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认识目的新探
1
作者
巩在峰
《才智》
2012年第3期239-239,共1页
按照不同的角度,可以把认识的目的分为精神目的、实践目的和价值目的。认识的精神目的、实践目的和价值目的之间又是辩证统一的,共同组成认识的目的统一体。
关键词
精神
目的
实践
目的
价值
目的
原文传递
中国三代艺术的意义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李心峰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8-54,共7页
在中国夏商周“礼乐文化”语境中生长、发展起来的三代艺术,以青铜艺术与乐舞艺术为代表,其最本质的特征便是“礼乐艺术”。从人类艺术所经历过的物质性实用目的艺术、精神性实用目的艺术、审美性非实用目的艺术这三大基本历史类型更...
在中国夏商周“礼乐文化”语境中生长、发展起来的三代艺术,以青铜艺术与乐舞艺术为代表,其最本质的特征便是“礼乐艺术”。从人类艺术所经历过的物质性实用目的艺术、精神性实用目的艺术、审美性非实用目的艺术这三大基本历史类型更迭演化的线索来看,在中华艺术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三代礼乐艺术正是一种典型形态的“精神性实用目的艺术”;三代时期正是这种艺术基本类型得以确立的时期,是中华远古时期物质性实用目的艺术向后来的审美性非实用目的艺术发展演变的不可或缺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中介环节。而到了三代的晚期即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旧的礼乐制度的崩坏,艺术中开始出现了新的历史类型的萌芽,成为数百年后魏晋时期中华艺术伟大自觉时代的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夏朝
商朝
周朝
礼乐文化
礼乐艺术
艺术形态
精神
性实用
目的
审美性非实用
目的
物质性实用
目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认识目的新探
1
作者
巩在峰
机构
贵州凯里学院马列部
出处
《才智》
2012年第3期239-239,共1页
文摘
按照不同的角度,可以把认识的目的分为精神目的、实践目的和价值目的。认识的精神目的、实践目的和价值目的之间又是辩证统一的,共同组成认识的目的统一体。
关键词
精神
目的
实践
目的
价值
目的
分类号
B017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三代艺术的意义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李心峰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8-54,共7页
文摘
在中国夏商周“礼乐文化”语境中生长、发展起来的三代艺术,以青铜艺术与乐舞艺术为代表,其最本质的特征便是“礼乐艺术”。从人类艺术所经历过的物质性实用目的艺术、精神性实用目的艺术、审美性非实用目的艺术这三大基本历史类型更迭演化的线索来看,在中华艺术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三代礼乐艺术正是一种典型形态的“精神性实用目的艺术”;三代时期正是这种艺术基本类型得以确立的时期,是中华远古时期物质性实用目的艺术向后来的审美性非实用目的艺术发展演变的不可或缺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中介环节。而到了三代的晚期即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旧的礼乐制度的崩坏,艺术中开始出现了新的历史类型的萌芽,成为数百年后魏晋时期中华艺术伟大自觉时代的先声。
关键词
中国
夏朝
商朝
周朝
礼乐文化
礼乐艺术
艺术形态
精神
性实用
目的
审美性非实用
目的
物质性实用
目的
分类号
J120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认识目的新探
巩在峰
《才智》
2012
0
原文传递
2
中国三代艺术的意义
李心峰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