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肾病的预防措施 被引量:50
1
作者 向红丁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47-149,共3页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预防控制 代谢控制
原文传递
调理脾胃针法对糖尿病肾病早期干预及对肾脏保护机制: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8
2
作者 张智龙 吉学群 +4 位作者 张萍 张秀红 孟昭君 杨秀娟 何圣三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75-880,共6页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盲法原则,将1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在常规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调理脾胃针法,取曲池、支沟、合谷、血海、足三里、阴...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盲法原则,将1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在常规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调理脾胃针法,取曲池、支沟、合谷、血海、足三里、阴陵泉、丰隆、地机、三阴交、太冲、天枢、膏肓、肾俞、白环俞及中脘、中极穴针刺;对照组按《针灸学》取穴:肾俞、太溪、三阴交、阳陵泉、悬钟、关元、手三里、外关、阳溪、梁丘、上巨虚、内庭、滑肉门、大肠俞。2组均每日治疗2次,以临床症状体征、血糖、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等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调理脾胃针法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而且对患者的糖、脂代谢和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尿白蛋白水平都有良性的调节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调理脾胃针法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可改善糖、脂代谢异常造成的进行性肾损害,改善肾血流和肾小球的滤过功能,降低尿蛋白排泄率,抑制MCP-1过度表达,保护肾小球、肾小管,从而改善肾功能,延缓肾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针灸疗法 糖尿病肾病/预防控制 调理脾胃
下载PDF
肥胖对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颜勇华 刘辉文 +1 位作者 金铃 李振兴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1104-1106,共3页
【目的】探讨肥胖对2型糖尿病(T2DM )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选择本科收治的T2DM 患者105例,根据体质量指数(BMI ,kg/m^2)分为正常组(40例,18≤ BMI <24)、超重组(29例,24≤BMI <28)、肥胖组(36例,BMI ≥28... 【目的】探讨肥胖对2型糖尿病(T2DM )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选择本科收治的T2DM 患者105例,根据体质量指数(BMI ,kg/m^2)分为正常组(40例,18≤ BMI <24)、超重组(29例,24≤BMI <28)、肥胖组(36例,BMI ≥28)三组,比较三组患者24 h 尿微量白蛋白(mALB),随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ACR)等相关指标水平;同时以腰臀比(WHR)分为肥胖组(51例,男 WHR >0.90,女 WHR >0.80 )、正常组(54例男 WHR ≤0.90,女 WHR ≤0.80 ),比较两组患者 mALB 、ACR 等相关指标水平。【结果】①根据BMI 分组,正常组 mALB 和 ACR 为[(100.98±70.42)mg/24 h 和(99.24±69.88)mg/g];超重组 mALB 和ACR 为[(214.37±102.69)mg/24 h 和(208.5±71.35)mg/g];肥胖组 mALB 和 ACR 为[(467.77±330.86) mg/24 h 和(424.49±131.38)mg/g];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②根据 WHR分组,正常组 mALB 和 ACR 为[(132.06±98.98)mg/24 h 和(127.90±84.53)mg/g],肥胖组 mALB 和 ACR为[(406.37±312.09)mg/24 h 和(373.32±152.02)mg/g],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mALB 、ACR 随 BMI 及 WHR 增高而增高,控制肥胖有利于预防糖尿病肾病(DN )的发生及延缓病程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糖尿病 2 白蛋白尿 人体质量指数 腰臀比 糖尿病肾病/预防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