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幕冻结法积极冻结方案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8
1
作者 胡向东 任辉 +2 位作者 陈锦 程勇 张军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2-98,共7页
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工程预支护体系采用管幕法与人工冻结技术相结合的全新"管幕冻结法"施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首次提出了在管幕钢管内部布置"圆形主力冻结管"、"异形加强冻结管"和"升... 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工程预支护体系采用管幕法与人工冻结技术相结合的全新"管幕冻结法"施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首次提出了在管幕钢管内部布置"圆形主力冻结管"、"异形加强冻结管"和"升温盐水限位管"三种特殊管路构成的冻结方案。为了研究该冻结方案的有效性与可控性,进行了大型物理模型试验。文章主要介绍了模型试验概况,重点分析了开挖前积极冻结阶段冻结的试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积极冻结阶段冻土帷幕发展显现了预期规律,冻结效果显著;管幕间形成良好的冻土帷幕,可确保良好的止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拱北隧道 冻结 模型试验 冻结方案
下载PDF
拱北隧道管幕冻结法现场原型试验解冻温度场实测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胡向东 方涛 +1 位作者 郭晓东 任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700-1705,共6页
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解冻阶段温度场变化规律,采用现场原型试验研究了在解冻阶段两种不同解冻方式(自然解冻和"自然+强制"解冻)下温度场变化规律。试验表明,由于冻土量较小,解冻时间相比于一般冻结工程来说较短,而且利用... 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解冻阶段温度场变化规律,采用现场原型试验研究了在解冻阶段两种不同解冻方式(自然解冻和"自然+强制"解冻)下温度场变化规律。试验表明,由于冻土量较小,解冻时间相比于一般冻结工程来说较短,而且利用常温盐水强制解冻,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在空顶管的防通风措施解除后,自然解冻条件下冻土融化速率较快,不需要开启加强管的热盐水循环。该试验作为系统研究管幕冻结法冻结效果动态控制研究的重要一环,探究了管幕冻结法解冻规律,为实际施工提供了可靠的研究依据,能够有效地降低融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 港珠澳大桥 拱北隧道 现场原型试验 解冻过程 温度场
下载PDF
新型管幕冻结法不同管幕填充形式的温度场数值对比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胡俊 刘勇 曾晖 《森林工程》 2015年第6期135-141,145,共8页
运用有限元软件分析新型管幕冻结法不同管幕填充形式的温度场发展规律,通过数值模型中的3条路径对冻土帷幕的发展、厚度变化和封闭性进行研究,研究得出:与拱北隧道管幕冻结法相比,新型管幕冻结法支护结构的形状更加多样;新型管幕冻结法... 运用有限元软件分析新型管幕冻结法不同管幕填充形式的温度场发展规律,通过数值模型中的3条路径对冻土帷幕的发展、厚度变化和封闭性进行研究,研究得出:与拱北隧道管幕冻结法相比,新型管幕冻结法支护结构的形状更加多样;新型管幕冻结法宜采用管幕钢管全部填充的形式,当采用空管时应在空管表面敷设保温层;在路径1上,冻结40d时冻土帷幕发展到距离冻结管中心800 mm,冻结前期管幕钢管未填充时降温较快,冻结后期管幕钢管全部填充时降温较快;在路径2和3上,空管界面温度在冻结前期降温较快,冻结后期各点温度反而升高,冻结40 d时各点温度约在6~13℃,实管界面温度随着冻结时间的增加越来越低,冻结40 d时各点温度为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 冻结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管幕冻结暗挖工法冻结止水效果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剑 李志宏 胡向东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51-758,共8页
管幕冻结法是利用管幕配合冻结止水措施解决复杂建设条件下暗挖施工的一种创新性工法,该工法利用管幕顶管内冻结管路对管间土体进行冻结止水,在顶管管幕和冻结土体的超前支护下实施隧道暗挖施工。文章以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冻... 管幕冻结法是利用管幕配合冻结止水措施解决复杂建设条件下暗挖施工的一种创新性工法,该工法利用管幕顶管内冻结管路对管间土体进行冻结止水,在顶管管幕和冻结土体的超前支护下实施隧道暗挖施工。文章以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冻结方案为例,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积极冻结期不同土层的冻结效果及圆形冻结管、异形冻结管开启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圆形冻结管和异形冻结管宜同步开启。对维护冻结期开挖断面温度、风速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开挖断面内空气温度宜控制在25℃,风速对冻结效果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北隧道 冻结 止水效果
下载PDF
拱北隧道管幕冻结法管间冻结封水效果实测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胡向东 李忻轶 +2 位作者 吴元昊 韩磊 张成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207-2214,共8页
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对拱北隧道管幕冻结法暗挖工程不同阶段的管间的实际冻结封水效果进行了分析。对于积极冻结期的两种不同交圈模式,利用单管公式对管间冻土厚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工程允许的时间内管幕间冻土即可形成交圈,从而说明管... 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对拱北隧道管幕冻结法暗挖工程不同阶段的管间的实际冻结封水效果进行了分析。对于积极冻结期的两种不同交圈模式,利用单管公式对管间冻土厚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工程允许的时间内管幕间冻土即可形成交圈,从而说明管幕具有初步的封水性能。交圈后,利用双管公式对管间冻土厚度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冻土帷幕发展并不均匀,纵向上靠近中间的冻土发展好于端部的,横向上靠近下部的冻土发展好于上部的,此外台风等自然灾害对于地表附近冻土的影响是可控的。对于开挖期,管间温度实测数据表明:试开挖期间对施工进度的严格精细控制有利于减小管间冻土的弱化;正式开挖期间开挖热扰动对于接近紧挨开挖面的冻土造成显著影响,而稍远一些的冻土则几乎不受影响。考虑20cm的折减后,冻土帷幕仍能保持足够的冻土厚度以达到封水效果。研究验证了管间封水效果,论证了工法的合理性,为以后类似工程的开展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冻结 封水效果 温度场 实测研究
下载PDF
施工热扰动对管幕冻结止水帷幕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志宏 王文州 胡向东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374-379,共6页
人工冻结、管幕施工工法虽已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但将两者结合的"管幕冻结法"尚十分少见,针对施工热扰动(包括开挖施工、衬砌混凝土浇筑等)对冻结止水帷幕的影响尚未见相关研究。本文以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管幕冻结... 人工冻结、管幕施工工法虽已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但将两者结合的"管幕冻结法"尚十分少见,针对施工热扰动(包括开挖施工、衬砌混凝土浇筑等)对冻结止水帷幕的影响尚未见相关研究。本文以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管幕冻结工程为依托,通过模型试验,对由于施工热扰动导致的冻结止水帷幕弱化作用进行了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施工开挖、衬砌混凝土浇筑热扰动对冻结止水帷幕的影响有限。开挖热扰动的影响程度与开挖面裸露时间关系密切,加强冻结管可有效抑制混凝土水化热对冻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 热扰动 冻结 止水帷 影响
下载PDF
新型管幕冻结法温度场数值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胡俊 卫宏 +2 位作者 曾晖 刘勇 李玉萍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65-1172,共8页
运用有限元软件分析新型管幕冻结法温度场发展与分布规律,通过数值模型中的6条路径对冻土帷幕的发展、厚度变化和封闭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冻结8 d时圆形冻土帷幕开始交圈,30 d时管幕间冻土帷幕已经形成,为平均温度-18℃的0.6 m厚冻结壁... 运用有限元软件分析新型管幕冻结法温度场发展与分布规律,通过数值模型中的6条路径对冻土帷幕的发展、厚度变化和封闭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冻结8 d时圆形冻土帷幕开始交圈,30 d时管幕间冻土帷幕已经形成,为平均温度-18℃的0.6 m厚冻结壁,40 d时管幕间平均温度-18℃的冻土帷幕厚度达到0.8 m,且有透过管幕发展成连续冻结壁的趋势;冻结16 d时0℃以下冻土帷幕厚度已达1 m,-10℃以下冻土帷幕厚度达到1 m所需冻结时间为35 d;钢材与冻土界面上的温度在冻结20 d时都降到了0℃以下,在冻结40 d时都降到了-10℃以下。所得结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 冻结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管幕冻结特殊布管形式稳态温度场解析解 被引量:11
8
作者 胡向东 洪泽群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3-121,154,共10页
为了给管幕冻结这一新型地下工程施工方法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针对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口岸暗挖段的管幕冻结工法,考虑积极冻结过程中所使用的"圆形主力冻结管"和"异形加强冻结管"2种类型冻结管的特殊布置形式,通... 为了给管幕冻结这一新型地下工程施工方法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针对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口岸暗挖段的管幕冻结工法,考虑积极冻结过程中所使用的"圆形主力冻结管"和"异形加强冻结管"2种类型冻结管的特殊布置形式,通过对实际问题进行适当简化,提出单圈冻结管错位布置的冻结模型。在此基础上,首先利用保角变换将单圈管不等距模型转化为单排管不等距模型,然后结合Laplace方程边界条件可分离的特性,利用2个单排管等间距模型叠加求解单排管不等距模型,最后得到管幕冻结法单圈管错位布置的温度场解析解。结合该解析解,选取管幕冻结法布管形式1个周期单元上3个特征位置的截面进行温度分析,并利用ANSYS数值软件对特征面上的理论温度分布进行对比验证,最后根据拱北隧道实际施工参数对其管幕冻结效果进行求解分析和直观的温度场云图展示。研究结果表明:在管幕冻结法冻结管单圈错位布置形式下,各特征面的温度均能降至较低的负温,远低于土体冻结温度,"管间封水"的效果能够得到保证;对比而言主面上温度最低,较近两冻结管之间的界面1温度略低于主面温度,在冻结管布置圈径上,各组参数下界面1的温度均能达到-15℃以下,且温度随着冻结管错位角度减小而降低;各特征面上,温差最大位置出现在冻结管布置轴面上,温度差异随着冻结过程的进行逐渐减小,冻土帷幕内的温度分布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稳态温度场 保角变换 冻结 单圈 解析解
原文传递
异形加强冻结管在管幕冻结法中的冻结效果及使用方法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任辉 胡向东 +1 位作者 陈锦 张军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69-1175,共7页
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工程口岸暗挖段的超前预支护体系采用管幕冻结法,该工法将3种功能不同的特殊冻结管内置在顶管内进行冻结封水。其中异形加强冻结管主要起到减少或是抵消由于开挖和施作衬砌引起的热扰动以抵御冻土弱化的作... 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工程口岸暗挖段的超前预支护体系采用管幕冻结法,该工法将3种功能不同的特殊冻结管内置在顶管内进行冻结封水。其中异形加强冻结管主要起到减少或是抵消由于开挖和施作衬砌引起的热扰动以抵御冻土弱化的作用。结合管幕冻结法大型物理模型试验,重点分析异形加强冻结管的冻结效果及其使用方法。结果表明:1)异形加强冻结管降温效果明显,能抵御开挖和施作衬砌带来的热扰动;2)提前开启异形加强冻结管,形成良好的冻土帷幕后开挖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拱北隧道 冻结 异形加强冻结 模型试验
下载PDF
拱北隧道“钢管-冻土”复合结构承载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胡向东 邓声君 汪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81-1490,共10页
管幕冻结法作为一种新型的隧道预支护工法,目前已被应用于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施工中。管幕冻结法是利用顶管技术在隧道四周顶入大直径顶管,并利用冻结法将顶管之间的土体冻结起来,形成水密性的预支护结构。为了研究钢管-冻土... 管幕冻结法作为一种新型的隧道预支护工法,目前已被应用于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施工中。管幕冻结法是利用顶管技术在隧道四周顶入大直径顶管,并利用冻结法将顶管之间的土体冻结起来,形成水密性的预支护结构。为了研究钢管-冻土复合结构在确保封水时的极限承载力和变形能力,以探求合理冻土温度,采用冻土单轴压缩试验机,对4种不同冻土温度进行钢管-冻土复合结构模型试验,并提出了封水条件下的极限状态判据,通过分析荷载-位移曲线,得到复合结构在封水条件下的极限承载力和变形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温度较高时,冻土协调变形能力较好,但由于冻土本身强度较低,复合结构在封水条件下的极限承载力和变形能力较差;类似地,冻土温度较低时,强度较大,但由于冻土跟随钢管协调变形能力较差,在封水条件下的极限承载力和变形能力也较差;当温度适中时,冻土跟随钢管协调变形能力和冻土本身强度均处于相对理想状态,此时复合结构在封水条件下的极限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相对较强,即在确保封水性能时所能承受变形的能力和极限荷载均较大。试验研究确定了该理想温度约为-10℃,该温度在拱北隧道管幕冻结实际施工中被采用,对类似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 拱北隧道 港珠澳大桥 -冻土复合结构 模型试验 冻结温度
下载PDF
拱北隧道管幕冻结法温度场数值计算 被引量:8
11
作者 龙伟 荣传新 +1 位作者 段寅 郭轲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0-168,共9页
以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段拱北隧道为工程实例,研究管幕冻结法的温度场发展规律,基于二维多孔介质传热理论,采用有限元软件COMSOL对积极冻结期的实际工况进行数值计算,模拟结果通过现场实测验证,研究了温度场在异形冻结管开启前后的发展... 以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段拱北隧道为工程实例,研究管幕冻结法的温度场发展规律,基于二维多孔介质传热理论,采用有限元软件COMSOL对积极冻结期的实际工况进行数值计算,模拟结果通过现场实测验证,研究了温度场在异形冻结管开启前后的发展与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冻结30 d时,实顶管完全被冻土包裹,并且顶管之间开始形成连续的冻土帷幕;冻结50 d时,空顶管被冻土完全包裹;冻结90 d时,实顶管和空顶管处冻土帷幕厚度达到2.0 m,满足设计要求。在异形冻结管开启前、开启后10 d内和开启后10~20 d内,两顶管间中点处温度测点的平均温度变化速率分别为-0.86℃/d,-0.88℃/d和-0.25℃/d,之后各测点温度趋于稳定,进而形成温度较为均匀的冻土帷幕。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冻结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 温度场 冻土帷 数值计算 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
下载PDF
异形加强冻结管外壁保温对管幕冻结效果影响试验研究
12
作者 任辉 洪泽群 张军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8,共9页
新型管幕冻结法冻结系统由充填混凝土的实顶管内布置圆形主力冻结管和限位管、未充填混凝土的空顶管内布置异形加强冻结管组成。为分析该新型管幕冻结系统中空顶管周围的冻结效果,通过拱北隧道管幕冻结现场原型试验,对空顶管中异形加强... 新型管幕冻结法冻结系统由充填混凝土的实顶管内布置圆形主力冻结管和限位管、未充填混凝土的空顶管内布置异形加强冻结管组成。为分析该新型管幕冻结系统中空顶管周围的冻结效果,通过拱北隧道管幕冻结现场原型试验,对空顶管中异形加强冻结管是否采取外表面保温措施展开研究,利用冻土帷幕厚度的变化对异形加强冻结管保温措施与不保温状态进行冻结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异形加强冻结管保温不利于冻土帷幕的形成,随着冻结时间推移,冻土帷幕的发展会越来越慢;协同冻结模式下60 d后保温与不保温的冻土厚度之差约为冻结20 d的2倍。可以把空顶管作为“大冻结管”来考虑,利用异形加强冻结管对空顶管内部整体降温,更有利于顶管周围冻土帷幕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 异形加强冻结 冻结保温 现场试验 拱北隧道
下载PDF
管幕冻结法隧道补充定额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史立梅 李剑 《建筑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4-78,共5页
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采用了世界首创的管幕冻结工法施工。由于缺少该工法的计价依据,按照补充定额编制要求和主要施工工序划分补充定额子目,在现场实测并提取定额原始数据的基础上编制管幕冻结工法的补充定额,并与类似工程的定额进行对... 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采用了世界首创的管幕冻结工法施工。由于缺少该工法的计价依据,按照补充定额编制要求和主要施工工序划分补充定额子目,在现场实测并提取定额原始数据的基础上编制管幕冻结工法的补充定额,并与类似工程的定额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补充定额的费用处于合理水平,可作为拱北隧道的计价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冻结 补充定额 计价依据
下载PDF
钢管-冻土复合结构受力特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兰勤 《铁道建筑技术》 2018年第4期1-4,8,共5页
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施工中采用了"管幕冻结法"这一创新型的隧道预支护施工方法。为了探究钢管-冻土复合结构的破坏模式,基于ANSYS数值软件,对等效实际工况下钢管-冻土复合结构受力特性进行有限元分析,以钢管-冻土接触面抗剪... 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施工中采用了"管幕冻结法"这一创新型的隧道预支护施工方法。为了探究钢管-冻土复合结构的破坏模式,基于ANSYS数值软件,对等效实际工况下钢管-冻土复合结构受力特性进行有限元分析,以钢管-冻土接触面抗剪强度包络线和冻土单轴抗拉强度为破坏准则,分别对钢管-冻土接触面和管间冻土的应力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等效实际荷载工况下,均不会发生复合结构接触面破坏与管间冻土破坏。但随着荷载的增加,接触面上切向应力增加,管间冻土应力也增加,但切向应力先超过剪切强度包络线,此时管间冻土应力尚在极限强度以下,因此复合结构最先可能出现的破坏模式是由于接触面上钢管与冻土黏聚力不够而发生剪切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复合结构 冻结 数值模拟 冻土应力
下载PDF
不同顶管组合方式的管幕冻结温度场模型试验 被引量:5
15
作者 段寅 荣传新 +3 位作者 程桦 蔡海兵 解德柱 丁杨龙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79-490,共12页
拱北隧道作为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的关键性工程,在国内外首次成功运用了管幕冻结技术。以此为背景,为更加全面地掌握饱和软土地层中管幕冻结温度场的分布特点,开展了不同顶管组合方式下的管幕冻结温度场模型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各... 拱北隧道作为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的关键性工程,在国内外首次成功运用了管幕冻结技术。以此为背景,为更加全面地掌握饱和软土地层中管幕冻结温度场的分布特点,开展了不同顶管组合方式下的管幕冻结温度场模型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各测点温度曲线在积极冻结期前4h急剧下降,随后逐渐减缓,降至砂土冰点后趋于平稳,三种布管方式均满足冻结设计要求;冻结管中低温盐水提供的冷量首先传递给顶管管壁,再以"面"的形式均匀地传递给周围土体;积极冻结21h后,采用四根空顶管组合的C区冻结壁竖向范围最大,空管管壁正上方冻结壁平均厚度约为105mm,在满足管幕刚度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可采此布管方式以达到快速形成冻结帷幕的目的。限位管开启后的4h内,实顶管中线垂直距离100mm范围内测点温度曲线虽有明显回升但仍维持在冻土冰点以下,超出此范围后温度变化影响逐渐减弱,且顶管间冻结壁稳定存在,表明限位管在满足管间有效封水的条件下,能在一定范围内起到定向限制地层冻胀的作用。优化后的双圆形冻结管在满足冻结设计要求的同时,更加便于安装且经济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 相似模型试验 温度场 组合方式 拱北隧道 港珠澳大桥
下载PDF
拱北隧道5台阶14部开挖施工组织方案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熊昊翔 任辉 翁远林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1-286,共6页
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口岸暗挖段采用255 m曲线管幕+冻结法施工,采用5台阶14部开挖方法穿越富水软弱地层及拱北口岸敏感区域。为解决该工法下大断面开挖及多工序交叉作业施工的施工组织及安全问题,从现场管理角度出发介绍5台阶14部开挖法... 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口岸暗挖段采用255 m曲线管幕+冻结法施工,采用5台阶14部开挖方法穿越富水软弱地层及拱北口岸敏感区域。为解决该工法下大断面开挖及多工序交叉作业施工的施工组织及安全问题,从现场管理角度出发介绍5台阶14部开挖法的施工方案,通过现场施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并分析施工中存在的部分台阶断面划分、导洞施工顺序安排、工作面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开挖方案和施工组织优化思路以及增设斜坡道的比选方案,监测结果表明:施工组织调整及优化是切实可行的,能够确保拱北隧道按期顺利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北隧道 富水软弱地层 冻结 5台阶14部开挖方案 施工组织优化
下载PDF
拱北隧道水平控制性冻结止水帷幕施工方案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应亮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6-58,共3页
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工程口岸暗挖段预支护体系采用"超前曲线大管幕+水平控制性冻结止水"相结合的全新管幕冻结法施工。水平控制性冻结止水帷幕施工总体方案是全长整环积极冻结,分段分区维护冻结。在介绍水平冻结止... 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工程口岸暗挖段预支护体系采用"超前曲线大管幕+水平控制性冻结止水"相结合的全新管幕冻结法施工。水平控制性冻结止水帷幕施工总体方案是全长整环积极冻结,分段分区维护冻结。在介绍水平冻结止水帷幕施工方案的冻结设计、冻结管布置和冻结施工步序之后,重点分析了该方案难点和施工注意事项,为工程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拱北隧道 冻结 冻结方案 施工分析
下载PDF
管幕冻结工法补充定额测定与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史立梅 章鸿雁 李剑 《公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13-316,共4页
管幕冻结工法是一种在复杂建设条件下开挖隧道或地下空间的创新工法,缺少相应的预算定额。依托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项目建设,在分析该工法工艺流程、对典型工作进行定额测定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工料机消耗定额,编制了预算定额... 管幕冻结工法是一种在复杂建设条件下开挖隧道或地下空间的创新工法,缺少相应的预算定额。依托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项目建设,在分析该工法工艺流程、对典型工作进行定额测定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工料机消耗定额,编制了预算定额。该补充定额可为类似项目造价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 拱北隧道 补充定额
原文传递
浅埋暗挖隧道管幕冻结法温度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轲 段寅 丁杨龙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63-68,共6页
随着城市隧道和地下工程建设环境的日趋复杂,为了不影响城市地面交通正常运行秩序,地下隧道多采用暗挖工法。以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暗挖段为工程背景,根据现场冻结实测数据,通过有限元软件对积极冻结期隧道全断面进行冻结壁温... 随着城市隧道和地下工程建设环境的日趋复杂,为了不影响城市地面交通正常运行秩序,地下隧道多采用暗挖工法。以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暗挖段为工程背景,根据现场冻结实测数据,通过有限元软件对积极冻结期隧道全断面进行冻结壁温度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温度变化结果与实测温度数据基本一致,冻结壁在50d时形成交圈,冻结90d时冻土帷幕平均厚度达到2.32m,交圈前20d积极冻结期,冻结管之间土体温度变化速率为-0.58℃/d,交圈后维护冻结期,该点温度变化速率为-0.22℃/d,说明冻结壁交圈前土体变化速率更快,研究结果可为类似的采用管幕冻结法施工隧道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北隧道 冻结 温度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管幕冻结法钢管-冻土接触面剪切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爽 胡向东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64-1870,共7页
为研究“管幕冻结法”这一新型工法中“钢管-冻土”复合结构接触面剪切强度的影响因素及规律,基于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工程,通过变角剪切试验方法设计不同剪切角度的试验,对温度和粗糙度2个维度进行探究,试验结果拟合出-5、-10、-15、-20... 为研究“管幕冻结法”这一新型工法中“钢管-冻土”复合结构接触面剪切强度的影响因素及规律,基于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工程,通过变角剪切试验方法设计不同剪切角度的试验,对温度和粗糙度2个维度进行探究,试验结果拟合出-5、-10、-15、-20、-25℃5种温度条件以及R=0.0、0.3、0.5 mm 3种粗糙度条件下的剪切面剪切强度包络线。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钢管-冻土接触面内摩擦角影响不大;对接触面黏聚力,在-15℃之前,黏聚力近似呈线性增长,在-15℃达到峰值,在-20℃达到波谷,继而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钢管-冻土接触面粗糙度的增加对结构面剪切强度的提高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粗糙度过大会对接触面处的冻土体结构(如冰颗粒和土颗粒间隙等)造成一定的内部损伤,导致剪切强度下降。试验给出最优剪切强度下的温度及粗糙度取值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 冻结 -冻土复合结构 变角剪切试验 温度 粗糙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