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元素施用与农户粮食生产效率:来自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证据 被引量:73
1
作者 张云华 彭超 张琛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9-119,共11页
本文采用2003~2015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大样本数据,构建相关随机效应模型(Correlated Random Effect)尽可能降低传统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中一步法的内生性问题,实证分析氮元素施用对农户家庭层面"加总"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 本文采用2003~2015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大样本数据,构建相关随机效应模型(Correlated Random Effect)尽可能降低传统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中一步法的内生性问题,实证分析氮元素施用对农户家庭层面"加总"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在清理数据的过程中,本文对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可能存在的面板数据衔接偏误问题进行纠正,进一步检验了计量分析结论的稳健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户粮食生产过程中氮元素施用过量,对粮食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这一结论是稳健的。氮元素施用对粮食作物生产效率的负向影响存在着异质性,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影响效果是显著的,但对不同区域农户的影响效果并不显著。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适当降低氮元素施用量的政策建议,即为农户施肥提供技术指导,深入推进化肥减量化和有机肥替代行动,健全化肥相关管理条例与科学施用的指导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元素 粮食生产效率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相关随机效应
原文传递
2000-2015年华北平原土地利用变化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9
2
作者 杨勇 邓祥征 +2 位作者 李志慧 吴锋 李小云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71-2183,共13页
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四期统计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华北平原县域粮食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外部作用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四期粮食生产效率均值分别为0.7... 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四期统计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华北平原县域粮食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外部作用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四期粮食生产效率均值分别为0.7544、0.7730、0.7525和0.7518,高于0.8的县区数占比较高,但大部分县区的效率还存在一定提升空间,效率值空间分布从最初的相对均匀到局部集聚;增加投入要素对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仍具有促进作用,其中粮食播种面积和农业机械总动力两个投入指标的作用较强;从土地利用变化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分析看,土地利用多样性指数、耕地斑块密度、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对粮食生产效率的提升具有负向作用,而提高耕地复种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效率 影响因素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土地利用变化 华北平原
原文传递
农业生产集聚:如何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基于不同发展路径的再考察 被引量:32
3
作者 赵丹丹 周宏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28,共16页
本文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将农户、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水平三个层面联结在一起,构建了生产集聚与粮食生产效率不同发展路径的逻辑机理与理论模型,并利用我国1996-2015年31省面板数据,以生产集聚为切入点揭示了农业生产集聚水平对粮食生... 本文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将农户、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水平三个层面联结在一起,构建了生产集聚与粮食生产效率不同发展路径的逻辑机理与理论模型,并利用我国1996-2015年31省面板数据,以生产集聚为切入点揭示了农业生产集聚水平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内在决定机制以及进一步验证理论分析框架。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生产集聚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粮食生产效率,进而解释了我国粮食产量“十二连增”的“快速性”;农业生产集聚通过农户层面的外在规模经济(规模效应)、农业生产层面地方化经济(专业化效应)和经济发展层面共享经济(技术溢出效应)三个层面作用机制促进我国粮食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集聚 粮食生产效率 规模经济供给侧
原文传递
减排增汇目标下中国粮食生产效率的测度及分布动态演进 被引量:31
4
作者 杨骞 司祥慧 王珏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00-615,共16页
考虑粮食生产中的净碳汇和面源污染排放,构建全局EBM模型测算2001—2018年中国30个省份及三大功能区的粮食生产效率,借助分布动态模型考察中国粮食生产效率的动态演进趋势。研究发现:(1)中国粮食生产效率总体水平不高,样本期间呈现先降... 考虑粮食生产中的净碳汇和面源污染排放,构建全局EBM模型测算2001—2018年中国30个省份及三大功能区的粮食生产效率,借助分布动态模型考察中国粮食生产效率的动态演进趋势。研究发现:(1)中国粮食生产效率总体水平不高,样本期间呈现先降低后增长的态势,主产区粮食生产效率高于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2)三大功能区粮食生产效率的分布动态存在差异,主产区由"多级分化"趋向于"两级分化",地区差距逐渐缩小;主销区分化程度有所加剧;产销平衡区"多级分化"逐渐加强。(3)中国粮食生产效率总体上存在向中高水平聚集的趋势。相比高效率省份分布流动性较强,低效率省份存在明显的"贫困陷阱",粮食低水平发展的恶性循环不易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粮食生产效率 EBM模型 核密度估计 马尔科夫链
原文传递
中国粮食生产效率测度及其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27
5
作者 伍国勇 张启楠 张凡凡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07-212,共6页
以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研究单元,运用数据包络法(DEA)测算2006—2017年的粮食生产效率,同时借助空间计量模型揭示其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粮食生产效率整体偏低,且东部沿海地区普遍呈现出效率调减趋势,主要由纯技术效率... 以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研究单元,运用数据包络法(DEA)测算2006—2017年的粮食生产效率,同时借助空间计量模型揭示其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粮食生产效率整体偏低,且东部沿海地区普遍呈现出效率调减趋势,主要由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偏低所致;粮食生产效率空间集聚效应显著,但相邻省份的空间正相关关系有减弱趋势,而负相关关系有进一步增强趋势,具体表现为邻近省份的粮食生产效率提升对该省的粮食生产形成空间挤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数据包络法(DEA) 粮食生产效率 空间溢出效应
原文传递
基于DEA模型的陕西省粮食生产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尚丽 《东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54,共8页
为提升陕西省粮食生产效率,收集2000~2016年相关数据,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模型测算陕西省粮食生产效率。并在此基础上,运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陕西省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00~2016年陕西省粮食生产的... 为提升陕西省粮食生产效率,收集2000~2016年相关数据,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模型测算陕西省粮食生产效率。并在此基础上,运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陕西省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00~2016年陕西省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为0.986 2,仍有提升空间;其中粮食种植面积、农业生产化肥施用折纯量、农业机械总动力与粮食生产技术呈正相关,粮食生产劳动力与粮食生产效率呈负相关。因此,应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升粮食生产劳动效率、合理控制化肥的投入量、增加粮食生产农业机械拥有量、加大粮食生产技术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粮食生产规模化,以提升陕西省粮食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效率 技术效率 DEA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陕西省
原文传递
基于超效率DEA方法的中国粮食生产效率评价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谭忠昕 郭翔宇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1-440,共10页
2004-2015年我国粮食实现了十二连增,但粮食产量持续增长的同时粮食生产效率并未呈现显著正向增长,反而出现了较大波动。2016年我国粮食产量有所减少,但粮食生产效率反而有所提高。本文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三大区域和31个省级行政... 2004-2015年我国粮食实现了十二连增,但粮食产量持续增长的同时粮食生产效率并未呈现显著正向增长,反而出现了较大波动。2016年我国粮食产量有所减少,但粮食生产效率反而有所提高。本文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三大区域和31个省级行政区的粮食生产效率进行测度,发现我国粮食生产存在效率较低、生产要素投入冗余或不足、粮食生产要素配置未能达到最优配置等问题。超效率DEA投影结果显示,我国粮食生产投入要素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投入严重不足,耕地红线问题需要被高度关注。保障我国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需要,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和“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粮食平衡区”横向协调机制;除经济直补外适当考虑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协调和补偿,探讨实施粮食虚拟水战略;提高劳动力素质,以实现对农业劳动力不足的补充和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升;优化粮食生产要素配置,促进粮食产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粮食生产效率 效率DEA 投影分析
原文传递
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志新 李成 白海洋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0-109,共10页
文章基于农业基础设施类型差异视角,以200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使用动态面板两步差分GMM和双重中介效应的方法,探究了不同类型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生产效率... 文章基于农业基础设施类型差异视角,以200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使用动态面板两步差分GMM和双重中介效应的方法,探究了不同类型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生产效率有正向影响,但不同类型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影响程度依次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基础设施和电力基础设施。进一步通过机制分析发现:一方面,农业基础设施通过提高粮食生产过程中技术水平,从而降低单位粮食生产资源消耗,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农业基础设施通过扩大粮食生产规模程度,从而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提升粮食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基础设施 粮食生产效率 技术效应 规模效应
下载PDF
中国粮食生产效率与旅游发展的耦合机制及时空分异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金伟 孙洁 +3 位作者 雷婷 鹿广娟 张宏 袁佳欣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651-2671,共21页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而旅游产业是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本文基于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地区)2010—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DEA-CCR模型和熵权法测算了各地粮食生产效率与旅游业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利用...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而旅游产业是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本文基于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地区)2010—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DEA-CCR模型和熵权法测算了各地粮食生产效率与旅游业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模型、马尔科夫链和地理探测器探讨了两者的时空耦合协调演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中国粮食生产效率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均呈现出随时间演化而波动上升的态势,同时两者在区域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均衡现象;(2)粮食生产效率与旅游业发展水平呈现高度的耦合相关,两者的耦合协调关系经历了从“初级耦合协调”到“中级耦合协调”的演变,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差异化特征;(3)中国粮食生产效率与旅游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状态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短期内难以实现耦合协调类型的跃迁;(4)区域经济发展水平(GDP)和第三产业劳动力(从业人数)是影响粮食生产效率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关系的核心驱动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效率 旅游产业 乡村旅游 耦合协调
原文传递
不同规模农户粮食生产效率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胡逸文 霍学喜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05-109,共5页
文章把环境和随机误差因素纳入到农户粮食生产效率评价体系中,使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不同规模农户粮食生产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环境和随机误差因素影响效率评估,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较生产要素调整之前出现明显下降,纯... 文章把环境和随机误差因素纳入到农户粮食生产效率评价体系中,使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不同规模农户粮食生产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环境和随机误差因素影响效率评估,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较生产要素调整之前出现明显下降,纯技术效率略有上升。调整之后粮食生产效率损失主要源自于规模非有效,并且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呈递增趋势,说明粮食生产存在规模效应。实证还发现,农户粮食种植经验对粮食生产效率影响显著,而受教育程度对粮食生产效率影响不显著,说明粮食生产仍然属于"经验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粮食生产效率 三阶段DEA模型 不同规模农户
下载PDF
不同粮作经营类型农户粮食生产效率差异分析——以吉林省公主岭市玉米种植农户为例 被引量:18
11
作者 姜天龙 郭庆海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8-354,共7页
基于吉林省公主岭市292个玉米种植农户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农户的玉米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并按照收入结构将农户划分为不同粮作经营类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生产效率值从高到低依次是纯粮型、兼粮1型、兼... 基于吉林省公主岭市292个玉米种植农户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农户的玉米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并按照收入结构将农户划分为不同粮作经营类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生产效率值从高到低依次是纯粮型、兼粮1型、兼粮2型和非粮型。然后从农户的心理因素、投入要素及增产技术选择角度分析了效率差异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效率 粮作经营类型 农户 吉林省
下载PDF
中国粮食生产效率空间溢出网络及提升路径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启楠 张凡凡 +1 位作者 麦强 伍国勇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96-1008,共13页
现有研究普遍关注粮食生产单元自身资源禀赋以及功能属性,对于经济主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外部性研究十分有限。为此,本文在空间引力模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网络外部性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并以此为逻辑起点进一步探讨网络提升路径以及各... 现有研究普遍关注粮食生产单元自身资源禀赋以及功能属性,对于经济主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外部性研究十分有限。为此,本文在空间引力模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网络外部性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并以此为逻辑起点进一步探讨网络提升路径以及各空间单元在整体网络中的综合定位与潜力。结果表明,中国粮食生产网络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对粮食生产效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实质是规模经营思想在空间维度的扩展,符合近带动远辐射规律,且交通基础设施的互通互联与人口流动是实现网络空间外溢的主要路径。同时,整体网络中共存在4种潜在节点,包括核心控制型、局域核心型、潜力型以及边缘型。未来应充分发挥核心控制型节点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东西轴带的空间交互影响,实现农业资源技术的跨地域流动与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效率 空间网络外部性 空间计量模型 二次指派程序 潜在网络节点 中国
原文传递
河南省粮食生产综合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薛龙 刘旗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5-350,共6页
采用非参数的DEA方法对河南省2000—2011年粮食生产的平均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构成和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粮食生产综合技术效率的增长主要与纯技术效率的提高有关,而规模效率的低下则是制约其... 采用非参数的DEA方法对河南省2000—2011年粮食生产的平均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构成和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粮食生产综合技术效率的增长主要与纯技术效率的提高有关,而规模效率的低下则是制约其提高的原因;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由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共同带来的,但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十分缓慢,有些年份甚至出现倒退现象;各市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也不尽相同.河南省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和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数据包路分析 粮食生产效率
下载PDF
基于灰色Malmquist-DEA的中国粮食生产效率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振 李佩华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55-162,共8页
选取全国各省粮食生产指标面板数据,对数据进行灰色拟合处理,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测算各区域的粮食生产效率,得到投入产出体系的要素冗余值;同时测算了各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对Malmquist指数进行分解,分析各区域的效率变化和技... 选取全国各省粮食生产指标面板数据,对数据进行灰色拟合处理,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测算各区域的粮食生产效率,得到投入产出体系的要素冗余值;同时测算了各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对Malmquist指数进行分解,分析各区域的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趋势.结果显示:东、西部地区粮食生产投入要素大量冗余,要素配置效率不高,中部地区要素利用率较高,要素配置趋于合理;效率变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不明显,而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 MALMQUIST指数 粮食生产效率 全要素生产
原文传递
化肥投入变化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基于贵州省县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孙小钧 伍国勇 任秀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69-1877,共9页
【目的】探究化肥投入变化对贵州省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为贵州省实现农业绿色化、现代化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构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基于2001、2006、2011和2016年贵州省粮食总产量及其生产要素投入的面板数据... 【目的】探究化肥投入变化对贵州省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为贵州省实现农业绿色化、现代化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构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基于2001、2006、2011和2016年贵州省粮食总产量及其生产要素投入的面板数据,测算贵州省粮食生产效率,运用空间自相关法分析其空间分布态势和集聚态势,利用重力模型分析化肥投入与粮食生产效率的空间耦合关系,并以Tobit模型实证分析化肥投入变化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2001—2016年期间,贵州省粮食生产效率均值为0.8355,效率总体上虽呈下降趋势,但提升空间较大;粮食生产效率空间地理分布呈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减趋势,空间集聚态势呈离散分布;化肥投入对粮食生产效率的正向影响显著,但增产的边际效用总体较低,且即将进入"内卷化"阶段。【建议】充分考虑贵州省实际情况,采取测土配方施肥、加大农业生产科研投入、区域良种和技术研发有偿合作、粮食分区生产政策,既能防止化肥施用"内卷化",又能提高粮食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投入 粮食生产效率 空间自相关 重心迁移轨迹
下载PDF
粮食生产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政策效应的异质性 被引量:13
16
作者 罗光强 谭芳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4-43,共10页
基于中国三大粮食产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视角,构建动态面板GMM-DIFF模型,采用2007—201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粮食生产政策对粮食生产效率影响的异质性。结果表明:我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虽然区域差异明显,但其总体呈现持... 基于中国三大粮食产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视角,构建动态面板GMM-DIFF模型,采用2007—201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粮食生产政策对粮食生产效率影响的异质性。结果表明:我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虽然区域差异明显,但其总体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说明我国粮食生产正在步入规模与效率同步提升的重要转型阶段;进一步研究显示粮食生产的短期性与长期性政策效应在主产区与主销区间差异非常凸出,形成较大的反差。基于此,国家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设计应当着力于两个层面的政策思考,即诸如粮食大户补贴等短期性政策效应的发挥和诸如粮食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业反哺农业的长期性政策效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效率 政策效应 异质性
下载PDF
近20年淮河生态经济带粮食生产效率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传明 范观宇 +1 位作者 毛广雄 何品蓉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07-720,共14页
提升主产区粮食生产效率是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也是学者、政府及农户关注的焦点。选择中国典型的粮食主产区淮河生态经济带为研究区域,构建了包括农户直接投入和政府间接投入的指标体系,借助非径向超效率... 提升主产区粮食生产效率是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也是学者、政府及农户关注的焦点。选择中国典型的粮食主产区淮河生态经济带为研究区域,构建了包括农户直接投入和政府间接投入的指标体系,借助非径向超效率模型测算了2000—2020年研究区28个地级市的粮食生产效率,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了粮食生产效率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平均生产效率值在1.0附近波动,具有较大提升空间;各地之间的生产效率差距较大,但近20年呈现收敛态势;生产效率变化具有多样性,可分成7大类和11个小类;同级生产效率的地区集聚连片分布,且总体空间格局保持相对稳定;生产效率空间差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年日照时间、人口密度和农业现代化程度是驱动空间差异的基础影响因子,其他因素解释力大小不等且存在年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效率 时空差异 影响因素 非径向超效率模型 地理探测器 淮河生态经济带
原文传递
基于DEA模型的内蒙古农村牧区粮食生产效率实证研究——源于内蒙古10个地区的1312户农牧户调研数据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杨皓天 句芳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2-38,共7页
文中基于内蒙古农村牧区的1312户农牧户调研数据,以内蒙古10个地区作为决策单元,分别运用DEA的CRS模型和VRS模型,从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三个角度对内蒙古农村牧区的粮食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兴安盟、通辽、锡林郭... 文中基于内蒙古农村牧区的1312户农牧户调研数据,以内蒙古10个地区作为决策单元,分别运用DEA的CRS模型和VRS模型,从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三个角度对内蒙古农村牧区的粮食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兴安盟、通辽、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和巴彦淖尔这五个地区的粮食生产综合效率均处于有效状态;呼伦贝尔、赤峰和乌兰察布这三个地区的粮食生产纯技术效率均有效,但规模效率无效;而呼和浩特和包头这两个地区的粮食生产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无效;基于此进一步进行了投入冗余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调整方案及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模型 内蒙古农村牧区 粮食生产效率
原文传递
服务外包程度与粮食生产效率提升:农机作业外包更具优势吗? 被引量:12
19
作者 武舜臣 宦梅丽 马婕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56,共8页
农业机械化是提升粮食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基于2014年、2016年的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混合截面数据,考察了农机作业外包程度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机械化耕种对粮食生产效率表现出有限的正向影响,且该结果与差... 农业机械化是提升粮食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基于2014年、2016年的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混合截面数据,考察了农机作业外包程度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机械化耕种对粮食生产效率表现出有限的正向影响,且该结果与差异化农机作业方式密切相关。相比于购置农机的自我服务,服务外包程度越高,机械化耕种对粮食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越弱。进一步分析发现,农机作业外包的正向作用随农地经营面积的增加而提升,当经营面积超过某一阈值,农机作业外包将反超购置农机的自我服务,在提升粮食生产效率方面发挥更大作为。此外,非市场化性质鲜明的统一机耕服务表现出拉大农机作业外包比较劣势,不利于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农机作业外包 农机购置 粮食生产效率
下载PDF
农户兼业对粮食生产效率的非线性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黄炎忠 罗小锋 +1 位作者 李兆亮 刘迪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05-1614,共10页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使得农户兼业已经成为我国农民分化的重要趋势。本文基于长江流域湖北、江西和浙江3省822份水稻种植户调查数据,利用IV-Tobit和门槛效应模型论证了农户兼业对粮食生产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并从时间、资金与技术要素投...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使得农户兼业已经成为我国农民分化的重要趋势。本文基于长江流域湖北、江西和浙江3省822份水稻种植户调查数据,利用IV-Tobit和门槛效应模型论证了农户兼业对粮食生产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并从时间、资金与技术要素投入解析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农户兼业对粮食生产效率具有非线性影响,农户兼业时长超过8.35个月时,兼业行为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方向会发生改变;(2)短期兼业与县域范围内近距离兼业将有助于粮食生产效率提升;(3)农户兼业行为主要通过增加农业生产资金与技术投入来提升粮食生产效率。因此,在客观认识和接受农户"农忙务农、农闲务工"兼业身份的同时,不仅要鼓励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农民就近转移就业,还要积极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长时间兼业农户退出农业生产。研究结论可为充分客观地评价现阶段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农户兼业行为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户兼业 外出务工 粮食生产效率 非线性影响 门槛回归 长江流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