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浸入式水口对结晶器钢水流动与液面波动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开天 刘建华 +2 位作者 崔衡 钱学海 邓深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97-702,共6页
以国内某钢厂220 mm×1800 mm板坯连铸结晶器为原型,根据相似性原理建立相似比为0.6的水模型,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对比不同浸入式水口(SEN)的出口角度、浸入深度及水口底部结构条件下的结晶器内流场流速特征,同时使用波... 以国内某钢厂220 mm×1800 mm板坯连铸结晶器为原型,根据相似性原理建立相似比为0.6的水模型,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对比不同浸入式水口(SEN)的出口角度、浸入深度及水口底部结构条件下的结晶器内流场流速特征,同时使用波高仪对液面波动振幅进行实时监测,并结合F数分析各SEN条件对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特征.研究发现,在各浸入式水口条件下,位于结晶器液面1/4宽面处附近出现矢量流速向下的剪切流,同时在水口附近发现不规则漩涡.试验结果表明:浸入式水口的出口角度、浸入深度的增加能够强化上回旋区缓冲作用,降低结晶器液面表面流速;尽管凹底结构SEN能减弱钢液湍动能,但其对1/4宽面处剪切流速度的影响不大.另外,液面波动幅度和F数变化规律一致,且当浸入式水口出口角度15°、20°,浸入深度135 mm、145 mm条件下波幅与F数最为合理,从而减小或避免液面卷渣,提高连铸坯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器 浸入式水口 钢液流动 液面波动 粒子图像技术
原文传递
基于PIV技术的膜生物反应器内液相流场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春丽 田瑞 +2 位作者 邢世录 陶中兰 文佳龙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5-89,共5页
基于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对膜生物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流动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在曝气孔径为4 mm、曝气强度为6.5 m3/h的条件下,分析得到距膜面不同位置处的液相流场数据,结果表明:越靠近曝气管的位置,液相速度矢量越大,随着远离曝气管位... 基于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对膜生物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流动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在曝气孔径为4 mm、曝气强度为6.5 m3/h的条件下,分析得到距膜面不同位置处的液相流场数据,结果表明:越靠近曝气管的位置,液相速度矢量越大,随着远离曝气管位置,液相速度逐渐降低,在反应器边缘甚至出现了向下的液相速度矢量,C区中心线上5个激光断面的平均液相垂直速度分别为0.512、0.308 7、0.229、0.033和-0.018 m/s;分析激光断面1处反应器轴向各区域的液相速度矢量分布表明,A区域液相速度矢量较小,进入B、C区域液相速度逐渐增大且稳定,D区域液相速度矢量比较紊乱。该研究结果为膜生物反应器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气液两相流 粒子图像技术 液相速度
原文传递
刮板运行速度对浅槽重介分选机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志强 徐春江 +1 位作者 齐正义 黄亚飞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7-119,共3页
为探究浅槽重介分选机在分选过程中内部刮板运动的最佳速度,采用PIV粒子图像技术拍摄了浅槽重介分选机不同刮板速度下的流体粒子运动图像,对其分选流场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浅槽重介分选机在不同刮板速度下的流场形态及运动规律。结果... 为探究浅槽重介分选机在分选过程中内部刮板运动的最佳速度,采用PIV粒子图像技术拍摄了浅槽重介分选机不同刮板速度下的流体粒子运动图像,对其分选流场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浅槽重介分选机在不同刮板速度下的流场形态及运动规律。结果表明,刮板运行速度会给流体运动状态造成严重影响,试验得出刮板运行速度为0.06-0.08m/s时对分选最为有利。刮板速度影响的流场区域尽量控制在底流区以下,以免影响到分选区的流场从而影响煤炭正常分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槽重介分选机 刮板速度 PIV粒子图像技术 选煤
下载PDF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4
4
作者 许联锋 陈刚 +1 位作者 李建中 邵建斌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33-540,共8页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作为一种全新的无扰、瞬态、全场速度测量方法,在流体力学及空气动力学研究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对PIV技术的原理、分类作了简要地介绍,详细归纳和评述了现有的各种速度信息的提取方法,并对拓扑...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作为一种全新的无扰、瞬态、全场速度测量方法,在流体力学及空气动力学研究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对PIV技术的原理、分类作了简要地介绍,详细归纳和评述了现有的各种速度信息的提取方法,并对拓扑图论、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模糊聚类等新技术在PIV中的应用以及三维PIV技术、两相流PIV测试技术进行了介绍.指出当前PIV技术除了向三维和多相流方向发展外,如何提高PIV的测量精度以及缩短计算时间仍然是目前研究的主要目标. PIV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和CCD性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速度提取法 流体力学 空气动力学 PIV 轨迹法 杨氏条纹法 灰度分布图像相关法 粒子分布图像相关法 速度梯度张量法 弹性模型法 粒子轨迹追踪法
下载PDF
Micro-PIV技术-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的新进展 被引量:31
5
作者 王昊利 王元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7-90,共14页
Micro-PIV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尺度流动测速技术.它是传统PIV测量与光学显微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整场、瞬态、定量测量方法,其基本测速原理与传统PIV相同,但在示踪粒子选择、图像获取和处理等方面两者存在较大差别.Micro-PIV突破了传... Micro-PIV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尺度流动测速技术.它是传统PIV测量与光学显微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整场、瞬态、定量测量方法,其基本测速原理与传统PIV相同,但在示踪粒子选择、图像获取和处理等方面两者存在较大差别.Micro-PIV突破了传统微尺度流体力学测量手段的局限性,使得对微尺度流动元件的研究从过去只能给出流量、阻力特性等有限信息逐步转向对全流场内流结构的直接测量上,并且达到了相当高的分辨率和测量精度.本文对近几年Micro-PIV技术发展状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论述了Micro-PIV技术与传统PIV的主要区别以及具体的处理技术,反映了其在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并对此项技术的发展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尺度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PIV 流体力学 内流 示踪粒子 光学 测量手段 传统 科学
下载PDF
透明土实验技术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9
6
作者 隋旺华 高岳 LIU Jin-yuan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7-582,共6页
回顾和评述了透明土实验技术的起源、材料的制备、岩土工程性质、实验设备与技术、图像捕捉与处理方法以及透明土实验技术的应用。模型实验中,采用激光散斑技术对透明土体内部的变形和渗流过程进行观测,得到相应过程的数字图像,再利用... 回顾和评述了透明土实验技术的起源、材料的制备、岩土工程性质、实验设备与技术、图像捕捉与处理方法以及透明土实验技术的应用。模型实验中,采用激光散斑技术对透明土体内部的变形和渗流过程进行观测,得到相应过程的数字图像,再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得到土体内部变形和渗流变化。对透明土实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认为目前急需建立透明土试样制备、指标测试和实验技术标准,并健全基于透明土的模拟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土 无定型硅粉 无定形硅胶 熔融石英 数字图像处理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下载PDF
气液两相流中气泡运动速度场的PIV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许联锋 陈刚 +1 位作者 李建中 邵建斌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8-463,共6页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作为一种无扰、瞬态、全场速度测量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液体或气体的单相流流速场测定.对于两相流PIV技术,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应用PIV技术的基本原理,对静止液体中的气泡运动速度场进行了分析,并对有关气液...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作为一种无扰、瞬态、全场速度测量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液体或气体的单相流流速场测定.对于两相流PIV技术,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应用PIV技术的基本原理,对静止液体中的气泡运动速度场进行了分析,并对有关气液两相流测量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PIV 气泡运动 两相流PIV技术
下载PDF
圆柱绕流的流场特性及涡脱落规律研究 被引量:32
8
作者 涂程旭 王昊利 林建忠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98-102,136,共6页
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630、800及950三种雷诺数条件下的圆柱绕流场进行了实验,给出了圆柱下游沿流动方向4倍圆柱直径和垂直方向3倍圆柱直径区域内的速度场、涡量场以及涡脱落现象的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圆柱尾流区域位于垂直方向... 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630、800及950三种雷诺数条件下的圆柱绕流场进行了实验,给出了圆柱下游沿流动方向4倍圆柱直径和垂直方向3倍圆柱直径区域内的速度场、涡量场以及涡脱落现象的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圆柱尾流区域位于垂直方向约1.5~2.5倍圆柱直径范围内,随着雷诺数增大,这一范围呈现缩小趋势,而主流对涡的拉伸和输运能力有所增强;涡脱落频率随雷诺数增大而增大,小雷诺数时能够较为完整地捕捉到涡生成、脱落、发展和耗散过程,由于PIV采集频率的限制,大雷诺数条件下涡脱落整个过程不易被完整捕捉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绕流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速度场 涡量场 涡脱落
下载PDF
墩柱周围水流表层涡漩区宽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胡旭跃 沈小雄 +1 位作者 程永舟 欧阳飞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39-42,共4页
墩柱周围水流涡漩区为航行的不安全区域,该区域宽度的确定对通航河流桥梁附近航道及桥梁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直槽和弯槽中圆柱周围近区表层的速度分布进行了测量.依据所测得数据,可知墩柱周围涡漩区的宽度与墩前... 墩柱周围水流涡漩区为航行的不安全区域,该区域宽度的确定对通航河流桥梁附近航道及桥梁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直槽和弯槽中圆柱周围近区表层的速度分布进行了测量.依据所测得数据,可知墩柱周围涡漩区的宽度与墩前行近水流条件、河槽弯曲情况等因素有关;并得到了圆形墩柱两侧水流表层涡漩区宽度与弗汝德数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墩柱 水流表层 涡漩区宽度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下载PDF
基于透明土的静压楔形桩沉桩效应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10
作者 曹兆虎 孔纲强 +1 位作者 周航 耿之周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63-1367,1374,共6页
楔形桩是一种可以有效提高桩侧摩阻力的纵向变截面异形桩,然而针对该变截面桩沉桩效应特性方面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基于透明土材料和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简称PIV),开展静压楔形桩沉桩模型试验,测得沉桩过程中桩周土体的位移场变化规律;沉... 楔形桩是一种可以有效提高桩侧摩阻力的纵向变截面异形桩,然而针对该变截面桩沉桩效应特性方面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基于透明土材料和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简称PIV),开展静压楔形桩沉桩模型试验,测得沉桩过程中桩周土体的位移场变化规律;沉桩过程中桩周土体位移场由激光射入透明土材料,与透明土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独特散斑场,通过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相机成像处理而获得。同时进行了等截面桩的沉桩模型试验,并对等混凝土材料用量情况下楔形桩和等截面桩的沉桩效应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将此试验结果与基于常规试验手段的静压楔形桩沉桩模型试验和圆孔扩张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基于透明土材料的静压楔形桩沉桩模型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透明土材料和PIV技术可以有效地开展静压楔形桩沉桩模型试验研究;楔形桩静压施工过程中对桩周土的影响范围约为等混凝土用量等截面桩的1.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形桩 沉桩效应 模型试验 位移场 透明土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下载PDF
Study on the flow field and concent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ultiple tandem jets in crossflow 被引量:23
11
作者 LI ZhiWei HUAI WenXin QIAN ZhongDo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10期2778-2788,共11页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ngle and multiple tandem jets(n=2,3,4) in crossflow have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the realizable k-ε model.The results of this model agree well with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using PIV(Partic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ngle and multiple tandem jets(n=2,3,4) in crossflow have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the realizable k-ε model.The results of this model agree well with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using 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or LIF(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We analyze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nd obtained detailed properties of velocity and concentration of the multiple jets in the pre-merging and post-merging regions.When the velocity ratio is identical,the bending degree of the leading jet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rear jets.The last jet penetrates deeper as the jet number increases,and the shielding effect of the front jet declines with jet spacing increase.Interaction of the jet and crossflow induces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 counter-rotating vortex pair(CVP).CVP makes the distribution of concentration appear kidney-shaped(except in the merging region),and maximum concentration is at the center of the counter-rotating vortex.Concentration at the CVP center is 1.03-1.4 times that of the local jet trajectory.Post-merging velocity and concentration characteristics differ from those of the single jet because of the shielding effect and mixing of all jets.This paper presents a unified formula of trajectory,concentration half-width and trajectory dilution,by introducing a reduction fa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 jets DILUTION TRAJECTORY concentration half-width counter-rotating vortex pair(CVP)
原文传递
Review on development of volumetric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被引量:21
12
作者 GAO Qi WANG HongPing SHEN GongXi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3年第36期4541-4556,共16页
Volumetric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is a laser technique measuring three-component velocity field in a volume.Common volumetric PIV techniques are defocusing PIV,multi-view PIV and holographic PIV.Tomographic PI... Volumetric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is a laser technique measuring three-component velocity field in a volume.Common volumetric PIV techniques are defocusing PIV,multi-view PIV and holographic PIV.Tomographic PIV is an advanced approach of multi-view PIV,which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spatial resolution of the measurement by using the multiplicative algebraic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MART)to reconstruct the particle field.Due to the rapid progress being made in volumetric PIV measurements,this article focuses on introducing the principles of different volumetric PIV methods from aspects of particle reconstruction and velocity reconstruction.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n applications are elaborated.Issues specific to volumetric PIV regarding illumination,digital imaging,depth of focus,ghost particle and spatial resolution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体积 PIV技术 空间分辨率 代数重建技术 技术测量 容积测量 应用程序
原文传递
变速搅拌混沌混合的PIV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高殿荣 郭明杰 +1 位作者 李岩 范卓立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4-49,共6页
针对搅拌槽内部的流体混合在湍流状态不成问题,但当流体处于层流状态下如何提高混合效率的实际问题,为提高层流状态下搅拌槽内流体的混合效率,采用混沌混合使叶轮以变转速做周期性运动。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层流搅拌槽变速混沌混合... 针对搅拌槽内部的流体混合在湍流状态不成问题,但当流体处于层流状态下如何提高混合效率的实际问题,为提高层流状态下搅拌槽内流体的混合效率,采用混沌混合使叶轮以变转速做周期性运动。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层流搅拌槽变速混沌混合流场进行试验研究,对所测得的粒子图像采用相应图像处理软件处理。得到了六个不同角度处流体径向速度分布云图,并对比分析变速搅拌与常速搅拌混合流场速度分布曲线的不同。试验结果表明,叶轮变转速运动时,搅拌槽内径向速度范围宽,扰动区域大,说明变转速运动比常转速运动的搅拌混合效果好、搅拌效率高。所做研究对充分认识变速层流搅拌诱发混沌混合的机理,为大型层流混沌混合搅拌槽的设计提供指导性建议,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及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 搅拌槽 混沌混合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流场
下载PDF
絮体分形结构对沉淀速度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钟润生 张锡辉 +1 位作者 肖峰 李晓岩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353-2357,共5页
利用基于微天平的质量-粒径法和基于改进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的自由沉淀法对高岭土、腐殖酸絮体的分形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质量-粒径法得到的铁盐絮体三维分形维数为2.14-2.28,明显大于铝盐絮体的1.75-1.83,铁盐絮体结构更为致密,而... 利用基于微天平的质量-粒径法和基于改进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的自由沉淀法对高岭土、腐殖酸絮体的分形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质量-粒径法得到的铁盐絮体三维分形维数为2.14-2.28,明显大于铝盐絮体的1.75-1.83,铁盐絮体结构更为致密,而铝、铁-腐殖酸絮体比相应的高岭土絮体分形维数要小.絮体分形维数与沉淀速度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分形维数越大,絮体沉淀速度越大.质量粒径法与自由沉淀法求出的絮体分形维数相吻合,分形絮体沉淀速度不再满足Stokes沉淀速度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体结构 沉淀速度 三维分形维数 腐殖酸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原文传递
圆柱绕流局部冲刷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赵威 呼和敖德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7-585,共9页
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和粒子图像识别技术研究了冲刷坑的演化过程及局部冲刷的流体动力机制.首先研究了动床条件下圆柱周围的床面演化过程,给出垂直对称面输沙率随时间变化以及圆柱下游垂直对称面的沙颗粒浓度和泥沙分布规律;其次针... 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和粒子图像识别技术研究了冲刷坑的演化过程及局部冲刷的流体动力机制.首先研究了动床条件下圆柱周围的床面演化过程,给出垂直对称面输沙率随时间变化以及圆柱下游垂直对称面的沙颗粒浓度和泥沙分布规律;其次针对典型冲刷坑形状固定底床,测量了圆柱下游的瞬时流场,并给出平均流场.结果表明尾流区平均剪应力较低,但垂向涡量和湍流强度较高.分析指出平均剪应力较低的尾流区域,局部冲刷的主要动力机制是尾涡和湍流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冲刷机制 沙颗粒运动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粒子图像识别技术
下载PDF
四斜叶桨搅拌槽内的流动特性 被引量:16
16
作者 马鑫 李志鹏 徐鸿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9,共5页
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在直径为0.5m的平底搅拌槽内,对单层、双层平行布置和双层交错布置等三种条件下直径为0.2m的四斜叶桨(PBT)的流场进行测量,并利用标准k-ε模型对相应的流动特性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三... 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在直径为0.5m的平底搅拌槽内,对单层、双层平行布置和双层交错布置等三种条件下直径为0.2m的四斜叶桨(PBT)的流场进行测量,并利用标准k-ε模型对相应的流动特性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流型下PBT叶片后方均存在单一的尾涡结构,其在径向方向的移动距离较轴向方向小。高湍流动能区与尾涡一起运动,实现能量自桨叶向搅拌槽内主体流动区的传递。模拟结果表明:标准k-ε模型对单层PBT搅拌槽内流场的预测与PIV实验吻合较好,而双层PBT的模拟结果与实验偏差较大,两层桨间径向速度被低估而轴向速度被高估是标准k-ε模型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但是标准k-ε模型计算得到的功率准数与实验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斜叶桨 搅拌槽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计算流体动力学
下载PDF
气固两相圆柱绕流近场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罗坤 陈松 +2 位作者 蔡丹云 樊建人 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16-120,共5页
采用PIV实验技术对气固两相圆柱绕流的近场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图像进行数据处理,发现Stokes数为0.97的颗粒与涡结构的相互作用最为强烈,在尾迹中心区流向平均速度较低,且变化幅度较大,但脉动速度和湍动能较高。而较大Stokes数的颗... 采用PIV实验技术对气固两相圆柱绕流的近场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图像进行数据处理,发现Stokes数为0.97的颗粒与涡结构的相互作用最为强烈,在尾迹中心区流向平均速度较低,且变化幅度较大,但脉动速度和湍动能较高。而较大Stokes数的颗粒不易受涡结构的影响,流向平均速度在尾迹中心区的分布也较平缓,但脉动速度和湍动能在两侧的剪切层区较高。各种颗粒在圆柱绕流回流区的脉动速度和湍动能都要高于近尾迹区的相应值,这为颗粒的混合和稳定燃烧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圆柱绕流 颗粒扩散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Stokes数
下载PDF
旋流燃烧室内湍流流动的PIV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程勇 汪军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4-456,共3页
建立了微型燃气轮机旋流燃烧室实验台.采用二维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测量了旋流燃烧室火焰筒内冷态速度场.旋流燃烧室主要由3个旋流器和1个侧壁开有测试视窗的圆筒段组成.在空气流量为0.114m3/s的工况下,得到了燃烧室火焰筒内气体时均... 建立了微型燃气轮机旋流燃烧室实验台.采用二维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测量了旋流燃烧室火焰筒内冷态速度场.旋流燃烧室主要由3个旋流器和1个侧壁开有测试视窗的圆筒段组成.在空气流量为0.114m3/s的工况下,得到了燃烧室火焰筒内气体时均切向速度分布及旋流燃烧室火焰筒中心截面和不同轴向横截面位置的速度矢量分布图.实验结果及其分析为旋流燃烧室的数值模拟计算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燃气轮机 旋流燃烧室 火焰筒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速度场
下载PDF
组合桨液相搅拌槽内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15
19
作者 赵静 程先明 高正明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27,共6页
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对直径为0.19 m的三层组合桨(HEDT+2WH)搅拌槽(直径为0.48 m)内的流场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利用标准k-ε模型对相应的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层间距、顶层桨的浸没深度及上两层桨的操作... 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对直径为0.19 m的三层组合桨(HEDT+2WH)搅拌槽(直径为0.48 m)内的流场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利用标准k-ε模型对相应的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层间距、顶层桨的浸没深度及上两层桨的操作方式可以得到4种不同流型,每种流型内循环结构的数目各不相同;上两层桨下压式操作时,流场的循环结构最少,只有两个;高速区和高能量区的分布相同,都位于各个桨叶的射流区内,且底桨射流区内的速度值和湍流动能值都大于上两层桨。模拟结果表明:标准k-ε模型对流场的预测较为准确,但对于有5个循环结构的流型模拟误差较大;湍流动能分布型式的模拟值与PIV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但数值偏低,表明标准k-ε模型在预测复杂流型时需要改进;功率准数的模拟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桨 搅拌槽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the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n artificial reef 被引量:14
20
作者 姜昭阳 梁振林 +2 位作者 刘扬 唐衍力 黄六一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5期949-956,共8页
This article reports a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study and the comparative results of a numerical simulation into the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round an artificial reef.We reveal the process of flow separation an... This article reports a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study and the comparative results of a numerical simulation into the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round an artificial reef.We reveal the process of flow separation and vortex evolution,and compare the force terms generated by our artificial reef model.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agrees well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showing the applicability of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to the hydrodynamics of an artificial reef.Furthermore,we numerically simulate the hydrodynamics of the reef model for seven velociti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rag coefficient is approximately 1.21 in a self-modeling region for Reynolds numbers between 2.123×104and 9×104.Therefore,the upwelling height and current width of the flow field do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when the inflow velocity increases.Our study indicates that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an be applied to study the hydrodynamics of an artificial reef and offer clues to its 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reef model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 flow field hydrodynamic force self-modeling reg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