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业提升 点化精彩——浅谈青年教师培训的重要性 被引量:1
1
作者 边雁冰 《基础教育论坛》 2017年第4期7-8,共2页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希望,是学校的未来,是学校持续发展的人才资源。因此,青年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消除不参加培训、不继续学习照样可以上台讲课的片面认识,明确只有参加相应的培训才能使自己在各方面逐渐走向成熟,迅速...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希望,是学校的未来,是学校持续发展的人才资源。因此,青年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消除不参加培训、不继续学习照样可以上台讲课的片面认识,明确只有参加相应的培训才能使自己在各方面逐渐走向成熟,迅速适应教师这个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素质 专业成长 精神凝聚
下载PDF
论革命音乐 被引量:27
2
作者 曾遂今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7-72,共6页
革命音乐 ,作为我们熟知的内容和范畴 ,我们将从大众文化与宏观的视角 ,对它作一次激情而客观的再回顾。本文力图透视革命音乐的本质和它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用以充实大众音乐文化内涵的全面思考。
关键词 革命 革命音乐 革命歌曲 革命排他性 大众参与性 精神凝聚 思想教育性
下载PDF
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路线指导下的日本教育改革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协京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8-84,共7页
20世纪末以来的日本教育改革,一方面朝着个性化、多样化、自由化、分权化的方向发展,带有强烈的新自由主义色彩;另一方面又渗透着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教育思想。强调通过加强道德教育恢复民族文化传统和精神凝聚力,带有浓厚的新保守主... 20世纪末以来的日本教育改革,一方面朝着个性化、多样化、自由化、分权化的方向发展,带有强烈的新自由主义色彩;另一方面又渗透着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教育思想。强调通过加强道德教育恢复民族文化传统和精神凝聚力,带有浓厚的新保守主义色彩。这种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教育改革,将给日本的教育带来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新保守主义 日本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日本 路线 民族文化传统 20世纪末 精神凝聚 国家主义
原文传递
论精神动力在道德建设中的能动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关雅梅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51-52,共2页
精神是一种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重要力量,它主要表现为精神凝聚力、精神创造力和精神约束力,这三种精神力量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关键词 精神动力 精神凝聚 精神创造力 精神约束力
下载PDF
延安精神的精神动力价值探析
5
作者 冯东飞 郭瑞瑞 《大庆社会科学》 2024年第5期31-35,共5页
物质动力与精神动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两种主要动力形式。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相对于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要走在时代前列,必须有强大的精神动力作支撑。作为中国共... 物质动力与精神动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两种主要动力形式。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相对于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要走在时代前列,必须有强大的精神动力作支撑。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延安精神,是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为一体的革命精神,它为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持。从精神动力的视角来诠释延安精神,深入挖掘延安精神的精神动力价值,一方面,有利于深化对延安精神的研究;另一方面,有利于为推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精神 精神引领力 精神创造力 精神凝聚 精神战斗力
下载PDF
校歌,学校品牌的有声旗帜——校歌创作漫议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名方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7-89,共3页
一、校歌的本质和精神特征如果说,国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号角。校歌应该是一所学校的精神火炬。是全体师生发自肺腑、引以自豪的心声。是一座学府穿越时空、传之久远的有声旗帜。在校园文化中,有它独特的,无可替代的精神凝聚力和... 一、校歌的本质和精神特征如果说,国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号角。校歌应该是一所学校的精神火炬。是全体师生发自肺腑、引以自豪的心声。是一座学府穿越时空、传之久远的有声旗帜。在校园文化中,有它独特的,无可替代的精神凝聚力和艺术魅力。好的校歌或校园歌曲,甚至可以跨越校园,走向民众,成为一个历史时期民族文化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品牌 校歌 旗帜 创作 精神特征 校园文化 精神凝聚 艺术魅力
原文传递
党的领导与民族凝聚力 被引量:3
7
作者 经盛志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6期24-27,共4页
关键词 民族凝聚 党的领导 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领导 民族复兴 中华民族 中国民族 精神凝聚
原文传递
关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孙秀江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9-11,共3页
文章探讨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构成要素、发生机制、功能实现等方面的内容,并从理论上给予了较为全面深刻的分析。论证了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经济凝聚力、精神凝聚力、政治凝聚力三个方面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现实紧迫性和时代必... 文章探讨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构成要素、发生机制、功能实现等方面的内容,并从理论上给予了较为全面深刻的分析。论证了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经济凝聚力、精神凝聚力、政治凝聚力三个方面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现实紧迫性和时代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中华民族凝聚 经济凝聚 精神凝聚 政治凝聚
下载PDF
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9
作者 苏歆 《新湘评论》 2024年第23期59-60,共2页
2024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期节选刊登邓小平同志... 2024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期节选刊登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一文,旨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全面掌握这一重要讲话精神,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起文化强国建设的强大合力,共同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强国建设 集体学习 现代文明 引领力 精神凝聚 战略目标 全面掌握
下载PDF
精神凝聚力论纲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学谦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79-82,共4页
精·神·凝·聚·力·论·纲·刘学谦精神凝聚力是人类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出现的一种人类所特有的思想整合现象。当某种精神因素,如对某物、某人发生的崇拜,对某种学说、观念... 精·神·凝·聚·力·论·纲·刘学谦精神凝聚力是人类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出现的一种人类所特有的思想整合现象。当某种精神因素,如对某物、某人发生的崇拜,对某种学说、观念、理论形成信仰,对某种文化、传统习俗给予认同等,使一定范围的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凝聚 中国 图腾 宗教信仰 历史文化 科学理论 社会功能
下载PDF
狼图腾,还是熊图腾?——关于中华祖先图腾的辨析与反思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舒宪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3-77,共5页
由某种动物在民族或国家的意识形态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媒介.由于被认同为自己的祖先而受到集体的崇拜、成为某种精神凝聚力的形象标识.这样的情况自古有之。中国的龙凤。古印度的神牛和神猴。古埃及的甲虫和鹰蛇,古罗马的母狼等等。均... 由某种动物在民族或国家的意识形态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媒介.由于被认同为自己的祖先而受到集体的崇拜、成为某种精神凝聚力的形象标识.这样的情况自古有之。中国的龙凤。古印度的神牛和神猴。古埃及的甲虫和鹰蛇,古罗马的母狼等等。均是如此。19世纪后期兴起的文化人类学.在美洲印第安人的氏族崇拜中发现大量表现动物祖先的观念。由于这种动物祖先在当地语言中叫做“图腾”(Totem),就借用该词的发音.移植到西方语言中来。引发出热闹一时的图腾理论浪潮.对于人类学的原始宗教研究产生了很大的推动力。直到今日,关于宗教起源的各种理论假说中,图腾说依然有不少支持者。在学术界以外,作家、艺术家受图腾说的影响。在形象构思中纳入人类学的知识背景.出现了“原型”表现的新传统.相应的在文学批评界引出专门的一派,被称作原型批评、神话批评或图腾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腾 祖先 文化人类学 中华 19世纪后期 文学批评 西方语言 精神凝聚
下载PDF
忆桂林《救亡日报》的人和事
12
作者 许觉民 《出版史料》 2003年第1期15-17,共3页
1940年我在桂林,时值抗战中期,此时桂林已形成西南的文化中心,文化人云集,报刊及出版社、书店等事业颇见兴旺。在报业中,《救亡日报》是最受读者欢迎之一种,这张报纸版面八开,但分量厚重,很多文化人在这里写稿,单以报纸的副刊论,便有林... 1940年我在桂林,时值抗战中期,此时桂林已形成西南的文化中心,文化人云集,报刊及出版社、书店等事业颇见兴旺。在报业中,《救亡日报》是最受读者欢迎之一种,这张报纸版面八开,但分量厚重,很多文化人在这里写稿,单以报纸的副刊论,便有林林主编的《文化岗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桂林 《救亡日报》 精神凝聚 中国 新闻事业史
原文传递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13
作者 韩玲 王能武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3-74,共2页
民族精神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具体表现为三种不同的作用形态:精神凝聚力、精神创造力、精神约束力。
关键词 民族精神 科学发展观 精神凝聚 精神创造力 精神约束力 中国
下载PDF
国家凝聚力研究笔记之六
14
作者 刘学谦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45-148,共4页
在国家凝聚力的研究过程中,一些同志提出,国家精神凝聚力和国家文化凝聚力不容易区分.这个问题我们在设立国家凝聚力的要素结构时,就做了一些理论上的探讨,现把当时的研究笔记进行了整理,并结合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补充.
关键词 国家凝聚 笔记 文化凝聚 精神凝聚 要素结构 研究成果
下载PDF
中国戏剧(戏曲)舞台艺术的“中国派”探求
15
作者 潘健华 梁怡迪 《福建艺术》 2023年第11期3-5,共3页
一、“中国派”的释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戏剧(戏曲)艺术作为优秀的中国文化,承载着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期间,对上海的文化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上海要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龙头带动、示... 一、“中国派”的释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戏剧(戏曲)艺术作为优秀的中国文化,承载着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期间,对上海的文化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上海要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龙头带动、示范引领作用,其中一个应有之义,就是不断增强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传播影响力、文化创造力,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影响力 文化创造力 文化自信 中国式现代化 舞台艺术 示范引领作用 精神凝聚 引领力
下载PDF
加强理想、信仰、精神、道德全要素建设 增强当代中国国家精神凝聚力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学谦 李赞 王健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15-122,共8页
增强当代中国国家精神凝聚力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重要保证。国家精神凝聚力由国家理想、国家精神、国家信仰、国家道德四要素组成,四要素的平衡、协调发展,才能保证国家精神凝聚力的强大,任何一个要素出现了短板,都会削弱... 增强当代中国国家精神凝聚力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重要保证。国家精神凝聚力由国家理想、国家精神、国家信仰、国家道德四要素组成,四要素的平衡、协调发展,才能保证国家精神凝聚力的强大,任何一个要素出现了短板,都会削弱精神凝聚力。整体来看,当代中国国家精神凝聚力是强大的,是处于上升周期的,但也存在理想信仰不坚定、道德滑坡、社会失信等不良现象。正视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人民中间树立起国家理想、不断强化国家信仰、倡行核心价值观、大力宏扬国家精神,加强理想、信仰、精神、道德全要素建设,被全体人民群众认同并践行,才能增强当代中国国家精神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精神凝聚 全要素建设 认同 践行
下载PDF
论书院影响下的江西文化教育发展及赣文化精神凝聚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建华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61-64,共4页
我国书院萌发于唐末,鼎盛于宋元,改制于清末。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江西书院不仅有幸同其始终,而且几度独领风骚,对江西教育昌盛、文化发展、学术繁荣、民智启迪、社会教化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对凝聚赣文化精神起着特殊的作用。
关键词 书院 江西文化教育发展 赣文化精神凝聚 影响
下载PDF
浅谈图书馆凝聚力的培养
18
作者 曲兵 《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96-97,共2页
图书馆的凝聚力是指全体员工的个人潜能相互间和谐的合作关系 ,在共同的事业上相聚合的力度。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精神凝聚力 ,行为凝聚力 ,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这些凝聚力 ,可以使图书馆事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促进其... 图书馆的凝聚力是指全体员工的个人潜能相互间和谐的合作关系 ,在共同的事业上相聚合的力度。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精神凝聚力 ,行为凝聚力 ,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这些凝聚力 ,可以使图书馆事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 个人潜能 精神凝聚 行为凝聚 人际关系 可持续发展 培养
下载PDF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
19
作者 王玉来 《天津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8,共2页
2006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指出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 2006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指出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由此,天津市基础教育界掀起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潮。本刊邀请一部分中小学校长或相关工作的负责人,根据他们的工作实际撰写了一组校园文化建设的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文化建设 持续健康发展 学校 教育行政部门 精神凝聚 教育实践 精神世界 师生
下载PDF
创新·关爱·发展——吉、新、湘、鲁、皖五省联办农民春节晚会赏析
20
作者 邓美霞 《当代电视》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6-18,共3页
北师大博士生导师黄会林在《当代电视》发表文章说:“如今已进入了新世纪,加入了WTO,如何通过我们的电视作品,加强国家的、民族的精神凝聚力,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它在内容与形式上必须具有自己的独特追求与... 北师大博士生导师黄会林在《当代电视》发表文章说:“如今已进入了新世纪,加入了WTO,如何通过我们的电视作品,加强国家的、民族的精神凝聚力,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它在内容与形式上必须具有自己的独特追求与体现,才能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见《当代电视》2002年3月号第50页)黄老师在这里言简意赅地阐述了当代电视人的使命和完成这崇高使命所不可或缺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师 博士生导师 使命 电视作品 精神凝聚 春节晚会 关爱 当代 内容与形式 艺术魅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