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体转杯离心粒化特性试验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凯 王宏 +2 位作者 朱恂 廖强 吴君军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5-99,共5页
针对高温熔融高炉渣转杯粒化技术,为了探索离心粒化过程中熔渣颗粒形成的机理及熔渣体流量、转杯转动速度等参数对颗粒粒径的影响,以水为粒化试验工质,以直径110 mm的转杯为离心粒化器,开展了离心粒化可视化试验。研究了工质在转杯表面... 针对高温熔融高炉渣转杯粒化技术,为了探索离心粒化过程中熔渣颗粒形成的机理及熔渣体流量、转杯转动速度等参数对颗粒粒径的影响,以水为粒化试验工质,以直径110 mm的转杯为离心粒化器,开展了离心粒化可视化试验。研究了工质在转杯表面的流动和在转杯边缘形成液丝、液丝断裂成液滴的机理,以及液丝长度、顶端液滴粒径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分析了转杯转速、工质流量对粒化液滴的粒径分布和平均粒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转杯表面液膜在转杯边缘形成若干凸起,并沿转杯运动的切线方向延伸形成液丝,液丝长度随时间呈线性变化关系,液丝顶端液滴粒径基本保持不变;随着工质流量降低和转杯转速升高,液滴平均粒径呈减小趋势,液滴速度接近转杯圆周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渣 离心分离 转杯粒化 粒度分布 液丝 粒子形成
原文传递
快速磁响应光子晶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超灿 文斌 +1 位作者 董一笑 吴立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13-1918,共6页
响应性光子晶体是由不同介质周期性排列组成的带隙介质材料,其中磁响应光子晶体因为能将外界磁场强弱变化快速表达为光学信号而在近几年发展迅速。本文从理论到具体工作综合论述了快速磁响应光子晶体的研究进展。首先基于布拉格衍射定... 响应性光子晶体是由不同介质周期性排列组成的带隙介质材料,其中磁响应光子晶体因为能将外界磁场强弱变化快速表达为光学信号而在近几年发展迅速。本文从理论到具体工作综合论述了快速磁响应光子晶体的研究进展。首先基于布拉格衍射定律介绍了磁响应光子晶体在外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光子带隙的原理,然后系统总结了该类光子晶体的不同合成途径,并在其能快速响应的基础上从稳定效果、形态尺寸控制和带隙分布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最后从应用上探讨了具有快速磁响应特性的光子晶体对于传感器、防伪、彩色印刷等领域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胶体 还原 粒子形成 光子晶体 自组装 传感
下载PDF
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中焙烧温度对CuFe_2O_4晶体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薛锐 王永强 +2 位作者 臧萌 陈曦 刘敏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182-4188,共7页
通过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制备了纳米尖晶石CuFe_2O_4材料,采用TG-DTA、XRD、FTIR、N2-吸附脱附、SEM等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探究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的机理及焙烧温度对尖晶石CuFe_2O_4材料晶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前体溶胶中金属... 通过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制备了纳米尖晶石CuFe_2O_4材料,采用TG-DTA、XRD、FTIR、N2-吸附脱附、SEM等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探究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的机理及焙烧温度对尖晶石CuFe_2O_4材料晶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前体溶胶中金属离子与柠檬酸—COOH形成三维网状的柠檬酸络合物,使金属离子分散于溶胶体系中;200~230℃时柠檬酸络合干凝胶自蔓延燃烧,大量络合物发生原位分解,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正式CuFe_2O_4尖晶石晶型,并有明显正四面体和正八面体亚晶格出现,晶粒尺寸约25.6nm;经400℃焙烧后,不完全燃烧形成的碳残留物分解,同时正式CuFe_2O_4尖晶石晶型发生转变,形成片状的Fe[CuFe]O4反式尖晶石晶型;随着焙烧温度升高,晶格尺寸从13.9nm增长到58.2nm,反式尖晶石晶型结晶程度逐渐增强,片状结构逐渐融合,形成层状整体,比表面积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 合成 纳米材料 粒子形成 焙烧温度
下载PDF
醇对均匀胶体粒子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玉亭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0-53,共4页
均匀胶体粒子的形成理论认为,控制溶液的过饱和度,使成核过程与成长过程不能同时发生,亦即第一批核爆发生成之后,成长速率远大於成核速率,从而防止二次成核过程发生,是生成均匀胶体粒子的必要条件。故凡是能改变水解速率,即改变过饱和... 均匀胶体粒子的形成理论认为,控制溶液的过饱和度,使成核过程与成长过程不能同时发生,亦即第一批核爆发生成之后,成长速率远大於成核速率,从而防止二次成核过程发生,是生成均匀胶体粒子的必要条件。故凡是能改变水解速率,即改变过饱和度的因素均能影响生成粒子的形态和均匀性,因此,欲制备均粒子,必须仔细调节影响溶液过饱和度的各种因素,如金属盐溶液浓度,陈化温度和时间以及存在於陈化液中的特定阴离子等溶剂的组成也是控制因素之一,有些文献论述了低浓度醇能加强三价铁盐和三价铁络合物的水解以及对晶体成长行为的影响。据此,Hamada和Matijevic在FeCl_3酸性溶液中加入体积含量为50%的乙醇,通过升温水解和相转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 成核 粒子形成 胶体
下载PDF
超细晶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郑海峰 贾晟哲 +4 位作者 王崧成 韩瑞 韩丹丹 高振国 龚俊波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285-4297,共13页
超细晶体由于其尺寸小、比表面积大等独特性质而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等领域。综述了超细晶体的制备方法,以及各种制备方法的原理和粒度控制参数。总结了超细晶体在吸入剂、含能材料以及难溶药物等领域的应用,同时对超细晶体悬浮液的... 超细晶体由于其尺寸小、比表面积大等独特性质而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等领域。综述了超细晶体的制备方法,以及各种制备方法的原理和粒度控制参数。总结了超细晶体在吸入剂、含能材料以及难溶药物等领域的应用,同时对超细晶体悬浮液的稳定性、颗粒聚结进行了讨论分析,并对超细晶体的发展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 粒子形成 稳定性 超细晶体 聚结
下载PDF
静电喷射技术制备可酸致突释给药的壳聚糖微颗粒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小雪 巨晓洁 +3 位作者 褚良银 谢锐 汪伟 刘壮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712-3718,共7页
利用静电喷射技术,以西咪替丁作为模型药物,混有药物的壳聚糖水溶液作为喷射液,甲苯/正己醇的混合溶液作为接收液,成功制备得到可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并突释给药的壳聚糖载药微颗粒。系统考察了交联剂含量对壳聚糖微颗粒的药物包封率以及... 利用静电喷射技术,以西咪替丁作为模型药物,混有药物的壳聚糖水溶液作为喷射液,甲苯/正己醇的混合溶液作为接收液,成功制备得到可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并突释给药的壳聚糖载药微颗粒。系统考察了交联剂含量对壳聚糖微颗粒的药物包封率以及载药量的影响,并研究了壳聚糖微颗粒在酸性条件下的溶解特性以及在体外的突释给药效果。结果表明,当交联剂质量分数为2%时,壳聚糖微颗粒的包封率及载药量最大,分别为80%和3.8%。由于对苯二甲醛与壳聚糖交联形成的Schiff-base结构,使得壳聚糖微颗粒能够在中性条件下保持结构完整,而在酸性条件下由于Schiff-base结构的不稳定性致使微颗粒迅速溶解。因此,体外释药实验结果显示,在p H=2、37℃的模拟胃酸溶液中,1min内壳聚糖微颗粒即可达到最大释药效果,而在p H=6.4、37℃的水溶液中,壳聚糖微颗粒可以较长时间保持稳定,药物释放缓慢。这种具有酸致突释释药性能的壳聚糖微粒载体在胃部给药系统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形成 药物 载体 壳聚糖微颗粒 酸致突释 静电喷射
下载PDF
调查研究核试验产生的放射性落下灰——热粒子与冷战
7
作者 PIER ROBERTO DANESI 《国际原子能机构通报》 1998年第4期43-46,共4页
在进入下世纪之时,将有2000多次不同规模和类型的核爆炸试验被记录下来。所有这些核试验几乎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结束的冷战期间进行的。大气层核试验向环境散布了大量放射性残留物。
关键词 放射性落下灰 粒子 放射性核素 核试验 放射性浓度 放射性活度 残留物 爆炸试验 放射性物质 粒子形成
原文传递
色玻璃凝聚
8
作者 DavidAppell 孙学锋 杨光 《科学(中文版)》 2004年第7期11-12,共2页
研究重粒子对撞的物理学家们认为,他们正在寻找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它存在在从质子到重核(如铀)范围内的高能粒子中。一些人认为这种被称作“色玻璃凝聚”(color glass condensate)的物质。
关键词 色玻璃凝聚 粒子对撞 夸克 粒子形成
下载PDF
氯乙烯SET-DT悬浮聚合动力学和成粒过程的相互关系
9
作者 韩剑鹏 包永忠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54-863,共10页
以碘仿为引发剂、连二亚硫酸钠/碳酸氢钠为催化体系、聚乙烯醇(PVA)和/或纤维素衍生物(MC)为分散体系,进行氯乙烯单电子转移-蜕化链转移(SET-DT)活性自由基悬浮聚合,采用在线示踪气相色谱法和激光粒度分析系统研究分散剂种类和浓度、搅... 以碘仿为引发剂、连二亚硫酸钠/碳酸氢钠为催化体系、聚乙烯醇(PVA)和/或纤维素衍生物(MC)为分散体系,进行氯乙烯单电子转移-蜕化链转移(SET-DT)活性自由基悬浮聚合,采用在线示踪气相色谱法和激光粒度分析系统研究分散剂种类和浓度、搅拌转速等对聚合动力学和单体液滴/聚合物颗粒粒径分布的影响。发现在相同搅拌转速下,以MC为分散剂的氯乙烯聚合速率最大,以PVA为分散剂时反应速率最小;分散剂种类固定时,聚合速率随分散剂浓度增大而增大。SET-DT悬浮聚合过程中,水相连二亚硫酸钠分解产生的自由基向单体液滴的扩散速率与液滴粒径分布和皮膜结构有关,因此聚合成粒过程影响聚合动力学。尽管不同条件下的聚合均经历液-液分散、液滴黏并、树脂颗粒稳定(转化率>30%)等成粒阶段,但各阶段的液滴/颗粒平均尺寸随分散体系和搅拌转速的变化而变化,引起聚合速率变化;采用MC为分散剂得到的PVC树脂皮膜少,有利于水相产生的自由基向单体相的扩散,聚合速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 动力学 粒子形成 氯乙烯 悬浮聚合 活性自由基聚合
下载PDF
“催化-供给”云降水形成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8
10
作者 洪延超 周非非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85-896,共12页
利用含有详细微物理过程的一维层状云模式模拟,研究了2002年4月5日冷锋降水性层状云云系中“催化供给”云的微物理结构、降水粒子形成的环节和微物理过程,并从降水形成的环节和云的结构分析人工增雨的条件。结果说明,“催化供给”云具... 利用含有详细微物理过程的一维层状云模式模拟,研究了2002年4月5日冷锋降水性层状云云系中“催化供给”云的微物理结构、降水粒子形成的环节和微物理过程,并从降水形成的环节和云的结构分析人工增雨的条件。结果说明,“催化供给”云具有显著的分层结构:云内高层是冰晶,下层是雪,接下来是霰和过冷云水组成的冰水混合层,最下方是云中暖区的液水层。作为催化云层的冰水层对降水的贡献约25.5%,冰水混合层为31.3%,液水层为43.1%,亦即供给云对降水的贡献约74.4%。具有“催化供给”云结构的层状云降水形成的主要环节是:冰晶通过凝华增长转化成雪,雪撞冻过冷云水、收集冰晶和凝华增长转化形成霰,霰靠撞冻过程、收集雪过程长大,从而形成可以降落到云的暖区融化形成雨水的粒子,它对降水的贡献较大。凝华和撞冻增长过程是冰粒子增长的主要物理过程,也是雨水产生的重要过程。“催化供给”云体系是重要的人工增雨条件,云中水汽对雨水形成的贡献与过冷云水几乎相当,与过冷云水一样,水汽也是人工增雨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供给”云 粒子形成 降水机制 人工增雨条件
下载PDF
火花放电法制备纳米材料及其应用综述
11
作者 张昱 梁沛林 +2 位作者 何钧宇 杨冠南 崔成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4-142,共9页
纳米材料在光学、热学、电学、磁学、力学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特性,已广泛应用于储氢、催化、太阳能电池、微电子封装、生物医疗等领域。火花放电法是一种制备纳米粒子的有效手段,具有普适性广、纯度高、操作过程简单、方法灵活、对环境... 纳米材料在光学、热学、电学、磁学、力学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特性,已广泛应用于储氢、催化、太阳能电池、微电子封装、生物医疗等领域。火花放电法是一种制备纳米粒子的有效手段,具有普适性广、纯度高、操作过程简单、方法灵活、对环境友好等特点。本文概述了火花放电发生器的基本组成部分、火花放电过程的原理,对纳米粒子的形成机制以及影响纳米粒子尺寸和产率的关键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列举了制备的纳米材料种类的多样性,并综述了该技术制备的纳米材料在诸多领域展现出的优异性能,最后对火花放电制备纳米材料及其应用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火花放电 粒子形成机制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新垦大气核化速率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龚有国 胡敏 +3 位作者 宋伟伟 高健 刘峰 张远航 《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30-935,共6页
计算了珠江三角洲新垦地区的大气核化速率,对核化机制及核化速率计算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基于PRIDE-PRD2004观测实验期间新垦站点的气溶胶数浓度谱分布观测数据,计算出3 nm粒子的表观形成速率.根据表观形成速率与核化速率之间的关系式... 计算了珠江三角洲新垦地区的大气核化速率,对核化机制及核化速率计算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基于PRIDE-PRD2004观测实验期间新垦站点的气溶胶数浓度谱分布观测数据,计算出3 nm粒子的表观形成速率.根据表观形成速率与核化速率之间的关系式,分析了1 nm粒径临界核的大气核化速率.结果表明,新粒子事件期间3 nm粒子的表观形成速率为7.2~9.4 cm-3.s-1,1 nm临界核的大气核化速率为7.65×102~1.14×105 cm-3,与前体物硫酸蒸气浓度比较一致,气态硫酸应是主要的核化前体物.新垦地区背景气溶胶中积聚模态对碰并汇贡献较大,事件期间气溶胶数浓度变化对核化速率计算结果影响不大.本研究获取了新垦核化速率信息,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核化机制.由于成核临界粒径的不确定性对核化速率计算结果影响很大,确定成核临界粒径对核化速率计算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DE-PRD2004 粒子形成 表观形成速率 核化速率 临界核
原文传递
NO_2对SO_2/H_2O/空气体系气溶胶成核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温作赢 顾学军 +4 位作者 荣华 马乔 唐小锋 胡长进 张为俊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9-616,共8页
为研究NO_2对SO_2/H2O/空气体系气溶胶成核过程的影响,采用纳米扫描迁移率粒子粒径谱仪(Nano-SMPS),对NO_2/SO_2/H2O/空气混合气体在X-射线作用下生成粒子的粒径和浓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粒子的粒径在2.0-63.8 nm之间,最高数浓度可达... 为研究NO_2对SO_2/H2O/空气体系气溶胶成核过程的影响,采用纳米扫描迁移率粒子粒径谱仪(Nano-SMPS),对NO_2/SO_2/H2O/空气混合气体在X-射线作用下生成粒子的粒径和浓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粒子的粒径在2.0-63.8 nm之间,最高数浓度可达到1.4×107cm-3.成核粒子谱的分布呈双峰模式,其中一个谱峰中心位置在4.0 nm附近,另一个在7.0-14.6 nm之间,分别对应于均相成核和离子诱导成核两种过程.在均相成核方面,NO_2和SO_2均能参与气溶胶成核,而对气溶胶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粒子的粒径主要集中在4.0 nm附近.在离子诱导成核方面,当混合气体中φ(SO_2)低于2.12×10-6时,加入NO_2可促进粒子生成;而当超过该值时,NO_2的加入反而会降低气溶胶成核粒子的总数浓度.当φ(SO_2)为3.61×10-6时,在φ(NO_2)分别为0.13×10-6、0.18×10-6和0.84×10-6的条件下,气溶胶成核粒子的总数浓度比不含NO_2下分别减少了25.9%、33.1%和49.0%.研究显示,NO_2和SO_2对·OH的反应竞争作用是影响NO_2/SO_2/H2O/空气体系气溶胶成核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粒子形成 均相成核 离子诱导成核
下载PDF
二氧化硫/水/空气体系气溶胶成核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顾学军 胡长进 +4 位作者 盖艳波 赵卫雄 方波 林晓晓 张为俊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00-705,共6页
以X-射线为辐射电离源对二氧化硫/水/空气体系的气溶胶成核过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新生粒子来源于离子诱导成核与均相成核两种机制,前者产生带电颗粒,后者产生中性颗粒.离子对粒子成核有着重要的贡献,对粒子生长作用不明显,SO2对... 以X-射线为辐射电离源对二氧化硫/水/空气体系的气溶胶成核过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新生粒子来源于离子诱导成核与均相成核两种机制,前者产生带电颗粒,后者产生中性颗粒.离子对粒子成核有着重要的贡献,对粒子生长作用不明显,SO2对粒子成核与生长均有贡献.成核粒子谱分布呈双峰模式,其峰值会随着气体流速发生偏移.在低SO2浓度情况下,离子诱导成核占主导地位,随着SO2浓度的增加,均相成核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粒子形成 均相成核 离子诱导成核
下载PDF
膜联蛋白A2参与流感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成 司振书 李玉保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0-33,37,共5页
流感病毒感染宿主细胞是一个病毒入侵、遗传物质释放、病毒基因组转录和复制、病毒组装和出芽的过程。这个过程无论对于病毒的生存还是病毒致病力都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一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宿主细胞蛋白的参与。宿主蛋白膜联蛋白A2(Anne... 流感病毒感染宿主细胞是一个病毒入侵、遗传物质释放、病毒基因组转录和复制、病毒组装和出芽的过程。这个过程无论对于病毒的生存还是病毒致病力都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一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宿主细胞蛋白的参与。宿主蛋白膜联蛋白A2(Annexin A2,ANXA2)是一个多功能蛋白,在内吞、胞吐等与囊膜病毒复制相关的生物膜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被证实能够参与许多病毒的感染过程。文章综述了ANXA2在流感病毒的入侵、复制、组装、出芽等致病过程中发挥的功能,以期为从分子水平上阐明流感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机制,揭示ANXA2在抗流感病毒感染中的潜在价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联蛋白A2 流感病毒 病毒复制 病毒粒子形成 蛋白互作
原文传递
从引力子到宇宙之物质的形成结构与转化之我见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德安 《科技信息》 2009年第18期301-305,共5页
本文提出了关于物质的从引力子到宇宙各个层次的形成、结构及它们相互子转化的试探性观点,主要有:1.引力子、光子、中微子、电子、μ子是有内部结构的;对π介子、重介质、核子、超子的结构提出了见解。2.小引子可形成引力子,引力子可形... 本文提出了关于物质的从引力子到宇宙各个层次的形成、结构及它们相互子转化的试探性观点,主要有:1.引力子、光子、中微子、电子、μ子是有内部结构的;对π介子、重介质、核子、超子的结构提出了见解。2.小引子可形成引力子,引力子可形成多引力子体及光子,光子可形成多光子体及电子,电子可形成多电子体、μ子、π介子与核子3.预言了一些新粒子的存在,如多引力子体、多光子体、多电子体、多μ子体、中性电子、中性μ子、黑子、红子、篮子等。4.认为多光子体就是中微子,认为重介子应叫做多π子体,超子应叫做核介子体,原子核应叫做多核子体,分子应叫做中性多原子体,宏观物体应叫做多分子体。5.对原子、分子等重新进行了分类,例如认为原子可分正原子、负原子、中性原子三类。6.认为自然界不只存在"原子核反应"这一种核反应,还存在"光子核反应"、"电子核反应"、"核子核反应"等许多种"粒子核反应"。7.建立了新的宇宙模型—动态平衡宇宙模型。8.原子不是电中性的,它显正电性。9.物质(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不只有四种,一种力不一定只由一种粒子介导。并应用上述观点对粒子物理、结构化学、宇宙学等学科的一些疑难问题提出了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粒子形成 基本粒子的结构 基本粒子的转化 粒子核反应 粒子化学反应 宇宙新模型 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 化学键
下载PDF
大气有机胺的硫酸气溶胶界面化学反应机理的理论化学研究
17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大气有机胺是重要的碱性挥发性有机物,是促进大气新粒子形成与生长的重要前驱体。然而,目前由于有机胺在硫酸气溶胶表面非均相反应机理的不确定性,严重制约了如何采用大气模型正确评估有机胺对大气细颗粒物生长的贡献.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大气细颗粒物 粒子形成 有机胺 非均相反应 硫酸气溶胶 大气模型 不确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