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素营养对烤烟类脂物含量和脂肪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2
1
作者 史宏志 韩锦峰 +2 位作者 刘卫群 范艺宽 刘清华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1997年第2期41-48,共8页
采用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氨素来源对烟叶类脂物含量和脂氧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链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亚油酸在施氮量较低和无机氮施量过高时含量较高,在施氮量中等或总施氮量高但无机氮比例低时含量较低,短链饱... 采用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氨素来源对烟叶类脂物含量和脂氧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链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亚油酸在施氮量较低和无机氮施量过高时含量较高,在施氮量中等或总施氮量高但无机氮比例低时含量较低,短链饱和脂肪酸月桂酸、豆意酸含量有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的趋势。鲜烟叶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烤后叶中乙醚提取物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高,鲜烟叶中眼毛分泌物含量(以干重表示)随施氮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而趋于稳定。鲜烟叶的脂肪氧化酶活性随施氮总量和无机氮比例的增加而提高,但在施氮量过大时,增加幅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类脂 脂氧酶 类胡萝卜素 腺毛分泌 高级脂肪酸
下载PDF
不同气候和植被区现代土壤类脂物分子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志远 刘占红 +1 位作者 易轶 谢树成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67-970,共4页
关键词 气候条件 植被区 土壤 类脂 分子特征
下载PDF
湖北清江和尚洞洞穴滴水脂肪酸分布特征及其古生态意义 被引量:17
3
作者 黄咸雨 蒲阳 +5 位作者 崔景伟 吴勇民 李秀丽 黄俊华 胡超涌 谢树成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1-407,共7页
对采自湖北省清江和尚洞滴水样品,采用XAD大孔径树脂吸附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出种类丰富的脂肪酸,包括直链(nC12∶0~nC30∶0)与支链(iC14∶0~iC26∶0,及aC15∶0和aC17∶0)饱和脂肪酸,直链单不饱和脂肪酸(nC15∶1,nC16... 对采自湖北省清江和尚洞滴水样品,采用XAD大孔径树脂吸附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出种类丰富的脂肪酸,包括直链(nC12∶0~nC30∶0)与支链(iC14∶0~iC26∶0,及aC15∶0和aC17∶0)饱和脂肪酸,直链单不饱和脂肪酸(nC15∶1,nC16∶1,nC17∶1和nC18∶1),多不饱和脂肪酸(nC18∶2)及微量的支链不饱和脂肪酸(iC17∶1)。滴水脂肪酸分布特征显示有机质以微生物来源为主,兼有高等植物贡献。占优势的偶碳直链饱和脂肪酸(主要是nC16∶0,nC18∶0和nC14∶0),含量相对较高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可能主要来源于地下水微藻。滴水中还检出含量较高的nC17∶1和nC15∶1及微量的iC17∶1和iC15∶1,它们很可能来自洞顶土壤厌氧层中的硫酸盐还原菌。洞顶土壤、滴水与现代石笋碳酸钙沉积脂肪酸分布对比揭示,石笋有机质主要来源于土壤,也有地下水微生物及洞穴原地微生物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滴水 类脂 微生 土壤 石笋 脂肪酸
下载PDF
植硅体稳定同位素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仁成 谢树成 顾延生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12-819,共8页
植硅体形态鉴定与组合分析广泛应用于古环境重建和农作物起源分析等。鉴于植硅体的抗腐蚀、抗降解,易保存,锢囚的碳不易污染,且保存了植物的原始信息等特性,其有机地球化学研究日益被重视。植硅体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植硅体是植物通过吸... 植硅体形态鉴定与组合分析广泛应用于古环境重建和农作物起源分析等。鉴于植硅体的抗腐蚀、抗降解,易保存,锢囚的碳不易污染,且保存了植物的原始信息等特性,其有机地球化学研究日益被重视。植硅体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植硅体是植物通过吸收单硅酸,以蒸腾作用为主要动力,在植物的不同部位发生同位素分馏淀积形成,其稳定同位素组成具有丰富的植物生理和环境信息。植物不同部位植硅体稳定同位素组成具有差异,其含量和硅、氧同位素值沿蒸腾流通常有增加的趋势。沉积物植硅体碳同位素分析不仅可以用于恢复草本的C3、C4植物生物量的比例,并且有可能重建古大气的碳同位素构成,是三者中最具有潜力的考古学、古环境研究的指标。植硅体有机化学组成分析,特别是类脂物分析,有利于认识植硅体碳同位素值相对于总有机碳偏负,C3、C4草本植硅体同位素差值范围缩小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硅体 稳定同位素 地球化学 类脂
原文传递
湖北清江和尚洞洞顶植物叶片和土壤的类脂物对比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5
作者 崔景伟 黄俊华 +2 位作者 蒲阳 黄咸雨 谢树成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42,共8页
用GC-MS对湖北清江岩溶地区和尚洞洞顶植物叶片与该洞上覆土壤层中的类脂物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在植物叶片中检测出了一系列直链烷烃、脂肪酸、以及丙三醇、植醇和甾醇等类脂物,其中直链烷烃的碳数分布范围大体在C21~C36之间,以C29或C3... 用GC-MS对湖北清江岩溶地区和尚洞洞顶植物叶片与该洞上覆土壤层中的类脂物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在植物叶片中检测出了一系列直链烷烃、脂肪酸、以及丙三醇、植醇和甾醇等类脂物,其中直链烷烃的碳数分布范围大体在C21~C36之间,以C29或C31为主峰且具有奇偶优势;脂肪酸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中、短链脂肪酸内(C数<23),以C16为主峰呈单峰型分布且具有偶奇优势;醇的分布很不规则,仅检测出丙三醇,植醇和三种甾醇,没有检测到脂肪酮类化合物。与之相比,洞顶上覆土壤层中检测出更加丰富的类脂物。类脂物具有如下特征:正构烷烃以C31为主峰,还存在低碳数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如2-甲基、3-甲基、4-甲基、5-甲基、6-甲基、7-甲基、8-甲基等一系列的单甲基支链烷烃,这些支链烷烃显示了微生物的贡献;脂肪酸分布也以低碳数的C16为主峰,且低碳数脂肪酸的含量较植物叶片中明显的增加,同时一些异构和反异构脂肪酸(C14∶0,C15∶0和C17∶0)以及一些单不饱和脂肪酸(C16∶1,C17∶1,C18∶1和C20∶1)也被检测到,也表明土壤中的脂肪酸不仅存在高等植物的贡献,还存在微生物的来源;没有植醇,但出现姥鲛烷和植烷并检测到了一系列脂肪醇化合物,碳数分布在C21~C36之间;检测到一系列的酮,具有奇偶优势,碳数分布范围在C23~C30和C33。高等植物叶片和土壤的差异反映了微生物对高等植物类脂物输入到土壤过程的重要贡献。本研究工作不仅提供了该岩溶地区植物叶片的类脂物信息,还为研究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和植物叶片中类脂物在地质过程中的转变提供信息,更为研究岩溶地区滴水和石笋中类脂物的来源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脂 叶片 土壤 微生 洞穴
下载PDF
羊胎水解液类脂物化学组成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宝才 闻克威 +1 位作者 盛国英 傅家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10,共2页
羊胎水解液乙醚萃取物经KOH-乙醇皂化,乙醚萃取,过醚萃取,过硅胶色谱柱,淋洗物经N,N-二(三甲基硅)三氟乙酰胺(BSTFA)衍生化后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羊胎水解液乙醚萃取物中主要含有三类物质:饱和脂肪酸... 羊胎水解液乙醚萃取物经KOH-乙醇皂化,乙醚萃取,过醚萃取,过硅胶色谱柱,淋洗物经N,N-二(三甲基硅)三氟乙酰胺(BSTFA)衍生化后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羊胎水解液乙醚萃取物中主要含有三类物质: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甾醇及微量雌性激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胎水解液 乙醚萃取 类脂 检测 GC-MS分析
下载PDF
碱式水解法提取红土分子化石:以安徽宣城更新世网纹红土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雪艳 顾延生 +3 位作者 黄咸雨 邱艳 谢树成 黄俊华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23-628,共6页
红土中种类丰富的分子化石为红土古生态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但较低含量的分子化石限制了传统索氏抽提方法的推广应用.本次研究尝试性地运用碱式水解法提取安徽宣城更新世红土中的分子化石,在25g样品中检测到了含量明显、种类丰富的有机... 红土中种类丰富的分子化石为红土古生态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但较低含量的分子化石限制了传统索氏抽提方法的推广应用.本次研究尝试性地运用碱式水解法提取安徽宣城更新世红土中的分子化石,在25g样品中检测到了含量明显、种类丰富的有机物,且该方法可以显著地降低空白污染,这说明碱式水解法在分子化石含量低的地质体(如红土)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本次研究检测出除了传统索式抽提得到的正构烷烃、脂肪酸、脂肪醇等以外,还提取到了二元羧酸这一重要化合物,它的存在为网纹红土可能形成于多水环境提供了新的证据.测试样品中各类分子化石组合信息显示出红土有机物以微生物为主的来源特征,表明网纹红土形成过程受到了微生物活动的影响,同时伴有大量低等菌、藻来源有机质的输入,初步结果为红土形成环境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新世 网纹红土 碱式水解 分子化石 类脂 分子生
原文传递
Source and composition of 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 in the head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 multiproxy approach using δ^(13)C,lignin phenols, and lipid biomarker analyses 被引量:4
8
作者 He Ding Changfeng Zhu +3 位作者 Kai Zhang Shangbin Xiao Xingqian Cui Yongge Sun 《Acta Geochimica》 EI CAS CSCD 2017年第3期452-455,共4页
A multiproxy approach including bulk organic carbon, δ^(13) C, lignin phenols, and lipid biomarker analyses were applied to characterize the source and composition of 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 in the head part of Th... A multiproxy approach including bulk organic carbon, δ^(13) C, lignin phenols, and lipid biomarker analyses were applied to characterize the source and composition of 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 in the head part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OM consisted of both natural(autochthonous and allochthonous) and anthropogenic inputs.The natural OM included input from vascular plants,especially non-woody angiosperms. The allochthonous input included plankton and microbial production, likely due to localized eutrophication. Anthropogenic inputs likely derived from petroleum input and/or urban activities.Other anthropogenic inputs were untreated sewage waste.These influences were concluded to be regionally specific point sources of pollution based on relative distributions and on the fact that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sedimentary OM were not distributed smoothly along a grad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ee Gorges reservior 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 Δ^13C Lignin phenols Lipid biomarkers
下载PDF
云南星云湖沉积记录的近代环境变化:来自正构脂肪醇的证据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宏亮 李世杰 +1 位作者 冯庆来 张世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52-359,共8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星云湖76cm长的沉积岩芯类脂物分子中脂肪醇进行分析,揭示了近130a以来星云湖地区环境演变过程。结果表明:脂肪醇碳数分布C12~C30呈有规律变化:76~60cm深度表现为高碳数与低碳数相对平衡态势,60~3...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星云湖76cm长的沉积岩芯类脂物分子中脂肪醇进行分析,揭示了近130a以来星云湖地区环境演变过程。结果表明:脂肪醇碳数分布C12~C30呈有规律变化:76~60cm深度表现为高碳数与低碳数相对平衡态势,60~38cm逐步变为以高碳数为优势,38~12cm高碳数较前阶段降低,12~0cm低碳数显现明显优势。低碳数与高碳数组分的比值Rl/h介于0.13~4.1之间,在人类活动干扰较小状况下,Rl/h变化与气候的冷暖变化具有显著的对应关系,明显揭示出了相对寒冷(1920年前)—温暖(20世纪30—50年代)—较寒冷(20世纪60—70年代)温暖(20世纪80年代)的气候变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湖泊富营养化快速发展,Rl/h也随之急剧增加。反映出脂肪醇对湖泊环境变化记录的灵敏性以及人类活动的干扰可能对环境自然演化的痕迹予以改变,产生叠加放大或抵消效应,使得现象解释更加复杂。从多种代用指标交合中提炼判识自然与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影响,是现代沉积物研究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环境变化 类脂 正构脂肪醇 湖泊沉积 星云湖
下载PDF
湖北麻城金罗家遗址古文化层的正构烷烃分布及其古植被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邹胜利 朱俊英 +3 位作者 熊北生 李仁成 金芳 谢树成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9-125,共7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湖北麻城金罗家遗址古文化层样品进行了系统分析,检测出丰富的类脂物分子,包括正构烷烃、一元正脂肪酸、一元正脂肪醇和α-正构脂肪酮等,主要讨论正构烷烃类脂物的分布特征。正构烷烃的分布在各文化层...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湖北麻城金罗家遗址古文化层样品进行了系统分析,检测出丰富的类脂物分子,包括正构烷烃、一元正脂肪酸、一元正脂肪醇和α-正构脂肪酮等,主要讨论正构烷烃类脂物的分布特征。正构烷烃的分布在各文化层不同,其中,在生土层以C17为主峰;西周文化层F2和F4两样品以C17和C31为双主峰,F3样品以C17为主峰;东周文化层主要以C17和C31为双主峰,而F 7以C31为主峰,F9以C17为主峰;唐宋文化层以C17和C31为双主峰;明清文化层以C31为主峰,现代耕植土层以C29为主峰。而正构烷烃高碳数C27/C31比值的变化反映出遗址域中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的相对变化,正构烷烃高碳数ACL值反映遗址域中的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之间的转变,有机δ13C表现为C3和C4植物,它们在本剖面上表现出多阶段的变化。因此,正构烷烃在不同的人类古文化层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除了反映当时的微生物活动、植物属种的相互取代或分子沉积后的改造作用外,还可能蕴藏着当时的气候变化和古人类活动的信息,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脂 正构烷烃 古植被 古文化层 金罗家遗址
下载PDF
用化学方法确定潜在指印遗留时间的初步实验报告 被引量:3
11
作者 R.D.奥尔森 邹彬 陈国忠 《刑事技术》 1989年第5期44-45,共2页
关于确定潜在指印遗留时间问题,目前尚无科学的方法。本文的目的只不过是将我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提出来,希望同行们也来研究,开发这项技术。在潜在指印中出现的类脂物常被指印研究人员所忽略。1974年有一篇报告。
关键词 类脂 初步实验 人类皮肤 时间问题 不饱和化合 提取 不饱和脂肪酸 薄层色谱板 明暗度 实验观察
下载PDF
几类食物磷脂含量的研究成果 被引量:3
12
作者 罗质 董莪 《西部粮油科技》 1999年第4期36-38,46,共4页
系统地介绍了食物磷脂含量和分布的最新研究成果。成果说明鸡品、肉类、谷物和油料种子等都是磷脂的丰富来源,它们富含胆碱磷脂、鞘磷脂和溶血胆碱磷脂,在这些食物中磷脂有着相似的生理功能。
关键词 磷脂 类脂 含量 分布
下载PDF
提升大豆加工一级油得率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左青 钱胜峰 左晖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5-157,160,共4页
在提取油脂的过程中,由于磷脂等类脂类物质进入油脂,而造成精炼车间的精炼成本升高,一级油得率降低,通过控制浸出毛油的含磷量可改善此问题。分析了磷脂在大豆中的存在形式及生产过程中影响大豆磷脂组分和结构的因素,旨在探索如何减少... 在提取油脂的过程中,由于磷脂等类脂类物质进入油脂,而造成精炼车间的精炼成本升高,一级油得率降低,通过控制浸出毛油的含磷量可改善此问题。分析了磷脂在大豆中的存在形式及生产过程中影响大豆磷脂组分和结构的因素,旨在探索如何减少浸出大豆毛油的含磷量,提高一级油的精炼得率,降低精炼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级油得率 精炼成本 含磷量 类脂
下载PDF
浅谈大豆种皮的生理效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楚修娟 高淑云 《四川粮油科技》 1998年第2期26-28,共3页
提取大豆种皮,并根据其成分的特殊性制成食物纤维,预防各种疾病。
关键词 大豆种皮 成分 生理效能 类脂 纤维 多糖
下载PDF
用尼罗红染料增强“502”胶显现的潜在指纹 被引量:2
15
作者 凯利J.戴 威廉.鲍克 +1 位作者 李建明 史新建 《广东公安科技》 1997年第3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尼罗红 “502”胶 潜在指纹 染料溶剂 纳米 罗丹明 相对荧光强度 类脂 光源 发射波长
原文传递
GC-MS分析天然胶乳中类脂物的水解产物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婧 刘宏超 +4 位作者 王启方 魏丽娜 高新生 程原 余和平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CAS 2015年第1期284-288,共5页
用氯仿-甲醇提取法对新鲜胶乳和浓缩天然胶乳中的类脂物进行提取,并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对其水解产物进行了定量分析。共检测到25种脂肪酸,其中含量较高的分别是亚油酸、油酸、硬脂酸、棕榈酸、α-亚麻酸、棕榈油酸、花生酸、顺-11-二十碳... 用氯仿-甲醇提取法对新鲜胶乳和浓缩天然胶乳中的类脂物进行提取,并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对其水解产物进行了定量分析。共检测到25种脂肪酸,其中含量较高的分别是亚油酸、油酸、硬脂酸、棕榈酸、α-亚麻酸、棕榈油酸、花生酸、顺-11-二十碳烯酸等长链脂肪酸,并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饱和脂肪酸含量高。随贮存时间的延长,长链脂肪酸的含量也逐渐增多,浓缩天然胶乳的机械稳定度也相应提高,说明类脂物通过水解产生的长链脂肪酸提高了天然胶乳的机械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胶乳 类脂 脂肪酸 气质联用
下载PDF
几种羊毛改性处理方法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方雪娟 朱庆芳 陈洁 《上海毛麻科技》 2008年第3期22-25,共4页
分析了聚合物BAP、DCCA含氯氧化剂、KHSO5/Na2SO3、阳离子表面活性剂/Na2SO3,以及金属离子/氧化剂等5种羊毛改性处理方法的机理,并比较了改性处理后羊毛纤维防毡缩的性能。
关键词 羊毛改性处理 角质蛋白 胱氨酸二硫键 半胱氨磺酸盐 类脂 防毡缩
下载PDF
烟叶中蜡质和类脂物与烟气品质和香气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Dauis,DL 吴国英 《国外烟草》 1991年第2期28-36,共9页
关键词 烟叶 蜡质 类脂 品质 香气
下载PDF
大豆用工业已烷-乙醇混合溶剂进行浸出和脱腥味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复光 姚景凤 《中国油脂》 CAS 1984年第S2期552-557,共6页
文献上已有许多报导,采用工业已烷浸出大豆胚时大豆的豆腥味、苦味和青草味等不能去除.如果进一步用含水乙醇或工业已烷-乙醇恒沸物来浸出脱脂大豆粕时,则可以除去类脂复杂混合物和大部分的豆腥味(1,2),但这就需要两次浸出.因此投资、... 文献上已有许多报导,采用工业已烷浸出大豆胚时大豆的豆腥味、苦味和青草味等不能去除.如果进一步用含水乙醇或工业已烷-乙醇恒沸物来浸出脱脂大豆粕时,则可以除去类脂复杂混合物和大部分的豆腥味(1,2),但这就需要两次浸出.因此投资、人工和操作费用等均较高.本文研究出一种新方法即用工业已烷-乙醇混合溶剂一次浸出,以完成大豆的浸出和脱腥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粕 浸出时间 混合溶剂 豆腥味 操作费用 试验号 青草味 分离大豆蛋白 类脂 复杂混合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盐类沉积物中类脂物的分布特征及天体生物学意义
20
作者 程子烨 肖龙 +1 位作者 王红梅 黄婷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56-369,共14页
地球盐类环境的类比研究是深入了解火星盐类沉积物中可能存在的生物分子的重要途径.柴达木盆地是中国开展火星类比研究的重要窗口,文章对柴达木盆地大浪滩及察尔汗的盐类样品开展了类脂物分析,并与前人发表的不同时期和沉积环境的蒸发... 地球盐类环境的类比研究是深入了解火星盐类沉积物中可能存在的生物分子的重要途径.柴达木盆地是中国开展火星类比研究的重要窗口,文章对柴达木盆地大浪滩及察尔汗的盐类样品开展了类脂物分析,并与前人发表的不同时期和沉积环境的蒸发盐代表性样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盐类样品中包含较为丰富的脂肪酸化合物,包括正构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支链脂肪酸以及无环类异戊二烯烷酸,也检测到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化合物(GDGTs)和古菌醇(archaeol)化合物.微生物来源的类脂物在蒸发盐中存在明显差异分布:相对低盐的盐类样品中,脂肪酸的多样性更丰富、含量更高,GDGTs和archaeol化合物含量高于高盐样品,当沉积物全部由盐类矿物构成时,类脂物的分布明显受到限制.盐类矿物含量是造成类脂物差异分布的主控因素,archaeol化合物是地球高盐沉积物中广泛分布的生物分子.本研究为限定和综合评价火星蒸发盐中可能存在的生命痕迹提供了一种类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类沉积 类脂 天体生 柴达木盆地 火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