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叙事空间看《左传》的篇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华 《云梦学刊》 2015年第1期110-112,共3页
空间维度是作者在文章构思和布局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在一定意义上,《左传》之所以要"叙事",是因为想把某些发生在特定空间中的历史事件在"记忆"中保存下来,并赋予意义。这就诞生了诸如"连叙、类叙、对叙"... 空间维度是作者在文章构思和布局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在一定意义上,《左传》之所以要"叙事",是因为想把某些发生在特定空间中的历史事件在"记忆"中保存下来,并赋予意义。这就诞生了诸如"连叙、类叙、对叙"等叙事策略以及由此形成的文章技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篇法
下载PDF
追叙·带叙·补叙
2
作者 田乃如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58-62,共5页
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总结出十八种叙述方法。“叙事有特叙,有类叙,有正叙有带叙,有实叙,有借叙,有详叙,有约叙,有顺叙,有倒叙,有连叙,有载叙,有予叙,有补叙,有跨叙,有插叙,有原叙,有推叙,种种不同。”这些“种种不同... 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总结出十八种叙述方法。“叙事有特叙,有类叙,有正叙有带叙,有实叙,有借叙,有详叙,有约叙,有顺叙,有倒叙,有连叙,有载叙,有予叙,有补叙,有跨叙,有插叙,有原叙,有推叙,种种不同。”这些“种种不同”的叙,是因划分标准不同所致,各概念多有交叉,不够科学,不为人们所接受。但其中顺叙,倒叙、插叙的提法却是为后人广泛阐释、引申。一致公认。顺叙、倒叙异议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学者 艺概 熙载 述方式 我的母亲
下载PDF
浅谈思路教学
3
作者 康健 《兰州学刊》 1987年第3期60-66,共7页
文章卷帙浩繁,其思路去向也如云龙雾豹,出没隐现,千变万化。比如记叙文,它的叙事方式“有特叙,有类叙,有正叙,有带叙,有实叙,有借叙,有详叙、有约叙,有顺序,有例叙,有连叙,有截叙,有豫叙,有补叙,有跨叙,有插叙,有原叙,有推叙,种种不同”... 文章卷帙浩繁,其思路去向也如云龙雾豹,出没隐现,千变万化。比如记叙文,它的叙事方式“有特叙,有类叙,有正叙,有带叙,有实叙,有借叙,有详叙、有约叙,有顺序,有例叙,有连叙,有截叙,有豫叙,有补叙,有跨叙,有插叙,有原叙,有推叙,种种不同”。(《艺概、文概》)尽管写法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概 邹忌 《文赋》 政治生命 送去主义
下载PDF
简论《四库提要》部类叙
4
作者 李凯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81-84,共4页
本文简要评述了《四库提要》部类叙的作用、特点、不足之处、编著者的态度和方法。
关键词 《四库提要》 农家 《隋志》 春秋 辨章学术 七录 四部分 正史 部总
下载PDF
宁夏回族民歌初探(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树江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41-51,共11页
四 宁夏回族民歌中,还有一类是以叙述故事情节、刻划人物形象为主的歌谣——或者叫民间叙事诗——或者叫故事歌。它在表现回族生活方面内容更为深刻。这类叙事民歌的题材主要依据本地区发生的真实故事,通过“花儿”或其它民歌形式把这... 四 宁夏回族民歌中,还有一类是以叙述故事情节、刻划人物形象为主的歌谣——或者叫民间叙事诗——或者叫故事歌。它在表现回族生活方面内容更为深刻。这类叙事民歌的题材主要依据本地区发生的真实故事,通过“花儿”或其它民歌形式把这些事件传唱下来。已经整理发表的有两部:固原地区的《吆骡子》(赵玉如搜集整理,曾以《尕妹是凤凰阿哥是鹰》为题在《朔方》一九八○年第四期删节发表)和银南地区的《红杜鹃》(张树林搜集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吆骡子 民间事诗 故事歌 红杜鹃 回回民族 中国民歌 青年男女 张亚雄 尕豆妹
下载PDF
运用别样的语言,抒写别样的体会——解读《春风》
6
作者 曹刚 《当代学生(读写)》 2016年第6期27-29,共3页
"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这是《春风》一文的过渡段,其中"别样的体会"是这篇文章的枢纽,是解读这篇文章的一个切入点。"别样",意为有别于那样。那么,作者原先对北国春风那样的体会是怎... "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这是《春风》一文的过渡段,其中"别样的体会"是这篇文章的枢纽,是解读这篇文章的一个切入点。"别样",意为有别于那样。那么,作者原先对北国春风那样的体会是怎样的呢?原先对江南春风那样的体会又是怎样的呢?他是以怎样的语言形式来呈现这些体会的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段 北方汉子 群莺乱飞 杂花生树 力大无穷 千里冰封 老羊皮 天刚 拉格
原文传递
人物传记种种
7
作者 刘汝霖 《前线》 1962年第18期24-25,共2页
研究一个人的社会活动,必须考查他的身世、事迹、著述、交游等等,这就要查找传记资料。在好多不同类型的书中都有传记这一门类,例如:“正史”里面的传。各时代“正史”里面所包括的大多数是当代人的传记。
关键词 人物传记 神录 中都 存稿 《高僧传》 唐持 总目提要 本朝 书志
下载PDF
“异诗同工”之妙不可言——诗词教学异课同构
8
作者 谢朝芳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第5期56-58,共3页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认为诗词的创作与吟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在,每册小学语文课本中都安排了至少两首诗供学生们学习和欣赏,我们便可利用这有限的教学资源为学生们在理解诗文的同时拓展思维空间,用有感情...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认为诗词的创作与吟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在,每册小学语文课本中都安排了至少两首诗供学生们学习和欣赏,我们便可利用这有限的教学资源为学生们在理解诗文的同时拓展思维空间,用有感情的吟诵表达内心的震撼,用与诗人的情感共鸣激发真实的表达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 思维空间 唐诗三百首 悯农 诗眼 情感共鸣 虚实相生 象征义 中所
下载PDF
感知类叙实动词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新华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9-77,共9页
感知动词的核心特征是当下性、亲证性,由此引导一种指个体现实事件的宾语从句。这种现实性表现在从句的情状、体、时、语力诸层面,且在体、时及部分语气成分上与主句间形成升降现象。语力范畴使感知动词所引从句具备断言功能,语法上则... 感知动词的核心特征是当下性、亲证性,由此引导一种指个体现实事件的宾语从句。这种现实性表现在从句的情状、体、时、语力诸层面,且在体、时及部分语气成分上与主句间形成升降现象。语力范畴使感知动词所引从句具备断言功能,语法上则使其由内嵌地位而上升为主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实动词 当下性 体时升降 断言
原文传递
从类叙法到类叙法之论——关于中国古代史书叙事一项方法论的考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露川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2-108,共7页
“类叙法”是《汉书》创立的史书记人方法,经过1700余年的发展,被乾嘉学者总结为一项史书叙事方法论。本文从赵翼提出的问题出发,考察班固《汉书》创立“类叙法”的历史渊源,并探讨其具体表现形式、功能和优点,进而阐述清人讨论“类叙... “类叙法”是《汉书》创立的史书记人方法,经过1700余年的发展,被乾嘉学者总结为一项史书叙事方法论。本文从赵翼提出的问题出发,考察班固《汉书》创立“类叙法”的历史渊源,并探讨其具体表现形式、功能和优点,进而阐述清人讨论“类叙法”的方法论启示。探索和辨析中国古代历史撰述方法,总结和审视古代史家关于“类叙法”的理论性探索,有利于丰富史学遗产中关于史学方法和方法论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学 史书 方法论 赵翼
下载PDF
怎样写出不一般的“暑期见闻”
11
作者 诸灵康 《当代学生(读写)》 2016年第10期7-7,共1页
"暑期见闻"是话题类叙事作文。应该说,这是一道常见的作文题。许多老师在暑假开学后的第一次作文都喜欢用这一题目命题。同学们刚过完暑假,对暑假里的生活还记忆犹新,也许还有许多与众不同的经历与感受,很想把它们诉说给他人,相互交... "暑期见闻"是话题类叙事作文。应该说,这是一道常见的作文题。许多老师在暑假开学后的第一次作文都喜欢用这一题目命题。同学们刚过完暑假,对暑假里的生活还记忆犹新,也许还有许多与众不同的经历与感受,很想把它们诉说给他人,相互交流。可见,这一题目能激发同学们的写作欲望,是一道很符合学生胃口的作文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欲望 字面含义 人生阅历 国外旅游 经典名作 题目要求 大家喜欢 新颖独特 滨江大道
原文传递
观察生活 感受生活
12
作者 杜红芳 《小学科学》 2014年第7期69-69,共1页
人们常说,写作文,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可见一篇文章是不是成功,与选材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小学生在作文时,取材上的雷同和陈旧是常见的弊病,这就使得学生的作文没有个性,缺乏新意,假话、空话屡见不鲜。
关键词 观察生活 感受生活 写作材料 桂花香 小伙伴 来去匆匆 教室门 尚湖 桂花树
下载PDF
反叙实动词宾语真假的语法条件及其概念动因 被引量:30
13
作者 李新良 袁毓林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4-215,共22页
本文讨论汉语反叙实动词的句法语义特点,特别是"假装"类动词跟其他反叙实动词不同的语义表现:其宾语在有些情况下是假的(如:假装害怕■不害怕),但在有些情况下却是真的(如:假装摔倒■摔倒了)。文章指出,"假装"类动... 本文讨论汉语反叙实动词的句法语义特点,特别是"假装"类动词跟其他反叙实动词不同的语义表现:其宾语在有些情况下是假的(如:假装害怕■不害怕),但在有些情况下却是真的(如:假装摔倒■摔倒了)。文章指出,"假装"类动词宾语的真假,跟宾语的情状类型直接相关:当宾语的情状类型为动作时,该宾语为真;当宾语的情状类型为状态时,该宾语为假。文章还基于"假装"的概念结构,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对这种相关性进行了解释:"假装"类动词的宾语既可以表示主体故意发出的假动作(真的发生了,用动作类动词表达,如"摔倒"),也可以表示主体通过假动作而制造的假象(虚假的表象,用状态类动词表达,如"害怕")。说话人对假装行为的动作(能指)和假象(常规所指)进行有选择、有侧重的语言编码,造成了"假装"类动词宾语的或真或假,以及相应动词在情状类型上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装”)反实动词 宾语真假 情状 概念结构 行为符号 语言编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