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 被引量:237
1
作者 张倩 郑涌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3年第3期6-10,共5页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美国出现的一个新兴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对二战后心理学中存在以病理学研究为重点的倾向提出了异议,主张心理学应对人类自身拥有的正向品质加以研究。文章从其思想主张出发,结合有关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对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美国出现的一个新兴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对二战后心理学中存在以病理学研究为重点的倾向提出了异议,主张心理学应对人类自身拥有的正向品质加以研究。文章从其思想主张出发,结合有关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对积极心理学进行了一个概括的介绍及简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积极心 积极预防 治疗 乐观主义 人格特质 社会文化价值观 精神病理学
下载PDF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述评及其研究展望 被引量:100
2
作者 王鑫强 张大均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8-73,共6页
以精神病理学为核心的传统心理健康模型由于过度关注心理障碍症状的消除,忽视主观幸福感等积极指标的作用,存在诊断不准确、干预难长效等缺陷。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在积极心理学运动下产生,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模型的反思和超越,代表着心理... 以精神病理学为核心的传统心理健康模型由于过度关注心理障碍症状的消除,忽视主观幸福感等积极指标的作用,存在诊断不准确、干预难长效等缺陷。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在积极心理学运动下产生,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模型的反思和超越,代表着心理健康发展的新方向,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文章在系统介绍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基本观点及相关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贡献和不足进行了评述,并从模型的指标内涵、预测功能和干预指导作用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双因素模型 传统心健康模型 主观幸福感 精神病理学
原文传递
依恋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61
3
作者 胡平 孟昭兰 《心理学动态》 CSSCI CSCD 2000年第2期26-32,共7页
该文对80年代后依恋研究进行了总结。对依恋研究的新的进展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⑴对不同年龄儿童依恋关系的发展进行研究 ;⑵对依恋与认知和人格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⑶依恋在发展精神病理学中的研究发展 ;⑷跨文化研究。国内这方面... 该文对80年代后依恋研究进行了总结。对依恋研究的新的进展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⑴对不同年龄儿童依恋关系的发展进行研究 ;⑵对依恋与认知和人格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⑶依恋在发展精神病理学中的研究发展 ;⑷跨文化研究。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 ,它还会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恋 精神病理学 认知 人格发展 跨文化研究 新进展 成果 国内 年代
全文增补中
依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4
作者 黄桂梅 张敏强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2-96,共5页
目前对依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 依恋的精神病理学的研究 ;2 青少年依恋的发展性研究 ;3 依恋与个体认知、情感和职业成熟度关系的研究。该文对依恋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依恋 精神障碍 个体认知 精神病理学 青少年
下载PDF
抑郁症神经生化和神经电生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5
作者 易正辉 方贻儒 王祖承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76-679,共4页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复杂,神经生化学理论是迄今最为“肯定”、并被临床药理“充分利用”的,用以阐述抑郁症发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抑郁症的发生不但与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水平相关;也可能与多巴胺(DA)、乙酰胆碱(Ach)、神经...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复杂,神经生化学理论是迄今最为“肯定”、并被临床药理“充分利用”的,用以阐述抑郁症发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抑郁症的发生不但与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水平相关;也可能与多巴胺(DA)、乙酰胆碱(Ach)、神经肽、γ-氨基丁酸(GABA)能系统等多种神经递质及受体的功能紊乱有关,还与内分泌系统和神经营养因子系统等方面的异常有关。同时,抑郁症的发生还可能与神经认知功能的缺损及神经电生理学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精神病理学 神经递质 神经生化 神经电生
下载PDF
中国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精神病理学、认知功能和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病例对照研究(英文) 被引量:21
6
作者 张向阳 曹连元 +7 位作者 陈大春 綦凌燕 陈松 王帆 修梅红 吴桂英 陆林 Thomas R Kosten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283-293,共11页
目的:美洲和欧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吸烟率是社区人群对照的3至4倍,与阴性症状和锥体外系综合征的减少及认知功能的改善有关。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观察这些因素的临床关联性。方法:采用尼古丁依赖自评量表(Fagerstrom ... 目的:美洲和欧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吸烟率是社区人群对照的3至4倍,与阴性症状和锥体外系综合征的减少及认知功能的改善有关。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观察这些因素的临床关联性。方法:采用尼古丁依赖自评量表(Fagerstrom Test for Nicotine Dependence,FTND)和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我们对776例男性和560例男性社区对照进行了比较。患者也测评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Simpson -Angus锥体外系副反应评定量表(Simpson and Angus Extrapyramidal Symptom Rating Scale,SAES)和不自主运动量表(Abnormal Involuntary Movement Scale,AIMS)。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终生吸烟率较社区对照人群高(79%比63%),同时严重吸烟者与对照组之间有更明显的差异(61%比31%)。现在吸烟者的PANSS阴性症状和SAES帕金森综合征得分均低于非吸烟者。吸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RBANS认知功能测试中表现最差,非吸烟精神分裂症患者较差,之后是吸烟者,非吸烟者对照表现最好。结论: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吸烟率高于社区对照人群,但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对照组之间尼古丁依赖率与美洲观察到的情况有很大的差异。吸烟与较低水平的阴性症状,较少的锥体外系综合征及较少的帕金森综合征相关联,提示自我治疗的存在。但是,吸烟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对照组人群中都与显著的认知功能损害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吸烟 精神病理学 认知 不良反应 尼古丁
下载PDF
心理学中自恋理论研究述评 被引量:15
7
作者 秦向荣 《四川精神卫生》 2004年第4期248-249,共2页
关键词 自恋 论研究 精神病理学 精神分析
下载PDF
依恋研究及其新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蒋京川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90-93,共4页
依恋是两个人之间一种强烈、持久和亲密的情感联系,早期依恋的性质深刻地影响着成年后的人际关系和精神健康。以回顾四种传统的依恋理论为起点,着重介绍了依恋在研究方法上的推进,从神经生理、人格等新视角解释依恋,及其依恋的跨文化研... 依恋是两个人之间一种强烈、持久和亲密的情感联系,早期依恋的性质深刻地影响着成年后的人际关系和精神健康。以回顾四种传统的依恋理论为起点,着重介绍了依恋在研究方法上的推进,从神经生理、人格等新视角解释依恋,及其依恋的跨文化研究、依恋在精神病理学方面的研究所取得的新近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关系 精神健康 依恋 人格 精神病理学 儿童
下载PDF
强迫症的精神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杨彦春 祝卓宏 刘协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19-221,共3页
目的 探讨强迫症临床过程的基本特征,强迫症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症状形成的病理心理机制,筛选出本病病理心理上相对独立的症状群,为本病今后在特殊领域里的深入研究提供筛选同源性病例的方法,也为本病的临床分型诊断和治疗提供症状... 目的 探讨强迫症临床过程的基本特征,强迫症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症状形成的病理心理机制,筛选出本病病理心理上相对独立的症状群,为本病今后在特殊领域里的深入研究提供筛选同源性病例的方法,也为本病的临床分型诊断和治疗提供症状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研究调查表和量表评定的方法,对90 例未服药的强迫症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 强迫症的平均发病年龄为(212 ±83) 岁,男∶女为17∶1 ,平均病程为(64 ±60) 年,934 % 的患者出现2 个以上的强迫症状,强迫症状出现频率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显示,有4 组相对独立的症状群:分别为①单纯强迫观念;②强迫怀疑/ 强迫检查;③强迫恐惧/ 强迫洗涤、强迫回避;④单纯强迫行为。4 组症状群相应的病理心理分别为①联想过程的强迫性体验;②病理性怀疑;③对危险的过高的非现实估计;④不确定与不完美感。各组症状群之间共同的基本的病理心理机制涉及意志过程障碍。结论 强迫症是一组症状涉及多维度的异源性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症状 精神病理学 研究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卫华 谭云龙 +1 位作者 周沫 周东丰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97-200,共4页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精神分裂症病理生理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患者组为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发病后从未治疗组31例,停止治疗组17例。正常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为与患者组性别、年...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精神分裂症病理生理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患者组为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发病后从未治疗组31例,停止治疗组17例。正常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为与患者组性别、年龄匹配的41名健康人。对患者组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病情严重程度。血浆 BDNF 浓度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用多变量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结果从未治疗组[(4.5±2.2)μg/L]和停药组患者[(3.9±1.4)μg/L]血浆 BDNF 浓度均低于对照组[(6.5±2.2)μg/L](F 检验,P<0.01);而从未治疗组与停止治疗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的血浆 BDNF 浓度与 PANSS 阴性症状因子分(r=-0.509;P<0.01)及总病期呈负相关(r=-0.426;P<0.01),与发病年龄、PANSS 阳性因子分、总分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 BDNF 浓度低于正常;BDNF 可能是参与精神分裂症病理生理机制的一种重要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精神病理学
原文传递
ICD-11精神与行为障碍(草案)关于神经发育障碍诊断标准的进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陈静 M Elena Garralda 程文红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11-413,共3页
ICD-11精神与行为障碍(草案)(以下简称ICD-11)儿童相关部分有了较大的变化.基于精神病理学终身病程概念,ICD-11取消了"通常起病于童年和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这一按起病年龄的分类,按照每个障碍本身的核心诊断特征归入相应障... ICD-11精神与行为障碍(草案)(以下简称ICD-11)儿童相关部分有了较大的变化.基于精神病理学终身病程概念,ICD-11取消了"通常起病于童年和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这一按起病年龄的分类,按照每个障碍本身的核心诊断特征归入相应障碍类别之下或者形成一种新的障碍.ICD-11将ICD-10中主要以神经发育异常为核心特征的精神障碍(包括精神发育迟滞、心理发育障碍、多动性障碍、抽动障碍)形成一个新的分类,即神经发育障碍.我们对比ICD-10,根据ICD-11 Beta版对ICD-11神经发育障碍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发育障碍 精神病理学 行为障碍 诊断标准 ICD-10 精神发育迟滞 神经发育异常 发育障碍
原文传递
儿童依恋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春香 李雪荣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1997年第1期6-10,共5页
本文就儿童依恋的概念、类型、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及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儿童 依恋 概念 类型 精神病理学
下载PDF
青少年常见身心病理症状流行情况及其对6个月后自杀和自伤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曹慧 陶芳标 +4 位作者 黄蕾 万宇辉 孙莹 苏普玉 郝加虎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2-208,共7页
目的了解青少年常见身心病理症状流行情况及其对6个月后自杀、自伤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08年3月从我国东部地区的北京、绍兴、广州,中部地区的太原、哈尔滨、鄂州,西部地区的重庆、贵阳共8个市中抽取部分青少年,采... 目的了解青少年常见身心病理症状流行情况及其对6个月后自杀、自伤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08年3月从我国东部地区的北京、绍兴、广州,中部地区的太原、哈尔滨、鄂州,西部地区的重庆、贵阳共8个市中抽取部分青少年,采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等,对青少年社会人口统计学情况、生活方式、身心病理症状、自杀及自伤行为情况进行调查。基线调查时共收回有效问卷17622份,6个月后进行随访,收回与基线调查时编号一致的有效问卷14407份。对身心病理症状、自杀及自伤行为等的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基线调查时常见躯体、心理病理症状总检出率分别为24.1%(4255/17622)和30.9%(5447/17622),检出率最高的分别为多饮多食(6.4%,1130/17622)、在家里几乎很难安心学习(11.8%,2087/17622)。男性常见心理病理症状检出率(30.7%,2637/8599)高于躯体病病理症状(24.0%,2061/8599)(P〈0.05);女性常见心理病理症状检出率(31.1%,2810/9023)高于躯体病病理症状(24.3%,2194/9023)(P〈0.05)。高中阶段常见身心病理症状检出率(46.8%,2905/6208)高于初中(37.3%,2337/6262)和大学(33.2%,1711/5152)(P值均〈0.05)。西部地区常见躯体病理症状和心理病理症状检出率(30.2%,1471/4871;40.6%,1979/4871)均高于中部(22.4%,1443/6453;27.0%,1743/6453)和东部地区(21.3%,1341/6298;27.4%,1725/6298)(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常见躯体病理症状数≥2个是6个月后自杀意念(RR:1.44,95%CI:1.16-1.79)、自杀未遂(RR=1.79,95%CI:1.22-2.61)和白伤行为(RR=1.39,95%CI:1.17-1.66)的共同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精神病理学 自杀 自我伤害行为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与精神病理学的关系 被引量:11
14
作者 许明智 杨玲玲 《上海精神医学》 1998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 为探讨精神分裂症精神病理与细胞因子的关系,了解抗精神病药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对60例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4~6周,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IL—6、TNF2和SIL—2R水平,并采用简明精神病量... 目的 为探讨精神分裂症精神病理与细胞因子的关系,了解抗精神病药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对60例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4~6周,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IL—6、TNF2和SIL—2R水平,并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阳性症状量表(SAP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估精神病理及其变化。结果 抗精神病药治疗后血清IL—6水平显示下降,而血清TNF2和SIL—2R水平的变化不显著。治疗前血清IL—6和SIL—2R与SAPS总分呈显著正相关,而血清TNF2与BPRS总分呈显著正相关;治疗后血清IL—6水平与BPRS的焦虑抑郁因子呈显著正相关。血清IL—6减分值与SAPS总分减分值和BPRS的思维障碍因子减分值呈显著正相关;而血清SIL—2R减分值与BPRS的焦虑抑郁因子减分值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病理可能与细胞因子功能异常有关,抗精神病药可能通过抑制IL—6而达到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理学 精神病 细胞因子
下载PDF
Stroop效应在精神病理学研究中的论争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海燕 陈俊 张积家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7年第5期382-386,共5页
Stroop效应是对精神病患者的认知加工研究中最受青睐的实验范式之一。Stroop范式在精神病理学研究中逐渐深入,引发争论越来越多:(1)Stroop效应能否作为测量一些精神障碍的工具?(2)与命名中性词的颜色反应时相比,精神障碍患者对与其症状... Stroop效应是对精神病患者的认知加工研究中最受青睐的实验范式之一。Stroop范式在精神病理学研究中逐渐深入,引发争论越来越多:(1)Stroop效应能否作为测量一些精神障碍的工具?(2)与命名中性词的颜色反应时相比,精神障碍患者对与其症状相关词颜色命名时间进程如何?(3)精神障碍患者对与其症状相关词和中性词的加工方式是否相同,词和非词的比例是否影响实验结果?该文综述Stroop效应在精神病理学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和争论及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OOP效应 障碍-突出的Stroop效应 精神病理学 警觉-回避模型
下载PDF
精神病理学的层级分类法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范尹晴 王振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0,共8页
现有的精神科分类诊断主要基于现象学, 其应用于科研和临床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精神病理学层级分类(hierarchical taxonomy of psychopathology, HiTOP)模型结合了既往近百年的结构研究, 通过完全循证的方法构建了精神病理学分类... 现有的精神科分类诊断主要基于现象学, 其应用于科研和临床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精神病理学层级分类(hierarchical taxonomy of psychopathology, HiTOP)模型结合了既往近百年的结构研究, 通过完全循证的方法构建了精神病理学分类系统。本文将围绕HiTOP模型, 对其产生的背景、内容、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4个方面进行介绍, 并对其未来在精神科的应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理学 精神病理学层级分类 循证医 跨诊断
原文传递
耻感、神经症与文化 被引量:8
17
作者 许又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88年第3期125-127,共3页
耻感,即感到自己可耻,是一种痛苦的体验。这种痛苦可以强烈到什么程度,“二桃杀三士”的故事也许能够说明。据《晏子春秋》,齐景公手下有三名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由于三士对齐相国晏子无礼,晏子便设计要除掉他们。晏子请景公差... 耻感,即感到自己可耻,是一种痛苦的体验。这种痛苦可以强烈到什么程度,“二桃杀三士”的故事也许能够说明。据《晏子春秋》,齐景公手下有三名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由于三士对齐相国晏子无礼,晏子便设计要除掉他们。晏子请景公差人送两个桃子给三位勇士,要他们按功劳分桃。公孙接打虎有名,自认功劳大,抢先挑了一个桃子。田开疆带兵打过胜仗,也自认功劳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症 耻感 社会性焦虑 精神病理学 性心冲突 《晏子春秋》 性行为 自知之明 治疗 社会作用
下载PDF
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异常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松 杨贵刚 +6 位作者 王志仁 王玥婵 周东丰 李娟 卞清涛 谭云龙 杨甫德 《上海精神医学》 2010年第5期275-278,共4页
目的探讨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理症状与糖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共纳入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3例(从未治疗者39例,停药>4周者34例),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 目的探讨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理症状与糖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共纳入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3例(从未治疗者39例,停药>4周者34例),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浓度,测量腰围、臀围,计算腰臀比。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精神病理症状。结果 73例患者糖代谢异常的构成比为28.8%,其中从未治疗组患者与停药组患者的异常构成比分别为33.3%和2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069,P=0.015)、阴性分量表总分(OR=1.120,P=0.019)与糖代谢异常的发生呈正相关。结论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糖代谢异常的构成比高,属于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在当前无抗精神病药物影响的前提下,高龄和严重的阴性症状可能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血糖代谢紊乱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理学 糖代谢异常
下载PDF
“状态-特质愤怒”理论概念及其临床研究现状 被引量:7
19
作者 邵阳 谢斌 张明岛 《上海精神医学》 2010年第2期109-111,共3页
关键词 愤怒情绪 状态-特质 临床研究 论概念 临床心 焦虑与抑郁 精神病理学 相互作用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脑脊液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8
20
作者 朱海兵 马崔 +4 位作者 郭扬波 郑洪波 黄雄 张训 邱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80-481,共2页
目的检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纳入42例首发未用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脑脊液和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 目的检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纳入42例首发未用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脑脊液和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其精神症状,脑脊液对照组为10例外科手术患者,血清对照组为试剂盒提供正常的健康者血清细胞因子浓度。结果患者组脑脊液和血清IL-2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脑脊液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脑脊液和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与年龄、体重、病程、PANSS总分及其分量表分等的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TNF-α水平与发病年龄呈正相关(r=0.37,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枢和外周均存在细胞免疫障碍,但未发现其与临床症状相关,血清TNF-α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早期发病可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脑脊液 细胞因子 精神病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