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州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冰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年第2期104-106,共3页
郑州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人才的培养同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以培育具有"企业家潜质"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创业型复合人才为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进行详细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 管理科学工程 创业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工作的探讨——基于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级大类招生学生专业意愿的跟踪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田明华 高薇洋 +1 位作者 胡明形 向燕 《中国林业教育》 2019年第5期1-8,共8页
2016年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将6个专业划分为工商管理类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类2个大类,实施了大类招生,从而使生源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为了完善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工作方案,做好专业分流后续工作,2016年底进行了工商管理类和管理科学与工... 2016年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将6个专业划分为工商管理类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类2个大类,实施了大类招生,从而使生源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为了完善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工作方案,做好专业分流后续工作,2016年底进行了工商管理类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新生专业意愿问卷调查,2017年底又对这两大类学生进行了专业意愿的跟踪调查。在此背景下,根据专业意愿跟踪调查结果,对"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的认可度、报考志愿的满足情况、报考专业大类的选择依据、开设"专业概论"课程的效果、专业的了解程度和满意度以及专业选择的变化情况、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模式对学习的影响情况、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意向专业的选择及其相关信息的来源情况、专业分流限定条件和限额方面的意愿、专业分流后续安排方面的意愿等9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最后,基于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对进一步完善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工作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正确认识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模式在满足学生专业选择需求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的作用;二是大类招生宜尽量扩展所覆盖的专业范围;三是要优化大类招生专业分流限定条件,适当放开分流专业的配置人数;四是要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分流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合理选择分流专业;五是要妥善处理专业分流后续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育 招生 工商管理 管理科学工程 专业分流 问卷调查
下载PDF
财经院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数字化能力培养模式研究——基于“新文科”理念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弦 罗纯熙 +1 位作者 陈嘉滢 胡晓 《工程经济》 2021年第11期66-69,共4页
结合财经类院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数字化能力培养现状,以工程管理专业为例提出基于KSA模式的数字化能力课程体系以及深化"产学研"联合培养的实践体系构想,并为人才数字化能力培养提出配套建议,包括及时更新课程教材、加强数字... 结合财经类院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数字化能力培养现状,以工程管理专业为例提出基于KSA模式的数字化能力课程体系以及深化"产学研"联合培养的实践体系构想,并为人才数字化能力培养提出配套建议,包括及时更新课程教材、加强数字化教师队伍和加大经费投入等,为数字化能力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科学工程 数字化能力 KSA模式 产学研模式 一流学科建设
下载PDF
基于市场需求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郑丽琳 《时代经贸》 2017年第21期64-66,共3页
本文结合安徽财经大学历年高校招聘会到会企业对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信息反馈,总结分析市场或企业对该类人才能力具有共性和特性需求,并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能力培养等方面讨论财经类高校管理科学与... 本文结合安徽财经大学历年高校招聘会到会企业对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信息反馈,总结分析市场或企业对该类人才能力具有共性和特性需求,并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能力培养等方面讨论财经类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需求 管理科学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思政引领+数智赋能”转型研究
5
作者 王波 姚玉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12期075-078,共4页
在数智时代的浪潮下,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为了应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局限性,并充分发挥新兴技术的潜力,本文探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思政引领+数智赋能”的转型策略。专业转型重点关注思想政治教育... 在数智时代的浪潮下,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为了应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局限性,并充分发挥新兴技术的潜力,本文探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思政引领+数智赋能”的转型策略。专业转型重点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智能技术的有机融合,旨在构建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倡导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和广泛的参与主体,全面提升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引领 数智赋能 管理科学工程专业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实训教学的探析
6
作者 李萌萌 陈为公 张胜昔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9期78-81,共4页
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指导下,可持续发展教育越来越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实训教学中,更加契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青岛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在明确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的原则的基础上,从... 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指导下,可持续发展教育越来越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实训教学中,更加契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青岛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在明确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的原则的基础上,从学情分析、目标分析、过程设计、评价设计等方面探索实施框架,结合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在课程中挖掘、渗透可持续发展内涵,以学生为主体改革教与学的方式。文章以“房地产开发与决策仿真实训”为例,开展实训教学改革。实践表明,这些改革促进了专业知识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融合发展,教学效果显著提升,可促进对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时代专业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理念 管理科学工程专业 实训教学 人才培养
下载PDF
面向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管理科学与工程类课程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栋 孙铭涛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1年第7期27-28,共2页
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在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方法应用等方面都有所不同,需要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之对应。本文根据管理科学与工程类课程的特点,设计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课程的翻转课堂流程,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翻转课堂的... 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在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方法应用等方面都有所不同,需要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之对应。本文根据管理科学与工程类课程的特点,设计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课程的翻转课堂流程,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科学工程课程 翻转课堂 评价体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业院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8
作者 李炳军 刘雪阳 +1 位作者 周方 郭三党 《大学教育》 2023年第12期31-35,41,共6页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五大振兴,其中人才振兴是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融合性,在培养该专业相关人才时,有必要将人才培养与社会相关重点难点...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五大振兴,其中人才振兴是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融合性,在培养该专业相关人才时,有必要将人才培养与社会相关重点难点问题相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文章对农业院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发现该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缺乏农学元素的现象,于是提出重构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张,旨在提高农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科学工程专业 学科交融 涉农人才 乡村振兴
下载PDF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9
作者 吴萌 《侨园》 2019年第5期94-94,共1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一时代中,经济全球化以及教育大众化,使得当下我国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各大高校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这一背景下,笔者对市场需求的管...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一时代中,经济全球化以及教育大众化,使得当下我国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各大高校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这一背景下,笔者对市场需求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首先,笔者对现有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设置实际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对当前市场需求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人才能力进行分析,最后,对当代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需求 管理科学工程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