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材料表面固定粘附肽调节小鼠成骨细胞骨钙素的表达 被引量:5
1
作者 黄辉 马轩祥 +2 位作者 付涛 张玉梅 张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 :观察材料表面固定粘附肽RGD对小鼠成骨细胞骨钙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组装单层结构法将含RGD的粘附肽RGDC共价结合在试件表面 ,建立RDGC和空白对照组。接种小鼠原代成骨细胞 ,分别收集培养第 10 ,15 ,2 1天的细胞 ,提取... 目的 :观察材料表面固定粘附肽RGD对小鼠成骨细胞骨钙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组装单层结构法将含RGD的粘附肽RGDC共价结合在试件表面 ,建立RDGC和空白对照组。接种小鼠原代成骨细胞 ,分别收集培养第 10 ,15 ,2 1天的细胞 ,提取总RNA ,Northern印迹杂交法检测骨钙素mRNA的表达。结果 :RGD组第 15天即开始出现明显的骨钙素基因表达 ,对照组的基因表达出现在第 2 1天。结论 :材料表面固定RGD有促进骨钙素基因表达 ,影响小鼠成骨细胞分化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附 骨钙素 RNA印迹法 生物材料 成骨细胞
下载PDF
溶胶凝胶自组装膜改性纯钛表面接枝活性粘附肽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奕帆 巢永烈 +1 位作者 万乾炳 肖丹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1期102-106,共5页
为了改善植入材料与组织界面的生物反应性,本实验采用溶胶-凝胶及有机硅烷自组装膜技术对纯钛表面改性,固定促成骨细胞粘附生长的活性肽序列GYRGDS,观察改性后的材料表面微形貌、元素组成、润湿性等理化特性。结果表明粘附肽成功接枝到... 为了改善植入材料与组织界面的生物反应性,本实验采用溶胶-凝胶及有机硅烷自组装膜技术对纯钛表面改性,固定促成骨细胞粘附生长的活性肽序列GYRGDS,观察改性后的材料表面微形貌、元素组成、润湿性等理化特性。结果表明粘附肽成功接枝到亲水性材料表面并在细胞培养早期发挥显著的促成骨细胞粘附功能,改善了钛与组织细胞的生物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膜 粘附
下载PDF
聚(D,L-乳酸)基仿生聚合物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3
作者 牛旭锋 王远亮 +3 位作者 罗彦凤 潘君 李永刚 陈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90-1794,共5页
探索一种新型聚乳酸基仿生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新方法。具体实验步骤是:利用聚乳酸上叔碳原子的自由基反应活性,在过氧化二苯甲酰的催化作用下,将马来酸酐引入聚乳酸侧链上,以此提供高反应活性的酸酐键;然后利用酸酐基团与—NH_2发生N-... 探索一种新型聚乳酸基仿生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新方法。具体实验步骤是:利用聚乳酸上叔碳原子的自由基反应活性,在过氧化二苯甲酰的催化作用下,将马来酸酐引入聚乳酸侧链上,以此提供高反应活性的酸酐键;然后利用酸酐基团与—NH_2发生N-酰化反应这一特点。将脂肪族二胺引入聚乳酸侧链上,从而克服聚乳酸降解产物的体液环境呈酸性的缺陷;再用碳二亚胺作缩合剂,在二胺改性聚乳酸材料中共价引入一种细胞粘附肽段Arg-Gly-Asp-Ser(RGDS),赋予材料生物活性和生物特异性,这样就制备了一种新型聚乳酸基仿生材料。采用MALLS、FTIR和XPS对仿生材料进行结构表征;采用罗丹明比色法、茚三酮显色法和氨基酸分析仪检测法对仿生材料中的马来酸酐、二胺和粘附肽RGDS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按文中所述之制备技术,在不改变聚乳酸材料主链结构的前提下,该仿生材料中粘附肽RGDS的含量是5.12μmol/g。这就形成了一种具有类似细胞外基质的新型仿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材料 聚(D L-乳酸) 整体改性 粘附 组织工程
下载PDF
粘附肽复合骨诱导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帅 周延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2-294,共3页
关键词 骨诱导材料 复合应用 粘附 生物活性蛋白 支架材料 骨组织修复 细胞成分 复合材料
下载PDF
粘附肽对小鼠成骨细胞转谷氨酰胺酶活性的调节
5
作者 周爽英 H.F.Al-Jallad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0-172,共3页
目的粘附肽(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是细胞外基质高度保守的氨基酸序列,可与整合素家族受体特异识别并结合,诱导细胞附着。本研究应用人工合成的粘附肽片段,观察其对小鼠MC3T3-E1亚克隆14前成骨细胞的转谷氨酰胺酶表达的调节。方法MC3T... 目的粘附肽(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是细胞外基质高度保守的氨基酸序列,可与整合素家族受体特异识别并结合,诱导细胞附着。本研究应用人工合成的粘附肽片段,观察其对小鼠MC3T3-E1亚克隆14前成骨细胞的转谷氨酰胺酶表达的调节。方法MC3T3-E1亚克隆14前成骨细胞在常规培养和诱导分化条件下,分别加入粘附肽(GRGDS)和对照肽(GRADS),24h后用ELISA法测定细胞中转谷氨酰胺酶的活性。结果在诱导分化条件下,粘附肽(GRGDS)可以使MC3T3-E1亚克隆14前成骨细胞的转谷氨酰胺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加入对照肽组(P<0.05)。结论粘附肽对小鼠成骨细胞分化早期细胞转谷氨酰胺酶的表达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附 转谷氨酰胺酶 成骨细胞 整合素
下载PDF
低分子量单链尿激酶与血纤蛋白粘附肽融合基因的构建、表达及产物活性分析
6
作者 张用书 李秀珍 +1 位作者 程度胜 刘凤云 《生物技术通讯》 CAS 1997年第Z1期185-186,共2页
低分子量单链尿激酶(scu-PA-32)可通过激活纤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溶解血栓,其溶栓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出血副作用比双链尿激酶小,但缺少对纤维蛋白的特异亲和力;2种血纤蛋白粘附肽(四肽A4;十二肽A12)都可和纤维蛋白特异性地结合,具有抗纤... 低分子量单链尿激酶(scu-PA-32)可通过激活纤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溶解血栓,其溶栓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出血副作用比双链尿激酶小,但缺少对纤维蛋白的特异亲和力;2种血纤蛋白粘附肽(四肽A4;十二肽A12)都可和纤维蛋白特异性地结合,具有抗纤维蛋白单体聚合的功能,并因此有一定的抗血栓形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融合基因 血纤蛋白 粘附 活性分析 低分子量 抗纤维蛋白 医学科学院 工程研究 单链
下载PDF
4种含RGD的短肽对细胞粘附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黄宜兵 吴胜男 +1 位作者 徐力 张学忠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8-134,共7页
从两方面对比研究了4种含Arg-Gly-Asp(RGD)的细胞粘附肽RGD,RGDS,RGD-(NH2)2即RGE-NH2和RGDS-NH2对细胞粘附的影响.一方面研究了固定在聚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膜上的4种细胞粘附肽通过其细胞定向作用对大肠癌细胞(HCT-8)和人成骨肉... 从两方面对比研究了4种含Arg-Gly-Asp(RGD)的细胞粘附肽RGD,RGDS,RGD-(NH2)2即RGE-NH2和RGDS-NH2对细胞粘附的影响.一方面研究了固定在聚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膜上的4种细胞粘附肽通过其细胞定向作用对大肠癌细胞(HCT-8)和人成骨肉瘤细胞(OS732)细胞粘附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研究了外源性细胞粘附肽对HCT-8和OS732在纤维连接蛋白(FN)上粘附的竞争性抑制作用.结果发现,除了RGD-(NH2)2,其他3种肽都具有明显抑制细胞粘附的作用且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其中以RGDS和RGDS-NH2的能力最强,RGD稍弱.对于HCT-8细胞,3种肽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53.3%,56.3%,37.5%;而对OS732细胞,3种肽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50.9%,49.8%,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粘附 ARG-GLY-ASP 聚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 大肠癌细胞 人成骨肉瘤细胞 纤维连接蛋白
下载PDF
抗粘附肽RGD和YIGSR对肿瘤侵袭、转移能力的抑制作用
8
作者 邓淑华 赵铁华 +3 位作者 高巍 杨鹤松 石艳华 曹凯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29-530,共2页
关键词 粘附 RGD YIGSR 肿瘤侵袭 肿瘤转移 抑制作用
下载PDF
血纤蛋白粘附肽与低分子量单链尿激酶融合产物活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用书 李秀珍 +1 位作者 程度胜 刘凤云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15-418,共4页
人工合成了血纤蛋白粘附肽基因,构建了粘附肽与低分子量单链尿激酶cDNA的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融合基因。融合基因表达产物的抗原性和天然尿激酶相同,并具有尿激酶的溶纤活性和粘附肽的抗纤维蛋白单体聚合的功能。
关键词 低分子量 单链尿激酶 血纤蛋白粘附 融合基因
下载PDF
低分子量尿激酶与血纤蛋白粘附肽(12肽)融合表达及特性分析
10
作者 李秀珍 张用书 +1 位作者 程度胜 刘凤云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9-172,共4页
人工合成血纤蛋白粘附肽(12肽)cDNA,与低分子量单链尿激酶基因重组,获得血纤蛋白粘附肽与低分子量单链尿激酶的融合基因。将此融合基因重组入pBV220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表达产物具有与天然尿激酶相同的抗原性... 人工合成血纤蛋白粘附肽(12肽)cDNA,与低分子量单链尿激酶基因重组,获得血纤蛋白粘附肽与低分子量单链尿激酶的融合基因。将此融合基因重组入pBV220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表达产物具有与天然尿激酶相同的抗原性和溶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链尿激酶 血纤蛋白粘附 溶纤活性 抗凝活性
原文传递
血纤蛋白粘附肽与低分子量单链尿激酶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11
作者 张用书 李秀珍 +1 位作者 程度胜 刘凤云 《生物技术通讯》 CAS 1996年第3期110-113,共4页
人工合成了血纤蛋白粘附肽基因,构建了粘附肽与低分子量单链尿激酶cDNA的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融合基因。融合基因表达产物的抗原性和天然尿激酶相同,并具有尿激酶的溶纤活性和粘附肽的抗纤维蛋白单体聚合的功能。
关键词 低分子量单链尿激酶 血纤蛋白粘附 融合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