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日本糖业在中国市场上的开拓及竞争(1903—1937)
被引量:
9
1
作者
赵国壮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36,共14页
1895年日本占领中国产糖重镇台湾,在台湾糖业基础上,日本大力发展本国制糖业,并着力拓展东亚市场。1903年日糖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到1937年中日全面战争爆发,日糖在中国市场上的开拓及竞争活动,既改变了传统的中日糖品贸易格局,即由中国...
1895年日本占领中国产糖重镇台湾,在台湾糖业基础上,日本大力发展本国制糖业,并着力拓展东亚市场。1903年日糖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到1937年中日全面战争爆发,日糖在中国市场上的开拓及竞争活动,既改变了传统的中日糖品贸易格局,即由中国向日本输入糖品及技术的格局转变为由日本向中国输入糖品及技术的局面;也改变了近代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市场上的糖品竞争格局,即由爪哇糖及香港糖两糖统治的格局转变为日糖、香港糖两糖独大的局面。从这些活动中,不难看出,这一时期中外糖品之间的竞争形势,依旧为进口机制洋糖同国内土法制糖之间的竞争,外糖商仍通过商品输出手段来控制中国的糖品销售市场,而并未完全过渡到资本与商品输出手段并用的阶段;同时,日糖在中国市场上的成功是由政府扶植、糖商积极进取及侵略活动等多方因素共同促成的,而国糖三十多年的发展停滞及倒退,虽然是由局势动荡、政府无力、糖商无识及外糖入侵等一系列因素造成的,不过,日糖的成功是这一系列因素中较为关键的一种。因此,可以肯定,对日糖在中国市场上开拓及竞争活动的分析是解读国糖衰退及东亚糖品竞争格局演变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
糖
香港
糖
爪哇
糖
中国市场
糖
品
竞争
原文传递
近代东亚糖业格局的变动(1895—1937)——以中日糖业发展竞争为中心
被引量:
8
2
作者
赵国壮
乔南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3年第8期16-25,共10页
近代以来,世界糖业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一方面传统蔗糖产地古巴、爪哇等地的甘蔗糖业大发展;另一方面欧洲甜菜糖业崛起。受其影响,东亚的糖业格局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动:东亚高寒纬度上的甜菜制糖业初步形成并得到一定发展,打破了甘蔗糖业...
近代以来,世界糖业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一方面传统蔗糖产地古巴、爪哇等地的甘蔗糖业大发展;另一方面欧洲甜菜糖业崛起。受其影响,东亚的糖业格局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动:东亚高寒纬度上的甜菜制糖业初步形成并得到一定发展,打破了甘蔗糖业一统东亚的格局;东亚传统甘蔗糖业大国中国正面临着严重的糖业危机,由中国主导的前近代东亚糖业格局解体;1895年以后,日本在殖产兴业的近代化过程中大力发展本国精制糖业,并积极向外开拓市场,迅速发展成为东亚重要的糖业力量;在东亚糖品市场上,日本糖、爪哇糖、英属香港糖及中国糖等四种主要糖品激烈争夺市场份额,其中日本糖及英属香港糖较为强势,逐渐形成了两强主导的东亚糖业新格局。东亚糖业格局的大变动是近代东亚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一个侧面加深我们对近代大变局中的东亚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东亚
甜菜
糖
业
甘蔗
糖
业
精制
糖
业
糖
品
竞争
原文传递
题名
日本糖业在中国市场上的开拓及竞争(1903—1937)
被引量:
9
1
作者
赵国壮
机构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36,共14页
基金
"抗战时期大后方糖业统制研究"(批准号12XJC770010)资助
文摘
1895年日本占领中国产糖重镇台湾,在台湾糖业基础上,日本大力发展本国制糖业,并着力拓展东亚市场。1903年日糖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到1937年中日全面战争爆发,日糖在中国市场上的开拓及竞争活动,既改变了传统的中日糖品贸易格局,即由中国向日本输入糖品及技术的格局转变为由日本向中国输入糖品及技术的局面;也改变了近代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市场上的糖品竞争格局,即由爪哇糖及香港糖两糖统治的格局转变为日糖、香港糖两糖独大的局面。从这些活动中,不难看出,这一时期中外糖品之间的竞争形势,依旧为进口机制洋糖同国内土法制糖之间的竞争,外糖商仍通过商品输出手段来控制中国的糖品销售市场,而并未完全过渡到资本与商品输出手段并用的阶段;同时,日糖在中国市场上的成功是由政府扶植、糖商积极进取及侵略活动等多方因素共同促成的,而国糖三十多年的发展停滞及倒退,虽然是由局势动荡、政府无力、糖商无识及外糖入侵等一系列因素造成的,不过,日糖的成功是这一系列因素中较为关键的一种。因此,可以肯定,对日糖在中国市场上开拓及竞争活动的分析是解读国糖衰退及东亚糖品竞争格局演变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日
糖
香港
糖
爪哇
糖
中国市场
糖
品
竞争
分类号
K313 [历史地理—历史学]
F416.82 [历史地理—世界史]
原文传递
题名
近代东亚糖业格局的变动(1895—1937)——以中日糖业发展竞争为中心
被引量:
8
2
作者
赵国壮
乔南
机构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山西财经大学晋商研究院
出处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3年第8期16-25,共10页
基金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西部与边疆青年项目"抗战时期大后方糖业统制研究"(批准号12XJC770010)的资助
文摘
近代以来,世界糖业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一方面传统蔗糖产地古巴、爪哇等地的甘蔗糖业大发展;另一方面欧洲甜菜糖业崛起。受其影响,东亚的糖业格局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动:东亚高寒纬度上的甜菜制糖业初步形成并得到一定发展,打破了甘蔗糖业一统东亚的格局;东亚传统甘蔗糖业大国中国正面临着严重的糖业危机,由中国主导的前近代东亚糖业格局解体;1895年以后,日本在殖产兴业的近代化过程中大力发展本国精制糖业,并积极向外开拓市场,迅速发展成为东亚重要的糖业力量;在东亚糖品市场上,日本糖、爪哇糖、英属香港糖及中国糖等四种主要糖品激烈争夺市场份额,其中日本糖及英属香港糖较为强势,逐渐形成了两强主导的东亚糖业新格局。东亚糖业格局的大变动是近代东亚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一个侧面加深我们对近代大变局中的东亚的理解。
关键词
近代东亚
甜菜
糖
业
甘蔗
糖
业
精制
糖
业
糖
品
竞争
Keywords
Modern Eastern Asia, Sugar Beet Industry, Sugarcane Industry, Refined Sugar Industry, Competition on Sugar Product
分类号
F426.8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日本糖业在中国市场上的开拓及竞争(1903—1937)
赵国壮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9
原文传递
2
近代东亚糖业格局的变动(1895—1937)——以中日糖业发展竞争为中心
赵国壮
乔南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3
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