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精神政治学” 被引量:9
1
作者 孙亮 《求索》 CSSCI 2020年第4期63-71,共9页
任何一门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都需要基于对现实本身的关切,政治经济学批判亦当如是。资本主义每进展一步,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学科体系、知识体系就要跟进一步。当前,资本主义新进展有诸多形式,“精神政治学”作为新自由主义治理术便是... 任何一门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都需要基于对现实本身的关切,政治经济学批判亦当如是。资本主义每进展一步,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学科体系、知识体系就要跟进一步。当前,资本主义新进展有诸多形式,“精神政治学”作为新自由主义治理术便是其中之一,它推进了“生命政治学”的转向,强调通过大数据操控人的精神心理领域,以一种关怀而非物化、肯定而非否定的方式,塑造功绩社会的整体文化情景,试图诱使劳动者不再抱怨资本的物化,反而是朝向自身,逼迫优化自我,形成“自我剥削”。精神政治学在实现资本主义的治理效能的同时,使人背负了沉重的精神问题。借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可以看到,精神政治学所谓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其实依然是一种价值化的劳动,它必然以资本与劳动的矛盾为存在结构。因此,只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才能够真正突破被操控的命运。正是这一分析,也反过来强化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知识体系的充盈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批判 精神政治学 资本论
原文传递
从规训社会到功绩社会——韩炳哲对生命政治学话语范型的改写及其理论失误 被引量:3
2
作者 孟飞 冯明宇 《世界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0-107,共8页
韩炳哲基于对功绩社会的审视构建起精神政治学。他试图以功绩社会中“他者的消失”和“否定性的消失”为由拆解生命政治学话语范型,却继续与生命政治学产生微妙关系。尽管韩炳哲对众多生命政治学者予以批判,但他也存在对生命政治学的隐... 韩炳哲基于对功绩社会的审视构建起精神政治学。他试图以功绩社会中“他者的消失”和“否定性的消失”为由拆解生命政治学话语范型,却继续与生命政治学产生微妙关系。尽管韩炳哲对众多生命政治学者予以批判,但他也存在对生命政治学的隐性继承与偷偷挪用。韩炳哲没有走出生命政治学,其精神政治学实际构成生命政治学的当代延伸。他力图掩盖精神政治学与生命政治学的理论关系,却使精神政治学在基本理论层面语爲不详。从生命政治学的理论缺陷及韩炳哲对它的批判失真来看,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仍是现时代的真理和良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绩社会 规训社会 韩炳哲 精神政治学 生命政治学
原文传递
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的精神政治学批判 被引量:1
3
作者 袁立国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3-54,共12页
在理论谱系上,韩炳哲的“精神政治学”思想承接福柯的“生命政治学”,生命政治学是表达工业资本主义治理的概念,精神政治学则是当前数字化资本主义的治理技术。精神政治学发明了“情感工业”“功绩社会”“自我剥削”三大治理手段,使资... 在理论谱系上,韩炳哲的“精神政治学”思想承接福柯的“生命政治学”,生命政治学是表达工业资本主义治理的概念,精神政治学则是当前数字化资本主义的治理技术。精神政治学发明了“情感工业”“功绩社会”“自我剥削”三大治理手段,使资本主义实现更深层的社会控制与剥削。但韩炳哲对精神政治学的批判,没有为走出资本主义提供现实性的方案,他反倒认为革命在今天是不可能的。借助于詹明信的“认知测绘”视角,可见韩炳哲的革命悲观意识缘于其“批判”缺少严格的认识论维度,致使其深陷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迷雾,无法划定出重建主体性及其与社会整体之间关系的正确方向。而鉴于“认知测绘”被詹明信归结为一种美学批判或文化政治的策略,其理论仍然具有乌托邦性质。为此,回到马克思主义的生产范式,以“认知测绘”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方法,反思精神政治学批判的局限性,不失为一条可以尝试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政治学 历史唯物主义 认知测绘 福柯 韩炳哲 詹明信
下载PDF
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治理术及其政治经济学批判
4
作者 王鸿宇 《理论导刊》 2024年第7期50-57,共8页
在自由的全球化电信网络政策助推下,资本主义世界迅速进入数字时代。数字时代高度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构筑起的虚拟空间,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增长和政治治理的一块“新地”,其中资本主义经济生产模式上的数字化转型,联动着政治治理样态上的... 在自由的全球化电信网络政策助推下,资本主义世界迅速进入数字时代。数字时代高度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构筑起的虚拟空间,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增长和政治治理的一块“新地”,其中资本主义经济生产模式上的数字化转型,联动着政治治理样态上的进阶性调整,即资本主义治理由前数字时代的传统态发展为被数字技术强化的增强态,进而突变为操控精神的极端态。在一定意义上,技术性增强还只是资本主义治理的一种量变,而精神政治学则是一种质变,后者实现了从肉体到精神的治理。面对资本权力与数字技术的深度共谋,需要自觉地将数字技术批判提升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高度来把握,只有彻底变革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生产关系,根本扭转资本权力对数字技术的统摄,才能真正实现人与技术的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本主义 治理术 技术性增强 精神政治学 政治经济学批判
下载PDF
偶像“塌房”与大众文化的精神政治学分析
5
作者 吴畅畅 顾明敏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8-168,共11页
近年来,无数粉丝和普通网民见证或亲身参与了国内娱乐行业偶像相继跌落“神坛”,沦为“众嘲”对象,商业价值短时间内迅速蒸发的事件。“塌房”是形容这个动态过程的网络新词。以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搜集到的文本为基础,可以梳理使用主体... 近年来,无数粉丝和普通网民见证或亲身参与了国内娱乐行业偶像相继跌落“神坛”,沦为“众嘲”对象,商业价值短时间内迅速蒸发的事件。“塌房”是形容这个动态过程的网络新词。以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搜集到的文本为基础,可以梳理使用主体将偶像“塌房”进行事件化的不同方式和历史进程,更可以基于精神政治学的理论框架,揭示出资本通过满足粉丝对性安全感的需求、治愈网民的精神症候等方式,让他们逐渐上瘾的流量逻辑和透明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塌房 粉丝 精神政治学 资本
原文传递
论“洋节中过”的精神政治空间:文化、资本、技术之间的权力争夺视角
6
作者 齐晓光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53-64,共12页
近年来,“洋节中过”现象在本土化过程中呈现出了较明显的形式转向趋势。人们不再将洋节视为纯粹的外来文化,而是将本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尝试和探索对洋节文化的重新定义和本土建构,借以游戏化的娱乐方式展现一种反向的文化输出。然而... 近年来,“洋节中过”现象在本土化过程中呈现出了较明显的形式转向趋势。人们不再将洋节视为纯粹的外来文化,而是将本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尝试和探索对洋节文化的重新定义和本土建构,借以游戏化的娱乐方式展现一种反向的文化输出。然而其深层的表现逻辑是,以青年为受众的社会群体逐渐成为节日文化、资本主体、数字技术三者进行权力争夺的对象:一是借由过洋节现象来透视人们在阶段性“自由活动”中的情绪众相,通过反映大众情绪的变化和文化审美取向来博得资本的青睐;二是洋节文化的本土传入以及对节日氛围的渲染,其作为被资本操控下的文化符号,背后凸显的是资本的逐利本性,资本借助对节日的商业化运作来获取经济效益;三是文化与资本的联袂将数字技术作为统治当代人们精神心理的一种新的权力工具并展演于“过洋节”的文化场域中,通过对信息的掌控,摸清人们的情绪和心理。在精神政治学看来,透过这种技术权力的控制,当代人们尤其是青年大众实际上是被囚于拟态的精神政治空间,并且是已完成去心理化的消费主体,而在洋节文化诱导下成功释放的自由假象让他们呈现出了向资本示好的症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节文化 资本 技术 洋节中过 精神政治学
下载PDF
在人类世“痛”定思“痛”——论韩炳哲精神政治学与痛的辩证法
7
作者 虞昊 吴冠军 《中国图书评论》 2023年第8期18-31,共14页
霍布斯的幽灵,游荡在人类世。韩炳哲将现代人诊断为罹患“痛苦恐惧症”的功绩主体,该症状能够自我生产,使人的生命不断被化约为动物。资本世与技术世构成了人类主义启蒙高光的致暗面,循着马克思的批判进路,韩炳哲对其展开了精神政治学批... 霍布斯的幽灵,游荡在人类世。韩炳哲将现代人诊断为罹患“痛苦恐惧症”的功绩主体,该症状能够自我生产,使人的生命不断被化约为动物。资本世与技术世构成了人类主义启蒙高光的致暗面,循着马克思的批判进路,韩炳哲对其展开了精神政治学批判:在资本世中,资本家将痛苦视作资本加速增殖的阻碍并进行“止痛”,功绩主体在这个过程中被生产出来;在技术世中,人类尝试在数字秩序乃至元宇宙中祛除痛苦与死亡并追求幸福与不死,却可能在这种努力中丧失人原有的尊严。鉴于此,韩炳哲将痛苦置于本体论的优先地位,借助黑格尔的思想资源在“后人类境况”中重构了痛的辩证法。推而言之,人类独具的创造力乃源自关于痛苦的深刻生命体验,人类尊严部分就在于从痛苦中获得一种辩证性的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世 痛苦 韩炳哲 精神政治学 痛的辩证法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的数字—精神政治学形态及其批判
8
作者 田方晨 刘明明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22,共11页
在不同的时代,政治权力作用于社会现实的方式是不同的。数字资本主义在为资本增殖创造新的条件的同时,也对政治权力发挥作用的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从生命政治到精神政治,从身体规训到精神控制,从数字劳工到算法权力,资本主义一次次找... 在不同的时代,政治权力作用于社会现实的方式是不同的。数字资本主义在为资本增殖创造新的条件的同时,也对政治权力发挥作用的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从生命政治到精神政治,从身体规训到精神控制,从数字劳工到算法权力,资本主义一次次找到了得以幸存并强化自身的治理术,数字—精神政治学的出现便是数字资本谋求权力强化的结果。作为继生命政治学之后出现的全新治理术,数字—精神政治学引发了诸如抑郁、焦虑、厌世等众多的精神疾病,倦怠、控制、透明成为数字—精神政治学的代名词,主体的肉体与精神均沦为了牺牲品。不可否认,数字—精神政治学阐述了资本主义的新型剥削方式,揭示了数字资本主义引发的各类精神危机,为批判当代资本主义提供了新视角。然而,数字—精神政治学所谓的自由劳动依旧无法摆脱价值被形式化的命运,仍以资本与劳动的矛盾为结构。为此,要消灭数字—精神政治学引发的精神病理样态必须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构起以人民为中心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发挥数字经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应有作用,超越数字资本主义背离人民根本利益的内在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精神政治学 治理术 功绩主体 精神控制 自由危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