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策、筮、筭”关系再考
1
作者 尤志鹏 《今古文创》 2024年第34期133-136,共4页
“策、筮、筭”均有“算筹”义,但三者的关系较为复杂,前人研究存在疏漏。如王国维的《简牍检署考》在论及“策、筮、筭”之间的关系时认为“策、筮、筭”实为一物,均为简策,并从形制、字形、文献用例等方面进行了论证。但囿于出土材料... “策、筮、筭”均有“算筹”义,但三者的关系较为复杂,前人研究存在疏漏。如王国维的《简牍检署考》在论及“策、筮、筭”之间的关系时认为“策、筮、筭”实为一物,均为简策,并从形制、字形、文献用例等方面进行了论证。但囿于出土材料和语言学理论的限制,其论证过程存在三个问题,即“策”的引申义与假借义混淆、未区分字与词和“筮”字的字形分析有误。从字形、文献用例、出土材料等方面来看,“策”在表示“简策”义时是假借义,与“筮、筭”并没有联系。表示“算筹”义的“策、筮、筭”中,“筮”最早出现,其次是“策”,最晚是“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牍检署考》 算筹
下载PDF
《易传》的“宗揆驱鬼”“以形判道” 被引量:5
2
作者 任国杰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474-480,共7页
《易传》的特点除"舍象立言""富于思辨""百虑致一""尚简"外,还有"以形判道"和"宗揆驱鬼"等。这些特点是决定《易经》成为经书,特别是成为"群经之首""大道... 《易传》的特点除"舍象立言""富于思辨""百虑致一""尚简"外,还有"以形判道"和"宗揆驱鬼"等。这些特点是决定《易经》成为经书,特别是成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和道家"三玄之一"的主要原因。《易传》展现的是本体论宇宙观,是生生不息的主体性哲学。几千年来,它一直指导着国人居安思危,趋利避害,逢凶化吉,开物成务,建功立业,已成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和中国人的生存智慧。人道、法制的原点在于"性善",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来自《易经》的德道。人民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发行的《童子问易》旨在强调经邦济世,但在阐述易经哲学体系建构的过程中也谈到了大易的"揆与宗关系"问题,提出了"德道同形"等问题。通过《童子问易》中有关"宗揆驱鬼"和"以形判道"的补证和分析以谢业界人士的雅言美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传 孔子 宗揆驱鬼 以形判道
下载PDF
蓍草伪说考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旭冉 于沁可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5-54,100,共11页
蓍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草茎一般被认为是《周易》的权威筮具。然而,这种看法与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记载存在矛盾,也缺乏考古实物的佐证。细读《易传》可以发现,蓍草说是汉儒误读《系辞》中“蓍”字的结果,“蓍”其实是“筮”的通假字... 蓍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草茎一般被认为是《周易》的权威筮具。然而,这种看法与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记载存在矛盾,也缺乏考古实物的佐证。细读《易传》可以发现,蓍草说是汉儒误读《系辞》中“蓍”字的结果,“蓍”其实是“筮”的通假字,义为竹制筹策。竹制筹策才是先秦常用的筮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筹策 汉易
原文传递
从文献记述看占卜的性质及其与祷祝的区别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炜湛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4期122-128,共7页
殷虚卜辞命辞性质如何,近年来颇有争议。传世文献关于占卜与祷祝的记述,对于正确理解殷虚卜辞不无助益。本文通过对传世文献所载占卜与祷祝实例的分析,论证占卜之目的在于决疑,祷祝才是为了表达某种愿望,二者有本质区别;卜辞的命辞一般... 殷虚卜辞命辞性质如何,近年来颇有争议。传世文献关于占卜与祷祝的记述,对于正确理解殷虚卜辞不无助益。本文通过对传世文献所载占卜与祷祝实例的分析,论证占卜之目的在于决疑,祷祝才是为了表达某种愿望,二者有本质区别;卜辞的命辞一般当为问句,若为对贞卜辞,当是正反设问,祷祝的祷书则为陈述句或祈使句。将占卜与祷祝混为一谈或模湖其界限,都是错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占卜 祷祝 命辞 占辞 祷书 决疑 愿望
下载PDF
释“巫”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明宗 《儒藏论坛》 2021年第1期101-106,共6页
筮,《说文解字》云“易用蓍也”,金文写作为“■”,从“竹”,像“■(廾)”把“■”,意为易用之蓍。“■”即“巫”字,为两“■(工)”交错;“矩”字作“■”,像人持“■”形,“■”像画矩之器,直形条状;“筭”字,从“竹”,像“■”把“■... 筮,《说文解字》云“易用蓍也”,金文写作为“■”,从“竹”,像“■(廾)”把“■”,意为易用之蓍。“■”即“巫”字,为两“■(工)”交错;“矩”字作“■”,像人持“■”形,“■”像画矩之器,直形条状;“筭”字,从“竹”,像“■”把“■”,“筭”字中“■”又有作“■”者,意为计历数之竹筹。综合考察古文字字形、字义,“■”的本义是像条状竹木;“筭”字所从之“■”与“筮”字所从之“■”像木条、竹筹交错之状;“■”是巫师器具,其造字本义应该就是象征卜筮所用蓍草、算筹之类的长条木质器具纵横交错之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蓍草
原文传递
清华简《筮法》与数字卦问题 被引量:40
6
作者 李学勤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6-69,1,共4页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中有《筮法》一篇,共简63支,保存较好,入藏时其一部分仍保持成卷原状。《筮法》文字分格书写,并附图表,看来很像一幅帛书,在同时竹简中罕见。篇文详述占筮的理论原则,有一系列以数字卦形式表示的具体卦例,说明判定卦...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中有《筮法》一篇,共简63支,保存较好,入藏时其一部分仍保持成卷原状。《筮法》文字分格书写,并附图表,看来很像一幅帛书,在同时竹简中罕见。篇文详述占筮的理论原则,有一系列以数字卦形式表示的具体卦例,说明判定卦象吉凶的方法。全篇仅用八经卦,卦名与《归藏》基本一致,不见别卦及彖象辞。所绘卦位图和人身图,近似《说卦》所述而有明显差异。这一发现为理解考古文物中所见数字卦提供了前所未知的线索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卦 清华 学术讨论会 吉林大学 古文字 学术界 方法论
原文传递
清华简《筮法》篇与《说卦传》 被引量:40
7
作者 廖名春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0-72,共3页
清华大学藏战国简《筮法》篇所载占筮求解之事共30。其中的四位、卦位图、天干、地支、数字卦画、爻象为附属的背景知识,死生、得、享、支、至、娶妻、雠、见、咎、瘳、雨旱、男女、行、贞丈夫女子、小得、战、成、志事、志事军旅、四... 清华大学藏战国简《筮法》篇所载占筮求解之事共30。其中的四位、卦位图、天干、地支、数字卦画、爻象为附属的背景知识,死生、得、享、支、至、娶妻、雠、见、咎、瘳、雨旱、男女、行、贞丈夫女子、小得、战、成、志事、志事军旅、四季吉凶、乾坤运转、果、祟、十七命等则属于“十七命”系统,为具体的占筮命解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大学 《说卦传》 背景知识 数字卦 吉凶 乾坤
原文传递
“式”与中国古代的宇宙模式 被引量:27
8
作者 李零 《中国文化》 1991年第1期1-30,共30页
从天文历算派生的各种占术和相术中,式占居第一位,重要性超过龟卜筮占。所用工具“式”,本身就是模仿古代的宇宙模式。本文以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8件古式这依据,结合传世文献,并参考中外学者的有关研究,着重讨论式的图式构成(文中简称“... 从天文历算派生的各种占术和相术中,式占居第一位,重要性超过龟卜筮占。所用工具“式”,本身就是模仿古代的宇宙模式。本文以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8件古式这依据,结合传世文献,并参考中外学者的有关研究,着重讨论式的图式构成(文中简称“式图”)和它所代表的原始思维。作者认为,上述古式虽为与天文有关的考古实物,但其重要性郤并不在于天文或考古方面(它既不是真正的天文仪器,也不是典型的考古器物),而是在思想史方面。因为这种器物的图式同时还是一种相当抽象的思维模式,可从任何一点做无穷推衍,对古人说来,是一种万能工具(可以推验古今未来,还可以配合禁忌,模擬机遇,沟通天人,指导人们的一举一动)。这对理解数术之学和阴阳五行理论,以及古代的实用知识体系,乃至探求中国文化之内心理解,不啻是一把宝贵的钥匙。在文章中,作者提出了许多新颖见解,如:(1)式的起源,不但可由汉代溯至战国,还可推到商周以前;(2)式的种类并不限于太乙、遁甲、六壬三式,宋以前还有其他种类(如雷公式);(3)式的图式可区别为四分—八分—十二分和五分—九分两大系统;(4)古代的方向是上北下南与上南下北并存;(5)古代的年、月、日均有大、小时,大时四分,小时十二分;(6)秦汉时期的十二、十六、十八时制可能与式的配神有关;(7)河图、洛书和先天图、后天图之谜,可藉“式图配数”加以解释;(8)十二属(生肖)的“辰位”与其“生月”有“对冲关系”,可帮助理解秦简《日书》十二属与后世十二属的异同;(9)古代时令分“四时时令”与“五行时令”,前者配二十四节气,后者配三十节气;(10)古代的六博棋具和游戏方法是模仿式和式法等等。文章为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图 天文历算 洛书 先天八卦 中国古代思想史 遁甲 十二神 下北 天文仪器
下载PDF
《归藏》与清华简《筮法》、《别卦》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学勤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7,171,共3页
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中有两篇属于《易》类的书,分别以《筮法》和《别卦》为题收入2013年底出版的整理报告《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四辑中。就卦名、次序、写法等内容来看,《筮法》与《别卦》确与《归藏》密切相关。
关键词 清华简 《归藏》 法》 《别卦》
原文传递
清华简《筮法》二题 被引量:17
10
作者 马楠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4-65,共2页
一、《筮法》中“一”表示数字“七”清华简《筮法》中出现的卦画有“一”、“六”、“四”、“五”、“八”、“九”六种,其中最常出现的卦画为“一”和“六”.笔者认为,“一”实际上代表的是数字“七”。全篇中证据有三处:
关键词 清华 “一” “四” “五” “八” “九”
原文传递
论清华简《筮法》的筮数系统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尚信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0,共6页
据清华简筮数与十二辰的对应关系可以推测,清华简筮法实质上是通过十二辰的形式来效法日月之会或效法北斗的运行以及季节的变化以达到与天地相感通,从而达到占筮预测万事万物吉凶的目的,有了一定的宇宙论的意义。清华简筮法将十二辰划... 据清华简筮数与十二辰的对应关系可以推测,清华简筮法实质上是通过十二辰的形式来效法日月之会或效法北斗的运行以及季节的变化以达到与天地相感通,从而达到占筮预测万事万物吉凶的目的,有了一定的宇宙论的意义。清华简筮法将十二辰划分为六组,每组各对应一个筮数。这种筮数系统,当与《淮南子》所论"六府"、"六合",与《太玄》、《五行大义》所论"支干别数"同属一脉。由京房开创的纳甲纳支的筮法,当亦与此一脉相承。清华简筮法各种筮数出现的概率相差悬殊,是与其筮法紧密相关的,此正如"大衍筮法"所得各筮数的概率亦非相等是同样道理。清华简称举筮数的顺序八、五、九、四除了反映它们出现的频次外,可能还有更多或更深的意涵。清华简专门例举筮数八、五、九、四的取象,可能表明清华简筮法取爻象为占时,当主要是取八、五、九、四之爻象来断卦。针对过去出土的数字卦(筮数易卦),李学勤先生曾以是否出现"七"总结出两种揲蓍法。而清华简以"一"代"七"的筮法,表明了问题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数字卦(数易卦) 十二辰(十二支) 支干别数 六府 六合
下载PDF
江陵王家台秦简《归藏》筮书考 被引量:13
12
作者 连劭名 《中国哲学史》 CSSCI 2001年第3期5-11,共7页
关键词 湖北 王家台 竹简 秦墓 《归藏》 易学研究 《周易》
下载PDF
《周易》“元亨利贞”新解——兼论周代习贞习惯与《周易》卦爻辞的形成 被引量:14
13
作者 夏含夷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15,共13页
《周易.乾卦》头四个字是"元亨利贞",历来有根本不同的解释。《易经.文言传》有著名的"四德"说,将"元"、"亨"、"利"和"贞"都读作单独的名词,即"善之长"、"... 《周易.乾卦》头四个字是"元亨利贞",历来有根本不同的解释。《易经.文言传》有著名的"四德"说,将"元"、"亨"、"利"和"贞"都读作单独的名词,即"善之长"、"嘉之会"、"义之和"和"事之干"。与此不同,不少注疏家将四个字分成两段,即"元亨"和"利贞",但是没有一致的理解。譬如,朱熹以为"利贞"是"利在于正"的意思,而高亨谓"利贞犹言利占也"。本文采取后一种译法,但是与朱熹和高亨又有不同。本文首先论证"亨"原文应该是"饗","元亨"或"元饗"的意思是本次贞卜的祷告被鬼神享受,然后又提出"利贞"应该读作"利于贞卜"的意思。表面看来,第一次贞卜的结果告诉贞卜者再进行贞卜似乎有违情理,然而本文论证中国古代卜法往往进行习贞。"利贞"是指导贞卜者再作习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贞卜 习卜
下载PDF
清华简《筮法》与周代占筮系统 被引量:13
14
作者 程浩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16,共6页
新发现的清华简《筮法》是一种在战国时期流行的筮书,其八卦系统与三易较接近,而对筮卦的命解方面有着独特的体系。从《左传》、《国语》的部分筮例以及近年出土的占筮记录简来看,周代的占筮不仅"三易并用",以清华简《筮法》... 新发现的清华简《筮法》是一种在战国时期流行的筮书,其八卦系统与三易较接近,而对筮卦的命解方面有着独特的体系。从《左传》、《国语》的部分筮例以及近年出土的占筮记录简来看,周代的占筮不仅"三易并用",以清华简《筮法》为代表的楚简"四位"卦体系在当时也是通行并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法》 《归藏》 数字卦
下载PDF
新发现的殷周“易卦”及其意义 被引量:13
15
作者 曹定云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6-51,共6页
新发现的殷周“易卦”及其意义曹定云一、以往殷周“易卦”发现之概况殷周“易卦”的发现,是近十年来考古学界、史学界和古文字学界的一件大事。它推动着人们用新的资料和新的观点去探讨“易经”,进而深入认识殷周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 新发现的殷周“易卦”及其意义曹定云一、以往殷周“易卦”发现之概况殷周“易卦”的发现,是近十年来考古学界、史学界和古文字学界的一件大事。它推动着人们用新的资料和新的观点去探讨“易经”,进而深入认识殷周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以往人们对于“易卦”的认识,只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卦 新发现 发掘报告 殷墟甲骨文 卜骨 并用 殷周 考古研究所 殷墟文化
下载PDF
读清华简《筮法》随札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化平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1-76,共6页
文章对清华简《筮法》篇中的"虚"、"昭穆"、"肴"等字句提出了不同于初刊释文的解释,对卦位图、人身图的绘制理据做了详细分析。认为"肴"的概念含有混淆之义,不能等同于《周易》中的"爻&qu... 文章对清华简《筮法》篇中的"虚"、"昭穆"、"肴"等字句提出了不同于初刊释文的解释,对卦位图、人身图的绘制理据做了详细分析。认为"肴"的概念含有混淆之义,不能等同于《周易》中的"爻",二者有着极大的区别。卦位图中坎、离的位置之所以与《说卦》所载后天八卦图相反,是因为《筮法》兼顾了两卦卦名用字的意义和两卦的阴阳属性。由于《筮法》以艮为水,故其卦位图较后天八卦图更加符合五行相生之序。文章还指出,《筮法》以坎为火在《说卦》中可以找到文字依据,人身图所暗含的卦图竟与《说卦》后天八卦图相同。以上事实说明,在战国时代,《筮法》与《周易》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两者是相互影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法》 《周易》 数字卦
下载PDF
西周筮数陶罐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学勤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78-81,共4页
1987年,在陕西淳化县城东南的石桥镇北出土一件西周陶罐,罐上刻有筮数十一组。1989年,承淳化县文化馆姚生民同志以摹本赐示,使我诧为奇觏。在一件文物上面发现这样多的筮数,是十分难得的,对研究当时文化以及《周易》的渊源有很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陶罐 卜骨 易卦 数字 卜甲 周易 陶器 器物
下载PDF
清华简《筮法》解析(修订稿上) 被引量:12
18
作者 子居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28,共12页
近日蒙故友关照,得见《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四)》一书的电子版,甚是感谢.大致读过之后,对其中的《筮法》篇获得一些初步的印象,故成此文,望得诸学者指正.
关键词 清华大学 修订稿 解析 电子版 感谢 印象 得一
下载PDF
清华简《筮法》与楚地数字卦演算方法的推求 被引量:12
19
作者 贾连翔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60,共4页
张政烺先生在研究数字卦的过程中就曾指出“筮法问题不容易解决”,如果单从考古材料着手研究,其中主要难点我想有3条:(1)我们目前所得到的数字卦例都是演算后得到的运算结果,其过程只能通过反推的方式求得;(2)已知的数字卦例大多... 张政烺先生在研究数字卦的过程中就曾指出“筮法问题不容易解决”,如果单从考古材料着手研究,其中主要难点我想有3条:(1)我们目前所得到的数字卦例都是演算后得到的运算结果,其过程只能通过反推的方式求得;(2)已知的数字卦例大多是零散得到的占筮实例,不成系统;(3)占筮方法会有同时存在多种系统的可能,已知的数字卦例可能分属于不同的系统,笼统地将不同算法的结果汇集在一起,只会让我们更加束手无策.随着楚简中数字卦材料的增多,加上清华简《筮法》的发现,材料可以形成系统了,使得研究的窘境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卦 演算 清华 楚地 考古材料 成系统 运算结果
原文传递
《筮法》占法与“大衍之数” 被引量:11
20
作者 程浩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2-64,共3页
清华大学藏战国简中有一种详述解卦理论的筮书。整理者题之为《筮法》。简文前半篇根据占问的事项分类列举了许多卦例并进行解说.后半篇则阐释了该书分析卦例的一些基本原则。至于其中的数字卦卦例如何占得.简文并没有具体描述,只是... 清华大学藏战国简中有一种详述解卦理论的筮书。整理者题之为《筮法》。简文前半篇根据占问的事项分类列举了许多卦例并进行解说.后半篇则阐释了该书分析卦例的一些基本原则。至于其中的数字卦卦例如何占得.简文并没有具体描述,只是在篇末进行了简短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衍之数” 清华大学 数字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