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度比对化学驱驱油效果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60
1
作者 廖广志 王克亮 闫文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4-16,共3页
通过大量非均质和均质岩心物理模拟实验 ,给出了三元复合驱和聚合物驱替原油时的合理流度比。对于非均质岩心 ,三元复合驱和聚合物驱的流度比应控制在 0 50~ 0 2 5。此时 ,三元复合驱采收率介于 2 0 6%~ 2 4 0 %之间 ;聚合物驱采... 通过大量非均质和均质岩心物理模拟实验 ,给出了三元复合驱和聚合物驱替原油时的合理流度比。对于非均质岩心 ,三元复合驱和聚合物驱的流度比应控制在 0 50~ 0 2 5。此时 ,三元复合驱采收率介于 2 0 6%~ 2 4 0 %之间 ;聚合物驱采收率介于 13 3%~ 16 8%之间。对于均质岩心 ,三元复合驱和聚合物驱流度比应控制在 0 50~ 0 33。此时 ,三元复合驱采收率介于 17 0 %~ 19 1%之间 ;聚合物驱采收率介于 11 8%~ 13 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度 粘度 聚合物 三元复合体系 驱油效果 化学驱油
下载PDF
石油沥青老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赵玉翠 王翠红 +1 位作者 陈继军 王国庆 《石油沥青》 2000年第4期1-5,共5页
采用薄膜烘箱 (TFOT)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下对五种代表性的沥青进行老化。通过对老化前后沥青的质量变化、针入度比、粘度比、沥青质含量的比较得到了五种沥青在不同条件下性质变化规律 ,提出了用质量损失表征抗老化性能和用延长薄膜... 采用薄膜烘箱 (TFOT)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下对五种代表性的沥青进行老化。通过对老化前后沥青的质量变化、针入度比、粘度比、沥青质含量的比较得到了五种沥青在不同条件下性质变化规律 ,提出了用质量损失表征抗老化性能和用延长薄膜烘箱试验时间模拟长期老化的不适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沥青 老化 性质 薄膜烘箱 粘度 沥青质
下载PDF
聚合物驱油过程中不同粘度比情况下波及系数计算方法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强 计秉玉 聂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1-555,共5页
在分析聚合物驱油机理的基础之上,建立了考虑吸附因子和不可入孔隙体积的聚合物驱油的五点井网模型。应用流管法将二维平面模型简化为若干个一维驱替模型,从而建立了聚合物驱油的一维数学模型。利用前缘驱替理论,通过求解每根流管中的... 在分析聚合物驱油机理的基础之上,建立了考虑吸附因子和不可入孔隙体积的聚合物驱油的五点井网模型。应用流管法将二维平面模型简化为若干个一维驱替模型,从而建立了聚合物驱油的一维数学模型。利用前缘驱替理论,通过求解每根流管中的驱替动态,然后叠加至整个五点井网,从而模拟二维平面上完整的聚合物驱油过程。将该计算过程编制成VBA程序,绘制了不同含水率条件下,聚合物驱油波及系数与流度比的关系图版,为矿场实施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项目时,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配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将计算得到的聚合物驱油动态参数和实验结果对比,发现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文章建立的流管模型的优点在于输入参数较少,计算快捷,适应性强,同时克服了传统矩形网格油藏数值模拟带来的数值弥散作用,为使用聚合物驱油的油田早期筛选及油藏动态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度 波及系数 聚合物驱油 五点井网 采收率
下载PDF
PP/EOC共混物形态及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玲 王政华 +1 位作者 黄锐 郑明嘉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1-44,共4页
研究了三种不同辛烯含量的乙烯 -辛烯共聚物 (EOCs)增韧改性PP二元共混物的形态与性能。在相同加工条件和共混比例下 ,PP/EOC共混物的形态由粘度比和界面相互作用决定 ,发现粘度比和界面相互作用大时 ,分散相易变形呈纤状分布。弹性体EO... 研究了三种不同辛烯含量的乙烯 -辛烯共聚物 (EOCs)增韧改性PP二元共混物的形态与性能。在相同加工条件和共混比例下 ,PP/EOC共混物的形态由粘度比和界面相互作用决定 ,发现粘度比和界面相互作用大时 ,分散相易变形呈纤状分布。弹性体EOC的加入使PP的拉伸、弯曲强度和模量均有所下降 ,而冲击性能得以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EOC共混物 形态 性能 研究 粘度 界面粘结能 聚丙烯 弹性体 增韧
下载PDF
薄膜润滑分层模型 被引量:8
5
作者 曲庆文 胡亚红 朱均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10,共6页
根据轴承表面对液体分子的作用大于液体内部的作用,使液体的粘度随与表面的距离而变化,把润滑层分为三层,与表面紧邻为粘变层,中间为常规的等粘度层。由此根据液流连续性推导出广义雷诺方程。
关键词 吸附层 粘度 粘度 间隙 轴承 薄膜润滑
下载PDF
天然橡胶/三元乙丙橡胶共混相态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董颖超 包志方 +2 位作者 安琪 吴建国 张立群 《橡胶工业》 CAS 2016年第11期645-649,共5页
研究天然橡胶(NR)/三元乙丙橡胶(EPDM)体系并用比与粘度比的变化对其物理性能、耐老化性能及相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调整NR和EPDM的硫化特性并使之保持一致时,可以改善NR/EPDM并用胶的共硫化性能;NR/EPDM体系粘度比不变,NR含量越... 研究天然橡胶(NR)/三元乙丙橡胶(EPDM)体系并用比与粘度比的变化对其物理性能、耐老化性能及相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调整NR和EPDM的硫化特性并使之保持一致时,可以改善NR/EPDM并用胶的共硫化性能;NR/EPDM体系粘度比不变,NR含量越大,呈连续相态,并用胶的耐老化性能越差;NR/EPDM体系并用比不变,EPDM粘度越低,容易成为连续相态,并用胶的耐老化性能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 EPDM 共硫化 粘度 相态 耐老化性能
下载PDF
岩石古流变性质的构造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曾佐勋 付永涛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57-160,共4页
岩石古流变性质研究是大陆动力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岩石古流变性质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是通过比例模型,建立流变参数与构造变形几何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再利用天然岩石构造变形几何参数的定量测定,反推在形成这些变形时所处物理化... 岩石古流变性质研究是大陆动力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岩石古流变性质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是通过比例模型,建立流变参数与构造变形几何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再利用天然岩石构造变形几何参数的定量测定,反推在形成这些变形时所处物理化学条件下的岩石流变参数。对利用露头尺度地质构造的定量测量研究岩石古流变性质的方法与进展做了重点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石流变性质 构造变形 应力指数 粘度
下载PDF
气辅共挤成型界面不稳定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蔡奎 周国发 +2 位作者 钟序光 胡晨章 张效迅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25,共4页
提出全新的气辅共挤成型工艺,基于气辅共挤成型特点建立了理论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系统研究聚合物流变性能和工艺参数对气辅共挤成型界面不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揭示其影响机理。研究表明,随着高粘层熔体与低粘层熔体粘度比的增大,或温度比... 提出全新的气辅共挤成型工艺,基于气辅共挤成型特点建立了理论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系统研究聚合物流变性能和工艺参数对气辅共挤成型界面不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揭示其影响机理。研究表明,随着高粘层熔体与低粘层熔体粘度比的增大,或温度比和速度比的减小,界面不稳定性均会加剧,气辅共挤成型粘度比比传统共挤成型可调范围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挤成型 数值模拟研究 界面不稳定性 成型工艺 理论模型 影响规律 工艺参数 流变性能 系统研究 影响机理 可调范围 粘度 聚合物 速度 熔体 粘层
下载PDF
聚己内酰胺-己内酯微球/PA6原位微纤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9
作者 张珞涛 汪继承 +2 位作者 王伟 宋理想 戚栋明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5-53,共9页
原位微纤化是提高复合材料强度和韧性的有效方法,但传统原位微纤化材料是基于两相体系的不相容特点。为了探究在相容体系下,两相粘度比对微纤化行为及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阴离子聚合制得聚己内酰胺-己内酯(P (CL-CLO))共聚微球,并与... 原位微纤化是提高复合材料强度和韧性的有效方法,但传统原位微纤化材料是基于两相体系的不相容特点。为了探究在相容体系下,两相粘度比对微纤化行为及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阴离子聚合制得聚己内酰胺-己内酯(P (CL-CLO))共聚微球,并与PA6切片于双螺杆挤出机中通过共混纺丝,得到P(CL-CLO)/PA6原位微纤化复合材料。分别考察了CLO含量、共混比和牵伸比对共聚微球和微纤的形貌以及P(CL-CLO)/PA6的性能影响。通过SEM观察到,CLO含量为25 wt%以下时,能得到形貌规则的P(CL-CLO)共聚微球。旋转流变仪测结果表明,通过调控CLO含量实现了P(CL-CLO)与PA6的粘度比在1.25~1.65之间调控。对微纤形貌的观察发现,粘度比为1.45~1.65时所形成的微纤尺寸均匀。同时当共混比为2:8、牵伸比为4时,微纤复合材料伸长率和断裂强度分别比纯PA6提高了31.6%和2.96%。这表明微纤与基体间有良好的界面作用力,实现了复合纤维的增强增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微纤化 粘度 共聚微球 相分离
下载PDF
微尺度下粘弹性介电液体的电水动力学传导泵
10
作者 陈迪林 周楚桐 +2 位作者 张煜 罗康 易红亮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16,共16页
电流体动力学传导泵送技术可应用于许多高电场强度状态(10^(6)V/m)下工作的宏观设备.随着热管理设备的广泛开发,微尺度流动生成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些设备目前用于冷却小表面面积的高热量流源,并可以在各种电子、控制热传递和航空航天场... 电流体动力学传导泵送技术可应用于许多高电场强度状态(10^(6)V/m)下工作的宏观设备.随着热管理设备的广泛开发,微尺度流动生成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些设备目前用于冷却小表面面积的高热量流源,并可以在各种电子、控制热传递和航空航天场景中找到.此外,微泵中施加电压的幅度可以显著降低,从而节省能源并实现可靠的流动生成。在本研究中,我们探究了嵌入矩形微通道中传导微泵的动态特性,研究了库仑驱动力、不同通道高度、聚合物弹性和粘度比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通道高度的增加,电力消耗可以变化两个数量级.随着聚合物浓度的增加,最大速度显著减小,并可以达到与未添加聚合物相比的50%,呈柱塞状分布.流量取决于聚合物浓度,但在聚合物弹性下呈现出非线性曲线.这意味着通过调节粘度比来保持微泵的流量性能可控制,可以为某些受控流量应用提供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浓度 电流体动力学 粘度 电力消耗 微尺度流动 航空航天 电场强度 热传递
原文传递
聚合物界面张力与粘度比对三元共混物形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国栋 瞿雄伟 +2 位作者 杨丽庭 李燕芳 高俊刚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1期44-48,共5页
从聚合物界面张力和熔体粘度比出发对聚合物三元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考察 ,结果表明 :三元共混物的形态结构不仅受聚合物界面张力的影响 ,同时聚合物的熔体粘度比对其形态结构也有很大影响 ,分散相粘度较小时 ,共混物易于形成分散... 从聚合物界面张力和熔体粘度比出发对聚合物三元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考察 ,结果表明 :三元共混物的形态结构不仅受聚合物界面张力的影响 ,同时聚合物的熔体粘度比对其形态结构也有很大影响 ,分散相粘度较小时 ,共混物易于形成分散型形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共混物 形态结构 界面张力 粘度
下载PDF
不对称鱼嘴构造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武军 2.曾佐勋 刘立林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58-161,共4页
比较对称型鱼嘴构造和不对称鱼嘴构造的形成机制 ,建立鱼嘴构造类型与剪切作用方式之间的关系 ,认识到剪切作用方式是产生对称和不对称鱼嘴香构造的外在原因。运用应变分解的原则 ,提出计算不对称鱼嘴构造纯剪切应变和简单剪切应变的方... 比较对称型鱼嘴构造和不对称鱼嘴构造的形成机制 ,建立鱼嘴构造类型与剪切作用方式之间的关系 ,认识到剪切作用方式是产生对称和不对称鱼嘴香构造的外在原因。运用应变分解的原则 ,提出计算不对称鱼嘴构造纯剪切应变和简单剪切应变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计算不对称鱼嘴构造的剪切应变计 ;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 ,分析了不对称鱼嘴构造的应变折射现象 ,认识到基质与能干层的粘性差异是产生不对称鱼嘴构造的内在动因 ,提出了计算相邻介质的粘度比的新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鱼嘴构造 剪切作用 应变折射 流变计 粘度
下载PDF
岩石力学参数影响断背斜内张裂缝发育带的概念模型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帅 侯贵廷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55-462,共8页
在对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内断背斜的构造裂缝研究中,发现断背斜内转折端发育张裂缝发育带,且张裂缝发育带的单井测试产量高,是断背斜内的油气高产区,深化研究张裂缝发育带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前期工作发现张裂... 在对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内断背斜的构造裂缝研究中,发现断背斜内转折端发育张裂缝发育带,且张裂缝发育带的单井测试产量高,是断背斜内的油气高产区,深化研究张裂缝发育带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前期工作发现张裂缝发育带受背斜"中和面"的控制,而岩石力学参数对断背斜内张裂缝发育带的影响还不清楚。因此,以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内断背斜为背景,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不同岩石力学参数的二维力学概念模型,分析了杨氏模量、泊松比和粘度比对张裂缝发育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杨氏模量大于70 GPa时,最大应变值随着杨氏模量增大而快速增大;随着杨氏模量的增加,张裂缝发育带的宽度和厚度总体上呈现线性增加的特征。在杨氏模量大于40 GPa条件下,随着泊松比增加,最大应变值和张裂缝发育带的宽度总体上缓慢增加。在粘度比小于25的情况下,最大应变值为0,不存在张裂缝发育带的宽度和张裂缝发育带的厚度;在粘度比大于25的情况下,最大应变值开始大于0且逐渐增大,张裂缝发育带的宽度和张裂缝发育带的厚度都随着粘度比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氏模量 泊松 粘度 张裂缝发育带 二维力学 数值模拟 断背斜 库车坳陷
下载PDF
粘度比对刚性链高分子与柔性链高分子共混物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嘉松 卜文胜 +1 位作者 张洪志 许向青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41-744,共4页
粘度比对刚性链高分子与柔性链高分子共混物微结构的影响何嘉松,卜文胜,张洪志,许向青(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0)(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北京,100013)关键词高分子共混物,热致液晶聚合物,聚合物加工... 粘度比对刚性链高分子与柔性链高分子共混物微结构的影响何嘉松,卜文胜,张洪志,许向青(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0)(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北京,100013)关键词高分子共混物,热致液晶聚合物,聚合物加工影响柔性链高分子与柔性链高分子共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链高分子 柔性链高分子 共混物 粘度
下载PDF
油水粘度比对含水率的测试结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家斌 彭任林 +1 位作者 宋艳波 李治平 《油气井测试》 EI 2005年第1期9-11,共3页
针对很多井测试得到的是水井,生产后是油井的情况,研究了油水粘度比对含水率测试结果的影响。根据测试管柱的结构进行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计算了不同原油粘度下测试管柱入口端与出口端含水率的差别,得出测试器中的油水比不同于... 针对很多井测试得到的是水井,生产后是油井的情况,研究了油水粘度比对含水率测试结果的影响。根据测试管柱的结构进行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计算了不同原油粘度下测试管柱入口端与出口端含水率的差别,得出测试器中的油水比不同于地层的油水比、测试得到的含水率值一般要高于地层的真实含水率值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管柱 含水率 原油粘度 油井 粘度 油水 地层 结论 一般 情况
下载PDF
普通圆柱蜗轮蜗杆传动中的润滑油粘度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禹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6年第3期102-103,共2页
本文对润滑粘度在普通圆柱蜗轮蜗杆传动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初步阐述,给出了润滑油粘度选择标准。
关键词 润滑油粘度 油膜 膜厚 粘度 圆柱蜗轮蜗杆
下载PDF
岩石流变性质的构造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曾佐勋 付永涛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1996年第4期32-36,共5页
介绍利用地质构造特征获取岩石流变信息的方法,包括应变折射、劈理折射、膨缩石香肠构造和能干层褶皱.作者利用石香肠构造求得北京西山方解石石英脉的应力指数在3.06~7.69之间,与云母大理岩的粘度比在8.74~20.27之间;而硅质条带的应... 介绍利用地质构造特征获取岩石流变信息的方法,包括应变折射、劈理折射、膨缩石香肠构造和能干层褶皱.作者利用石香肠构造求得北京西山方解石石英脉的应力指数在3.06~7.69之间,与云母大理岩的粘度比在8.74~20.27之间;而硅质条带的应力指数在2.25~3.93之间,与白云岩的粘度比在2.38~4.26之间.通过能干层褶皱获得石英脉的应力指数下限大于10,并利用下限值求得石英脉对板岩的粘度比为241~6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应力指数 粘度 流变性质 岩石构造
下载PDF
粘度比对PP/HDPE共混物材料形态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明 张勇 +1 位作者 万超瑛 袁茂全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1-54,共4页
研究了粘度比对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物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冲击性能以及热变形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粘度比由大到小的变化,共混物的拉伸强度、热变形温度由小到大再到小的变化;粘度比越大,冲击强度相对较高;粘度... 研究了粘度比对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物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冲击性能以及热变形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粘度比由大到小的变化,共混物的拉伸强度、热变形温度由小到大再到小的变化;粘度比越大,冲击强度相对较高;粘度比接近1时,分散相的颗粒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度 聚丙烯 高密度聚乙烯 形态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苏联聚异丁烯粘度添加剂的化学改质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锡鹏 《润滑油》 CAS 1989年第2期25-28,43,共5页
本文介绍了苏联用异丁烯与苯乙烯共聚,异丁烯与α—甲苯乙烯共聚、异丁烯与双环戌二烯共聚的化学改质法来改善聚异丁烯的抗热解聚性能和抗机械解聚性能,指出第三种添加剂是一种有前途的多效添加剂。
关键词 聚异丁烯 热解聚 粘度 性能 苯乙烯聚合 改质 粘度指数 基础油 稠化机油 合成塑料
下载PDF
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中的聚合物共混胶(上)
20
作者 H.Potente M.Bastian 姚岐轩 《橡塑技术与装备》 CAS 2003年第2期12-21,共10页
鉴于聚合物组合的形态结构可使聚合物共混胶的性能测定达到准确无误的程度,为此,挤出机设计需要采用模型,以能计算熔体输送段中挤出机螺杆长度上的估算形态发展。由于观测到的最明显的形态变化出现于熔融段,本文就着重描述了挤出机这一... 鉴于聚合物组合的形态结构可使聚合物共混胶的性能测定达到准确无误的程度,为此,挤出机设计需要采用模型,以能计算熔体输送段中挤出机螺杆长度上的估算形态发展。由于观测到的最明显的形态变化出现于熔融段,本文就着重描述了挤出机这一段中的共混胶熔融过程中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文中对PP和PA6共混胶的熔融流变性、界面张力、熔融形态进行了描述,并对熔融过程中开始时的固体含量、固体温度平均熔体温度及熔体温度的发展熔融过程的模拟、熔融度、粘度比、单位挤出量恒定时的速度影响、挤出机规格影响、螺杆顶部的熔融度、挤出量恒定时螺杆速度的影响、恒速下挤出量的影响、粘度比的影响、微滴分散与聚结等作了较为详尽的计算与讨论。从而为研究熔融过程、形态发展以及为理论模型和形态发展对比提供了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 聚合物共混胶 熔融形态 计算 螺杆长度 粘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