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屏蔽暂堵技术在胜利油田采油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光焰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6-298,共3页
胜利油田将储层钻井液中使用的屏蔽暂堵技术应用于采油作业中,开发了含有软化点不同的颗粒材料、适用于砂岩油藏的低中温(45~90℃)屏蔽暂堵剂TR-5和高温(90~150℃)屏蔽暂堵剂HT-10.报道了这两种屏蔽暂堵剂的推广应用情况、工艺和结果... 胜利油田将储层钻井液中使用的屏蔽暂堵技术应用于采油作业中,开发了含有软化点不同的颗粒材料、适用于砂岩油藏的低中温(45~90℃)屏蔽暂堵剂TR-5和高温(90~150℃)屏蔽暂堵剂HT-10.报道了这两种屏蔽暂堵剂的推广应用情况、工艺和结果,包括一些典型井作业前后的生产数据.在埕岛油田TR-5已成功用于洗井作业,1997年10月后每年平均施工约15井次.在渤南油田8口井压井中使用HT-10,作业后油井产油量上升.在孔喉大、渗透率高的孤岛油田用超细水泥封堵油水井套管外窜槽时,增加了TR-5暂堵作业,封窜效果良好.在51/2英寸(63.1 mm)套管内侧钻的水平段筛管完井过程中,使用TR-5保护油层,投产初期生产情况良好.表4参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蔽暂堵 暂堵剂 洗井 压井 管外 侧钻水平井段完井 油气层保护 胜利油田
下载PDF
TR-5屏蔽暂堵剂在管外封窜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任占春 李尚贵 +3 位作者 刘恩新 张光焰 程德才 郑永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4-226,共3页
根据孔隙直径 1/2~ 1/3双颗粒、三颗粒架桥原理 ,研制了屏蔽暂堵剂TR 5 ,供中低温油藏油水井井下作业前对油层进行保护。TR 5为水悬浮液 ,密度 1.0 0~ 1.2 5 g/cm3 ,固态颗粒质量浓度 4 0 0~ 5 0 0 g/L ,粒径范围 2~ 5 0μm ,固态... 根据孔隙直径 1/2~ 1/3双颗粒、三颗粒架桥原理 ,研制了屏蔽暂堵剂TR 5 ,供中低温油藏油水井井下作业前对油层进行保护。TR 5为水悬浮液 ,密度 1.0 0~ 1.2 5 g/cm3 ,固态颗粒质量浓度 4 0 0~ 5 0 0 g/L ,粒径范围 2~ 5 0μm ,固态颗粒油溶而水不溶 ,使用时稀释至要求浓度。在不同渗透率的人造岩心上 ,以TSD =8.0× 10 4mg/L的盐水为水相 ,煤油为油相 ,测得 90℃时TR 5对水相的暂堵率Dw 为 97.6 %~ 10 0 % ,用煤油解堵后相渗透率恢复率Ho 为 93.3%~ 97.5 % ;在天然岩心砂充填模型上用埕岛油田地层水和原油测得 6 0℃时Dw 为 99.8% ,Hw 为91.4 %~ 93.8%。在 0 .1~ 2 .0MPa范围内逐渐加大TR 5的注入压力 ,90℃下人造岩心的Dw 增大 (74 .4 %→10 0 % ) ,用煤油解堵后水相渗透率恢复率Hw 则略有减小 (96 .4 %→ 91.3% )。TR 5已在胜利油田压井、洗井、酸化等作业中广泛应用。详细介绍了孤岛中 16 2 1注水井套管外水泥浆封窜中使用TR 5的工艺程序和管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5屏蔽暂堵剂 管外 应用 油溶水不溶颗粒 悬浮液 屏蔽暂堵 井下作业 中低温油藏 胜利油田
下载PDF
高温超深井纳米固井封窜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渊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08-111,共4页
针对高温超深油藏固井质量不合格等问题,研究开发出一种纳米固井封窜新材料。该材料与水泥类固井材料相比,颗粒微细均匀,流变性能好,可泵时间根据具体井况调整,具有析水少,体积不收缩,强度高,可解堵,耐高温、耐高压和耐高盐的特点。室... 针对高温超深油藏固井质量不合格等问题,研究开发出一种纳米固井封窜新材料。该材料与水泥类固井材料相比,颗粒微细均匀,流变性能好,可泵时间根据具体井况调整,具有析水少,体积不收缩,强度高,可解堵,耐高温、耐高压和耐高盐的特点。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表明,纳米材料表面活性高,表面缺陷多,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可显著改善普通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在管外封窜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超深油藏 管外 固井质量
下载PDF
高强度强触变性化学堵水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先花 温栋良 +1 位作者 杜玉川 张喜玲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0年第5期106-108,共3页
河南油田经过多年持续的高速开采导致地层出砂、亏空严重,套管承压过大,井筒状况逐年变差,套管损坏十分严重,管外窜槽井逐年增多。针对油水井管外窜问题,开展了高强度低密度管外封窜技术研究,研制开发出的高强度低密度管外封窜剂密度为1... 河南油田经过多年持续的高速开采导致地层出砂、亏空严重,套管承压过大,井筒状况逐年变差,套管损坏十分严重,管外窜槽井逐年增多。针对油水井管外窜问题,开展了高强度低密度管外封窜技术研究,研制开发出的高强度低密度管外封窜剂密度为1.28 g/cm3。室内实验性能测定显示,水样矿化度对封窜剂初凝时间及突破压力梯度影响微弱,且封窜剂与钢体界面胶结强度高、耐温性能优。现场应用表明,措施后日产液8.5 m3,日产油1.2 t,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油田 高强度 低密度 管外 性能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