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2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共轭亚油酸的含量 被引量:29
1
作者 张亚刚 樊莉 +2 位作者 马莉 文彬 吾满江.艾力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36-442,共7页
采用UV 91 0 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共轭亚油酸、共轭亚油酸甲酯、共轭亚油酸三甘酯在不同浓度时在 2 0 0~ 3 0 0nm的吸光度,绘制出样品在不同浓度时的吸光度曲线,找出适宜的浓度范围;用MicrocalSoftwareOriginVersion 4.0做回... 采用UV 91 0 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共轭亚油酸、共轭亚油酸甲酯、共轭亚油酸三甘酯在不同浓度时在 2 0 0~ 3 0 0nm的吸光度,绘制出样品在不同浓度时的吸光度曲线,找出适宜的浓度范围;用MicrocalSoftwareOriginVersion 4.0做回归分析,由线性回归给出样品浓度和吸光度的线性关系;利用PEAutosystemXL TurboMass测得样品中共轭亚油酸乙酯的准确浓度,结合回归系数给出了测定样品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共轭亚油酸 十八碳二烯酸 含量测定 光度 脂肪酸
下载PDF
雷公藤药材中6种有效成分以及总二萜内酯、总生物碱、总三萜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33
2
作者 张茹萍 何昱 +2 位作者 石森林 钱家健 范永升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4-229,共6页
目的:建立HPLC同时定量雷公藤药材中6种有效成分的方法,以及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雷公藤总二萜内酯、总生物碱、总三萜3个有效部位含量的方法,并研究不同产地的雷公藤药材中上述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 目的:建立HPLC同时定量雷公藤药材中6种有效成分的方法,以及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雷公藤总二萜内酯、总生物碱、总三萜3个有效部位含量的方法,并研究不同产地的雷公藤药材中上述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磷酸(0.1%)-三乙胺(0.2%)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5℃;检测波长:0-65min为225nm;65min后转换为210nm;流速0.75mL/min,运行时间80min,测定11个不同产地雷公藤药材中6种有效成分的含量。②分别以雷公藤甲素、雷公藤次碱、雷公藤红素为对照,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雷公藤总二萜内酯、总生物碱及总三萜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的雷公藤药材有效成分及有效部位的含量差异悬殊,如雷公藤晋碱的含量相差291.6倍,总二萜内酯类高低含量之间相差34.7倍。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稳定性、精密度、重复性良好,适用于雷公藤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的含量测定;不同来源的药材成分含量差异显著,对雷公藤实施多指标的含量控制是保证其临床药用安全可控的必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有效成分 有效部位 高效液相色谱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荧光光度法快速测定水溶液中甲醛的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段鸿莺 王建林 +2 位作者 向国强 吉秀锋 李智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5-188,共4页
利用铵盐、乙酰丙酮及醛基反应生成的黄色产物的荧光性质 ,分别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及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影响黄色物质生成速度的各种因素 .常温下 ,柠檬酸铵浓度 4 mol/ L和乙酰丙酮浓度 0 .0 4 mol/ L的实验条件下 ,黄色物质在 2 ... 利用铵盐、乙酰丙酮及醛基反应生成的黄色产物的荧光性质 ,分别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及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影响黄色物质生成速度的各种因素 .常温下 ,柠檬酸铵浓度 4 mol/ L和乙酰丙酮浓度 0 .0 4 mol/ L的实验条件下 ,黄色物质在 2 4 s时间内可快速生成 .荧光分光光度测定甲醛的线性范围为 :0 .4~ 1 .0 μg/ m L,该方法用于自来水中甲醛的加标回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甲醛 乙酰丙酮 光度 水溶液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荧光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黄芪茎中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江蔚新 于翔宇 +1 位作者 石慎华 赵宏伟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272-274,共3页
研究膜荚黄芪茎中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方法 .采用索氏回流提取与超声波提取进行提取 ,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 ,总皂苷和多糖的含量 .研究结果表明 ,总黄酮和多糖以超声波提取率最高 。
关键词 黄芪 连续回流提取 超声提取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提取率 有效成分 提取方
下载PDF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蒙药述达格-4中总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22
5
作者 贾鑫 董玉 武娜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303-305,共3页
目的:建立述达格-4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检测波长为525nm。结果:高良姜素在浓度192.8~771.2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0.7454X+0.0145(r=0.9998)。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8.24%... 目的:建立述达格-4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检测波长为525nm。结果:高良姜素在浓度192.8~771.2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0.7454X+0.0145(r=0.9998)。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8.24%,RSD为2.17%。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述达格-4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述达格-4 总黄酮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共轭亚油酸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6
作者 张亚刚 樊莉 +2 位作者 文彬 马莉 吾满江.艾力 《新疆石油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49-64,共16页
采用UV - 91 0 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测定了由植物油脂制得的共轭亚油酸、共轭亚油酸甲酯、共轭亚油酸三甘酯在不同浓度时在 2 0 0nm - 30 0nm的吸光度 ,绘制出样品在不同浓度时的吸光度曲线 ,找出适宜的浓度范围 ,用MicrocalSoftwar... 采用UV - 91 0 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测定了由植物油脂制得的共轭亚油酸、共轭亚油酸甲酯、共轭亚油酸三甘酯在不同浓度时在 2 0 0nm - 30 0nm的吸光度 ,绘制出样品在不同浓度时的吸光度曲线 ,找出适宜的浓度范围 ,用MicrocalSoftwareOriginVersion 4.0做回归分析 ,由线性回归给出样品浓度和吸光度的线性关系 ,为对实验结果进行检验和校正 ,采用惠普 845 2A二极管阵列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同一批样品在不同浓度范围内的吸光度 ,利用PEAutosystemXL -TurboMass测得样品中共轭亚油酸准确浓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共轭亚油酸 定量分析 应用
下载PDF
测定总氮时影响空白吸光值的因素 被引量:20
7
作者 董纪珍 宋莹 +1 位作者 李建坡 丁致英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6年第4期791-796,共6页
针对GB11894—89测定污水中总氮空白值偏高的情况,分析了碱性过硫酸钾本身以及纯度的影响、消解量、消解温度和时间、去离子水纯度、玻璃器皿的洁净度、碱性过硫酸钾存储时间、环境因素等影响因素,找出了实验出现问题的原因,并进行了校正。
关键词 总氮 空白 过硫酸钾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总氮测定中空白值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方法 被引量:19
8
作者 黄玲 章方扬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3年第B10期79-82,共4页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总氮时,经常出现空白值偏高的情况,这将直接加大了分析测试的系统误差。为了保证总氮分析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以满足总氮测试的技术要求,对总氮测定中影响空白值的主要因素———玻璃器皿的洁净度、实...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总氮时,经常出现空白值偏高的情况,这将直接加大了分析测试的系统误差。为了保证总氮分析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以满足总氮测试的技术要求,对总氮测定中影响空白值的主要因素———玻璃器皿的洁净度、实验室环境、碱性过硫酸钾的纯度和放置时间、实验室用水、消解时间和温度及自然冷却时间等进行了研究,并定量分析了相应影响因子对空白值的影响程度,通过多组实验数据的比对分析,提出了有效控制空白值的最佳实验条件,以指导实验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总氮 碱性过硫酸钾 空白值
下载PDF
蒙药复方森登-4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8
9
作者 董玉 王爱民 +2 位作者 陈朝军 李树民 王素巍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440-442,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森登-4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检测波长为525nm。结果:槲皮素在浓度6.657-33.285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12382X+00068(r=0.9996)。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 目的:建立测定森登-4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检测波长为525nm。结果:槲皮素在浓度6.657-33.285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12382X+00068(r=0.9996)。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9.75%,RSD为1.09%。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森登-4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登-4 总黄酮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文冠木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董玉 王爱民 +2 位作者 陈朝军 李树民 王欢欢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364-366,370,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文冠木中总黄酮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检测波长为525nm。结果:槲皮素在浓度6.657~33.286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1.1749X+0.008(r=0.9998)。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8.... 目的:建立测定文冠木中总黄酮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检测波长为525nm。结果:槲皮素在浓度6.657~33.286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1.1749X+0.008(r=0.9998)。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8.44%,RSD为1.18%。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文冠木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木 总黄酮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光度法同时测定5组分染料混合物 被引量:14
11
作者 林生岭 徐绍芬 +3 位作者 谢春生 陈作如 王文彬 王俊德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481-1484,共4页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原理 ,以快速BP算法 ,对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严重重叠的 5组分的染料溶液同时进行含量测定。在 2 0 0~ 5 80nm的范围内 ,以 10个特征波长处的吸收值作为网络特征参数 ,通过网络训练 ,甲基紫、酸性红B、酸性橙Ⅱ、酸性嫩...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原理 ,以快速BP算法 ,对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严重重叠的 5组分的染料溶液同时进行含量测定。在 2 0 0~ 5 80nm的范围内 ,以 10个特征波长处的吸收值作为网络特征参数 ,通过网络训练 ,甲基紫、酸性红B、酸性橙Ⅱ、酸性嫩黄、碱性桃红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0 .2 2 %~ 4 .80 % ;5种成分的回收率在98.3%~ 10 3%之间。实验表明 ,该算法速度快 ,预测结果准确 ,并用该方法定量测定光解废水中 5组分混合染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染料 甲基紫 酸性红B 酸性橙Ⅱ 酸性嫩黄 碱性桃红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技术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海军 宁新霞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40-745,共6页
介绍了近几年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技术在仪器部件、多组分体系的测定,新技术应用进展以及与其他技术联用等方面的情况(引用文献33篇)。
关键词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应用进展 综述
下载PDF
生物柴油中游离甲醇的测定 被引量:10
13
作者 方芳 曾虹燕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05年第1期66-67,共2页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建立了准确测定生物柴油中游离甲醇含量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甲醇在0~103.6μg/25 m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回收率为95.2%~97.4%,精密度试验的变异系数CV小于0.395%.此方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
关键词 生物柴油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甲醇 脂肪酸甲酯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皂甙和低聚糖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黄进 夏继涛 张声华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02年第9期36-38,共3页
大豆异黄酮、大豆皂甙、大豆低聚糖是大豆的 3种主要活性成分 ,本文研究了从大豆中同时提取这 3种活性成分的工艺条件。经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 ,确定了合适的提取条件 :5 0 %乙醇 ,1∶2 7的固液比 (原料∶溶剂 ) ,6 0℃回流 5h。在... 大豆异黄酮、大豆皂甙、大豆低聚糖是大豆的 3种主要活性成分 ,本文研究了从大豆中同时提取这 3种活性成分的工艺条件。经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 ,确定了合适的提取条件 :5 0 %乙醇 ,1∶2 7的固液比 (原料∶溶剂 ) ,6 0℃回流 5h。在此条件下提取 3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异黄酮 皂甙 低聚糖 提取工艺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检测 工艺条件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水产品中组胺的含量 被引量:15
15
作者 赵宇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4-96,共3页
用三氯乙酸提取水产品中的组胺,再与偶氮试剂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其吸光度与样品中的组胺含量成正比,依此建立了快速测定水产品中组胺的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2.0μg/mL,RSD(n=10)为2.6%,10次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99.5%,在0~40μg/mL范... 用三氯乙酸提取水产品中的组胺,再与偶氮试剂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其吸光度与样品中的组胺含量成正比,依此建立了快速测定水产品中组胺的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2.0μg/mL,RSD(n=10)为2.6%,10次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99.5%,在0~40μg/mL范围内,r为0.999 8。该方法具有快速、稳定的特点,与国标方法所得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 水产品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花椒麻味物质含量检测及其等级建立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般程 李栋钢 +1 位作者 郭川川 周德林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03-306,共4页
花椒作为传统调味品,川菜之魂,辛麻味是其主要特征风味,也是衡量其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时间的花椒进行麻味物质含量数据检测,并初步对花椒质量等级进行分级,该分级对制定花... 花椒作为传统调味品,川菜之魂,辛麻味是其主要特征风味,也是衡量其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时间的花椒进行麻味物质含量数据检测,并初步对花椒质量等级进行分级,该分级对制定花椒原料和产品的等级标准和质量标准、建立花椒原料地方标准或国家标准具有指导性意义,而且还能解决花椒行业发展不规范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花椒 麻味物质 质量分级
原文传递
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北柴胡中柴胡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4
17
作者 卫冰 李晓坤 +2 位作者 杨云 王启帅 刘富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2464-2466,共3页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北柴胡中柴胡总皂苷的含量。方法:以柴胡皂苷a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于535nm处测定不同产地及同一产地不同采收期北柴胡样品中柴胡总皂苷的含量。结果:柴胡总皂苷在0.0306~0.3062 mg具有良好...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北柴胡中柴胡总皂苷的含量。方法:以柴胡皂苷a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于535nm处测定不同产地及同一产地不同采收期北柴胡样品中柴胡总皂苷的含量。结果:柴胡总皂苷在0.0306~0.3062 m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加样回收率为101.44%,RSD为3.29%,不同产地北柴胡中柴胡总皂苷含量为0.98%~2.05%;生长年限为19个月(9月28号采集)的河南嵩县北柴胡柴胡总皂苷含量达到最大富集值,为1.78%。结论:不同产地及同一产地不同采收期的北柴胡药材中的总皂苷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河南嵩县北柴胡的最佳采收期为生长周期第二年的9月28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柴胡 柴胡皂苷A 柴胡总皂苷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不同雷公藤制剂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甲及雷公藤总内酯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爱武 王楠楠 +1 位作者 刘帅 侯宁 《中南药学》 CAS 2015年第10期1081-1085,共5页
目的比较雷公藤片、雷公藤多苷片、昆明山海棠片中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甲及雷公藤总内酯日用量的差异,为该类制剂的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甲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雷公... 目的比较雷公藤片、雷公藤多苷片、昆明山海棠片中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甲及雷公藤总内酯日用量的差异,为该类制剂的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甲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雷公藤总内酯的含量,比较不同厂家3种成分日用量的差异。雷公藤甲素以甲醇-水(45:55)为流动相,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18 nm;雷公藤内酯甲以乙腈-水(85:15)为流动相,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雷公藤片中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甲及雷公藤总内酯3种成分的含量为最高,其次为雷公藤多苷片,昆明山海棠片最低,雷公藤甲素仅为雷公藤片的1/50、雷公藤内酯甲及总内酯为雷公藤片的1/8~1/10。临床上雷公藤甲素最高用量为53μg·d-1、最低用量仅为1.8μg·d-1,雷公藤内酯甲最高用量为1.2 mg·d-1、最低用量为0.1 mg·d-1,雷公藤总内酯最高用量为8.4mg·d-1、最低用量为1.3 mg·d-1。同一厂家不同批号的雷公藤片雷公藤甲素相差近5倍、雷公藤内酯甲相近、总内酯相差近1倍。结论不同雷公藤片、雷公藤多苷片、昆明山海棠片中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甲及雷公藤总内酯的日用量存在明显差异,以雷公藤片最高、其次为雷公藤多苷片、昆明山海棠片为最低。同一厂家不同批号的雷公藤片之间、雷公藤多苷片之间及不同厂家的雷公藤多苷片之间所测成分均有一定的差异,但不同厂家的昆明山海棠片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雷公藤内酯甲 雷公藤总内酯 高效液相色谱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雷公藤片 雷公藤多苷片 昆明山海棠片
下载PDF
雪峰蜜橘果皮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夏湘 赵良忠 +2 位作者 袁其丽 张丹 张冠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2-106,共5页
利用CO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雪峰蜜橘果皮色素,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色素在不同条件下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研究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光照、时间、温度、金属离子、氧化剂对雪峰蜜橘果皮色素的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长时... 利用CO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雪峰蜜橘果皮色素,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色素在不同条件下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研究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光照、时间、温度、金属离子、氧化剂对雪峰蜜橘果皮色素的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长时间的光照对色素稳定性影响明显,氧化剂双氧水的存在对橘皮色素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但0.5%、1%、2%、3%四个浓度的H2O2对同一样品色素的稳定性影响不大,该类色素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同时研究发现,不同萃取条件下得到的果皮色素对光照、时间、温度、金属离子、氧化剂的稳定性不同,说明不同萃取条件下得到的果皮色素组分、含量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峰蜜橘 果皮色素 CO2超临界萃取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稳定性
下载PDF
食品接触用纸高锰酸钾消耗量来源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朱丽娴 林勤保 +2 位作者 朱红梅 马洪生 钟怀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57-261,共5页
利用滴定法测定了食品接触用纸不同原材料的高锰酸钾(KMnO_4)消耗,结果表明,淀粉中木薯原淀粉的KMnO_4消耗量最大,松香、丁苯胶乳、聚乙烯醇的高锰酸钾消耗量明显大于其他原料;测定了不同纸浆抄纸以及8种商品纸样的KMnO_4消耗量,机械浆... 利用滴定法测定了食品接触用纸不同原材料的高锰酸钾(KMnO_4)消耗,结果表明,淀粉中木薯原淀粉的KMnO_4消耗量最大,松香、丁苯胶乳、聚乙烯醇的高锰酸钾消耗量明显大于其他原料;测定了不同纸浆抄纸以及8种商品纸样的KMnO_4消耗量,机械浆抄纸的KMnO_4消耗量大于化学浆, 6种商品纸样的KMnO_4消耗量大于GB 4806.8的限值40 mg/kg;同时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6种KMnO_4消耗量超过限值的纸样浸泡液中的淀粉含量,测得浸泡液中的淀粉含量范围为0.1~2.6 mg;通过分析得到浸泡液中淀粉对纸样KMnO_4消耗量的贡献为1.8%~7.2%。研究表明淀粉是食品接触用纸的KMnO_4消耗量的来源之一,淀粉的水解产物以及食品接触用纸中的其他无害原料也可能会引起KMnO_4消耗量增加,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钾消耗量 食品接触用纸 淀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