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互联网平台用工的“类雇员”解释路径及其规范体系 |
王天玉
|
《环球法律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93
|
|
2
|
德国法中劳动关系的认定 |
王倩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91
|
|
3
|
超越“劳动二分法”:平台用工法律调整的基本立场 |
王天玉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
2020 |
69
|
|
4
|
平台经济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的法理探析与制度建构 |
娄宇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1 |
56
|
|
5
|
平台用工的“劳动三分法”治理模式 |
王天玉
|
《中国法学》
北大核心
|
2023 |
30
|
|
6
|
平台骑手致第三人损害的外观主义归责 |
王天玉
|
《中国应用法学》
CSSCI
|
2021 |
16
|
|
7
|
从身份险到行为险: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研究 |
王天玉
|
《保险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0
|
|
8
|
日本平台经济下的“类雇员”概念建构及其启示 |
仲琦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
2020 |
7
|
|
9
|
类雇员——法制史、法教义学及法政治学上的思考 |
李比特(译)
|
《法治现代化研究》
|
2024 |
0 |
|
10
|
平台从业者劳动权益保障的“中间路径”--英国Uber案之借鉴 |
梁嘉羚
|
《山东工会论坛》
|
2022 |
4
|
|
11
|
美国反垄断法下类雇员团结权的保护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刘诚
汤晓莹
|
《国际经济法学刊》
CSSCI
|
2020 |
4
|
|
12
|
域外“类雇员”权益保护观察 |
孙伯龙
朱泽宁
|
《检察风云》
|
2023 |
0 |
|
13
|
劳动关系理论视角下我国新业态从业者劳动权益保障研究 |
黄振鹏
张强
邵永强
|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
2021 |
3
|
|
14
|
论分享经济下用工关系的法律规制——以网约车为例 |
丁宁
|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
2020 |
2
|
|
15
|
德国类雇员制度的构建与演变 |
赵进
|
《中德法学论坛》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