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黄帝内经》五脏概念的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8
- 1
-
-
作者
烟建华
-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1043-1047,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573840)
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项目程士德名家研究室
-
文摘
本文从大文化、大科学、大医学的视角,溯源求本,从《黄帝内经》研析中医五脏概念形成的文化背景、哲学基础及其医疗实践,认为《黄帝内经》的五脏,是古人将内脏形质作为物象,通过意象思维,产生功能特性"类概念",并在天人合一观念指导下,纳入"四时法则"之中,从而形成了生长化收藏作核心内涵、精气-阴阳-五行为逻辑方法的五脏概念系统。同时,概念的形成还经历了理论与实践互动互证过程。此外,本文还就《黄帝内经》五脏概念的科学意义进行了研讨,指出中医五脏是一种结构性功能概念,乃中国系统思维的产物,在科学技术发展到综合阶段,包括五脏概念在内的中医理论,对于生命科学与医学科学的发展具有理论上科学意义和医疗实践的一定优势。
-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方法学
五脏
四时法则
意象思维
精气-阴阳-五行
气化之器
-
Keywords
Huangdi Neijing
Methodology
Five internal organs
Four seasons rule
Imagery thinking
Essential qi-yin andyang-five elements
Qi transformation
-
分类号
R22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