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才说”:从王国维到叔本华 被引量:6
1
作者 夏中义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1-64,共4页
“天才说”:从王国维到叔本华夏中义“天才说”是王国维的“审美一艺术主体”论。王氏眼中的“天才”实有双重身份。首先,“天才”是审美力与艺术造型技能的人格表征,即只有“天才”才具备审美力与艺术技能。因为在他看来芸芸众生皆... “天才说”:从王国维到叔本华夏中义“天才说”是王国维的“审美一艺术主体”论。王氏眼中的“天才”实有双重身份。首先,“天才”是审美力与艺术造型技能的人格表征,即只有“天才”才具备审美力与艺术技能。因为在他看来芸芸众生皆被人生欲念之不足而引起的苦痛所压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天才 双重定义 王氏 入乎其内 内美 赤子之心 人生感悟 艺术品位 精神方式
下载PDF
中华戏曲文化美学及其现代转型 被引量:6
2
作者 廖奔 《文化艺术研究》 2010年第2期129-154,共26页
中国戏曲是人类戏剧繁衍史上一种独特的审美样式,文化背景与发展路径的不同,使戏曲与他种戏剧拉开距离,成为一种深入影响民间生活方式和精神方式的独有的社会型艺术。戏曲的美学原则,从整体审美把握方面说有综合性、写意性、抒情性,从... 中国戏曲是人类戏剧繁衍史上一种独特的审美样式,文化背景与发展路径的不同,使戏曲与他种戏剧拉开距离,成为一种深入影响民间生活方式和精神方式的独有的社会型艺术。戏曲的美学原则,从整体审美把握方面说有综合性、写意性、抒情性,从舞台技术把握方面说有程式性、虚拟性和时空自由性,其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体现出中国传统艺术的共性特征:有机整体观、既求真更求美、既体验亦表现,这些都成为戏曲的内在精神旨归。然而,现代史的到来使得作为传统艺术的戏曲遭遇了转型危机,其生存价值和艺术价值长久陷入尴尬境地,人们希图在21世纪见到其超升的曙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文化美学 Chinese Transformation Modern 中国传统艺术 转型危机 艺术价值 戏剧 文化背景 思维方式 生活方式 生存价值 审美把握 内在精神 美学原则 拉开距离 精神方式 技术把握 共性特征
下载PDF
死亡的雕像——《红楼梦》与其它古代小说死亡叙述之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苏涵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15-227,共13页
谈论死亡,在俗世心目中是一种忌讳,那是由于每个生命都无法摆脱的这个结局带给人的巨大恐惧。哲人们也有与常人相同的恐惧。不同的是,面对死亡,他们能进行不同的理性思考。如《庄子·至乐篇》描述的庄子手执马鞭,敲打髑髅,拷... 谈论死亡,在俗世心目中是一种忌讳,那是由于每个生命都无法摆脱的这个结局带给人的巨大恐惧。哲人们也有与常人相同的恐惧。不同的是,面对死亡,他们能进行不同的理性思考。如《庄子·至乐篇》描述的庄子手执马鞭,敲打髑髅,拷问其死因,正是这从容不迫思考的形象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死亡叙述 《金瓶梅》 古代小说 《水浒传》 人之死 西门庆 《三国演义》 生存方式 精神方式
原文传递
成都的地域习俗与日常生活的精神方式 被引量:3
4
作者 罗明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4-18,共5页
地域的传统习俗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又呈现出浓厚的民间色彩。在各个时代 ,特有的风习对日常社会生活的精神方式有潜在的作用。本文回溯了成都历史上的一些习俗及精神方式 ,探讨了社会转型时期习俗意象... 地域的传统习俗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又呈现出浓厚的民间色彩。在各个时代 ,特有的风习对日常社会生活的精神方式有潜在的作用。本文回溯了成都历史上的一些习俗及精神方式 ,探讨了社会转型时期习俗意象文化因素的现实遗存与现代社会生活、精神方式的内在联系 ,以及所具有的某些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俗 精神方式 日常生活 地域文化 成都市 成都人
下载PDF
学术理论期刊如何面对市场挑战——兼谈《文艺研究》的自救之道 被引量:4
5
作者 方宁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3-34,共2页
“学术理论期刊”是指那些以研究专业学术问题为本位的期刊,从发行方式上看,它难以成为依靠行政手段以确保大规模、有组织的订户的保护对象。极其明显的专业性特征,似乎使形形色色的“学术理论期刊”只能成为服务于特定知识层面而难... “学术理论期刊”是指那些以研究专业学术问题为本位的期刊,从发行方式上看,它难以成为依靠行政手段以确保大规模、有组织的订户的保护对象。极其明显的专业性特征,似乎使形形色色的“学术理论期刊”只能成为服务于特定知识层面而难以面向大众的一种媒体。毋庸讳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理论期刊 文艺研究 市场挑战 学术期刊 学术研究 改革开 计划经济体制 精神方式 国内学术界 《水浒传》
下载PDF
圣痞 痞圣 圣与痞之外
6
作者 金岱 《粤海风》 1997年第1期52-54,共3页
圣痞 1.现在又有人喜欢扮演“圣人”了。世人皆浊我独清,满世界都腐化了,唯我出污泥而不染,我有睡莲一般清洁的精神。世人皆俗我独雅,所有的人都在奋力爬楼梯,官阶、职称、金钱……唯我不爬,我一跃就跃上顶峰,出大名,拿大奖,其实也赚了... 圣痞 1.现在又有人喜欢扮演“圣人”了。世人皆浊我独清,满世界都腐化了,唯我出污泥而不染,我有睡莲一般清洁的精神。世人皆俗我独雅,所有的人都在奋力爬楼梯,官阶、职称、金钱……唯我不爬,我一跃就跃上顶峰,出大名,拿大奖,其实也赚了大钱。整个世界都成了物质,唯独剩下我还是精神,所以我要以我这精神君临一切,荡涤一切(污泥浊水?),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市场文明 后现代主义 文人精神 圣人 专制 精神方式 绝对精神 意识形态 封建传统
下载PDF
试论林斤澜小说的文体意识
7
作者 肖敏 张志忠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6期123-126,共4页
林斤澜是当代文坛中文体意识明显、艺术风格独具的作家,其代表作"矮凳桥系列"和"十年十癔"系列小说,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叙事策略。从林斤澜小说的精神表现方式、叙事策略、语言特征等诸个方面,显示林斤澜小说文... 林斤澜是当代文坛中文体意识明显、艺术风格独具的作家,其代表作"矮凳桥系列"和"十年十癔"系列小说,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叙事策略。从林斤澜小说的精神表现方式、叙事策略、语言特征等诸个方面,显示林斤澜小说文体的独特性,及其于当代汉语写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斤澜 文体 精神方式 叙事策略 语言
下载PDF
传统诗学研究的新开拓——评刘士林《中国诗哲论》
8
作者 管载麟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S1期11-12,共2页
考察和描述中国传统诗学,探求其基本规律的研究方法历来有两种:一是“六经注我”,一是“我注六经”。前者是以历史来验证“我”的理论框架,后者则是运用“我”的理论作参照,去透视和审察古代诗学家的思想风貌和情感世界。《中国诗哲伦... 考察和描述中国传统诗学,探求其基本规律的研究方法历来有两种:一是“六经注我”,一是“我注六经”。前者是以历史来验证“我”的理论框架,后者则是运用“我”的理论作参照,去透视和审察古代诗学家的思想风貌和情感世界。《中国诗哲伦》一书(刘士林著,济南出版社,1992年12月版)无疑更倾向于后者。作者以独特的文化、历史、哲学三者兼容的把握方式,在宏观角度上,提出: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与统一的文化形态相应,必有一种统一的精神方式,而古典文化的精神方式就是古典诗学。诚如作者所说“诗学研究仍是一种思想史的研究”,作者区别于过去的一般从生产方式角度进行的唯物思想史研究,更多地从个人的思想、感情、体验和精神结构——即从诗学本体论的角度,更直接,更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诗学 刘士林 诗性文化 新开拓 精神方式 诗性智慧 精神结构 本体论 诗哲 诗学研究
下载PDF
关于水墨人物和肖像画曹宝泉访谈录
9
作者 陈孝信 《艺术界》 2001年第5期28-36,共9页
经过这十多年来、默默无闻的自然转型和自我调整,曹宝泉在他所努力探索的水墨人物和肖像画方向上,终于获得了一次突破:他根据内心的需求──关注当代人的精神状态,在一个不同寻常的角度上,实现了传统的笔墨语言与西方的素描造型乃... 经过这十多年来、默默无闻的自然转型和自我调整,曹宝泉在他所努力探索的水墨人物和肖像画方向上,终于获得了一次突破:他根据内心的需求──关注当代人的精神状态,在一个不同寻常的角度上,实现了传统的笔墨语言与西方的素描造型乃至抽象──表现方法的有效结合。在某种意义上,他既超越了传统的“传神写照”抑或“得意忘形”,也超越了西方的写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同时也表现了一位水墨画家介入当代艺术建设的自觉性。 过程也许比结果更具有启发性。所以笔者就这个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与曹宝泉本人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并将它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墨人物 中国画 肖像画 语言方式 艺术家 笔墨语言 视觉语言 水墨作品 精神方式 传统文人画
原文传递
金融道德风险的转嫁及其道德救援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兰芬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21,共5页
关键词 金融道德风险 转嫁 救援 世界资本主义 实践精神方式 金融危机 金融创新 道德选择
原文传递
关于人掌握世界的基本方式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家祥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2,共7页
本文论述了人掌握世界的三种基本方式,即实践方式、理论认识方式和实践精神方式。不仅说明了这三种方式各自的基本特点,而且对与这三种方式有关的一些争议较大的理论问题,作了深入透彻的分析。
关键词 世界 实践方式 理论认识方式 实践精神方式
下载PDF
关于人掌握世界的基本方式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家祥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6,共6页
人们在社会历史活动中,不仅以实践方式现实地改变世界,以理论方式在思维中认识世界,而且以实践精神方式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搭起一座桥梁,促使二者之间相互转化。
关键词 世界 实践方式 理论认识方式 实践精神方式
下载PDF
教学的本质新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宏安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6,共6页
关于教学本质的各种论说表明教学的本质的研究是充分开放的,并不应该拒斥某一个方向之外的别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因为理论是多元的,是允许各种不同的观点并存的,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就行。多元观点的交流互补更有利于对教学的本质的理... 关于教学本质的各种论说表明教学的本质的研究是充分开放的,并不应该拒斥某一个方向之外的别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因为理论是多元的,是允许各种不同的观点并存的,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就行。多元观点的交流互补更有利于对教学的本质的理解。本文由教学的定义推导出一个自己以为是新的关于教学的本质的观点——教学属于人类掌握世界的实践——精神的方式,以此得出"教育的钟摆"的一个解释,推导出教学发展对于教学政策的依赖性,从新的角度论述了教学改革是教育的永恒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的本质 掌握世界的实践-精神方式 教育的钟摆 教学政策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从哲学的高度反观自身——对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中几个基本观念的思考
14
作者 张小东 《中国文学研究》 1986年第2期142-144,36,共4页
当前文学史的研究中出现了一般明显的反思思潮。从对研究对象的沉溺转向反观自身,传达了文学史研究要求走向自觉的内在燥动。反思必然带来新的突破,而突破的大小,则取决于反思的广度和深度。五四时期,以王国维、鲁迅、闻一多等人为代表... 当前文学史的研究中出现了一般明显的反思思潮。从对研究对象的沉溺转向反观自身,传达了文学史研究要求走向自觉的内在燥动。反思必然带来新的突破,而突破的大小,则取决于反思的广度和深度。五四时期,以王国维、鲁迅、闻一多等人为代表的新一代研究者大胆将西方文学研究某些观念吸收并融入古老的中国文学批评体系之中,取得了文学史研究的第一次重大突破。目前,第二次大的突破又在酝酿之中,文学史研究的基本观念的变革再一次成为了突破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观念 中国当代文学史 当代文学史研究 文学批评 文学历史 哲学 研究中 实践精神方式 文学现象 作家作品
下载PDF
艺术起源劳动说再探索 被引量:6
15
作者 章建刚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8期61-68,共8页
艺术起源于劳动的确是个旧有的命题,但旧话重提并不意味重新宣布某个不可更动的真理,相反,我们只是不满于它的已有表述,渴望重新揭示其内在的积极契机。对于我国的研究者来说,艺术起源的劳动说是马克思主义美学或文艺理论中的一个问题,... 艺术起源于劳动的确是个旧有的命题,但旧话重提并不意味重新宣布某个不可更动的真理,相反,我们只是不满于它的已有表述,渴望重新揭示其内在的积极契机。对于我国的研究者来说,艺术起源的劳动说是马克思主义美学或文艺理论中的一个问题,因为马克思说过:“劳动创造了美。”恩格斯更具体地谈到从猿到人的过程中。“手变得自由了”这一重要事件。他说:“只是由于劳动,由于和日新月异的动作相适应,由于这样所引起的肌肉、韧带以及在更长时间内引起的骨骼的特别发展遗传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说 再探索 马克思恩格斯 精神生产方式 符号系统 马克思主义美学 劳动创造 劳动工具 研究者 艺术起源
原文传递
马斯克点OpenAl争端升级
16
作者 Max Chafkin 易语(译) 《商业周刊(中文版)》 2024年第4期6-7,共2页
●为了一项双方都警言会危及人类生存的技术,一位炒作大师起诉了另一位炒作大师夸大其词是快速增长的技术公司惯用的手段。这倒不是说他们谎话连篇;只是在他们想要筹集大笔资金时,这样的表述有助于他们将其事业描绘成一幅印象主义图景... ●为了一项双方都警言会危及人类生存的技术,一位炒作大师起诉了另一位炒作大师夸大其词是快速增长的技术公司惯用的手段。这倒不是说他们谎话连篇;只是在他们想要筹集大笔资金时,这样的表述有助于他们将其事业描绘成一幅印象主义图景而非写实主义画像。谷歌的几位创始人在他们做出来的东西连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最成功搜索引擎都还谈不上的时候就日经在大谈特谈要整合“全世界信息”了;爱彼迎(Airbnb)的创始人们曾经扬言,度假屋出租会通过某种未知的魔力化解仇恨;WeWork则将一家相当传统的房地产初创公司逐步打造成了一个伪精神生活方式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创公司 精神生活方式 搜索引擎 斯坦福大学 印象主义 炒作
原文传递
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危机分析与干预
17
作者 曹小敏 《理财(经济)》 2024年第6期66-68,共3页
对于大学生而言,网络购物是非常享受的精神生活方式。他们在各类网络交易平台中肆意切换,不知不觉被各类网络文化浸染,虽然生活、娱乐、社交和精神世界有了更广阔的空间,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大学生沉浸在如此复杂和管控不到位的网络消费... 对于大学生而言,网络购物是非常享受的精神生活方式。他们在各类网络交易平台中肆意切换,不知不觉被各类网络文化浸染,虽然生活、娱乐、社交和精神世界有了更广阔的空间,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大学生沉浸在如此复杂和管控不到位的网络消费文化中,心理难免受到许多不良影响,给大学生滋生消费心理危机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影响着众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大学生因网络消费出现的心理危机,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交易平台 心理危机 心理健康教育 精神生活方式 网络消费 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网络购物
下载PDF
精神生产方式的变革与意识形态建设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潇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7-53,共7页
马克思关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制约精神生产方式的理论已成为共识的科学原理。在当代中国,生产关系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显著地不同于计划经济;生产力则大规模地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起来,远远超出改革开放前的状况。生产关系变革导致意... 马克思关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制约精神生产方式的理论已成为共识的科学原理。在当代中国,生产关系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显著地不同于计划经济;生产力则大规模地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起来,远远超出改革开放前的状况。生产关系变革导致意识形态的思想内容、价值观念重构;同时它还以市场经济模式组织和经营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生产,带来了文化生产的企业化组织、市场化经营、资本化管理,使意识形态在自身再生产形式上也与经济基础形成了社会同构,更直接、更深刻、更全面地表达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在品格和要求。在生产力方面,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等,十分便捷而又紧密地贯通着物质生产和意识形态的精神生产,使经济产业中科学技术的物理形态与意识领域精神生产、精神生活的观念形态出现了异分同构现象。意识形态精神生产在技术方式上同步于物质生产中的某些科学技术,以致它在生产过程中也能直接而多方面地反映生产力的状况和要求。而这一变革又为精神生产的产业化、市场化提供了技术支持。精神生产方式变革,使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互动关系出现了许多新机制,对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许多挑战,我们需要从社会文化机制方面创新理念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精神生产方式 变革 建设对策
原文传递
马克思数学手稿:宝贵的历史文献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小礼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23,共6页
马克思酷爱数学,几十年坚持不渝地利用闲暇时间钻研数学,留下了近千页数学手稿。马克思数学手稿(部分)在我国翻译出后,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过分抬高,认为马克思运用辩证法为微积分奠定了理论基础;另一相反的看法,认为马克思不懂微积分... 马克思酷爱数学,几十年坚持不渝地利用闲暇时间钻研数学,留下了近千页数学手稿。马克思数学手稿(部分)在我国翻译出后,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过分抬高,认为马克思运用辩证法为微积分奠定了理论基础;另一相反的看法,认为马克思不懂微积分,其数学手稿没有什么学术价值。本文说明这两种看法都太极端,马克思把数学当作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和辩证法的重要源泉,研读数学又是马克思的独特精神休养方式。马克思数学手稿是一份有特殊价值的历史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数学 精神休养方式 历史文献
原文传递
“微”时代文艺批评活动的定位与正向建构
20
作者 蒋述卓 《新华文摘》 2023年第7期86-88,共3页
进入21世纪,互联网的发展使整个社会乃至人类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人们不仅改变了部分的物质生产方式,也改变了部分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方式,比如数字生产与数字阅读。“微”时代就在这种背景下像一只温柔的猫咪一样悄无... 进入21世纪,互联网的发展使整个社会乃至人类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人们不仅改变了部分的物质生产方式,也改变了部分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方式,比如数字生产与数字阅读。“微”时代就在这种背景下像一只温柔的猫咪一样悄无声息地来到我们膝下,看着我们发呆、发萌、发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生产方式 数字阅读 精神生活方式 文艺批评 互联网 颠覆性 21世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