9.85%、23.15%及4.01%;两面均紫紫苏种子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49%、31.25%、17.82%、9.52%、21.08%及2.36%。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这2个品种紫苏种子中Asp、Glu、Arg及Leu含量均较高,且Arg、Cys及Met质量分数差别显著。脂肪酸分析结果表明,面青背紫紫苏种子中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及α-亚麻酸质量分数分别为6.85%、4.37%、20.73%、17.87%及49.34%;两面均紫紫苏种子中质量分数分别为7.84%、3.31%、17.62%、17.03%及53.07%。矿物元素分析结果表明,2个品种紫苏种子中P含量最高,其次是Ca、K、Mg,而Cu及Zn含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种子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矿物元素
下载PDF
紫苏种子脂肪酸组成及合成代谢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计平 史华平 李润植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34,51,共5页
紫苏是一种新型油料作物,种子含油量为35%左右,紫苏籽油脂肪酸组成丰富,含有棕榈酸(16∶0)、硬脂酸(18∶0)、油酸(18∶1)、亚油酸(18∶2)和α-亚麻酸(18∶3)等,其中α-亚麻酸(ALA)含量高达60%,广泛用于功能性保健食品、药物及油脂化工... 紫苏是一种新型油料作物,种子含油量为35%左右,紫苏籽油脂肪酸组成丰富,含有棕榈酸(16∶0)、硬脂酸(18∶0)、油酸(18∶1)、亚油酸(18∶2)和α-亚麻酸(18∶3)等,其中α-亚麻酸(ALA)含量高达60%,广泛用于功能性保健食品、药物及油脂化工业。介绍紫苏种子脂肪酸组成及合成代谢基本途径,对近年来脂肪酸合成代谢基因工程研究进行概述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种子 脂肪酸合成代谢 Α-亚麻酸 基因工程
下载PDF
磁场处理紫苏种子的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9
4
作者 王计平 史华平 +2 位作者 张玲慧 尹美强 王玉国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70-1674,共5页
利用83.5mT(50A)磁场强度处理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Var.crispa]种子,研究不同处理时间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探讨磁场对紫苏种子的作用机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83.5mT磁场处理紫苏种子后,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真叶展开... 利用83.5mT(50A)磁场强度处理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Var.crispa]种子,研究不同处理时间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探讨磁场对紫苏种子的作用机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83.5mT磁场处理紫苏种子后,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真叶展开率、株高、根长、须根数以及根系活力都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发芽势在2、3h时达到显著水平;发芽率以处理3h时达到最高,为97.3%;真叶展开率在1、2和3h三个处理条件下达到显著水平,且在3h时达到最大值;株高、根长及须根数均在3h时达到最大值;磁场处理3h时根系活力最强,达0.76TTF mg·(根·h)-1;POD活性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在2~3h时相对增幅较大;综合分析各指标说明83.5mT的磁场强度处理紫苏种子3h时,对刺激种子活力、促进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紫苏种子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下载PDF
磁场处理对紫苏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玲慧 史华平 王计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30期64-68,共5页
研究不同强度磁场处理紫苏种子的生物学效应,寻找一种简单易行、成本低,能够提高种子萌发率的有效方法。采用20.9 mT和42.5 mT两个强度的磁场处理紫苏种子1~5 h,通过测定其发芽率、株高、根长、须根数以及过氧化物酶、硝酸还原酶的活性... 研究不同强度磁场处理紫苏种子的生物学效应,寻找一种简单易行、成本低,能够提高种子萌发率的有效方法。采用20.9 mT和42.5 mT两个强度的磁场处理紫苏种子1~5 h,通过测定其发芽率、株高、根长、须根数以及过氧化物酶、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来分析磁场处理对紫苏种子萌发的影响。20.9 mT磁场强度处理紫苏种子,处理3 h时发芽率最高,可达89%;在42.5 mT磁场强度处理下,不同处理时间内种子发芽率均达到90%以上,远远高于对照;在42.5 mT的磁场强度下,3 h磁场处理对株高、根长和须根数的增加都有明显促进作用;POD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在3 h时相对增幅最大。不同强度磁场处理紫苏种子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显著影响,42.5 mT磁场强度处理紫苏种子3 h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紫苏种子 发芽 POD 硝酸还原酶
下载PDF
不同浓度赤霉素低温浸种对紫苏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潘学勤 赵硕 +1 位作者 周浩伟 黄丹枫 《上海蔬菜》 2021年第6期72-75,共4页
作者以2个上海本地紫苏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赤霉素GA3低温处理对打破紫苏新种和老种(贮藏半年)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赤霉素GA3低温处理后紫苏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高于清水... 作者以2个上海本地紫苏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赤霉素GA3低温处理对打破紫苏新种和老种(贮藏半年)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赤霉素GA3低温处理后紫苏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高于清水(ck)。其中200 mg/L赤霉素GA3低温处理对打破新种休眠效果显著,紫苏1和紫苏2种子的发芽势分别较清水(ck)高20%、46%,发芽率高9%、25%;500 mg/L赤霉素GA3处理后老种的发芽活力提高显著,紫苏1和紫苏2种子的发芽势分别较清水(ck)处理高33%、28%。500 mg/L赤霉素GA3低温处理后,紫苏1、紫苏2种子的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清水(ck),进一步说明赤霉素可打破休眠、促进紫苏种子萌发,且高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打破老种休眠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素 低温浸种 紫苏种子 种子萌发
下载PDF
储存方式和包装材料对紫苏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姚悦梅 王建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9期38-40,共3页
通过不同储存方式和包装材料在1年内对紫苏种子发芽率影响的试验,作者认为储存方式比包装材料对紫苏种子发芽的影响更明显。储存方式和包装材料之间的差异对发芽势影响更明显。紫苏种子最适宜的储存方式是低温干燥种子库。
关键词 紫苏种子 储存方式 包装材料 发芽势 发芽率
下载PDF
紫苏种子贮藏时间与其发芽率及膜透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国会 马 尧 +1 位作者 李如升 田永清 《特产研究》 2000年第4期41-42,共2页
对不同贮臧时期紫苏种于的发芽率、电导率分析表明其发芽率与其浸泡液的电导率及贮藏时间呈负相关,贮藏时间与电导率呈正相关.
关键词 紫苏种子 贮藏 发芽率 电导率 膜透性
下载PDF
紫苏种子发芽检验标准化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余启高 《长江蔬菜》 2010年第10期24-26,共3页
研究了温度、光照及发芽床等因素对紫苏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紫苏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恒温20℃,发芽床可选择纸上或砂上;紫苏种子萌发对光照不敏感,在光照或黑暗条件下均可发芽,发芽时初次计数时间为发芽后第3天,末次计数时间... 研究了温度、光照及发芽床等因素对紫苏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紫苏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恒温20℃,发芽床可选择纸上或砂上;紫苏种子萌发对光照不敏感,在光照或黑暗条件下均可发芽,发芽时初次计数时间为发芽后第3天,末次计数时间为发芽后第8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种子 发芽率 发芽条件 标准化
下载PDF
紫苏种子适宜的液体分选全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侯浩楠 达卓娅 +7 位作者 吴伟锋 许亚男 程莹 董学会 宁翠玲 杨成民 曹海禄 孙群 《中国种业》 2022年第6期67-71,共5页
为进一步推进液体分选在提升种子质量方面的应用,选用紫苏种子(发芽率约55%)为材料,分别采用0.85g/cm^(3)、0.90g/cm^(3)、0.95g/cm^(3)、1.00g/cm^(3)的乙醇溶液作为分选液体,对紫苏种子进行分选。结果表明:紫苏种子的比重与种子活力... 为进一步推进液体分选在提升种子质量方面的应用,选用紫苏种子(发芽率约55%)为材料,分别采用0.85g/cm^(3)、0.90g/cm^(3)、0.95g/cm^(3)、1.00g/cm^(3)的乙醇溶液作为分选液体,对紫苏种子进行分选。结果表明:紫苏种子的比重与种子活力显著相关,如采用0.90g/cm^(3)、0.95g/cm^(3)的乙醇溶液进行分选,获选紫苏种子占比分别为88.3%和67.7%,发芽率分别显著提升至78.9%和88.3%,均达到紫苏种子的相关质量标准要求,效果均显著优于传统的风选-圆孔筛筛选-比重选清选工艺(获选占比61.9%,发芽率68.0%)。综合确定紫苏种子液体分选全程工艺为:用0.90g/cm^(3)的乙醇溶液分选紫苏种子,捞出下沉的种子,离心甩干3min,43℃旋转烘干3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种子 比重 液体分选
下载PDF
不同产区紫苏种子发芽过程酶活力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菲 崔新爽 +1 位作者 李晓雪 杨逢建 《森林工程》 2019年第5期22-26,共5页
为了比较分析不同产区紫苏种子发芽过程中生化指标的活力,本研究根据我国最新行政区划分的7大区域,选择7个产区的紫苏种子,将其在培养箱内进行发芽,采用可见光比色和碱性滴定等方法测定种子发芽过程中的淀粉酶、蛋白酶、糖化酶以及脂肪... 为了比较分析不同产区紫苏种子发芽过程中生化指标的活力,本研究根据我国最新行政区划分的7大区域,选择7个产区的紫苏种子,将其在培养箱内进行发芽,采用可见光比色和碱性滴定等方法测定种子发芽过程中的淀粉酶、蛋白酶、糖化酶以及脂肪酶的活力。结果显示,各产区之间脂肪酶活力均在15~17u/g之间;河南产区的紫苏种子在发芽过程中酶活力均高于其他产区,淀粉酶活力在31.37mg/(g·min),脂肪酶活力达到17u/g,蛋白酶活力在180.96u/g,而糖化酶活力最高的是甘肃和云南,均达到17.40u/ml。本研究结果可为不同产区的紫苏种子发芽过程中分析比较生化指标的活力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区 紫苏种子 发芽 酶活力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紫苏种子活力快检指标筛选研究
12
作者 吴伟锋 侯浩楠 +5 位作者 涂柯玲 宁翠玲 杨成民 董学会 曹海禄 孙群 《中国种业》 2022年第11期62-66,共5页
传统的种子活力检测方法操作繁琐、周期长,而种皮叶绿素在欧洲被广泛用于种子成熟度或活力的判别。以叶绿素检测法为对照,采用机器视觉技术提取不同活力水平紫苏种子的表型指标,结合单粒发芽情况及群体发芽试验,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可... 传统的种子活力检测方法操作繁琐、周期长,而种皮叶绿素在欧洲被广泛用于种子成熟度或活力的判别。以叶绿素检测法为对照,采用机器视觉技术提取不同活力水平紫苏种子的表型指标,结合单粒发芽情况及群体发芽试验,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可替代的种子活力快检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从红色至绿色的范围(a)、从蓝色至黄色的范围(b)、饱和度(S)3个颜色指标与紫苏种子活力的相关系数均稳定高于叶绿素含量,在不同组别种子间的变异系数高于或接近叶绿素含量。建议在紫苏种子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通过检测a、b、S任一指标代替叶绿素检测来判别种子质量,降低检测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种子 机器视觉技术 活力快速检测 叶绿素荧光检测
下载PDF
花生油与紫苏种子油脂肪酸组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胡彦 沈清清 +3 位作者 张铁 丁友芳 温春秀 谢晓亮 《文山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7-20,共4页
采用化学法萃取和GC-MS法对花生和紫苏种子的含油率及其脂肪酸组分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花生的含油率为34.60%,紫苏种子的含油率为39.40%。GC-MS分析结果表明,花生油中共检测出8种脂肪酸组分,即: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山嵛... 采用化学法萃取和GC-MS法对花生和紫苏种子的含油率及其脂肪酸组分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花生的含油率为34.60%,紫苏种子的含油率为39.40%。GC-MS分析结果表明,花生油中共检测出8种脂肪酸组分,即: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山嵛酸、10-十八碳烯酸、花生酸、花生一烯酸;紫苏种子油中共检测出5种脂肪酸组分,即:棕榈酸、亚油酸、α-亚麻酸、硬脂酸和10-十八碳烯酸。花生油中脂肪酸的主要组分是亚油酸53.05%、油酸31.74%、棕榈酸7.95%;紫苏种子油脂肪酸的主要组分是α-亚麻酸80.06%、亚油酸11.83%、棕榈酸5.37%。花生油和紫苏种子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分别为85.21%和92.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油 紫苏种子 脂肪酸组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下载PDF
紫苏子油中α-亚麻酸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甲 施敏 +1 位作者 唐云 王蕾 《科技信息》 2013年第1期87-88,共2页
目的:建立1种测定紫苏子油中α-亚麻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气相色谱仪,附氢火焰(FID)检测器;FFAP(硝基对苯二酸改性的聚乙二醇20M,30m×0.25mm,0.25μm)为色谱柱;柱箱温度:215℃;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60℃;氮气:50mL/min... 目的:建立1种测定紫苏子油中α-亚麻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气相色谱仪,附氢火焰(FID)检测器;FFAP(硝基对苯二酸改性的聚乙二醇20M,30m×0.25mm,0.25μm)为色谱柱;柱箱温度:215℃;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60℃;氮气:50mL/min,30:1分流;氢气:40mL/min;空气:400mL/min。结果:α-亚麻酸质量浓度在0.09028~0.68056mg·mL-1(r=0.999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57%(RSD=0.67%,n=9)。结论:采用将油脂试样(或试样提取的脂肪),经氢氧化钾皂化,在三氟化硼存在下甲醇酯化,然后用气相色谱仪分析,采用内标法定量。该方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为评价和控制紫苏种子油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种子 气相色谱法 Α-亚麻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