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简帛《五行》的成德工夫路径
1
作者 胡振坤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82,共6页
简帛《五行》篇中的成德工夫路径,是人依据自身本有的德性成就圣人境界的中间环节。在身心关系方面,《五行》的“慎”“独”应作全新的理解:“慎”是指心中德之五行间的关系,“独”是指生理之身与道德主体之心的身心关系,以此为基础,《... 简帛《五行》篇中的成德工夫路径,是人依据自身本有的德性成就圣人境界的中间环节。在身心关系方面,《五行》的“慎”“独”应作全新的理解:“慎”是指心中德之五行间的关系,“独”是指生理之身与道德主体之心的身心关系,以此为基础,《五行》篇形成了“身为心役”思想认识。《五行》以“气”将身心内外连接起来并将先天本有的德性动态地实现出来,将“德气”作为兼具价值与物质、形式与质料的统一体。《五行》中的“思”不是认识,而是向内心进行道德反思的工夫修养方式。身心关系、德气说与“思”共同构成了《五行》完整的工夫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帛五行 思孟学派 先秦儒家 工夫论
下载PDF
简帛《五行》篇研究述要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新雅 《今古文创》 2020年第42期17-18,25,共3页
简帛文献《五行》篇出土后引起学术界极大关注,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学派归属、简帛《五行》篇比较研究、与“金木水火土”的关系及荀子批判思孟“五行”原因的研究,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渐丰,拓展了我们对简帛《五行... 简帛文献《五行》篇出土后引起学术界极大关注,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学派归属、简帛《五行》篇比较研究、与“金木水火土”的关系及荀子批判思孟“五行”原因的研究,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渐丰,拓展了我们对简帛《五行》的了解,现将学者们对简帛《五行》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帛五行 思孟学派 研究
下载PDF
简帛《五行》篇的结构及哲学意义
3
作者 余志琴 《宜宾学院学报》 2013年第8期38-41,共4页
简帛《五行》篇实质上是儒家的圣人论,论证圣人何以可能。简帛《五行》篇的结构有其内在关联性,蕴含着儒家思想体系的内在理路及认识贯通内心之德与外在之行而能使人转圣的哲学意蕴:第一部分(1~9小节)指出儒家体验生命的五种认识境界... 简帛《五行》篇实质上是儒家的圣人论,论证圣人何以可能。简帛《五行》篇的结构有其内在关联性,蕴含着儒家思想体系的内在理路及认识贯通内心之德与外在之行而能使人转圣的哲学意蕴:第一部分(1~9小节)指出儒家体验生命的五种认识境界,进而表明能五行皆形于内且为一即为圣人;第二部分(10~24小节)就五行的各个生命境界作了深入论述,阐明了"君子集大成"之理;第三部分(25~28小节)进一步表达四知成圣法是儒家成圣的具体实践修法,论证人是可以成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帛五行 天道的德 人道的善 内形 圣人
下载PDF
论简帛《五行》与先秦儒家美学之“乐感”精神
4
作者 谭玉龙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0-126,共7页
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乐感文化”,儒家哲学与美学也因此打上了“乐”的烙印。自孔子起,“乐”(lè)就受到了关注与重视.成为儒学追求的目标之一。进入战国以后,尤其是在简帛《五行》那里,对“乐”的追求与崇尚得以丰... 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乐感文化”,儒家哲学与美学也因此打上了“乐”的烙印。自孔子起,“乐”(lè)就受到了关注与重视.成为儒学追求的目标之一。进入战国以后,尤其是在简帛《五行》那里,对“乐”的追求与崇尚得以丰富与深化。“乐”不仅包容着仁、义、礼、智、圣五种道德(“行”),还成为大全之“德”实现的前提条件,“德”与“乐”是一物之两面。此外,《五行》赋予了“君子”以“乐”的精神品格,成为“君子”就要获得与之相应的“乐”。这让“君子”境界冲破了单纯的道德境界而进入了审美的自由境界,即“乐”境。总之,在孔子哲学与美学思想基础上,简帛《五行》与《孟子》《荀子》等一道彰显出先秦儒家美学的另一副面貌——“乐感”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帛五行 君子 不乐无德 天人合一 “乐感”精神
下载PDF
“未发之中”:实然心、气化良知抑或超越之体?
5
作者 叶达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6-154,160,共10页
《中庸》"未发"问题曾引起许多学者的探讨,其中朱子、船山和牟宗三是较具代表性的三位思想家,其观点分别代表了理学、气论哲学与新儒家学说。朱子持分离解,以心性二分立论,主张以实然之心凝聚众理,然后发之中节合宜;船山持生... 《中庸》"未发"问题曾引起许多学者的探讨,其中朱子、船山和牟宗三是较具代表性的三位思想家,其观点分别代表了理学、气论哲学与新儒家学说。朱子持分离解,以心性二分立论,主张以实然之心凝聚众理,然后发之中节合宜;船山持生成解,他认为"未发之中"包含着气化良能之心的挺立、意志之起用、人性之生成、人情之表露,是一个动态的、生成的过程;牟宗三持内在超越解,他以超越之心为核心解释"未发之中",强调超越之心在逆觉工夫下实现自我超越,主宰情感使之顺畅条贯,中节合宜。以上三家学说,各有立论依据,皆具合理之处。然通过分析《中庸》与简帛《五行》,可以看到"未发之中"指涉的是认知心对道德实践的作用,其核心是偏向于理性认知的心之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发之中 分离解 生成解 内在超越解 简帛五行
原文传递
简帛《五行》的结构与哲学意义
6
作者 王海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7-10,14,共5页
新出土的楚简和帛书《五行》,篇幅简短,但结构严谨,内涵丰富,所涉问题较为复杂。《五行》28章分别从“五行”命题的提出、“五行”命题的具体展开及“五行”理论的发展等方面,展现了从人道的善经过超越而达到天道的德即“成圣”的内在... 新出土的楚简和帛书《五行》,篇幅简短,但结构严谨,内涵丰富,所涉问题较为复杂。《五行》28章分别从“五行”命题的提出、“五行”命题的具体展开及“五行”理论的发展等方面,展现了从人道的善经过超越而达到天道的德即“成圣”的内在修行实践过程,对今人治学、做人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帛五行 天道 人道 仁义礼智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