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型架双经纬仪三维测量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陆敬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5期628-634,共7页
分析了飞机装配型架测量中目前常用的光学工具法和机械坐标法的优缺点,从而说明了"型架双经纬仪三维测量法"必将得到日益广泛应用的原因。介绍了该方法的"定标"、空间一点位且的测量和计算原理以及所依据的几何模型的同时,论证了... 分析了飞机装配型架测量中目前常用的光学工具法和机械坐标法的优缺点,从而说明了"型架双经纬仪三维测量法"必将得到日益广泛应用的原因。介绍了该方法的"定标"、空间一点位且的测量和计算原理以及所依据的几何模型的同时,论证了该方法在各种型架光学测量方法中所独有的以点作为单元的测量目的、一次测量多次处理、易与CAD/CAM系统集成等特点以及该方法的优越性和发展方向.本文还提出了测量精度的计算方法、数学模型以及"精度场"概念,为测量布局的优化设计、精度指标含义的明确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测量 数学模型 经纬仪 精度 飞机装配
下载PDF
内外分区空间统一精度场建立方法研究
2
作者 俞慈君 罗涛 +2 位作者 李江雄 樊新田 乔明杰 《航空制造技术》 2017年第14期16-21,共6页
针对内外分区空间内结构和设备安装的数字化测量需求,研究内外参考点之间的关联技术,构建与外测量精度场相统一的内测量精度场。对于内外空间不同的开口数,利用多测点定位法、二测点和水平仪单站位定位法、二测点和水平仪双站位定位法... 针对内外分区空间内结构和设备安装的数字化测量需求,研究内外参考点之间的关联技术,构建与外测量精度场相统一的内测量精度场。对于内外空间不同的开口数,利用多测点定位法、二测点和水平仪单站位定位法、二测点和水平仪双站位定位法等方法建立内精度场,实现与外精度场的统一。以某型设备为例进行试验表明,利用内外精度场测量同一检测点进行比较,测量的最大不一致误差为0.14 mm,证明构建模式可行、简单、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测量 精度 激光跟踪仪 转站 定位法
下载PDF
基于随机过程的格网DEM精度场模型 被引量:9
3
作者 卢华兴 刘学军 晋蓓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3-277,共5页
针对目前DEM格网精度从理论上难于统一量化描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过程的格网DEM精度场模型。该模型从随机过程理论入手,借助DEM的统一插值模型,建立DEM两类误差(噪声误差和逼近误差)的统一误差模型,并分析构成DEM误差的各个分量的... 针对目前DEM格网精度从理论上难于统一量化描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过程的格网DEM精度场模型。该模型从随机过程理论入手,借助DEM的统一插值模型,建立DEM两类误差(噪声误差和逼近误差)的统一误差模型,并分析构成DEM误差的各个分量的数学意义。与已有的模型相比,该模型实现了传统DEM两类误差的统一描述,此外,该模型适用任意插值方式生成的格网DEM的精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随机过程 误差 精度 精度模型
下载PDF
特殊地质体的速度恢复技术 被引量:12
4
作者 易远元 李健雄 刘振彪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9-245,332+158,共7页
准确求取地层介质的速度对建立高精度三维空间速度场很重要,尤其是在一些分布特殊岩性体的复杂区域,如火成岩、膏盐岩、砾岩等。由于其分布零散且成分复杂,导致速度场误差很大。因此建立高精度的速度场之前,恢复这些特殊地质体的速度显... 准确求取地层介质的速度对建立高精度三维空间速度场很重要,尤其是在一些分布特殊岩性体的复杂区域,如火成岩、膏盐岩、砾岩等。由于其分布零散且成分复杂,导致速度场误差很大。因此建立高精度的速度场之前,恢复这些特殊地质体的速度显得尤为关键。本文针对火成岩速度恢复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即首先利用钻井资料分析地下火成岩的分布范围和深度,然后通过声波测井资料确定火成岩的顶、底界时间,进而求出火成岩的层速度,再将此速度充填至速度谱中以便建立高精度速度场。实践证明,该解决方案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并且操作简单,适合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地质体 火成岩 精度速度 假构造
下载PDF
“断层阴影”识别与校正方法——以松辽盆地升平构造为例
5
作者 于婕 王静怡 +3 位作者 张芝铭 刘晓文 穆伦 刘宗堡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9-827,共9页
地层错断往往引起速度横向突变,导致在时间域地震资料中出现“断层阴影”现象,影响地质解释结果及圈闭评价等。为此,以松辽盆地升平构造为例,分析“断层阴影”现象,提出了正演模拟法、井震结合地层对比法和平均速度成图法三种识别方法;... 地层错断往往引起速度横向突变,导致在时间域地震资料中出现“断层阴影”现象,影响地质解释结果及圈闭评价等。为此,以松辽盆地升平构造为例,分析“断层阴影”现象,提出了正演模拟法、井震结合地层对比法和平均速度成图法三种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断层阴影”,提出了高精度速度场校正和时间域层位校正两种校正方法。结果表明,高精度速度场校正法可以实现数据体的校正,适应性更广;时间域层位校正法可以实现层位的校正,具有快速、简便的优势。该方法对类似地区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阴影”识别 “断层阴影”校正 地震正演模拟 精度速度校正 时间域层位校正 松辽盆地升平构造
下载PDF
焦石坝南三维高精度速度建场方法研究与应用
6
作者 吴娜珠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7-9,共3页
在焦石坝南三维区构造复杂、断层发育、地层速度在横向和纵向上变化较大,利用常规的时深转换方法进行深度预测往往精度较低,不能满足水平井的钻探需求。开展复杂山地高精度速度建场方法研究,采用地震速度谱和钻井信息联合建立速度场,即... 在焦石坝南三维区构造复杂、断层发育、地层速度在横向和纵向上变化较大,利用常规的时深转换方法进行深度预测往往精度较低,不能满足水平井的钻探需求。开展复杂山地高精度速度建场方法研究,采用地震速度谱和钻井信息联合建立速度场,即以速度谱资料为基础,通过采取微测井约束建立表层速度模型、分区研究速度建场等措施,结合钻井的声波、VSP、地质分层等数据,进行优势互补,利用模型层析法求取地层速度,有效地提高了焦石坝南区三维速度场精度,将其用于时深转换得到高精度构造图,为水平井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石坝南三维 精度速度 复杂山地 微测井 水平井 变速成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