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帝国和粟特人的交易活动 被引量:11
1
作者 荒川正晴 陈海涛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1-91,共11页
粟特人是中亚历史上著名的商业民族 ,特别在唐代 ,在以丝绸之路为中心的对外商业活动中 ,粟特人是一支最主要的力量。本文主要利用吐鲁番文书资料 ,对粟特商人在朝贡贸易和互市贸易中所起的作用、粟特商人进入唐帝国的实际状况、粟特商... 粟特人是中亚历史上著名的商业民族 ,特别在唐代 ,在以丝绸之路为中心的对外商业活动中 ,粟特人是一支最主要的力量。本文主要利用吐鲁番文书资料 ,对粟特商人在朝贡贸易和互市贸易中所起的作用、粟特商人进入唐帝国的实际状况、粟特商人的活动范围、粟特商人在唐帝国的身份地位以及唐朝政府对外来粟特商人的政策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粟特商人 兴胡 过所 唐朝
下载PDF
敦煌所出粟特语古信札与两晋之际敦煌姑臧的粟特人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波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47-154,共8页
敦煌所出粟特语古信札与两晋之际敦煌姑臧的粟特人刘波一、粟特语古信札年代学研究的新进展1907年斯坦因(A.Stein)在我国敦煌西北的汉代长城烽火台遗址中发掘出八封粟特文信札。作为粟特语古老丰富的历史见证,以及丝绸之... 敦煌所出粟特语古信札与两晋之际敦煌姑臧的粟特人刘波一、粟特语古信札年代学研究的新进展1907年斯坦因(A.Stein)在我国敦煌西北的汉代长城烽火台遗址中发掘出八封粟特文信札。作为粟特语古老丰富的历史见证,以及丝绸之路早期历史里未认识阶段的主要历史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粟特 丝绸之路 敦煌吐鲁番文书 粟特 两晋之际 粟特 撒马儿罕 信札 粟特商人 姑臧
下载PDF
入华粟特人在唐代的商业与政治活动 被引量:10
3
作者 程越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6-64,282,共10页
入华粟特人在唐代的商业与政治活动程越BUSINESSANDPOLITICALACTIVITIESOFTHESOGDIANIMMIGRATIONTOCHINADURINGTHBTANGDYNASTY¥Abstracts... 入华粟特人在唐代的商业与政治活动程越BUSINESSANDPOLITICALACTIVITIESOFTHESOGDIANIMMIGRATIONTOCHINADURINGTHBTANGDYNASTY¥Abstracts:Thetradeactivit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粟特 粟特商人 吐鲁番出土文书 商业活动 点校本 吐鲁番文书 中华书局 《太平广记》 西域 政治活动
原文传递
唐代粟特人与中原商业贸易产生的社会作用和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尚达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6-38,共13页
唐代粟特人与中原商业贸易产生的社会作用和影响王尚达很早以来,粟特人就以商业民族著称,他们是丝绸之路上一支最为活跃的力量。“粟特人似具有天生的商业才能,其敏捷、勤勉、商业规模之大,令人惊叹。”①在从事大规模贸易的同时,... 唐代粟特人与中原商业贸易产生的社会作用和影响王尚达很早以来,粟特人就以商业民族著称,他们是丝绸之路上一支最为活跃的力量。“粟特人似具有天生的商业才能,其敏捷、勤勉、商业规模之大,令人惊叹。”①在从事大规模贸易的同时,也传播语言、艺术、技艺和宗教,他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粟特 商业贸易 社会作用 西突厥 粟特商人 中亚 突厥汗国 贩运贸易 秦王破阵乐 西域
原文传递
出土文献所见丝绸之路概说 被引量:9
5
作者 荣新江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8-114,共7页
丝绸之路研究主要依据三个方面的资料,东西方的传世文献,丝路沿线发现的文书,各地出土的文物。丝绸之路沿线的敦煌、吐鲁番、楼兰、尼雅、焉耆、库车、和田、穆格山等地都发现过不少各种语言文字书写的文书材料,应当收集丝路沿线出土的... 丝绸之路研究主要依据三个方面的资料,东西方的传世文献,丝路沿线发现的文书,各地出土的文物。丝绸之路沿线的敦煌、吐鲁番、楼兰、尼雅、焉耆、库车、和田、穆格山等地都发现过不少各种语言文字书写的文书材料,应当收集丝路沿线出土的各种语言文字的材料,把其中的零散信息,集中到丝绸之路的历史叙述当中,其中很多内容是传世史料和考古文物所没有的。出土文书在研究丝绸之路上具有以下重要性:第一,出土文献提供了有关丝绸之路交通路线的直接记录;第二,出土文书记录了丝绸之路的实态;第三,出土文书记录了丝绸之路东西传播的商品种类和商贸情形;第四,出土文书展现了丝绸之路上传播的文化。今天我们研究丝绸之路,应当发掘丝路沿线出土文书中有价值的残片,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有意无意留存下来的文本,丰富我们对于丝绸之路的认识,谱写更加绚烂多彩的丝绸之路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粟特商人 西域佛教
原文传递
从敦煌写本判文看唐代长安的粟特聚落 被引量:7
6
作者 陆庆夫 《敦煌学辑刊》 1996年第1期49-53,共5页
从敦煌写本判文看唐代长安的粟特聚落陆庆夫敦煌写本P.3813号《唐(七世纪后半)判集》残卷①首尾皆缺损,共含19道判文,有18道保存较好,内有一道《康莫鼻告言史婆■违法式事判文》(拟题),13行,行25字左右。全文如... 从敦煌写本判文看唐代长安的粟特聚落陆庆夫敦煌写本P.3813号《唐(七世纪后半)判集》残卷①首尾皆缺损,共含19道判文,有18道保存较好,内有一道《康莫鼻告言史婆■违法式事判文》(拟题),13行,行25字左右。全文如下:长安县人史婆■,家兴贩,资财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本 唐代长安 粟特 粟特商人 河西地区 丝绸之路 《唐律疏议》 长安县 《太平广记》 敦煌文书
下载PDF
关于敦煌莫高窟出土的波斯萨珊银币和西夏钱币 被引量:2
7
作者 康柳硕 《甘肃金融》 1999年第3期51-53,50,共4页
1988年11月,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在莫高窟北区洞窟进行考古发掘时,获得1枚波斯萨珊王朝卑路斯B式银币,该银币磨损较重,直径3.1厘米,重3.8克。同期还出土有汉五铢,唐开元通宝,宋代绍圣元宝、治平元宝、嘉佑通宝、皇宋通宝、祥符通宝、... 1988年11月,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在莫高窟北区洞窟进行考古发掘时,获得1枚波斯萨珊王朝卑路斯B式银币,该银币磨损较重,直径3.1厘米,重3.8克。同期还出土有汉五铢,唐开元通宝,宋代绍圣元宝、治平元宝、嘉佑通宝、皇宋通宝、祥符通宝、宣和通宝(背陕),西夏天盛元宝(铁钱)、乾佑元宝等铜铁钱币59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敦煌莫高窟 银币 萨珊 莫高窟北区 钱币 中国西北地区 粟特商人 吐鲁番 甘肃武威
下载PDF
公元4—9世纪粟特香药贸易与撒马尔罕城市发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车效梅 王君如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05-116,154-155,157,共15页
公元4—9世纪陆上丝绸之路畅通,“利益所在,无所不往”的粟特商人以丝路重镇撒马尔罕为中心,通过接力式转运将“价高质轻”香药贩运各地。在粟特商人群体赚取高额利润的同时,撒马尔罕亦随之发展壮大,其跨地区贸易结构与城市发展具有内... 公元4—9世纪陆上丝绸之路畅通,“利益所在,无所不往”的粟特商人以丝路重镇撒马尔罕为中心,通过接力式转运将“价高质轻”香药贩运各地。在粟特商人群体赚取高额利润的同时,撒马尔罕亦随之发展壮大,其跨地区贸易结构与城市发展具有内在联系。以中古时期的胡汉语文书中记载香药贸易信息为线索,以撒马尔罕城市发展为基点,通过展现粟特人香药贸易的种类、数量、价值、运作流程等,总结其香药贸易的特征和影响。其中“香药换丝绸”成为粟特商人奢侈品贸易的典型特征,并以此垄断陆上香药与丝绸贸易。粟特香药贸易使撒马尔罕城市财富增加,城市建设的面积和规模扩大;城市的商业功能与性质逐渐显现,粟特商人社会地位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路贸易 撒马尔罕 粟特商人 香药
下载PDF
摩尼教与回鹘文化艺术 被引量:1
9
作者 阿依先 《世界宗教文化》 1999年第2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摩尼教 文化艺术 回鹘文 生命树 石窟艺术 粟特商人 文化教育 高昌地区 游牧民族 吐鲁番
原文传递
成吉思汗与“黄金绳索”
10
作者 钱伯泉 《丝绸之路》 1996年第5期54-55,共2页
成吉思汗与“黄金绳索”钱伯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晚年,曾为重新开辟陆上丝绸之路作出过不懈的努力和巨大的贡献。他和他的亲人把“丝绸之路”称为“黄金绳索”(详见《蒙古秘史》第25节),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黄金纽... 成吉思汗与“黄金绳索”钱伯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晚年,曾为重新开辟陆上丝绸之路作出过不懈的努力和巨大的贡献。他和他的亲人把“丝绸之路”称为“黄金绳索”(详见《蒙古秘史》第25节),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黄金纽带”。成吉思汗编织“黄金绳索”的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吉思汗 回回商人 蒙古汗国 蒙古高原 伊斯兰教 “丝绸之路” 黄金 丝绸之路西段 统一蒙古 粟特商人
下载PDF
草原丝绸之路对亚欧大陆历史进程的影响研究概论(二)——草原丝绸之路上的民族迁徙
11
作者 草原丝绸之路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研究课题组 康建国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18-23,共6页
草原丝绸之路上民族众多,匈奴、粟特、蒙古等民族都曾在此活动,其中,匈奴的西迁,粟特人的经商以及蒙古的西征,使得东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广泛而深刻。学界对这些活动较为重视,并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匈奴西迁 粟特商人 蒙古西征
下载PDF
探析隋唐时期中亚粟特商人对蜀锦贸易交流的贡献
12
作者 毛艺坛 《区域治理》 2021年第25期95-96,共2页
中亚是欧亚大陆文明的十字路口,粟特人是中亚历史上著名的商业民族。本文通过分析隋唐时期中亚织锦对唐代蜀锦的纹样和织造工艺的影响,揭示了中亚粟特织锦对隋唐蜀锦变化发展所起的关键性作用,进一步挖掘在丝绸贸易中占据枢纽之地的粟... 中亚是欧亚大陆文明的十字路口,粟特人是中亚历史上著名的商业民族。本文通过分析隋唐时期中亚织锦对唐代蜀锦的纹样和织造工艺的影响,揭示了中亚粟特织锦对隋唐蜀锦变化发展所起的关键性作用,进一步挖掘在丝绸贸易中占据枢纽之地的粟特人对蜀锦的贸易流通和中西丝绸文化交流所作的卓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锦 粟特商人 贸易 丝绸之路
下载PDF
唐代丝绸之路上的粟特商人
13
作者 王文森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第4期112-114,158,共4页
传统史学界在探讨中国与外来文化的相互关系时,主要是通过政治、经济和军事行动,但是对商业活动的讨论,虽然不乏其文,但焦点多放在区域性贸易,对跨文化的远程贸易商队所产生的影响则鲜少论及;然而贸易商队足迹遍及东、西方,商业... 传统史学界在探讨中国与外来文化的相互关系时,主要是通过政治、经济和军事行动,但是对商业活动的讨论,虽然不乏其文,但焦点多放在区域性贸易,对跨文化的远程贸易商队所产生的影响则鲜少论及;然而贸易商队足迹遍及东、西方,商业活动所涵盖地区广泛,货品流通上自皇室贵族,下至士大夫乃至一般百姓阶层,阶级互动较为全面,所以影响所及地区的社会文化超过外交及战争两种传播方式。尤其在六至八世纪间,随着交通条件的进一步便利,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达到一个空前繁荣的境界,外国商人从四面八方涌入,充斥在中国各地,而此时期的外国商人又以粟特人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丝绸之路 粟特商人
下载PDF
唐代丝路上的胡商商队
14
作者 冯敏 《西夏研究》 2014年第2期60-65,共6页
丝路贸易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粟特为主体的胡商商队频繁往来于丝路沿线,有力促进了丝路贸易的繁荣与发展。本文结合考古材料与文献资料,对唐代丝路上的胡商商队形成原因、商队组织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唐代 丝绸之路 胡商 商队 萨宝 粟特商人
下载PDF
洪遵《泉志》“拂菻国钱”考略
15
作者 康柳硕 《甘肃金融》 1999年第12期53-55,共3页
我国古代历代中央王朝对于西方国家的货币很重视,如为某某外国立传,介绍该国历史、地理、政治、文化及民俗风情时,也必有该国货币的记载。如《史记》、《汉书》记安息国货币“以银为钱,钱如其王面,王死辄更铸钱,效王面焉。”寥寥数语,... 我国古代历代中央王朝对于西方国家的货币很重视,如为某某外国立传,介绍该国历史、地理、政治、文化及民俗风情时,也必有该国货币的记载。如《史记》、《汉书》记安息国货币“以银为钱,钱如其王面,王死辄更铸钱,效王面焉。”寥寥数语,却准确地记载了安息银钱的特征。其后,《三国志》、《后汉书》、《晋书》、《魏书》《北史》以及《旧唐书》、《新唐书》等史籍也都有许多西方外国货币的记载。但是,从钱币学角度介绍西方外国货币的,应首推洪遵《泉志》。此书共十五卷,其中外国品即占三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志》 拜占廷 金币 粟特商人 东罗马帝国 洪遵 外国货币 弥勒佛 丝绸之路 考略
下载PDF
12-13世纪粟特—回鹘商人与草原游牧民的互动 被引量:5
16
作者 白玉冬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7-125,M0005,共10页
12-13世纪,活跃在中国北方的商人主要是信奉景教和佛教的粟特—回鹘商人,另包括一小部分穆斯林商人。克烈部人脱不花投奔铁木真,表明金朝的萌古乣是设置在汪古部地界内的,当时的汪古部和蒙古部之间有着密切往来。回回商人阿三是假借商... 12-13世纪,活跃在中国北方的商人主要是信奉景教和佛教的粟特—回鹘商人,另包括一小部分穆斯林商人。克烈部人脱不花投奔铁木真,表明金朝的萌古乣是设置在汪古部地界内的,当时的汪古部和蒙古部之间有着密切往来。回回商人阿三是假借商人名分,经汪古部推荐投奔铁木真的。镇海是通汉、蒙古、回鹘、波斯等多种语言文字的回鹘商人,他可能在华北地区行商时,通过蒙金之间的榷场交易结识了铁木真。吐鲁番高昌故城出土U5328回鹘语文书反映,12-13世纪粟特—回鹘商人仍然在与草原游牧民进行着交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粟特—回鹘商人 汪古部 克烈部 回鹘语文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